正文 第1124章 豪烈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酒楼中,气氛略微尴尬。

    弘治皇帝轻笑着,看不出所以然。

    倒是旁边的王恕,一脸的惨淡。

    鼓动学子与百姓闹事,真若是追查起来,他这个脑袋是万万保不住的。

    这已是涉及到了危害江山社稷,等同于谋反之罪。

    他这边跑过来认罪,也是想着这位陛下成全,因为死了倒能成就某些事情。

    比如以自己的身躯,引起数百万、千万学子的共鸣,继而继续闹事,彻底将那科举改制的苗头给消灭。

    但,这位皇帝陛下一眼便看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未应允。

    那么,经过华亭县一事之后,其他地方的学子,可能就不敢再继续闹事了。

    接下来,会怎样呢

    大概天下学子稳定、百姓安稳,科举改制,也就可能成为现实了。

    千年儒家,极可能在这大明,在这弘治一朝崩塌

    一念至此,王恕感慨万千,潸然落泪。

    他算不得什么腐儒,可既然是儒家子弟,眼看着儒家正统崩塌,岂不令人心痛

    “吾皇万岁”

    王恕一脸的颓萎“陛下躬身天下社稷,臣,钦佩万分,仰慕之至,古之君王如陛下者,实在罕见。”

    嗯

    闻言,弘治皇帝微微诧异。

    好端端的,说这话作甚

    他心头泛起几分不妙的感觉“王师傅年岁已大,到了这耄耋之年,便别想太多了吧”

    王恕却是摇头“陛下此言极是,臣老了”

    “空留这一身老皮囊,再也无用”

    “然臣眼见这儒家正统大乱,一念而涕零,实在不忍,臣”

    “臣实在不得苟活于世”

    “吾皇”

    说着,豁然起身“吾皇万岁”

    一声大吼之间,十岁的身躯竟是飞奔起来。

    暗中的护卫皆是吓了一跳,忙抽出长刀准备护驾。

    只是,王恕并未冲向弘治皇帝的方向,而是冲着不远处的柱子,径直撞了过去。

    “王公”

    宁远豁然瞪大眼,大叫一声,快速扑了过去。

    然,为时已晚。

    年迈的王恕直接一头撞在柱子上面,身躯怔怔,逐渐失去了意识

    “王公”宁远又是一声,快速冲上前去。

    “呵呵,呵呵呵”

    似是在弥留之间,本痛然决然的王恕笑了出来“好小子,老夫久闻你名,此番一见,果然不凡,你记得”

    宁远不住点头“好,您说。”

    王恕虚弱道“莫管怎样,万望手下留情,莫要伤了万千学子的心”

    宁远微微一顿“好,您放心”

    说着却是抬起头,高声道“快,去找大夫,快”

    很快有护卫行动起来,寻来了大夫,一番医治后,冲着宁远道“上号,未伤到真正的内颅,理应无事。”

    “好,好,多谢”宁远点头,也是松了口气。

    没事便好。

    他与这位王公接触不多,却相当的佩服。

    在史上,这位可是自英宗皇帝至武宗五朝的老人,一生兢兢业业,刚正清明,岂不令人钦佩

    且不说儒家如何,单纯来论,在漫长的史上,儒家子弟着实有一批敢于面对生死的豪烈

    这位王公,可称其一。

    太刚烈了

    对事不对人,为挽救儒家的正统,直接无视生死,说撞就撞

    “哎又是麻烦事啊”宁远叹了口气。

    不多时,王恕醒来,他忙凑过去“王公,您没事吧”

    王恕望着上方,神色呆呆,许久后一声叹息“何苦来哉,哎”

    宁远想了想,认真道“无论怎样,皆为大明”

    王恕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好,老夫知道了,你小子去吧,老夫不会再寻死了”

    儒家是怎样的存在。

    岂不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岂不是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到头来,岂不也是为这大明

    莫管立场如何,这小子所做的事情,也确实是为大明诸多事宜考虑,如科举改制,是否有用且不知,但这个方向,极可能是对的

    那么也就这样吧。

    “多谢王公谅解”宁远抱拳离开。

    不多时,他回到房间,见弘治皇帝在,便欠身见了见礼。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弘治皇帝勃然大怒“什么意思以为一死就能解脱了做梦他这是为谁而死为了华亭县投献了十余万亩的乡绅与知县吗岂有此理”

    宁远便没有作声。

    当下,弊病已是暴露出来。

    先前,这位君王几乎是很少出宫或离开京城的,此一番巡狩,却是见到了太多。

    仅仅是这华亭一地,便有如此之多的投献土地,可想,这天下真实的情况又将怎样

    如此之严重的情况,岂不就是儒家礼制下的弊端

    这难道不改改一改吗

    “把华亭的事宜以一千二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弘治皇帝开口“朕啊,还真不大想走的,倒要看看那些所谓的学子又能闹出怎样的大事”

    很快,一封奏报传送京城。

    也是此间,京城,养心殿。

    朱厚照一阵愁苦。

    事情闹的太大了,万千学子与数万百姓同时闹事,而这,还只是松江府华亭县一地而已。

    可想而知,一旦这天下的学子都闹起来,这社稷又将怎样。

    怕是会乱套吧

    而面对此事,唯一的解决的法子,便也只能对老宁下刀子了。

    “父皇说过两日回来吗”

    朱厚照喃喃着,又是一阵无力。

    父皇回来,那老宁也就会跟着回来啊

    明明稳定四海,保住大明颜面,立下诸多功劳,面对这等臣子,朝廷暂时没有奖赏也就罢了,竟想着惩治

    “真是有些意思”

    他一阵冷笑,旋即又问“内阁与六部可有什么声音”

    旁边的太监刘瑾摇头“一切如常,倒是没有什么异象。”

    “嗯”

    朱厚照重重点头,却是许久没有作声。

    完了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