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7章 被自己蠢死了

作品:《大魏春

    元恪奇道“豹儿称李承志擅音律。我本有些不信,此时看来,却是小看他了”

    “听三娘子弹过好多新曲,均称是李承志所创,皆如此曲一般,甚是动听”

    高英赞道,“等陛下哪日开恩复了宫中弦乐,便召来李承志,让他在教习宫中乐师。”

    让李承志教琴,岂不是用宝刀斩鸡

    元恪说不出的古怪,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转头交待着刘腾“知会各监,只因今夜顺风,宫内才听的如此真切,莫要大惊小怪。明日提醒子澄,让他小声些便是”

    刘腾猛松一口气,恭声倒退。

    直到刘腾走后,高英才反应过来“听子澄提过,说李承志在城北租了处宅园。此时想来,竟到了城北两里之外,岂不是正处坟林之中”

    宅院四周丘林碑密,可不就是坟林

    元恪笑道“果不愧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倒是好胆气”

    高英一脸埋怨“好什么呀,也不觉的忌讳三娘若嫁了他,岂不是也要随他住在这坟林之中”

    “急什么”元恪颇有些不以为然,“李承志不是说过么,他靠卖冰就能在京城置套宅子”

    高英直撇嘴,仿佛在说谁信谁是傻子。

    九成的好处都被陛下给抢走了,就靠李承志赚的那三瓜两枣,估计到猴所马月了。

    元恪只是笑笑,却不言语。

    李承志堪称腹藏锦绣、胸怀珠玑,又怎会缺了一套宅子

    皇后太小看人了。

    心里思量着,元恪又道“宫中禁断弦乐,多日未曾演乐,甫一听倒也觉的新奇左右无事,就靠近些听听,看李承志还能创出什么曲。”

    皇帝起着身,又问着皇后“瑛儿去不去”

    高英比他还好奇,使劲的点着头。

    一曲奏罢,府中俱静。

    一众庶民、力夫、工匠等哪听过这个

    砌井垒塔的泥也不糊了,立柱架槽的木也不锯了,全都似傻了一般,直愣愣的盯着后园的方向。

    若不是早知府中请来了乐伎,已然演奏了一整日,他们还以为这曲子是山精鬼怪奏出来的

    莫说工匠,便是一众乐师也是久久无声。包括高文君、李承先,及几位太常与宫中的乐官。

    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自是深知此曲之动听美妙。也更清楚便是与太常与宫中的礼乐与宴曲相比,此曲也绝对是不差的。

    可问题是,若是太常与宫中得了新曲,少则七八日,多则操训十日半月是常有之事。而这一曲自撰谱至曲成,竟只用了一天

    李承志创出的这种各练各曲,互不干扰的练法、合奏时各种器乐泾渭分明,却又浑然天成,行云流水一般的奏法,才是让这些乐官最为震憾的。

    “他称这是工业化流程对,就这个叫法”高湛问道,“是不是很厉害”

    李承先暗暗惊叹何止是厉害,可谓是创出了新篇章。从来不知,大曲竟能这样演练

    怪不得就连皇帝都称赞表弟“天纵其才”,只是随随便便拿出一样,就能让人惊为天人

    心里佩服着,李承先又说道“按是看谱,合奏应是无错差之处的,就是不知合不合弟弟心意。若不将他唤来,让他再听一遍”

    “不用”高文君风轻云淡的回道,“若是不合意,郎君自是会来指点的”

    若是李承志不主动下来,难不成还能让他与魏瑜在角楼上待一整夜

    高湛眼皮狂跳三姐啊三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河西时只听你用唢呐奏过一句,竟不知这般好听”

    角楼上,魏瑜满眼冒着小星星,痴痴的看着李承志,“你真厉害”

    厉害么

    抄来的而已

    这是国粹,确实该发扬光大,可惜自己连半瓶水都算不上,也就能糊弄糊弄魏瑜这样的外行。

    李承志问道“正好静了下来,你不是要给我吹曲么国”

    “啊”

    不知咬了多久的牙才鼓起的那点勇气,早不知飞到了哪里。魏瑜的脸从耳尖红到了脖子根,舌头都像是捋不直了“我我我”

    我了半天,她急中生智,飞快的将笛子递了过来“你刚还说要吹给我听”

    无所谓。

    李承志接过笛子问道“想听什么”

    难道让李承志吹凤求凰

    他根本就不会

    魏瑜暗恨自己真没用,满脸沮丧“就吹你教给姐姐的那几首吧”

    还几首,自己哪有那么闲

    稍一思索,李承志拿起笛子“给你吹一首神话吧,你听过的”

    本要再合奏一遍,听到悠扬醇厚的笛声,高文君一顿,又猛一挥手,让乐师停下奏演。

    “听三姐弹过此曲,可是小瑜儿吹的”,高湛奇道,“这才几日,就学的有模有样了,倒是挺好听”

    高文君暗暗一叹怎可能会是魏瑜

    一首凤求凰,别人学会可能只需半日,魏瑜足足用了三天。

    曲乃心声,高文君怎听不出笛音中尽是孤寂、落寞、思念、幽伤之意,一听就知是郎君所奏。

    她猛的想起了李承志入城当日,皇后与她的那番对话若按常理,李承志自幼长在家中,不曾离开泾州半步,有何可思念悠伤的

    想来心中藏着事,而且心思极重

    越至后半阙,笛声越是悲沉,就连高文君都止不住的哀从心来,想起了凄惨的身世。

    再要听下去,自己怕是都要落泪了,可见郎君何其幽伤

    高文君微叹一声,一指高湛“帮我拿琴来”

    一曲奏罢,角楼内的温度仿佛凭空低了好几度,李承志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蒙毅能魂穿千年与玉漱重逢。易小川能毫发无损的穿越时空,回到后世与家人团聚,可自己呢

    终究是回不去了

    李承志心凉似水,不知不觉间,又将笛子横在了唇边。

    离他只在咫尺之间,魏瑜的感受最深。笛声方起,仿佛感同身受,一股忧凉之意油然而生

    父慈母惠,衣食无忧,自小受尽宠爱,万事皆如自己心意,自己有何忧伤的

    不,谁说尽皆如意了

    都怪李承志,就跟木头一样,打死不开窍

    心中一委屈,眼眶一热,数滴热泪不由自主的就落了下来。

    不知是不是习惯了,哭着哭着,魏瑜就凑到了李承志的身边,席地一座,自然而然的就将头靠在了他的肩上。

    这丫头不嫌热么

    李承志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端午之时,魏瑜喝醉酒靠在他怀里的那一次

    但今天可没喝酒啊

    嗯,不对,你哭什么

    正狐疑着,脸颊无意中蹭到魏瑜头的步摇,李承志浑身一震,笛声猛的一呲“吱”

    声音尖的如同撕巾裂帛,吓的魏瑜一个激灵。

    “怎不吹了”

    还吹什么呀吹

    李承志嘴里直发苦怎就没蠢死自己

    早该想到的无缘无故的,母亲怎会给魏瑜送这么贵重的东西

    怪不得临行时,父亲与舅舅均提醒自己,说是祖上有旧,有瑕是定要去魏府拜访

    更怪不得,只要与自己相会时,高文君总要带着魏瑜

    等于是谁都知道,就自己后知后觉,竟是最后一个才想到。

    可笑自己只当她是个毛孩子

    “魏魏瑜”

    魏瑜扑楞着大眼睛,下意识的应道“嗯”

    鬼使神差的唤了一声,李承志竟不知道要说什么

    这该死的尴尬

    被慕容定的大军围困,只以为十死无生时,李承志都没有这般不自在过。

    正想着找个什么由头混过去,楼下突然响起一声筝鸣。

    高文君

    李承志心中狂喜这琴声来的真是太及时了。

    “再给你吹一曲吧”李承志往楼下一指,“就你姐姐奏的这一首”

    天这般黑,又看不到李承志脸上的表情,魏瑜哪知李承志惊的两只眼珠子直往外突。她侧耳听了听“这是什么曲,没听姐姐弹过,你教她的”

    李承志不说话,只是点点头,将笛横了起来。

    高文君的琴音稍顿,笛声便紧随而至,随即琴萧齐鸣,竟说不出的和谐。

    旋律稍显急促,就如李承志此时的心情一般

    元恪与高英立在光风园东侧的望山楼上,已然好一阵了。

    楼下便是宫墙,再往北半里过些,就是李承志的府宅。

    “倒是奇了”

    元恪好不惊奇,“高湛与李承志随随便便找来的乐伎,奏的竟比宫中的乐官还要好听”

    高英有些无语。

    哪是这些乐伎奏的好听

    乐伎技艺再强,也不可能强的过精挑细选,且专攻乐理的乐官。

    只是因为皇帝没听过这些曲子,甫一听,自然就会觉的新奇。

    不过也确实好听,李承志果不愧为奇才之名

    心里赞叹着,高英又道“不出意外,奏琴的应是三娘,吹笛的,也必然是李承志”

    “为何”

    元恪更是惊奇“皇后如何听出来的”

    高英掩嘴笑道“不是听,妾是猜出来的因为这几曲均是李承志所创,三娘尽皆她是我奏过”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