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精神文明

作品:《大晋狂人

    天才本站地址

    各国使节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只因金银珠玉大多上贡朝廷,因此在“晋隆”商铺换取的新奇物品并不算多。

    即便如此,能得到几件本不该在这个时代出现的商品,也算极有运气。

    尤其笈多王朝与东夷诸国的使节,只要把换取之物带回本国,绝对会轰动朝野。

    至于会获得什么赏赐,早已写在众使节的脸上,

    大和国使节藤原已经踏上回国的征程,二十余使节骑行马上发出阵阵浪笑之声

    “此次前来实在幸运竟换得如此多奇珍异宝,简直闻所未闻,世之罕见”

    藤原听到几名使节的感慨脸上浮起浓浓的笑意,正因为自己坚持把随身所携全部拿来换取,才得以换得诸多宝物。

    不过摸了摸依旧红肿的脸颊抱怨道

    “是啊,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幸哉,幸哉”

    26ks

    倒是一旁名曰小林的使节直言道

    “藤原君,我们代表大和国前去大秦国,本应给上国留下好印象,怎能行偷窃之事”

    “那间商铺的东西虽好,可实在蛮横无理,只不过一盒牙膏竟动手打人,真是可恶”

    名叫井田的使节本想插嘴却硬生生又吞了回去。

    “那也不可行窃”

    “卡苦吃”藤原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同时扬起马鞭使劲打在小林正树的背上。

    藤原一听此话怒不可遏道

    “咳嗽可达进贡完毕所剩无几,我等不远万里来此,怎能不为大王多带些宝物回去”

    “竟敢辱骂族长,回去定要告诉大王让你世代为奴”

    “哼我定会将你所行告之大王,看看到底谁会被处罚”

    小林正树当然不堪受辱,回头大声斥道

    “哈他苦手蝇头小利让你昏心,大和国的名声被你败坏”

    “藤原君,此行收获甚巨,回去后大王定会重重赏赐我等,不要为小事伤和气。”

    “是啊,行途中厮打成何体统”众人开口劝说。

    “八嘎”藤原气急败坏直接翻身下马将小林拽了下来,接着二人扭打一处。

    井田与旁边几人见二人一言不合相互厮打,纷纷下马劝阻。

    别的话没用,但这句话管用,听到野子二字,藤原松开手惊喜问道

    “井田君如何得知”

    见劝说无用,井田抱住藤原的肥腰向后一拉强行分开二人,同时也张口劝阻

    “藤原君,此珍奇带回国后大王定会赏赐数十奴仆给你,听闻宫中有一名宫女甚是美丽,说不定也会赏赐藤原君,好像记得叫野子”

    “待我思索一会”

    与大和国使节不同的是,笈多王朝的使节一路上欢声笑语甚是开心。

    “听一名宫女说的。”

    “谁”

    至于北侧之高车、扶余等国算是对大秦国的强大有了进一步认识,内心忌惮不已。

    冯雁在店铺忙了几日急忙赶往扶风郡,此时已过了立春,一路上,嫩芽在悄悄地滋长,微风中夹杂着一丝暖意,田野变得丰茂,阳光也变得和煦。

    此行与大秦国的交流非常成功,不仅换取了急需的丝绸、茶叶、瓷土、肉桂等物,更换得镜子、火寸条、牙膏、马灯、香皂、家居等罕有之物,想想回去后被万人拥戴的景象,几人笑意更甚。

    西域诸国的使节一路上充满了赞誉之词,对大秦国的珍奇赞不绝口,对大秦国的实力心怀敬畏,这次远行之所见所闻增添了诸国对宗主国的虔诚之心。

    充分说明

    知识就是力量

    骑行马上,悠悠思索。

    想想前生,奋斗了二十余年才拥有一片天地,而现在的自己却在短短数年富甲四方。

    追求的,是一种自我价值。

    物质方面价值已经体现,精神方面还需加强。

    预见就是霸道

    冯雁感觉,现在的自己对赚钱这件事只是一种成就感,或是满足感。

    不仅核定税赋,管控粮食、水利、渔牧及耕种事务,还需审理案件、调解纠纷、关注教育、监督兵卒等事无巨细。按照千年后的解释,工业局长,农业局长,公安局长,税务局长,司法局长,教育局长,国土局长,水利局长,检察院等机关要害部门全部由郡守一个人来当,可谓职责繁重。

    不过这些对于冯太守来说易如反掌,只要放权给各县县令及郡内官员即可。

    到了郡府,冯太守抱着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又开始了繁忙的政务。

    这年代的太守作为几个县衙的上属,可谓是日理万机。

    第一日先去了美阳县,后一日去往雍县,接着依次去往苑川县与郿县,一连十日,冯雁等人始终奔波在外,忙的不亦乐乎。

    各县县令对郡守到来自然格外热情,不过最让几位县令惊讶的是,冯太守竟然对各县做了长期规划。针对各县不同的特点加以指导,或发展果业、或发展渔牧、或林业或农业又或矿产建筑、服饰绸缎等,凡此种种,或重点发展一项,或兼而有之。

    自己要做的,是把人管好。

    带着王朝、马汉、奚主簿、督邮曹正、长史李卫、窦涛几人,冯雁前往各县视察。

    人烟稀少,意味着养马便捷,这也是大秦国多战马的原因。

    不像宋朝那个年代,一旦丢失了水草丰茂的地区,大规模骑兵队伍便无法组建。

    冯雁希望每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产业。

    巡视了一圈,冯雁发现这个时代的人口确实稀少,不少山林旷野还未开发,犹如原始森林一般渺无人烟,飞鸟走兽倒是随处可见。人均耕地面积相比晋国广阔了很多,这也因为秦国的官员很少私占田地之故。

    感叹之余,众官员变得更加勤勉。

    睡了一个好觉,冯雁伸展双臂走出房间四处转悠,见众官员均忙于公务心中大为满意,一声令下,冯雁组织大伙汇集一处开启了火锅晚宴。

    终于巡视完毕众人返回到郡府,一行人实在劳顿,倒头便睡。

    五官掾史进、郡丞魏翔,决曹掾段正、户曹掾徐展等官员,看在眼里心下叹服,以前冯雁曾指使众人到各处巡视均叫苦不迭,今日看来,太守大人也会身体力行,并且奔波时间更为长久。

    衙内众官员二十余人全部汇集于此,脸上皆为欣喜之色,自冯太守上任以来还是第一次围坐用餐。见冯雁带着奚主簿几人忙碌,众官员显然有些受宠若惊,想帮忙插不上手,想道谢却无从开口,一个个搓着双手不知所措。

    还是与冯雁较为熟络的五官掾史进率先开口道

    这种新鲜玩意,有别于这年代的吃法,不是将所有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铜鼎,而是先荤后素然后蘸着作料食用。

    府衙一处院落,冯雁命人放了两个大鼎,下面放有铁盆内装木炭。让奚主簿与王朝、马汉切割羊肉、清洗蔬菜,窦涛、李卫帮着生火,而自己则帮着调制蘸料。

    “大人真乃体恤下属之典范啊。”郡丞魏翔急忙附和。

    “魏大人言之有理,太守大人确实是个好官,只重民生不重攀附。”

    “记得太守大人前来赴任时,我等本想宴请大人却遭拒绝,没想到大人竟亲自动手为我等做饭太意外了。”

    “是啊,愧不敢当啊。

    很快,新式火锅准备好了。

    每个铜鼎中洒了一些花椒、香葱、香料等,又放了几根剁小的羊腿,其中香料正是笈多使节带来的,其实就是茴香类的植物。

    “段兄言之有理,先前是我等轻浮了。”

    冯雁与窦涛、王朝、马汉几人已经吃过多次,夹起一片羊肉蘸了调料一口吞进嘴里,齐呼过瘾。

    众官员活学活用也用此法吃火鼎,很快,肉与蘸料的香料混合口中奇妙无比。

    每个人接过一个瓷碗,里面已经盛有“冯氏”牌秘酱,是用酱料、胡椒、芥末、香葱、香菜、芹菜丁等调和而成。

    众人端着碗、盯着火鼎却不知如何下手,因为这种吃法闻所未闻。

    原先渭水北岸的田地间种植了不少土豆,但因为数量有限并没有种满,其余地方则种植麦子。带着爷爷、常青、左腾及三十余名队员进入田地,冯雁急忙俯下身子扒开布匹翻看土豆。

    搓开外部的土豆皮,一个浑圆饱满的土豆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冯雁高兴地大呼一声“天助我也”

    虽有寒冷的夜风吹过,但很快被火鼎中冒出的热气所覆盖,加之辛辣滚烫的感觉,众官员一时间沉浸于享受美味中无法自拔。尤其,这种围坐一处吃火鼎的热闹气氛更令人欢快。

    在郡府忙碌了一阵子,冯雁突然想起土豆事情急忙赶回牧场。

    “是啊,长势不错。”冯雁连连点点。

    “冯二,今日又可一饱口福了”左腾瞪着火热的双眼,不断揉搓着双手兴奋道。

    爷爷学着冯雁的样子也刨出一个捧在手中细细观看,不觉间已经浮现出笑意。

    “小铁子,这般大小与桃源村所种不相上下啊。”

    “收获颇丰为何不吃”左腾死死抱着几个土豆生怕被抢走似得。

    冯雁站起身瞟了一眼左腾不屑道

    听到此话,冯雁头也不抬大声道

    “晾晒几日全部种植下去”

    “丰个屁等种满一百亩再说。”

    “啊太无理了”

    “无个屁,快刨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