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老皇帝

作品:《大明1805

    朱简炎站在文华殿会议室的角落,打量着周围进来的人,小声跟身边的朱靖垣介绍。

    主要说明这些人的身份来历,以及可能代表的利益群体,算是给孩子长见识了。

    因为是紧急会议,收到通知的人员都不敢耽搁,不多会儿就全部到齐了。

    宗室、内阁、军机、外朝、皇商,帝国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有,总共来了二十多个人。

    众人又稍微等待了一会儿,须发皆白的老皇帝朱仲梁,就在两个随从的扶持下,慢悠悠的从后殿走了出来。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

    等候的王公大臣们也不去看皇帝情况,集体本能的拱手躬身行礼问好。

    明朝早期最高礼仪是“五拜三叩首”,“拜”不只是单纯的跪下磕头,全过程动作都有节奏和要求。

    清朝简化了动作,用下跪加磕头的简单倍数组合,配上响头的嘭嘭节奏,取代了明朝复杂的稽首拜礼仪。

    三跪九叩虽然总共九个头,其实并没有五拜三叩首的八个头复杂,学起来也更加的简单一些,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诚意。

    不过清朝的三跪九叩,是任何时候见到皇帝都要用,以至于磕头成了清代人的习惯,大臣们被戏称为磕头虫。

    而明朝的五拜三叩首,明中期之后就只有大朝仪和祭天才用了。

    “每逢朔望之日,皇帝居上,常朝官一拜三叩首,其余人则一律序立在奉天门外,行五拜三叩首礼。”

    五拜三叩首成了“大礼”之后,平时就“非大仪,无须跪拜”了。

    仁武再兴之后,普遍的跪拜礼仪直接废除,平时大家都是拱手礼。

    下属见上司包括皇帝的时候,在拱手的同时,略微低头躬身就行了,比同时代的西方皇室礼仪都简单。

    只有到了祭祀天地祖宗的时候,皇帝才会带着群臣一起跪,还是五拜三叩首的繁琐大礼。

    朱靖垣也本能的跟着大家一起躬身问好,然后就听到了一声低沉的咳嗽声

    “咳咳朕安大家都坐吧。”

    对方的状态似乎很不好,朱靖垣下意识的抬头看了老皇帝一眼,结果就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就喊出了声

    “爷爷您的头发您这是怎么了”

    朱靖垣出身皇家,叔伯兄弟本来就数量众多,再加上朱靖垣还在上学,平时没机会经常见到皇帝。

    但是过年总是要见一次的,现在刚过完年才一个多月。

    朱靖垣记得过年的时候,自己这个爷爷头发还是黑白相间的,身体似乎也是比较硬朗的,走路根本不用人搀扶。

    现在才一个月不见,头发就忽然全白了,脸色也非常的惨淡,似乎站都站不稳了。

    而在惊愕过后,朱靖垣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自己老爹要去签约,担心背上失地求和的骂名,老皇帝也一样要担心啊

    而且无论是哪个官员去签约,回来都要皇帝最终批准的,失地求和的帽子最终是要戴到皇帝头上。

    呕心沥血奋斗三十年,试图为大明再度开疆拓土,结果不仅未得寸土,反而搞的民怨沸腾,藩国岌岌可危。

    勤勤恳恳执政的三十多年,最终要以失地求和的结局惨淡收场,老皇帝的心情可想而知。

    老皇帝听到朱靖垣的声音,混浊的眼珠微微动了动,有些茫然的问了句

    “你是谁家的孩子来大殿里干嘛”

    对于爷爷不认识自己这种事情,朱靖垣没有任何意外。

    他老人家儿子二十多个,亲孙子数量可能已经过百了,自己老爹本来就不受宠,他不认识自己再正常不过了。

    皇帝直接问起孙子是谁这种事情,在大家族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朱靖垣听了就连忙拱手躬身回答

    “禀告皇爷爷,家父皇二子,讳上简下炎,现任鸿胪寺卿。

    “孙臣靖垣,今年已满十五岁,今日随父亲参加御前会议。”

    老皇帝脑袋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起来这个孩子哪儿来的了,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摆了摆手

    “老二家的小子你回家去吧,今天这儿没有你的事儿。

    “想做事的话回头去找你九叔安排”

    朱靖垣、朱简炎父子,以及现场的其他王公大臣,都是瞬间明白了老皇帝的意思。

    朱仲梁应该是觉得,在现在这种局势下,朱靖垣这孩子想出来做事是很好的,但也不想他把今天的事儿刷上履历。

    并且示意留在现场的皇九子,也就是他心中已经预订的继承人,未来给朱靖垣安排个好点的差事。

    “儿臣记下了。”

    皇九子朱简烽躬身答应,然后转向侄子朱靖垣说

    “靖垣你先回家去,回头我让人去找你。”

    朱靖垣顿时就有点懵了,事情的发展又出乎意料了。

    朱靖垣的想法是先观察和等待,等皇帝和大臣们的讨论结束了,等他们确定和谈的方向和计划。

    等到最后,等皇帝安排谈判负责人的时候,等父亲朱简炎不得接任务的时候,自己才能站出来替父亲接这个任务。

    结果现在,自己因为看到老皇帝的样子而失态,然后就被老皇帝盯上了,他准备给个肥差赶自己回家

    不过朱靖垣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一个未知的所谓肥差,跟预订的实权尚书,那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关键是,只有自己站出来顶包,才是完美破解父亲危局的方法,所以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走的。

    于是朱靖垣再次拱手躬身行礼,非常郑重而且恳切的大声说

    “孙臣对议和之事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旁听和参与今天的会议,恳请皇爷爷成全。”

    安静,整个文华殿里面一片安静。

    之前,当朱靖垣开口说话的时候,周围的王公大臣们都有些惊讶,但是很快就放松下来。

    大家开始期待皇家的爷慈孙孝、兄友弟恭、叔侄和睦的一场家庭温情戏。

    从世祖即位到现在一百五十余年,还没有发生过皇帝登基后打杀过兄弟的事情,皇家已经成了家庭和睦的典范。

    世祖皇帝自己15岁登基,60岁主动退位,退位后又活了30年,活到了90岁的高龄。

    他一直看到了孙子辈坐稳了皇位,重孙子也成年了的时候才去世。

    前后七十多年的时间,世祖皇帝自己言传身教,教育了四代皇族成员,确定了皇家内部竞争的秩序和规则。

    当今的皇帝朱仲梁,是从世祖算起的第五代皇帝,仍然本能的保持着世祖时代的习惯,对于子孙的爱护仍是自然而然的。

    结果大家没想到的是,老皇帝的行动的确如大家预料的那样,但是朱靖垣这个半大孩子却拒绝了。

    皇九子朱简烽,听到朱靖垣的话愣了一下,然后对着朱简炎、朱靖垣这父子疯狂使眼色。

    但是这父子两人却都不为所动,都明白朱靖垣必须留下来的原因。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