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7章 一笔横财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宁远很清楚,神梭纺织机是藏不住的。

    因为,总的来说,这玩意的结构实在是简单,哪怕是个一般般的工匠都可以轻易仿制出来。

    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山作坊的纺织机一定会外泄出去,继而逐渐蔓延整个大明。

    若只眼看下,自然可以赚一段时间小钱钱,可日后呢

    如若纺织机泄露出去,西山布匹作坊这边还会有多少利润

    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售卖机器

    买布的利润不少,售卖机器同样也不少啊

    反正迟早会泄露出去,何不趁此机会再赚他一波

    “驸马,你这么做,将会舍弃不少的利润吧”弘治皇帝赶了过来。

    “可以这么说。”

    宁远点头道“不过总的来看,损失并不大,而且这也是大势所趋”

    弘治皇帝有些疑惑。

    大势所趋

    这事明明可以避免的,怎么就大势所趋了

    那神梭纺织机他是亲眼见过的,而且还亲自命名,其构造不是很复杂,极容易仿制。

    一旦西山那边开始公开售卖,势必会在短时间内被人仿制出来。

    而若大明各地都用了那纺织机,西山的布匹作坊便优势全无了啊

    完全是亏本买卖啊

    “陛下,今年江南一带受了水灾,桑蚕产量锐减,继而导致许多妇人没了生计吧”宁远随口说道。

    “不错。”

    提及此事,弘治皇帝摇了摇头“朕啊,正愁着这事呢,原本,那些妇人靠着仿制布匹,还能少赚一些,而今却是不行了”

    本身没有了桑蚕,想要织布都没原料啊

    这是双重损失

    “若是售卖机器的话,或可在一定程度减少江南的损失。”宁远严肃开口。

    嗯

    弘治皇帝挑眉。

    售卖机器,可减少江南因水灾而带来的损失

    不是吧

    这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会有效果”弘治皇帝很不确定,半天未琢磨过来。

    “臣也不敢作保,只能说或许”宁远说道。

    这事,影响面太大,连他都不敢确定最终会走向何方。

    说直白些,推广纺织机,本身就是在颠覆传统的、原有的社会形态。

    因为这玩意的效率太高,如西山布匹作坊这边,一台纺织机的效率等同于寻常纺车的几十倍。

    而一旦这样的纺织机遍布大明,整个大明的布匹生产效率都将大大提升。

    效率提升了,产量大增,物品数量多了,便可在一定程度缓解经济危机。

    “若当真有些效果倒是好事一桩”

    弘治皇帝也严肃了几分“你小子且做着看,碰到困难尽管提”

    转来翌日,西山作坊预售纺织机的事情已是传遍整个京城,无数人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那纺织机,太厉害了。

    如果说寻常妇人仿制如同蜗牛爬行,那纺织机的速度便如骏马奔腾一般,速度快的吓人。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如若能拥有这样的机器必定能大赚特赚。

    于是,天色才刚刚放亮,诸多百善铺子跟前便挤满了人,人潮人海,蜂拥着,静待开门。

    紫禁城。

    早朝过后,弘治皇帝便来到内阁。

    “陛下”

    刘健取出一份奏疏“松江府那边再度上书,提及万千百姓怨声载道,距离闹事不久矣”

    弘治皇帝接过奏疏看了看,不禁一声叹息。

    因为水灾的缘故,江南许多地方的百姓多活不下去了。

    交不上租,本身失去了其他生计,拿什么吃饭

    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饭,可不就要闹事

    “可有解决的法子”弘治皇帝问。

    “这”

    三位阁老看了看。

    能怎么解决呢

    而今大明各地物价暴涨,就如江南诸多地方,明明受了灾,物价却仍旧高的离谱。

    这种局面下,真要想要救那无数的百姓估摸着也就只有一个法子了。

    开仓放粮

    先让那诸多百姓吃上一口饭再说。

    只是,单纯由朝廷来养活那诸多百姓什么时候又是个头呢

    “那小子说,若是公开售卖纺织机,可在一定程度缓解江南危机。”弘治皇帝说道。

    嗯

    三位阁老微微侧目。

    缓解整个江南的危机

    不是吧

    江南,所波及的地盘太大了,其中受灾严重的百姓近半,只是那区区纺织机公开便可以缓解的

    如何缓解啊

    “或可等一等”

    刘健认真道“若那纺织机公开售卖朝廷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整个江南,涉及的地方太多了,单纯靠朝廷开仓放粮去救济,只会压力重重。

    要解决江南诸多百姓的困境,首先得想法子教那些人吃上饭啊

    也是这一日,在无数人的注视之下,纺织机开始预售。

    “此一番预售的纺织机,分为下列几个类型。”

    “其中甲型的纺织机,售价五百两,有十六个纱锭。”

    “乙型纺织机,有三十二个纱锭,售价八百两。”

    “丙型,则有六十四个纱锭,售价一千两。”

    “丁型,拥有纱锭一百二十八个,售价一千二百两”

    “当下预订,最快可在半个月内拿到机器,先到先得”

    诸多百善铺子跟前,摆出一个个牌子,内容大抵相当

    众多围拢过去的百姓见状,皆是讶异不已。

    怪不得前几日展示的巨大盒子如此之快,原来的纱锭的数量暴增。

    要知道,在而今大明,即便的最好的纺车,也仅有三四个纱锭而已,寻常妇人家所用的,多只有一个纱锭。

    这若是计算效率的话,那一百二十八纱锭的纺织机,已是寻常妇人的百余倍

    岂能不快

    “如此看来,其实六十四纱锭的比较划算。”

    “咱倒是喜欢一百二十八的,贵点是贵点,但速度快啊。”

    “不错,咱也要买一百二十八的,不过查了三四百两银子,速度却快好几倍,美哉”

    很快,在众人争抢追捧之下,数千台机器预售,售卖一空

    得银,逾二百万两

    而这,还只是京城而已

    “呀,还能发一笔小横财”

    当晚,得到总银两,宁远笑了出来。

    大出所料,纺织机异常的畅销啊

    只是一个京城便如此,可想而知,整个大明一千多个县城数量也是十分可观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