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57章:吐蕃之事

作品:《大唐皇太子

    长安。

    立政殿内。

    李承乾正说说笑笑的和一众嫔妃用着早膳,殿中央一众宫女太监围着几个小儿在玩闹。

    看着嬉闹的弟妹,乖乖跪坐在侯林菀旁边的李政,眼中闪烁着羡慕之色。

    这位中山郡王别的不说,就这乖巧懂事的性子便远胜李象。

    想到李象,李承乾下意识看向了姜熙月。

    她此时正呆呆看着那几个玩闹的孩子,从那流转的眼神看,定是想念李象了。

    李承乾摇摇头。

    这时,朴二郎神色匆匆的小跑进殿,直奔李承乾身旁一番耳语。

    “什么”

    李承乾面色一变,下意识惊呼一声。

    殿中诸人瞬间都望向了他。

    “陛下,怎么了”姜熙月问道。

    李承乾稳住心神,佯装无事道“没事,你们先吃吧。”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姜熙月心中莫名觉得不安。

    出了立政殿,李承乾的脸色瞬间变得冰冷。

    那浑身的煞气,比这冬日寒风,还要渗人。

    “去叫万朝均来。”

    朴二郎点点头,赶忙出宫去寻人。

    昨夜大年三十,万朝均守了一晚上岁,朴二郎上门的时候,他才刚刚睡下。

    皇帝莫名突然召见,朴二郎又是一脸着急之色,这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出了大事。

    万朝均不敢耽误,一溜烟从床上爬起,又令人打来一盆冰水。

    用冰冷刺骨的凉水洗了把脸后,昏昏沉沉的脑袋立马清明了许多。

    万朝均跟着朴二郎急吼吼的进了宫。

    “臣,参见陛下。”

    李承乾阴着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万朝均就这么一直弓着腰。

    不过片刻,他就已是满头大汗。

    眼瞅着就快要站不住了,李承乾终于开了口“平身。”

    “谢陛下。”

    万朝均慢悠悠站起,朴二郎颇有眼色的给他搬了个凳子。

    坐下之后,李承乾问道“侯家最近可跟灵州有什么来往”

    皇帝的语气神色都很不正常,万朝均小心翼翼道“回陛下,没有。”

    李承乾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又过了片刻后,他说了一个令万朝均心里一惊的消息“秦王失踪了,灵州方面正在抓紧搜寻,你即刻传令灵州镇抚司,令他们多加配合。”

    “陛下。”万朝均站起,神色严峻道“臣这就赶去灵州,一定将秦王殿下平安寻回。”

    李承乾看向了他,眼眸中流动着莫名之色。

    万朝均心里一紧,匆忙将头埋得更低。

    几息过后,李承乾说道“这事交由灵州镇抚司即可,你就不用去了,最近吐蕃人有所异动,你专心盯着他们。”

    “诺。”

    万朝均行礼告退。

    从两仪殿出来,他往里看了一眼,心中长出一口气。

    皇帝难不成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所以才以吐蕃为借口,不让他去灵州

    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

    若是亲自寻回秦王,在李承乾这,是大功一件,在李象那,更是能留下天大恩情,就算最后没寻回来,也不会受到过多苛责。

    像这样一本万利的买卖,可是千载难遇啊。

    可惜了,可惜了

    万朝均一边觉得惋惜,一边又好奇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打李象的主意,还真是不知死活,这要是被抓到了,估计九族难保矣。

    李承乾在两仪殿独坐许久。

    他也琢磨着这个问题。

    灵州作为他的大本营,到底何方神圣敢对李象起心思呢。

    想了一早晨,李承乾都想不明白。

    他怀疑了许多人,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没道理。

    正想的脑袋生痛时,内阁和枢密院诸人到了。

    “臣等,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人跪地行大礼,当是恭贺皇帝新年好。

    李承乾摆摆手,内阁和枢密院几人分开坐下。

    “安西布政司和镇西道联名上奏,吐蕃人年关前突然扣押我商队,共擒拿一万余人,连马周派去交涉的人都被扣押,同时,吐蕃军五万余骑,与昨日递进甘州城七十里处,你们看看,该如何应对”

    皇佑七年头一天,就出了这么档子事。

    诸人的好心情立马烟消云散。

    “陛下”枢密副使柴绍义愤填膺站起道“吐蕃人狼子野心已现,不如趁这个机会,狠狠收拾他们一通。”

    “柴大人,大过年的就动刀兵,怕是不吉利吧。”刘泊反驳道。

    “什么吉利不吉利的,都骑到咱们脖子上拉屎了,难道还得忍着不成”

    刘泊微微摇头,解释道“吾也不是说要忍着,只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是打的话,这装备军饷粮草辎重,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调拨齐全的。”

    “况且打的话,是大打予以重创还是小打予以惩戒,都得顾虑周全,军国大事又不是泼皮打仗,马虎不得。”

    这番话说的在理,萧瑀等人点点头。

    柴绍瞪了瞪眼,不再言语。

    李承乾扫了一眼,问道“卫国公,你怎么看”

    许久未曾露面的李靖,稍显拘谨道“陛下,不如先从南北二军抽调一部至灵州,以防不测,同时遣使去吐蕃打探打探,他们若是当真敢行胆大包天之事,臣觉得,不妨就狠狠教训他们一通,若是能将西域控制在我朝之手,那于军政商都大有益处。”

    李承乾点点头,又看向李孝恭“王叔觉得呢”

    “臣觉得李大人说的有理。”

    “那就这么办。”李承乾拍板道“苏定方和周开群部不是到太原了吗,让他们不要回长安了,直接度过黄河从东阳城开往灵州,再传令镇西道,令西部各军提高警惕,吐蕃若真胆敢动手,务必要将他们挡在唐土之外。”

    “诺”

    柴绍大应一声,显得十分兴奋。

    内阁几人对视一眼,透漏着无奈之色。

    “萧相,传令礼部派一使团去吐蕃看看,告诉他们,要打,朕奉陪到底,不打,就赶紧把人放了,若不然,休怪朕不顾念邦国情意。”

    “是,臣这就安排。”

    “嗯。”李承乾颔首道“内阁也要抓紧准备粮草辎重,打与不打,主动权要掌握在我们手中。”

    “陛下”萧瑀询问道“该准备多少合适”

    “若是想要一战解决吐蕃人的话,多少兵马合适”李承乾问向枢密院三人。

    李孝恭李靖柴绍三人小声合计了一番,最后李孝恭说道“吐蕃骑士足有四五十万之巨,镇西、镇北、西河、直隶四道骑军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万,跟吐蕃比起来有着不少差距,若是想彻底解决他们,还得依靠步军,西域地势平坦,多为荒滩戈壁,若以步军对骑兵,起码要有三倍优势,算一算的话,最少得需六十余万人。”

    “多少”

    听到这个数字,萧瑀直接站了起来。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