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九一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作品:《大魏春

    战至此时,已近一个时辰,日头已上三杆,天气越来越暖。

    墙下黑烟滚滚,城内灰尘漫天,手雷的爆响依旧不断,但已无方一开战时那般紧密。

    射程近至百步,炮卒的准头足了许多,近有两成手雷被抛上了城墙,落到了城道中。

    但就如之前所见,只要一察觉有物事落至木盾之上,盾下兵卒就会齐齐起身。手雷自然就会顺势滚落。

    李彰不是没有试着用过方形的炸药包,但破度太斜,作用不大。

    经此一次,炮营也算是受了点教训,李彰已然开始盘算,回去后该如何改进,将手雷或炸药包制成外面带刺,抛到哪就能钉到哪里的那一种。

    也有凑巧刚落到盾墙就爆炸的,威力不可谓不大。就只有寸许厚的木盾,根本防不住激射而出的钢珠。

    可惜的是攻击范围太小,也就能波及到一丈左右。

    那处墙头但有惊乱,就会被伍什长镇压下去。所以,虽然头都不敢露,但城上的守军并无任何溃乱的迹像。

    相反的是,元继的信心越来越足。

    此物确实厉害,但要说与天威相提并论,与笑话无异。

    不见兵卒的胆气越来越壮,早不复爆响刚起时的胆战心惊。甚至有胆大的跃跃欲试,从城垛的孔洞中往下射着箭。

    可惜足有百步,根本对魏军造不成什么危胁。

    不过元继并不急。

    他坚信便是李承志,此物得来也定是不易,不可能无穷无尽。

    但等雷停之际,就是他反攻之时

    “父亲,魏军又靠前了”

    元罗惊呼了一声,元继连忙将他拉开,凑到了垛口的孔洞上。

    百步外,炮车依旧在抛射,其后却又有无数步卒越出炮阵,飞快的往前移动。

    弓卒

    两人一组,一人负着长弓,举着火把。其后两步外,另有一卒背负两支箭囊。粗略估计,每囊应有箭三十支。

    进至离城墙约有五十步,近两千弓兵齐齐停驻,前卒将火把扎于地中,开始上弦,后卒解下箭囊,将箭支摆于前卒脚下。

    元继仔细一瞅,瞳孔微微一缩。

    这是火箭

    “魏兵要放火箭,快备水”

    听到元继的嘶喊,盾墙之下顿时传出此起彼伏的厉喝声。相距就只有百步,炸声虽响,但厉喝声极大,就连李承志与李松也听的非常清楚。

    李松眉头紧皱,目露凶光,紧紧的盯着城墙,李承志看了几眼后,又轻轻一叹。

    元继连防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何况火箭

    不出意外,此次李松依旧会无功而返。

    不过此时依旧由李松指挥,李承志并未剥夺其兵权。再者他本就要李松长个教训,巴不得李松再吃他瘪。

    至多也就是浪费些箭支而已

    所以即便料到了后果,李承志也选择默不作声。

    观望了一阵,李始贤转了转眼珠,悄悄的靠了上来“看来元继应是早有防备,火箭怕也是无用”

    他不是从城上的布置看出来的,而是从李承志的脸上推断出来的

    李承志顺便恭维了一句“父亲明见”

    明见个屁

    暗暗骂了一句,他又问道“那元继会如何防”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火,用然是用水灭”

    水

    这么简单

    李承志点着头“就是这么简单”

    李始贤满脸怪异“不是说,那火箭如附骨之蛆,水浇不灭么”

    你见我何时说过

    便是李松也从未说过此言,因为他知道此种火箭虽利,但还远未到如此程度

    李亮倒是知道李承志新近制出了一种真遇水而不灭的火油,可惜就是量太少

    “讹传罢了”

    李承志楼下指了指,“之所以如此,皆是因敌于里战之中遭遇火箭。又因无处取水,敌兵就只能用随身所带的水囊或酒浇扑。

    但就如杯水车薪,反倒越浇火就越大。因此才有了附骨之蛆,水浇不灭的谣言

    但如今贼敌有城可据,取水极易。一桶不够便取十桶,岂有浇扑不灭之理”

    李始贤满面愁容“那岂不是说,真就对元继这乌龟阵无计可施了”

    李承志温声宽慰道“父亲莫慌,办法其实还是有的”

    李始贤猛的来了精神“何法”

    瞅了瞅李松,李承志露出一丝奸笑“父亲稍后便知。”

    现在说出来就不灵了,怎么也该再刺激刺激李松才对。

    指挥弓营的是李亮,而所谓的弓卒,其实就是两千泾州兵,白甲旧部。

    倒不是说朝廷的中军不中用,而是之前未见过此物之利,怕惊慌失措,不小心引起事故。

    不看此时的弓卒也如炮阵一般,阵型列的极疏。一是用来防备城上的弩枪、箭雨、石炮等。二则是以防误伤。

    若离的极近,但凡有一个兵卒不慎失火,绝对就会火烧连营。所以连箭囊与兵卒都离着极开,足有三四尺。且一人主射,一人专负于其后供箭。

    等前卒射完摆放于脚下的箭支,差不多也已力竭,而后后卒就会接力,换由前卒供箭。

    见右翼望楼坚起了李松的号旗,李亮一声令喝,挥下令旗。

    上千支箭就如流星,被兵卒抛射到半空,又斜斜落下。

    第一轮只是试射,故而有远有近。一部分落到了城墙上,也有一部分飞过了城头,落于墙道之中的并无多少。

    而三轮之后,士兵才算是把握住了些准头。一千弓卒齐齐开弓,近五六百支钉到了盾墙上。

    李松的视线就未离开过城墙,自弓兵试射开始,他的眉头就越紧越紧。到射到第四轮,第五轮时,整张脸都拧成了一团,就像吃了苍蝇一样。

    他终于知道,方才说到要用火箭,郎君为何笑的那般怪异。

    因为依旧作用不大。

    弓兵的箭囊是特制的,箭支取出之时,缠在箭杆上的麻丝,草戎都还滴着油。这也是李承志为何会靳令弓卒那般小心的缘故。

    而这样的箭射出去,不管钉到哪里,都会溅出火油,所以一枝箭能烧起好大一块。不管是铁甲、还是人、或是马。

    若是木盾,就更轻松了,绝对是一烧一大片。

    但诡异的是,此时的火箭钉到那木盾之上,竟然就只箭杆有火,根本将那盾墙引不燃

    细啾了几眼,当看到一枚手雷落到盾墙之上,木盾竟被砸出了一个坑,好似还有水花溅起时,李松心中一动那木盾之上,竟钉着麻布,或是棉被

    只要一泼水,麻布就会吸足水分,火箭落到上面,自然也着不起来

    一瞬间,李松仿佛老了好几十岁,面容萧索,满目苍桑。

    以往,李承志屡次说教,称火药再厉害也只是工具、武器。若过于依赖,便会失了根本。

    李松表面听从,但心中很是不以为然。

    火器又非普通的刀兵,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想出破解之法的

    所以他一直信心百倍,以为有了炸药,这天下再无李氏之一合之敌

    而到此时,他才明白李承志常说的那句话,“人力有穷时,但智无止境”是何意。

    元继所用之法简单至极,却偏偏让他无计可施

    李承志面无表情的走了过来“如何,可有感想”

    李松低着头,缓缓的单膝跪在“仆惭愧”

    “惭愧就对了总比你妄自尊大、视天下英雄于无物,终有一日惨遭大败,甚至是丢了性命的强”

    李承志慢悠悠的吐了一口气“日后须时常自勉霸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关羽气盛,终是败走麦城”

    听到这两句,李松如梦初醒,刹那间便是一身冷汗。

    他安敢与项羽、关羽相提并论

    “罢了,起来吧也莫要浪费箭矢了,去传令,命弓兵尽数撤回。”

    李承志也懒的卖关子,“再令李彰,也莫要抛雷了,换成油瓮嗯,你也去,持我令信去找李亮,就称需那种清澈如水的火油,不然凭李彰定是要不出来的”

    清澈如水的火油,岂不是还是火油

    李松有些不解,李始贤更是狐疑“你方才不是还称,元继此次准备的极为准分,应是备足了水,只凭火箭,根本破不了这盾墙难不成,这火油另有蹊跷”

    可不就是有蹊跷

    反正稍后就能看到,也没隐瞒的必要。李承志点着头“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水浇不灭”

    其时就是从石油当中提取的轻火油,也就是熬炼之时,浮在最上面的那一层。

    具体成分李承志不好判断,但至少有汽油、煤油和柴油的成份。

    这玩意就是倒进水里都能点燃,就更不怕用水浇了。

    而用来泡制火箭的,则是底层的重油,其中含有沥青,沾上就抹不下来,所以才会传为“附骨之蛆”那般神奇

    李松一听,眼中又泛起了精光。

    李承志的脸顿时一黑“相生相克乃是至理,有矛就定会有盾,世上岂会有无解之物你信不信今日之后,元继定会想出防备之法”

    李始贤迫不及待道“连水都泼不灭,还能如何破”

    “土掩即可,父亲若不信,此战之后一试便知”

    李承志的神情极是认真,“但想来元继定未料到此节,一时情急,又能到哪里挖土”

    别说元继了,就连李松也没想到。

    刚刚沉寂下去的野心又活络了几分,李松恭恭敬敬的从李承志手中接过令牌。

    “传令李彰,先抛油瓮,待破其盾墙,再实实情而定。若城上仍有顽抗之敌,再以雷器轰击也不迟

    传令刁整,待城头火起,便命步卒填平护城河。再传令李亮,命泾州两营准备云梯、对楼,待城头熄,便蚁附攻城”

    李松连声应着,飞快的下了望楼。

    李始贤早就知道,不管何日破城,这登城的首功定然是他的。心中虽然振奋,但早已不复前些时日那般激烈。

    暗自咂摸了一阵,他又小声问着李承志“此时想来,这水泼不灭的火油,定非你此前所称用烈酒所制。而就连李松都不知此物如此厉害,可是你留了后手”

    李承志愣了一下,又有些哭笑不得。

    他也未隐瞒“父亲多虑了,李松之所以不知,皆因此物难得。普天之下,就只夏州的金明郡可产此物。且经此一役,已被我采的七七八八,怕是至少五六年,才得以再采一次,故尔李松才不知情,我也是能少用则少用”

    “比那火药还难得”

    还真就是。

    火药之中,也就硫黄需要从矿石中提炼,而且也并非多难得。至于硝,只要有人、养马养牛,就能源源不断的用尿熬制出来。

    但以古代的技术,也就只能采一下露天石油。而如今,还真就只有金明郡有这东西。

    李承志也没说假话高猛足足动用了近万民夫,已经将一座数百丈方圆的湖几乎挖干,他才炼堪堪炼了一千多斤轻火油。

    倒是可以往下深挖,但难度几乎呈几何倍数增长。也就只能让石油慢慢往出渗,确实比火药难得。

    再者有比石油更好用的火药,李承志觉的没必要舍尽求远,所以也就不怎么上心。要不是此次恰好在关中作战,他都懒的去采

    看李承志点着头,意思并非后手,而是确实难得,所以李松才不知情。李始贤稍稍有些失望。

    他左右一瞅,见最近的李睿也足足离着数丈,便往前一步,凑到了李承志的耳边

    “李松擅自出兵,灭杜仑部、克头曼城之事,固然有为父之过,但也可见李松之野望故而,你应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对。”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父亲果不愧为父亲,李崇对其“狡诈如狐”的评语,还真是入木三分。

    该留的后手,李承志何止留了一手。但即便是在李始贤面前,他也肯定说半句实话。

    这就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多谢父亲提醒,儿子知道了”

    这种话比较犯忌讳,若非父子,李始贤绝不会多嘴。

    只当他是真的明白了,李始贤微一颌首,又将目光挪向了城头。

    只是数息,清水城就成了一片火海

    7017k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