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9章 窟窿接踵来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物价暴涨,有着许多因素,是综合的。

    大方向看,是近两年流入大明的银子多了。

    银子多了,物品的总数大抵稳定,价格自然会涨上去。

    说白了便是银子没有以前那般值钱了。

    银子贬值,且多数银子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流通性不强,寻常百姓手里的银子不多,继而导致民不聊生。

    这是一连串的问题。

    除此外便是人为的原因了。

    这京城中有人想涨价,想搞事,想给朝廷出难题,想百姓们过的不如意。

    这部分人是谁

    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的涉及到一部分朝堂大员,还有一些商人。

    所以稳定、控制物价倒也不难,简单震慑一番就是。

    比如当下,他这边抓了一些人,便使得价格稳定了。

    其原因在于朝堂的一些人不敢较这个真,尤其是当下境况微妙,不大想惹事,而其他商人见这些人都相对老实了,也就不敢乱涨。

    故此涨价危机大抵平息。

    平息容易,难点在于教物价降下来。

    以而今的局面,单单靠震慑,是无法教物价下降的,更不是随便抓几个人能了事的。

    “增加商税可稍微控制价格吗”弘治皇帝问,仍旧有些不确定。

    这事影响面极大,涉及到更改祖制、也涉及商人的地位。

    包括三位阁老在内暂时都持中立意见。

    还有一个极大的问题便是

    “增加商税,表面上看是在打压商人,可实际”

    弘治皇帝略微停顿“这是在给商人增加压力,商人们经营成本变大,自然也就会想法自其它方面找回来,比如继续涨价。”

    商人得赚钱啊

    为了弥补朝廷增收的商税,必定要想发设发赚钱,继而导致价格继续攀升。

    说不好听些,这极可能是一个死循环。

    非但不能控制价格,还容易导致市场越发不可控。

    在这等隐患之下,当然不敢轻易增加商税。

    “日后再说吧”

    弘治皇帝烦闷的说了一嘴。

    换作以往,多只是一个方面出问题,如先前北边的隐患,有鞑靼、瓦剌、女直等等。

    这单方面的问题处理起来就极容易,如设立九边,如出兵等等,无外乎考虑一下银子、粮草等问题。

    可这物价暴涨,着实麻烦,一时间教人摸不着头脑。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关键点在哪里,就如那雾里看花似的,如梦似幻,看也不清。

    一头雾水。

    最严重的是,这事用不多久就会遍及整个大明,那个时候,面对如此高昂的物价,普天下的万千百姓,又当如何日子可否过得下去

    “你抓起来那些人打算怎么办”弘治皇帝问。

    “再关两天吧。”

    宁远说道“直接放出来,太便宜他们了。”

    弘治皇帝点头,旋即道“若将他们放出来,盐价再涨呢”

    宁远笑了“那就往死里弄了,给他脸,他不要,可不就要打一打”

    弘治皇帝应了一声“可是制盐”

    先前,这小子在缓解蝗虫危机的时候,曾在南边制了一批盐,低价售卖给受灾百姓。

    蝗灾缓解后,制盐作坊也就大抵停了下来。

    因为朝廷推行盐铁专卖,私自制盐本就是违法的。

    “考虑过制盐。”宁远直言不讳。

    盐价居高不下,无非就是垄断与供需不等。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增加产量,晒盐、卤煮等等,再容易不过。

    海水、盐矿都是自然资源,不要钱,总的制作成本几乎为零,想制多少有多少。

    弘治皇帝想了想,倒也没说什么。

    关于官盐的问题,持续许久了,不是单单快速加速生产可解决的,影响面较大。

    说不好听些,朝廷盐铁专卖,也算作是一种控制天下稳定的法子。

    “此事再议吧。”

    弘治皇帝说着,便离开了。

    烦心事太多。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没有硝烟,却比硝烟可怕数十倍。

    物价大抵稳固,氛围却是一片诡谲。

    持续了约两日,随着诏狱大门的打开,数十人被放出,气氛终于是缓解了几分。

    而后,万千百姓又开始担忧起来。

    这些人抓进去后就这般放出来,无任何惩戒,接下来会不会出事啊继续涨价

    万幸的是,令人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价格,大抵稳定。

    许多人送了口气,却也只是一小口而已。

    因为,即便的当下的价格,仍旧教无数人望而生畏啊

    太高了

    这得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就在无数人的期待之中,又过去数日,朝堂之间,仍旧是一片压抑。

    任谁都知道,这价格一时间怕是不会下降了。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困难。

    “当真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弘治皇帝开口,心底宛如一块大石压着。

    下侧的三位阁老也不好作声。

    因为,这事真的不是简单法子便可以解决的,太难控制了,即便有圣旨在,也未必有多大用。

    “增加商税会有用吗”弘治皇帝自语一般。

    时至今日,他仿佛陷入到一种幻梦般,明知道这法子未必有用,确仍旧不断思索。

    到头来,成了痴儿一般。

    阳光明媚,内阁却有些冷。

    过了一会,户部尚书周经赶至“禀陛下,养马场购置马匹出了些许变故,价格上涨了”

    唰

    空气忽而一静。

    这边京城面临这么大的问题还没有眉目,养马场又出问题了

    “涨了多少啊”弘治皇帝直接问。

    “大抵涨了五成”

    周经一脸苦涩“如此核算下来,若要恢复养马场先前规模,至少要一千五百万两。”

    弘治皇帝“”

    三位阁老“”

    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物价暴涨,朝廷本来就很难了,毕竟支出巨大,而今突然出现这么大一个窟窿,可咋填啊

    也是此间,道路司刘能也赶来“启禀陛下,上个月,受马匹折损影响,道路司收入锐减三成。”

    又来了

    弘治皇帝顿了顿,直觉得头大。

    道路司这边负责高速公路的运营以及修建。

    修建高速成本巨大,但因运营收入不错,大抵可保持一个持平的状态。

    而今收入锐减,便意味着道路司已然面临亏损。

    给朝廷带来的问题便是要么贴钱进去,要么,停修一部分高速公路。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