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水师

作品:《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云龙奉命封锁长沙以北的湘江水道,主要的目的是阻截清军从北而来的支援。

    殿前司的情报显示,康熙会派遣从浙江抽调的水师从洞庭湖临时招安的水匪船队组建的联合船队来运送一大批火器支援长沙。

    郑云龙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挡住这支联合船队,不能让他们将火器送到长沙城姚启圣的手中。

    如果任务失败,不仅会给荡寇军造成更多的伤亡,而且还会给长沙之战增加变数。

    郑云龙在认真查看了舆图,亲自带人考察了长沙附近这一段水道的具体环境之后,决定在湘阴县西南方向一个叫做硚口的地方阻截清军船队。

    之所以选择硚口,是因为湘江在这里和另一条叫做玉堂江的河流在这里交汇,因此形成了一片非常宽阔的江面,很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水战。

    如果再往北一点,就靠近了洞庭湖。

    洞庭湖的水匪太多,荡寇军水师虽然强悍,但是在那里没有主场优势。

    但是如果战场选择往南一点,则又太靠近长沙城。一旦双方水军交战的时候,很容易遭受到长沙城头的炮火打击以及兵力偷袭。

    而硚口这个地方则刚刚好,处在洞庭湖和长沙城中间的位置,既能避开洞庭湖水匪的骚扰,又处在长沙城清军的打击范围外。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水域广阔,对于如今又增加了五艘重型战船的荡寇军水师来说更适合发挥威力。

    选择好战场之后,郑云龙就将水师主力潜伏在硚口附近的于堂江边的一个港湾里,只派了少量的小船在湘江水道侦查敌情,顺便充当诱敌的诱饵。

    率领清军联合船队的是浙江水师提督莫德隆。

    此人属于旗人,汉军正白旗人。原本是南明水师的一名将领,兵败后投降了满清。

    满清强在步战,但是懂水战的人才却很少,因此这个莫德隆很快就受到了重用。

    此人投降满清之后,也是忠心耿耿,立下了很多战功,因此提拔很快,不仅被顺治下旨亲自给抬旗加入了汉军旗,而且还一路升到了浙江水师提督的位子上。

    整个清国目前只有两支正经水师,一个浙江水师,另外一个就是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的提督是降将施琅,浙江水师的提督则是这个莫德隆。

    莫德隆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统领浙江水师也有快十年了。其人做事周密,对皇帝忠诚,所以康熙才会派他这次来给姚启圣助阵。

    临行前,康熙亲自派人给他传口谕,告捷他一定要谨慎小心,贼军水军强悍狡猾,莫要大意轻敌。

    莫德隆嘴上答应的很好,表示绝对不会辜负陛下信重,但是心中其实并没有太当回事。

    在他看来,皇帝毕竟久居深宫之中,不懂水战,有点小题大做了。

    一支精锐水师的打造并非短时间能就能完成的,战船的打造,士兵的训练,将领的培养,还有后勤补给,装备火力等各种因素都制约着水师的战斗力。

    而水面作战比起陆战来对于将领的能力要求要更强,对于士兵的素质要求也更高,对于主将的指挥能力也要求更高。

    自己手下这支水师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砺才最有了如今这般光景,沈墨区区一个反贼,还是在内陆山区起事的反贼,就算拼凑起来一支水军,又能拥有多强的战力

    至于说反贼水军拥有多艘炮舰,而且火力还比朝廷水师战船火力更强大,莫德隆是绝对不相信的。

    在他看来,这都是那些打了败仗的蠢货给自己的失败找的理由罢了。

    毕竟他统兵多年,太了解这些猫腻了。

    不说别人,就是他自己也都这么干过。

    不过皇帝既然有旨,他也只能遵照而行。

    莫德隆从浙江水师抽调了一半的战船,运送着康熙从天津大沽口出海后送过来的三百多门大小火炮以及一万支火铳还有十万斤的火药,一路沿着长江向西而行,一路上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虽然路上也遇到了一些水匪,但全部都是望风而逃。

    偶尔有那么几个不开眼的想要试试这支清军船队的成色,很快就被教做人了。

    所以一路上虽然疲惫,但是却基本很顺利。

    船队抵达洞庭湖之后,当地官府设宴招待,提及到有几支洞庭湖水匪接收了朝廷招安,按照康熙的旨意,是让这些新招安的水匪跟着莫德隆一起去长沙。

    莫德隆明白皇帝的意思,一是用这些水匪当炮灰,二来是顺便检验一下这些水匪的实力和忠诚。

    虽然莫德隆很看不上这些水匪,但是毕竟能用来当炮灰也算是有用处的,也就勉强答应了。

    从进入洞庭湖水域开始,就算是进入了湖南境内,就等于是进入了敌占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