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1章 糊涂钓鱼

作品:《回到明朝当首富

    京城,紫禁城。

    阁老谢迁已然出发,余下的李东阳和刘健也都紧密关切着开州那边的动向。

    目前看来,一切良好。

    宁远那小子足足动用了五十万的人力,给与酬劳,且伙食不错。

    也正因如此,前去“服劳役”的百姓非凡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是热情似火,一个个争相抢着去劳作。

    有着如此之多的劳力,可想而知,那河道的治理事宜,应该用不多久便有成效。

    河道治好了,接下来的其他事宜,想来也就可以快速推行下去了。

    “如此,谢公也就不必太麻烦了。”

    “是啊,一切顺利,如此最好。”

    李东阳和刘健也都先后感慨着。

    也是此间,刘健翻开一份奏疏,眉目却是不禁收敛起来。

    他思虑片刻,最终将那奏疏递给了李东阳。

    “怎么了”

    李东阳侧目,已是展开奏疏,放眼看去,整个人也严肃了起来“石人一只眼好端端的,怎会出现这东西”

    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其本身的存在便与造反有关

    而今大明,天下大抵承平,突然冒出这东西,实在教人不舒服。

    要造反啊

    哪里造反

    谁人又会带头造反

    根据眼前这境况来看,平原诸多地域,至少是不会出现造反事宜的,甚至包括受灾了开州一带,也不会有事。

    至于其他地方,如云贵那边,就算有人不安分,最多也就是小打小闹,掀不起什么风浪。

    整个大明,无论怎么看都是相安无事的。

    “马龙”

    沉思中的李东阳终于注意到上书之人,又是一阵侧目。

    开州那边出了独眼石人,上书者不是就在当场的宁远,反而是开封府的知府马龙

    “刘公,这马龙,似乎未曾与繁昌侯一道治水吧”李东阳开口。

    “没有”刘健直接回应。

    先前,徐贯徐公治水之时,为了筹集人手,主在开封府,期间那知府马龙上下帮着跑腿,陪伴左右。

    到了宁远治水,那马龙只是帮忙募集人手,未曾随宁远前去开州。

    也就是说,开州的宁远将独眼石人事宜秘而不报,远在开封的马龙反而得知了。

    这是什么道理

    “上呈陛下即可。”刘健说了一嘴,好像避讳着什么似的。

    李东阳自是会意,便没有多说。

    不多时,一份奏疏来到了弘治皇帝跟前。

    他本是不在意的,可仔细一看,又不禁沉思起来。

    身为君王,他自是博览群书,知晓那独眼石人根本不是所谓的天降警示,也无甚传说,不过是某些有心人的幌子而已,是单纯的。

    这,可大可小。

    大则倾覆江山,小则玩笑尔耳。

    可轻可重

    “那小子得知此事并未放在心上,没当做是一件事,所以便没有上报嘛。”

    弘治皇帝唇角蠕动,却是无声。

    他寂静许久,最终抬起头“宁合雍呢还在交趾那边处理海事吧太子呢近来可有消息”

    旁边的萧敬想了想,正要开口,却是被打断。

    “将太子教回来吧,身为储君,不思国事,反而四处浪荡,还捧出一个伶人,成何体统。”弘治皇帝很是严厉。

    萧敬偷偷瞥了一眼,却是不敢开口。

    若没记错的话当日太子南行,还是这位陛下的意思啊

    一番安排后,萧敬赶了回来。

    弘治皇帝抬头看了看,道“若朕没记错的话,开州事宜,是以谢迁为左吧”

    当朝百官,以左为尊。

    萧敬便点了点头。

    “嗯。”

    弘治皇帝又应了一声,闭上眼,许久不曾言语。

    也是此间,另一边。

    经过一路劳顿,耗时三日左右,阁老谢迁终于是赶至开州。

    下车又乘船,他终于见到宁远,不禁扭了扭老腰“哎,终究是年岁大了,经不住折腾了,只是坐车,险些将老夫累死,哈哈,你小子这边怎样了”

    “一切顺利,大水也撤了两三分,用不多久百姓便可恢复如常。”宁远说道。

    “不错,很好,很好。”

    谢迁不住的点头。

    跟着,一餐过后,谢迁主动来到堤坝跟前,本打算简单查看一番,却是在无意间听到了一个词汇。

    回到营地后,他认真起来,压低声音道“宁小子,你如实说,这河道中,当真挖出了独眼石人”

    宁远点头“前两日确实挖出来了。”

    谢迁又问“你可曾上报”

    宁远摇头。

    谢迁当即拍腿“你你你你啊”

    支支言语,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为什么不上报”谢迁问。

    “为了钓鱼啊”

    宁远笑了笑“谢公,您不觉得在这承平年代,背后有人搞这东西,企图蛊惑民心,与叛乱何异”

    谢迁却是摇头,焦急无奈叹息“你小子啊,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可知朝廷那边若是得知此事,会作何感想你小子手下现在可是管着五十万人啊”

    宁远只是摊了摊手。

    其中因由,他自是一清二楚。

    这事,总的来说,确实不大好。

    黄河里面挖出了独眼石人,他宁远而今又管着五十万的民夫,独眼石人的消息又没上报,朝廷那边得知消息后会作何感想

    那便是光棍汉子与俏寡妇独处,想怎么想便怎么想。

    “谢公,小子但凭良心,问心无愧。”宁远说道。

    “放屁”

    谢迁破口大骂“那赵匡胤还是柴世宗柴荣的心腹与救命恩人呢,后来呢”

    宁远便闭嘴了。

    后来自然便是后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宋。

    “算了,老夫代你上奏吧。”

    谢迁说了一嘴,旋即开始书写起来。

    待得一切大抵处理完毕,二人再度来到河道分叉口。

    “你打算怎么做”谢迁问。

    “这里”

    宁远抬手指向不远处数万细小的身影,跟着拾起一根树枝,地上写写画画。

    他以两条竖线作为河道两侧堤岸,又在十里左右处的堤岸画了两个半括号。

    “这是做什么拓宽河道还是分流”谢迁问。

    “算是分流吧。”

    宁远说着,又在两侧分流河道中间处画了一条横岗“在这里,修筑一个闸道。”

    谢迁不禁瞪大眼“这是作甚把河道赌起来怕是不妥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