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5章 薛地之盟

作品:《重生之吴霸春秋

    “田卿,以宗室女联姻吴国,可否”

    齐侯杵臼的内心,对于庆忌还是有些抵触的。

    不是杵臼瞧不上庆忌,瞧不上吴国,而是杵臼真的担心,庆忌此人靠得住吗

    诚如田乞所言,庆忌是虎狼之君,一代雄主,有朝一日吴齐两国关系破裂,嫁到吴国的贞姜又将何去何从

    “国君,若以宗室女嫁予吴君,恐不见诚意。”

    田乞苦口婆心劝道“齐国的大敌是晋国,吴国的大敌是楚国,唯有齐吴两国联合天下诸侯,方可与晋、楚相抗衡。”

    “国君若想当上名副其实的方伯,号令天下诸侯,也唯有极力笼络吴国方可。”

    “唉也罢”

    杵臼叹了口气,道“田卿,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置。”

    “诺”

    现在的杵臼,对于田乞十分的看重。

    毕竟是一起共患难的人,田乞还曾在杵臼将要饿死的时候,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喂养杵臼。

    这份恩情,杵臼又怎敢忘却

    吴王庆忌八年,即公元前506年,三月。

    吴军大举进攻楚国睢水之地,攻取多座城邑,并陈兵于宋、陈两国之边境,遣使于宋、鲁、卫、陈等国,要求其国君参与薛地之会。

    倘若吴人要求宋、卫、鲁等国承认庆忌的方伯之名,诸侯们定然不可能答应。

    因为区区数万兵马,这些中等国家是丝毫不惧的。

    但,偏偏吴人名义,是尊齐侯杵臼为方伯。

    这就让他们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的国家是否能经得起吴齐两国混合双打

    吴国且不说,齐国是为东方大国,距离中原诸国较近,一旦交恶,那可是得不偿失的

    当睢水之地全部沦陷的消息传回郢都,楚王熊轸震怒。

    楚国朝野上下,亦是义愤填膺,一片哗然。

    大殿之上,楚王熊轸气急败坏的道“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吴蛮子欺人太甚,夺我楚国睢水之地,欺楚无人乎”

    “大王息怒”

    群臣都只能请熊轸稍安勿躁。

    冷静一些

    其实,不怪熊轸这般恼火。

    这一次的诸侯联军伐吴,虽是楚人在背后扇风点火,寻思着能不能趁机渔利,但,盟主可是齐国

    吴人不去找齐国的麻烦,专门跟楚国对着干,熊轸岂能不气

    柿子挑软的捏吗

    “发兵寡人要发兵攻吴夺回睢水之地,给吴人一个教训”

    熊轸一时间气上心头。

    这时,一向具有大局观的左徒子西,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道“大王息怒。臣以为,我楚国当前切不可发兵攻吴,更不能与吴国交恶”

    “为何”

    熊轸愤愤不平的道“吴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伐我楚国,攻我楚地,杀我楚兵,掠我财货,夺我子民”

    “若不给吴人一个深刻难忘的教训,吴人焉能长记性”

    “若吴人步步蚕食楚地,我楚国这方圆数千里之疆土,几十年后,又能剩下多少”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谁都懂。

    但,熊轸毕竟是年少,意气用事

    为人君者,最忌讳的莫过于此等意气之事

    只见子西一脸沉痛的神色,说道“大王,吴人霸凌我楚国,固然当讨伐,然我楚国今有可战之兵几何”

    “楚国与吴国连年鏖战,穷兵黩武,国内早已疲敝不堪。若此时出兵攻吴,恐正中庆忌之下怀”

    “臣听闻吴人准备在薛地大会中原诸侯,庆忌似有霸主之志,乃窃居方伯之位也。”

    一听这话,熊轸不禁嗤笑一声,道“庆忌当真是胆大包天。区区吴国,兵力虽盛,然底蕴远不及晋、楚、齐,齐国都不敢自尊方伯,庆忌怎敢”

    “吴人这般妄自尊大,便不惧晋人征讨乎”

    问题来了

    子西当即道“大王所言甚是。庆忌妄自尊大,必将自食恶果”

    “晋人绝不会坐视不管吴人称霸中原,使中原诸侯南向,是故庆忌此举是在引火”

    “臣建议,大王可遣使于新田,游说晋君及六卿,使其对中原的吴军反戈一击。”

    “由此,犯了众怒的吴国,未尝不会被晋齐两国攻之,就此灭亡或一蹶不振,也不在话下”

    闻言,楚王熊轸信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吴国若是联合中原诸侯一起对付楚国的话,楚人自然畏惧。

    但,晋人焉能隔岸观火

    自晋文公以来,晋国的霸权延续了一百多年,十分牢固,牢不可破。

    除了偶尔跟楚国拉扯一下,中原诸侯一向以晋国为霸主。

    现在庆忌要跟晋国抢夺霸主之位,这不是在对晋国霸权的挑衅吗

    所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晋国的绝不会坐视不管的

    四月初,薛地之盟正式召开。

    参加会盟的,有吴、齐、宋、卫、鲁、蔡、徐、钟吾、滕、薛、邾、莒、郯、曹、陈、顿、许,共十七个国家的国君

    这次的会盟虽是吴国发起的,但主持者,却是齐国的新任相国田乞。

    名义上,这是一次弭兵之盟,实则是庆忌为了胁迫诸侯尊齐国为方伯,将齐国拉下水,继而搅浑中原的这趟水而已。

    薛城郊外,河畔边上,一座巨大的四方台已经拔起而起。

    附近尽是披坚执锐的士卒,他们身穿不同颜色的衣甲,边上插着形形色色的旌旗。

    如众星拱月一般,拱卫着四方台上的人。

    四方台上的人,无不是国君或上卿级别的大臣。

    “此番诸侯会盟,要解决之事甚多。”

    庆忌环顾四周,看着坐在四方台上的诸侯们,缓声道“寡人诚邀二三子聚于薛地,实为共襄盛举”

    “钟吾君、蔡侯、徐君。”

    “寡君在”

    被叫到名字的蔡侯申三人,立马就站起身。

    那个模样,根本不似一国之君,反而像是庆忌的臣子一般。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作为南方的国君,在地缘位置上,蔡国、徐国和钟吾国,是更偏向于吴国的。

    “寡人先前允诺过,攻取楚国睢水之地后,会让吴、蔡、徐、钟吾四国瓜分。现在,正是寡人兑现承诺之时”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