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7章 君王发飙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朝野炸裂,文武百官皆骇然。

    谁人都没想到,这误解的死局,在这无声息之间被撕裂开来一个口子,旋即大势逆转

    自始至终,那松江府的华亭县便被无数人关注着,可以说,华亭的动向几乎成了大明各地万千学子与百姓效仿的目标。

    一旦华亭势头闹大,且无可制止,那么江南各地,甚至是整个大明都将彻底大乱。

    然华亭那边稳定了

    “怎么回事不是说那华亭县的县衙都被诸多学子与百姓给攻破了吗”

    “是啊,这等事态无可控制,何以突然稳定啊”

    “据说可能与华亭的诸多世家、乡绅有关。”

    “什么”

    “这”

    “也就是说,是那诸多世家与乡绅主动站出来,控制了诸多闹事的学子与百姓吗”

    暗地里,无数人惊心动魄,乃至骇然欲裂。

    在先前,那诸多世家、乡绅等虽是未掺和进来,却是与无数闹事者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可就在这无形之间,诸多世家、乡绅却是站在了诸多闹事者的对面,跑去了宁远那一边。

    这岂不就等同于支持科举改制

    普天之下,科举是主力便是诸多世家、乡绅啊,连这些人都变向站到宁远一边,岂不就意味着此事彻底完蛋了

    “此事,势必会在短时间内彻底传开”

    “华亭的诸多世家、乡绅遏制学子与百姓闹事,其他地方便也会跟着这么做”

    “坏菜了,大势,彻底没了”

    暗地里,无数人茫然与惊恐。

    科举改制的事宜,宁远早就提出来了,当下之所以会有无数学子闹事,那也是天下诸多儒家子弟一起努力的结果。

    可现在没了

    事态,反了过来

    接下来,这朝堂,乃至于天下无数的学子,将会面临儒家礼制的崩坏与改制。

    “刘公,这好端端的那些世家、乡绅为何会出面啊”

    内阁,有人试着问。

    刘健看了看,缓缓摇头“话不可多说,慢慢看着吧”

    事实上,他也一直在思考此事。

    那诸多世家、乡绅的利益是一体的,突然改变主意,甚至挥刀相向,肯定是有问题的

    是什么问题呢

    “那小子蛇打七寸,又稳又狠又准啊”刘健叹息。

    虽是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可能在一日之间调转事态,这里面显然有大问题

    是日,消息传开。

    朝野之间,气氛一片诡谲。

    又两日,先前源源不断的闹事奏疏几乎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各地传来的“捷报”

    其他个闹事的地方,也安静下来

    所谓的闹事的势头,彻底平息

    “很好,非常好,朕啊,真的是越来越懂这天下了啊”

    华亭县,得知各地纷纷老实下来的消息,弘治皇帝一声冷笑“走吧,回京,走水路”

    很快,一行人等上巨大战船,向北而行。

    数日后,天津港。

    在太子朱厚照的带领下,文武百官皆前来相迎。

    万众瞩目下,弘治皇帝缓缓下船,面容沉着,简单应付一声吼,便上了四轮马车,赶回京城。

    这一日,朝堂又是一阵寂静。

    回来的弘治皇帝什么都没做,更没有处理任何政务,只是简单的与张皇后吃了一顿饭,便早早歇息了。

    诸多文武百官自也不敢多说,悄然以待。

    然,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风雨,已然来袭。

    有麻烦来了

    无数学子闹事,甚至朝堂这边都漠视了,而今大势被制止住,岂不就会反扑

    要出大事啊

    晚些时候,宁府。

    太子朱厚照来了,阔别已久,再相见,酒肉自是不能少。

    简单寒暄几句,朱厚照直接道“老宁,说实话,这事,你干的漂亮,本宫都服了”

    原本,无论是他还是偌大的朝堂都达成了一致,结果呢

    这老宁不声不响的,处理了最关键的节点,直接是绝地翻盘

    “只是,接下来怎么办”

    朱厚照不解的问“直接改制科举吗”

    对于科举,他再了解不过,这可是历朝历代治理天下的根本。

    这若是突然改制科举,又有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叛乱。

    “不是”

    宁远直接道“在改制科举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再等等看,陛下可能要发飙了”

    若诸多学子闹事等事宜未能妥善处置,那么,遭殃的必定是他宁远,可能先前的诸多努力都白费了。

    可当下,闹事的势头被控制住,其余各地的学子与百姓也不敢继续闹了,那么,科举改制可能就要试那么一试了。

    怎么试

    先探探水

    转来翌日,因为皇帝陛下巡狩归来,举行的是大早朝。

    百官入列,坐在宝座之上的弘治皇帝巡视众人,缓缓问出了一个问题。

    “此番巡狩,朕,感慨颇深啊”

    弘治皇帝说道“朕走过的地方也不少,稍微了解较多的,便是华亭县了。”

    “啊,成百数千的学子闹事,数万百姓参与闹事,可着实惊心”

    “除此之外呢,朕又看到了以往不曾看到过的事,比如土地投献。”

    “诸位爱卿可知道,仅仅是华亭县一地,有多少投献的土地吗”

    声声诘问下,下侧一阵寂静。

    土地投献,这事在私底下可能许多人都知道,但却不能摆到台面上。

    当下,陛下突然将此事拿出来说事,显然是华亭那边的事态很是严重啊

    静

    满朝文武,无人出声。

    “都不知道吗好,那朕来说”

    弘治皇帝严肃了几分“近十万亩”

    “区区一县之地,所有的田地不过才三四十万亩,竟有近三分之一的投献地”

    “这,还只是朕知道的”

    “诸位爱卿,你们来告诉朕,这天底下,这大明,到底有多少如此投献的土地”

    “这大明,又有多少人没有缴纳赋税这大明,每年,又少了多少赋税”

    “长此以往下去,这大明是不是要亡了啊”

    言语,很是平静,却是如惊雷一般,震慑朝野。

    先前,皇帝陛下几乎一直在京城,而今突然微服出巡,看到了许多事宜,诸多问题也就跟着暴露出来。

    土地投献,这在乡野间可能再平淡不过的问题,被拉上了朝堂,就在这大早朝

    区区一县之地便有三分之一的投献土地,这天下,又当如何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