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零六章原来五省总督是山西人(二合一)

作品:《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多铎见多尔衮没有主动请战,他也不言语,在三个亲兄弟当中,多铎还是与多尔衮更加亲近。

    他大哥阿济格这个人平时不会处关系,尽管促成了自己与舅舅女儿之间的婚事。

    如今有几个兄长压着,还不曾成为诸王战功之最呢。

    阿济格被皇太极收拾了一通也懒得搭理他,这种主动请缨的事,他从来不干。

    要是以前他阿玛在的时候,还会争抢,现在直接开摆。

    同样开摆的还有老七阿巴泰,当初被皇太极召集诸多贝勒给批判一次,颜面大失。

    然后皇太极让阿巴泰一个半文盲执掌工部,还要去算账。

    阿巴泰坐不住,处理这些政务简直头疼,后面直接消极怠工,在家摆烂。

    至于豪格如今可是正蓝旗的旗主了,他才清点完下面的旗丁,简直是损失惨重。

    纵然想要复仇,也得回去继续抽丁入伍训练,方能成就大业。

    再加上刚刚熟悉正蓝旗的剩余将领,豪格也不想带着一帮不熟悉且被打的吓破胆子的麾下冲锋。

    皇太极见几个贝勒不言语,这才看向老臣扬古利。

    扬古利见四旗皆被锤匪击败,搞得两白旗也不想出征,他心中一直都憋着口气呢

    想他自幼与老汗征战辽东的时候,这群人还没有一个出生呢。

    如今已然过了六十岁的扬古利当即站起身来

    “大汗,某愿为先锋,扑杀锤匪贺今朝”

    “超品公如此勇勐,本汗心中晓得。”皇太极也不愿意打消扬古利的积极性。

    “但是锤匪向来狡诈,我与你压阵,且听闻他军中火炮火铳居多。

    孔有德,耿仲明二人率领天佑军,石延柱你们助阵。”

    被皇太极点到名字的三个明军降将站起身来高声应和。

    吩咐完之后,皇太极留下几个人,其余全都给放出去散心了。

    先前的打算便是袭击察哈尔,若是察哈尔败遁,直接劫掠的大明。

    如此两全其美的打算,偏偏出现一个锤匪来搅局。

    大明朝廷派来的援军全都被大金击败,大明反贼又击败了大金。

    此事在皇太极看来,实在是不智的行为。

    “贺今朝手底下有车营,车营里应该有很多红夷大炮。”

    皇太极看着孔有德道“此番你随军带来了几门火炮”

    “回大汗,只有五门。”

    孔有德剃了发,身着后金军铠甲。

    “火炮上不占据优势。”

    皇太极也改观了一味的以骑马重步兵为主的战法,逐渐重视起来了火炮。

    当年李永芳炮轰大明白杆兵,当真让皇太极印象深刻,也造出了大金的火炮。

    而孔有德带来的火炮工匠,更是受到了皇太极的热烈欢迎。

    皇太极又看向一旁留下的汉军旗的李永芳。

    李永芳是第一个投降后金的大明武将,不仅多次拒绝大明的招降,反手还招降了大明许多武将。

    努尔哈赤非常重视他,被赐予免死三次。

    尽管李永芳尽心尽力服侍努尔哈赤,但李永芳依旧被痛斥、被羞辱、被罢免。

    特别是刘兴祚这个女婿背叛努尔哈赤降明之后,产生了一连串的反应。

    李永芳从掌握万人的军队,直到在出山,手里也只剩下六个牛录,不足两千人。

    皇太极留下的这些降将,许多人都被“章总”送进了贰臣传甲篇中。

    “李额驸,你呢”

    “回大汗。”李永芳同样也岁数不小了

    “我麾下倒是运了十门火炮,专为破开长城用的。”

    “那都元帅便把五门红衣大炮运到李额驸那里去。”

    皇太极在火炮的运用当中更加信任李永芳“届时给贺今朝来一个狠的。”

    “是。”

    “下去各自准备吧。”皇太极挥手让他们下去。

    待到人少了之后,帐篷内有人扇风,总算是让他感到了一丝凉爽。

    “明廷没有派援军来,反倒锤匪莫名其妙成了大明的援军,真是,真是让我说不出话来”

    皇太极完全没有料到贺今朝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或者说没什么长远的眼光。

    不知道他与大金之间相互合作,才能迅速拖垮大明

    偏偏为几个汉人的脑袋,就要不管不顾的火并,把他架在起来,不得不应战

    柿子要捡软的捏。

    皇太极吃了亏,不愿与在和锤匪之间轻易发生战事。

    等他劫掠大明多几次之后,那个时候就有足够的实力与贺今朝掰手腕。

    可惜,贺今朝当真是个混人

    “大汗,大明不足为虑。”范文程直接概括了明廷的现象“文武大小官员皆是用钱买来的。

    文的无谋,武的无勇,管军马者,克扣军钱。

    造器械者,减工匠钱,军民日不聊生。

    器械不堪实用,兵何心用命

    每出征时,反趁勤王,一味抢掠。

    俗语有云鞑子流寇是梳子,自家兵马胜如篦子”

    范文程瞥了皇太极一眼,见他没有说什么便继续复述“大明兵马虽多,虽多何益

    况且太监专权,好财喜欢阿谀,常罚失人心。

    想做事的好官,也做不了事,做了官职的人,也不想出头做事。

    上下里外,通篇扯谎,事事俱坏极了。”

    范文程的一番话说的皇太极连连点头“三边、宣、大去年就出兵,不能剿灭河南、山西等地的贼寇,也没法赈灾。

    如今山陕川湖又为流贼所扰乱,纵然起五省之兵,还不曾有一丝的希望。

    反观我大金,四方咸归,后患已绝,既无内顾之忧,试看南朝明朝君臣将相,谁是敌手”

    皇太极对于范文程后半部的话不是太赞同。

    因为朝鲜还没有彻底掌控在他的手中,察哈尔虽然溃逃,可蒙古右翼掌握在贺今朝手中。

    不过大明无人是他的对手,倒是正确的。

    宁完我其实也早就做过攻打北京的设想,一条路是直攻大明京师,京师一破,山海自开,河北传檄而定。

    一条路是攻打山海关,拿下此处,祖大寿等关外必然会投降。

    第三条路是从水上走,渡海取登来,与陆路夹击山海关。

    第四条路便是从宣、大入边取京师。

    皇太极对于战局做了估计,并不想要快速进攻,这些人的想法不符合军事要求。

    听着范文程说些提气的话,皇太极也并没有变得高兴起来。

    贺今朝已经用实打实的战绩证明了他自己,若是在宣大碰了壁。

    无论这四条路,皇太极都得需要更多的时间回去舔舐伤口,继续做好准备。

    两虎相争,必然会便宜了大明

    两方对于大明而言,体量皆是太小,奈何贺今朝他眼光不行,看不清楚眼前的这种形势。

    “我意再给贺今朝写一封求和信。”

    听到皇太极的话,两个谋士皆是感到十分的震惊。

    “大汗,何故如此受此屈辱”

    “为了大金能够强大起来,受到一些言语上的侮辱又如何”

    皇太极站起身来说道“在我不知道的地方,那些明人不知道该如何骂我这个狗鞑子呢

    但是只要我入主中原,他们还不是得乖乖匍匐在我的脚下”

    范文程与宁完我两人拜服,自是退下了。

    延绥镇。

    陈奇瑜自是接到了皇帝的任命,升他为五省总督,属实是大明文官目前的第一牌面了。

    这个任命让他吓了一大跳,早就传出来五省总督联合剿贼的事情了。

    但是第一人选应该是三边总督洪承畴,陈奇瑜没想着这个差事能落到他的头上。

    洪承畴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按照当今天子的思维,他掌控三边就已经是重臣当中的重臣了。

    若是在扩大到五省,天子对他也不会那么的放心。

    皇权这种事,可不是你嘴上说信任就能信任你的。

    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的事发生。

    那个万万人之上的位置,只能做一个孤家寡人。

    其余人胆敢,或者稍微露出一些威胁,那皇帝说你有实力反,就是反了

    “恭喜陈总督。”

    “这有何喜啊”

    陈奇瑜叹了口气,他一直想要待在陕西,灭了山西锤匪才是重中之重。

    他老家便是山西保德州的,他的两个弟弟已经投降了锤匪贺今朝。

    此事让陈奇瑜极为愤怒,恨不得立即杀回山西去,质问他两个弟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唯一让他稍微欣慰的便是,弟弟派人送出信,说是隐瞒了他这个大哥是大明延绥巡抚之事。

    而且锤匪那里只登记了陈正学字在南方为官的事。

    陈奇瑜不知道的是,他两个弟弟也怕受到大哥的牵连。

    去年陈奇瑜名震陕西的时候,有消息传回家乡。

    两个弟弟皆是笑称同名同姓之人,他大哥就是个书呆子,不可能这么厉害给搪塞回去了

    洪承畴摸着胡须哈哈笑了两声

    “如今陛下只是叫你全力追缴流贼,山西的锤匪留给我对付。”

    “这是何意”陈奇瑜有些不理解。

    “听闻高迎祥等人四散出击,不仅在河南肆虐,反倒出湖广、四川等地,那可是产粮之地。

    你若是追缴,覆灭他们,亦或者能够编练一二,化为己用。

    将来壮大实力,回兵北上,你我三路夹击锤匪,岂不是更好”

    陈奇瑜听着洪承畴这么说,随即摇头道“哪有那么容易

    不说士卒,开拔的银子以及征战的军饷,我已经没有了。”

    “自是需要陛下解决。”洪承畴在做总督这方面经验还算丰富

    “你不向陛下讨要军饷,让陛下知道你的难处,你还能从哪里找军饷

    难不成像锤匪贺今朝那样打劫富户吗

    那你这个五省总督还没干,就的被人弹劾下来。”

    陈奇瑜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

    如今的年月,没银子,就没法购买军粮,山陕大旱。

    洪承畴这里不好,那锤匪贺今朝那里也别想有个好。

    这次皇太极劫掠残破的宣大没有捞到太多的油水,必然会剑锋直指锤匪。

    陈奇瑜立马就写了写赏的奏疏,顺便向皇帝讨要军饷。

    传旨的太监接过陈奇瑜递给的钱财以及奏疏,终于松了口气。

    这趟差事可当真是危险重重,要不是他争不过旁人,打输了。

    说啥也不愿意来这传旨。

    洪承畴二人倒是没有接到山西的情报,也不知道锤匪与后金军之间,谁打赢了

    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洪承畴已经皱着眉头差人前去打探消息。

    陈奇瑜则是开始抽调兵力,最好能得到陛下的旨意,直接从陕西的税银当中截取,免去了路途运输的风险。

    更何况如今宣大等地皆有后金鞑子在掳掠,运输军饷,那简直是光着腚送上门去给人捅。

    至于河南等地也有流贼在搞事。

    陈奇瑜觉得还是要把延绥总兵王承胤带在身边。

    他纵然在辽东打不过鞑子,在山西打不过锤匪,但总归打些流贼,还是可以拿得出手的。

    京师皇城内。

    崇祯的脸色一直很难看,宁远总兵吴襄他到底怎么回事

    那么多的优势兵力,见到后金鞑子就被击溃,还带头逃跑。

    崇祯都恨不得宰了他

    当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崇祯忍住心中的怒气,决定等此间事了,就让吴襄待在京师养老,免得去祸害他手底下的兵将。

    朕不需要一些个软脚虾当将军,连跟后金军对战的勇气都没有

    至于山海关总兵尤世禄,虽然沉沉浮浮,但总归还是有些战绩的。

    三十余颗首级,那定然是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至少有勇气与后金鞑子对战。

    面对这些增援部将的无能,崇祯又想起了他的靖辽伯吴国俊。

    战事糜烂,那就只能让他手里这个“大杀器”出征

    纵然吴国俊打败了皇太极,他在长城内,也可以迅速的返回蓟镇防守。

    “传朕旨意,叫靖辽伯领兵前往宣大增援。”

    “是。”

    自是有司礼监的人写旨意,然后传递给内阁,让他们批了下发。

    崇祯又拿想起一件事“陈奇瑜率领延绥精甲剿匪,必须是要有军饷的,至少要准备三十万。”

    内阁首辅温体仁当即回复“陛下,已题留新饷,旨意正在发往陕西。”

    崇祯对于这件事微微松了口气,流贼若是放任不管,那比锤匪贺今朝还要危险。

    “陛下,另那些降卒该当如何”

    听到温体仁的询问,崇祯微微皱眉

    “如何处置,你们内阁没有一个章程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