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五章 示敌以弱 (感谢【斩时时雨】的打赏)

作品:《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声东击西吗”

    就在大家翘首以盼,希望知道戏志才的详细计策时,

    戏志才却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曹操问道,笑呵呵的问道

    “主公,您可还记得长生与奉孝在颍川击败袁术部将时,所使用计策吗”

    “当然记得,好像是叫围点打援之计吧”一想起陆彦和郭嘉干的好事,曹操顿时也嘿嘿笑了起来,“张勋那厮,恐怕心里受创不小”

    程昱看着桌案上的两枚铜钱,若有所思道

    “志才你的意思是,我们假意进攻郯tan城,然后半路伏击陶谦的援军”

    可程昱怎么想都觉得有些生硬,道

    “但我们总共只有六万人。

    若是不管彭城去转道去郯城,陶谦若是不去救援反而直接断我们后路

    那我们没了后勤供给,岂不是要自乱阵脚”

    程昱的担心很有道理。

    主要这里是徐州,是陶谦的地盘,而且郯城的防御也不下于彭城,就算假装去围攻,也不一定攻得下来。

    若是陶谦稍微聪明一些,不去救援反而乘势截断曹军粮道,

    到时候曹军自己都成瓮中之鳖了,还围个包毛的点打个蛋的援啊

    对于程昱的疑惑,戏志才只回答了两个字,“分兵”

    “分兵”程昱则是更加的疑惑了,“郯城有陶谦上将军臧霸率领一万士卒驻守,我们分兵多少才能威胁到郯城”

    “而且分兵之后,陶谦他会坐视不理吗要是他率领彭城的士卒出”

    想到这儿,程昱脑子里忽然像是抓住了什么

    “对啊陶谦要是见到我们分兵,说不定就会瞅准时机,出城应战了”

    戏志才点点头,回答道

    “没错,假意分兵,再示敌以弱引诱彭城敌军出城。

    若陶谦敢出来,彭城可破”

    曹仁有些懵逼,这特么不是两种计策吗于是他出声问道“那这跟陆先生、郭军师大破张勋时的计谋有何关系”

    “军师并非要照搬长生和奉孝的计策,不过是借鉴了他们破敌时的思路而已。”

    程昱开口为曹仁等武将解释道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长生和奉孝的计策的成功,

    在于将敌人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在牵着敌人鼻子走的同时,再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最终得以大败敌军”

    戏志才接着说道“我们这一次同样是要将敌人调动起来,

    不过陆先生他们是拿敌人队友当诱饵,

    而我们,则是拿自己当诱饵罢了。”

    这一次经过程昱与戏志才的一番解释后,众人总算明白了这两个计策的关键所在。

    “哦”典韦摸摸脑袋,哦了一声后,说道“还是不懂”

    “”

    “罢了,典校尉你只管冲锋陷阵就行,动脑子的事情交给我们就行了。”程昱无奈的说道。

    典韦闻言,浑身的肌肉抖动了一番,咧嘴一笑道“这话俺爱听”

    曹操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典韦,心道

    “据陆先生说,这是一个步战无敌的家伙。真想看看他与子龙在战场上,到底谁的杀伤力更强一些”

    计略已定,曹操便让曹仁和夏侯兄弟,配合戏志才、程昱去实施。

    曹操见自己两位谋士一问一答之间便把破敌方略给定下来了,顿时心中快慰“有志才和仲德这样的谋士就是好啊

    我以前绞尽脑汁才能想出破敌之策,他们几句话就把敌人给算计死了,真好

    什么时候奉孝再回到我身边,那我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坐收天下了”

    陈留郡,陆彦的宅子里,

    “阿嚏”郭嘉猛地打了个喷嚏,吓了正在给他施针的陆彦一大跳。

    “我说奉孝,你能不能别在关键时刻打喷嚏

    你这一动一吓的,要是我扎错地方了该怎么办”

    陆彦捏着一根长长的银针,心有余悸的责备道。

    “可能是穿的太少,有些着凉了”

    郭嘉揉了揉鼻子,然后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趴的更舒服后这才说道

    “继续吧,我感觉你最近的医术大有长进,被你施针之后,身子都要轻松了许多。”

    陆彦一听,顿时惊喜道“是嘛那我今天是不是可以换一个套路了”

    “”小白鼠的命运,何时才是个头

    陶谦坚守彭城不愿出来,是畏惧曹军兵锋正盛,

    况且曹操手下的兵马良将都比他陶谦手下要多,出去简直就是自己找不痛快。

    自从武安国伤了以后,陶谦再也拿不出那种能够在阵前斩将杀敌的猛将了,所以对于阵前斗将之类的活动,陶谦没什么兴趣。

    对于戏志才所说的,假意分兵攻打东海郯城,再示敌以弱,那陶谦会不会上当

    曹操觉得陶谦很可能上当

    陶谦手下没有拿得出手的谋士,

    虽然有陈圭陈登父子,但一个辞官回家,另一个却还未归来,在青州田楷那里充当说客。

    以陶谦自己的能力,上当的几率其实还不小

    说道陈登,他恐怕应该是陶谦手下最能拿的出手的谋士了。

    陈登子元龙,他的才能如何

    刘备的一句评价或许就足以说明“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刘备对陈登这评价的意思是“像元龙这种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是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若说识人之明,刘备应该是超一流的级别了吧。

    虽然他对陈登的评价可能有夸大之嫌,但能被刘备如此评价的人物,肯定是有他的独特之处的。

    陈登二十五岁举孝廉后,历任东阳县长。

    他年纪虽轻,却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后来,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陆彦幸会幸会,主管一州农业生产,开发水利,发展灌溉,使徐州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

    和平年代,陈登是一位能臣,这是他政治上的能耐。

    但陶谦却不知道,陈登于军事上,其实也有不俗的见解。

    对于陈登军事上的本事,历史中的孙十万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狗头保命jg。

    说得有些远了,

    陶谦此人,内里恃才傲物,身边鲜有谋士。

    而且就算有,谋士的计策他会不会听,会听又能听进去多少这些恐怕都还是个问题。

    曹军这边已经定下了分兵以及示敌以弱的计策。

    于是之后两天,

    曹军开始组织了几次像模像样的攻城。

    不过曹军的攻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每次只是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狼狈而归,始终毫无建树。

    “就这”

    渐渐的,陶谦开始觉得,

    “曹阿瞒,你也不过如此”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