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6章 受弟子一拜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眼看着康海离开的身影,杨慎想要说什么,最终,却是止住了。

    对于康海的感触,他未必懂,也不一定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

    异位而处,读了将近三十年的圣贤书,考得了弘治十五年的榜眼,这等才情,在万千读书人中,当是被无尽崇拜的。

    然就是这样的才子,去了那房县一趟已是有些自闭了。

    学了几十年的东西与现实而言,似乎没多大屁用啊

    “康兄”

    许久后,杨慎大声开口“不必自馁与放弃。”

    康海回头看了看,笑了,笑的有些诡异。

    “好呀”

    他随口说了一嘴,便大咧咧的离开了,走啊走,不知走了多久,竟是来到孙清租住的府上。

    “怎么了”

    眼见康海一脸迷茫的样子,孙清有些傻眼“康兄,你这是”

    康海喉咙动了动,沙哑道“有酒没”

    孙清本能似的点头“要多少有多少。”

    康海点头“整上”

    不多时,二人就着两个小菜,开始对酌起来。

    眼见康海一脸失落的样子,孙清也大概明白过来几分,便试着安慰道“其实呢,康哥,这事不必太在意,于理来说,这新税法本身就是一个大坑,不知道多少人反对,尤其是诸多商人,自他们口袋里掏银子,那不是开玩笑吗”

    康海怔了怔,许久无声。

    孙清便又道“康兄,莫说其他,就说那杨慎,他不是那狗屁的状元吗我看啊,他去房县之后,做的未必如您,所谓新学”

    康海抬起头“怎地”

    孙清微微错愕,仍旧坚持道“那新学,不足一看,我等儒家弟子,当以天下社稷为己任,匡扶涉及”

    话音还未落下,却被康海打断了。

    康海一阵大笑“社稷,为天下,为民哈哈哈,巢说的真好听啊好听”

    言语之间,已是咬牙切齿。

    孙清被这样子吓了一跳,呆愣半刻,却是不敢轻易出声。

    这位康老哥情况不大对劲啊

    身为读书人,提及社稷君王、黎民等事宜,难道不该踌躇满志吗

    怎地如此消沉了

    “康兄,您这是”孙清欲言又止。

    “没有的”

    康海直接摇头“我想去见繁昌侯了。”

    哈

    孙清又是一愣。

    这大晚上的,去拜访那繁昌侯,不大好吧

    莫说时间晚不晚了,那繁昌侯主张科举改制,主张所谓的新学,与传统儒学本就是对立的啊。

    对于这种不安分的人,身为传统儒家子弟,难道不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吗

    “我这就去”

    豁的,康海站了起来。

    孙清又吓了一跳“康兄,使不得啊”

    康海大怒“什么叫使不得什么狗屁儒学、新学的,无法为民办事,那就是没用的学问,你去不去走了”

    说着,直接转身,果决向外走去。

    孙清见状,自是担心康海一人去不安全,便也只得跟上了。

    也是此间,宁府。

    对于杨慎获得此番差事,宁远自是满意的。

    是好事

    一旦新税法能在房县推行开来,新学这一边便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

    于是他严肃道“不可自满与懈怠,为师问你,若那房县的诸多铺子仍旧不营业,当如何”

    杨慎仔细的想了想道“弟子以为,或可自外地引入其他行商。”

    诸多铺子不开档,不营业,万千百姓的日常所需便没地方购买。

    怎么办呢

    既然你不开业,当然是要在其他地方引入其他行商,运送物品过来售卖。

    “所引入的物品售价过高呢”宁远又问。

    “这”

    杨慎倒是难住了。

    事实上,他所担心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当下运力紧张,自其他地方运送物品过来,本身的成本就偏高,再进行售卖,价格也定会高出许多。

    与万千贫苦的百姓而言,高昂至不可接受的物价与那诸多铺子不售卖物品的危害,几乎是等同的

    “其一,自然是要控制物价的”

    宁远缓缓开口“商人逐利,在给他们让出利润的同时,也应该严格控制物价。”

    “其二,往来的行商若不听话,当以严厉手段镇压。”

    “其三,即便那诸多铺子迫不得已的开业,也要尽量的杀一杀,谁人敢偷漏一分税,严惩不贷”

    此三点,也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

    比如当有外来的行商进入本地之后,那诸多关门的铺子看了,会不会着急,会不会匆忙开门营业

    那么,考虑到此一点,是不是就可以提前立威,自税务角度,提前降下杀威棒

    诸多铺子被遏制,就意味着会保持诸多行商的利润空间。

    众多行商有了利润空间,自是乐得赚这个钱

    于是,供给便会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报”

    此间有小厮进来“翰林编修康海与孙清来访”

    哦

    宁远微微诧异。

    这两个人来做什么

    要知道,就立场来说,这两个人可是坚决且纯粹的传统儒家子弟,本应看他宁远很是不顺眼的。

    结果,大半夜的跑了过来

    “行,叫进来吧”宁远随口说道。

    他倒也不在意。

    来就来呗,大半夜的,最多也就是就立场与问题争吵一番。

    总不至于打架吧

    那也要看他康海有没有那个胆子

    很快,在小厮的带领下,康海与孙清走了进来,眼见宁远等人,微微错愕,而后

    噗通

    康海直接跪在了地上“敢问先生,何以治诸多商铺”

    翻译过来便是如何解决那诸多铺子不开门的问题。

    宁远便望向了杨慎“你来说说”

    杨慎也不客气“恩师,弟子以为,房县之难,不在于诸多铺子不开门,其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等,引进行商,加以控制便是。”

    康海又接话了“可若那诸多行商漫天要价,又当如何”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而今运力不足,运送物资的成本较大,于诸多行商二人,既然要运送物品至房县,那肯定是要加价售卖的,如此,便增加了百姓们的成本。

    “也容易”

    杨慎随口捻来,将主要法子简单说道了一番。

    康海听后,怔怔许久,最终一头扣下。

    “先生所言,教学生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康海十分的认真“先生,请受弟子一拜”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