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八章 酷吏

作品:《争魏

    “东吴既然起兵,结盟之事还要看交州之战打的如何,大王当早做准备。”卫瓘提醒道。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不可能。

    吴国十几万大军南下,杨峥自然要做些表示,“令狐盛、周旨领蜀中两万府兵南下驰援交州。”

    杜预坐镇蜀中,不可轻动。

    田章、李特、周旨资历不够,秃发树机能在这次灭蜀大战中表现不错,又是青营出身,杨峥将他调了回来,加为散骑常侍,准备当成鲜卑人典范重用。

    支援交州最好的人选只有令狐盛。

    秦国以军功为重,令狐盛由蜀中小校,一跃成为交州刺史,背后本来就有不少人在说闲话。

    所以杨峥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不过南中、交州的都督之权,仍是霍弋这位宿将,一切听他军令。

    “永安也可虚张声势,做出大军云集之假象,给荆州压力”卫瓘捻须笑道。

    杨峥道“何必虚张声势可令元凯尽起蜀中之军,入永安,荆州能取则顺势取之,不能取则威慑之”

    荆州和交州,必须有一个方向打疼东吴,才能让他们乖乖坐到谈判桌上,也能让他们认清现实。

    寿春之战后,东吴日子过的太舒服了。

    杨峥跟司马昭打死打活,他们专心在窝里杀来杀去。

    现在东西之争的格局定下,他们蹦来蹦去的。

    如果不是觊觎蜀中和南中,霍弋又怎会出兵交州

    吴国十几万大军出征不是一两天就能成行。

    这一战肯定旷日持久。

    不过秦国以南中偏师拖住吴国十几万主力大军,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张辅出使时,杨峥亲自出城送行。

    “结盟之事能为则为,不能为则顺其自然,我大秦也不惧吴晋联手。”天上风云四合,地上杨峥霸气侧漏。

    中原在国力上最强不假,但国力并不完全等于战力和实力。

    占有太原临晋之后,秦事优势更大一些,总体上处于攻势。

    而司马家虽然有中原,但士族门阀未必敢与杨峥决战。

    尤其是在关中平原上。

    司马昭只要不傻,绝不会再来一场赌上家族、东魏的命运之战。

    现在不是看谁更优秀,而是看谁先烂,谁的内部先出问题。

    在这一方面,杨峥有足够自信。

    张辅一脸感动,“臣此去,即便不能结盟,也要挑动吴国内斗”

    三国之中,内斗最惨烈的是吴国,从孙权晚年开始,整个江东士族都加入二宫之争中。

    连陆逊都卷入了,被孙权辱骂而死。

    而他也不是唯一一个被孙权骂死之人。

    杨峥摇摇头,“大秦不差一二死间,而差诤臣、谏臣、直臣,以及敢做敢为的实臣,顺其自然即可。”

    东吴隔个年就是一场大乱,也不差别人挑拨了。

    张辅年纪轻轻,为人直率,有酷吏的潜质。

    酷吏对士族豪强是坏事,但对国家对君主却大有裨益。

    他们喜用重典不畏豪强,对不服国法之人,特别是豪门贵族,敢于痛下辣手。

    商鞅也有酷吏之名,杜预的老祖杜周也是汉武帝麾下的酷吏。

    汉武时代,酷吏横行,但也是国家实力强盛之时。

    东汉没有什么着名酷吏,但东汉也是豪强转向士族门阀之时。

    武则天手下的来俊臣也是一把好手,不要看他名声不好,要看他对付的是什么人,对谁最有利。

    古人的政治智慧令人叹为观止,拿到后世也不过时。

    大秦想要走上巅峰,敢于做事、勇于任事的酷吏一定不可少。

    这些人就是君主手上的利刃,切除帝国躯干上坏死的腐肉和蛆虫。

    张辅冲杨峥双膝拜下,激动的满眼水光,“臣领命”

    反正杨峥为了缔造一个强盛的帝国,什么都豁出去了。

    当年能从骆谷杀出,本来就是多活了这十几年。

    十几年里,一个个看似强大的对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先后倒下,这便是所谓的天命了。

    司马昭其实也不过如此。

    回到秦王宫,赵阿七慌慌张张的跑来,“大王,近日多有死士自洛阳而来,其意当在鲁公、卫公、索司马等重臣”

    “他娘的还来”杨峥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

    上一次行刺自己未果,现在转换目标了。

    秦国有今日之势,一般在鲁芝、杜预、卫瓘、索靖这些人。

    否则就凭杨峥的天马行空接不了地气,最多也就一割据雍凉的军头。

    这几人随便一人倒下,对秦国而言都是巨大损失。

    司马家在战场上灭不了自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了。

    “加大长安所有大臣的保护,尤其是鲁公、卫公、索司马三人,镇抚司全灭了,他们也不能有任何闪失”杨峥觉得还不够,又让他们留在府中不得外出,派出中军里三层外三层保护起来,政务可交由掾吏去办。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也没必要事必躬亲了。

    事必躬亲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唯”赵阿七拱手,眼神动了动,“司马氏如此无耻,我大秦镇抚司也不是好惹的,不如派刺客刺杀司马昭父子,还有贾充、荀勖等人。”

    来而不往非礼也,杨峥颇为意动。

    不过搞死司马昭,东魏就会大乱了吗

    司马家已经与士族门阀深度捆绑,杀了司马昭,会有司马炎,杀了司马炎,司马攸上台。

    司马攸比司马炎靠谱多了,这么一搞反而是帮了司马家一把。

    也帮了钟会一把。

    就算派出刺客,也未必会成功。

    还有贾充,这人完全是潜在的盟友啊。

    一心跟颍川士族过不去,陈泰、钟会被疏远,多多少少有他的功劳。

    当年若是没有他,司马昭听陈泰的

    而且贾充当街弑君的主凶,他活着,司马家脸上的污点永远抹不干净。

    阴谋诡计用多了,都是有后遗症的。

    今天刺杀外敌,明天弄不好秦国到处都是刺客。

    正如司马家以诈谋取国,历史上的两晋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有能力的人被猜忌,动辄夷灭三族,朝野上下沉迷于内斗,最终让华夏沦丧。

    “此等手段,非英雄所为,不可用也”杨峥深思之后拒绝了。

    还是那句话,堂堂正正的打天下就行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