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三七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

作品:《大明1805

    普鲁士和露西亚两国联合舰队的规模,相对北欧三国君主的船队而言,可以说是绝对的碾压态势了。

    三国的船队根本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反抗。

    三国船队也没有想着反抗,从一开始就是想着要逃跑,结果他们连逃跑没有做到。

    普露两国有心算无心,还是主力舰队在航母的引导下全力以赴,根本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辗转的余地。

    海上的战斗持续总共不到两个小时。

    三国船队的主力舰和护航的巡洋舰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航行速度也已经掉到了只有几节的程度。

    如果攻击继续下去,这些战舰可能被击沉。

    所以,虽然极端的愤怒和不甘,三国君主最终不得不放下了尊严,命令船队剩余的船只升了白旗

    白旗的本来意思是请求谈判。

    但是在被攻击的情况下请求谈判,实际上就是有条件的投降。

    三国君主觉得露西亚人和普鲁士人应该是疯了,不投降就可能要跟着战舰一起沉没了。

    露西亚和普鲁士海军的舰队停止了进攻,安排战舰靠近三国的船队检查和接受他们的投降。

    柏林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此时正在皇宫的会议室里面,和自己主要的参谋和大臣们聚在一起。

    作为作战行动的最高决策和指挥中心,随时接收各方面发挥的信息,随时做出回应和战略安排。

    会议室的旁边就有专门的通讯室,前线的各种消息都会直接发到这个通讯室,然后由电报员直接送到会议室里面。

    海军方面成功拦截北欧三国君主船队的消息,三国船队挂白旗的消息,先后送到会议室。

    威廉三世与自己的几个大臣和将领们的心情都很不错。

    总参谋长格奈森瑙脸上带着喜色

    “国王被成功俘虏,这场战争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另一半要看陆军和空军的小伙子们的努力了。”

    其他的大臣和将领们也纷纷点头。

    威廉三世也颇为满意的说

    “尽快解决丹麦的问题,然后全力以赴的处理奥地利。”

    现场的参谋和将领以及大臣们一起答应着。

    然后威廉三世又有些不放心问了一句

    “我们对丹麦作战的行动和结果,是否要将专门通报给大明知晓呢

    “大明会不会对我们的做法提出什么要求或者是发表什么评论呢”

    首相施泰因听了之后点头说

    “应该告知大明,这样能让我们更直观的观察大明的反应,以继续分析和明确大明对战争的态度。”

    参谋长格奈森瑙也表示了赞同

    “如果大明态度强硬的斥责我们,甚至拿出战争威胁,那我们后续的行动就要稍微收敛一点。

    “如果大明直接无视了我们,那就继续按照计划行动。”

    威廉三世稍微考虑了一会儿,认可了首相和参谋长的分析,也接纳了两人的建议。

    安排通讯人员走国际联盟通道向大明通报相关消息。

    大公元年二月六日上午,大明应天府新都城文华殿。

    每日例行的早朝上,鸿胪寺卿将将昨天一整天收到各种消息整理之后,向皇帝做了一个总结式的报告。

    大明皇帝朱靖垣没有在早朝上直接给出任何回应。

    等到早朝结束之后,又留下了一批重要的文武官员,在文华殿皇帝办公室内的小会议室内开了小会。

    西厂的都督吕亮首先说明了西厂方面的新消息

    “昨日,露西亚的陆军和空军,对挪威和瑞典发动机了突然袭击,普鲁士对丹麦本土发动了同样的作战。

    “普鲁士和普鲁士两国海军,动用八艘战列舰和四艘航空母舰,袭击了泰西北部三国君主的船队。

    “普鲁士官方通过外交渠道,向我们通报了海上的战斗结果,确认俘虏了三国的君主。

    “西厂方面得到了陆地上和海上的更多的战斗细节。

    “露西亚和普鲁士两国的陆军和空军,都采用了空地协同的快速突进战术。

    “都在战斗中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

    “露西亚一天将战线推进了至少六十公里,目前的前进势头仍然没有减弱的趋势,甚至可能速度更快了。

    “因为挪威和瑞典部署在边界附近的军队被迅速吃掉了。

    “国界线之后出现了大量的武装真空区。

    “两国要再次组织起新的防线,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就要在首都郊区决战了。

    “因为丹麦地区比挪威和瑞典更加温暖,也因为丹麦本土基本都是平原。

    “所以普鲁士人的效率比露西亚人更快。

    “他们一天之内前进了至少八十公里。

    “与此同时,两国海军在昨天的战斗中,应用了他们演练过的航母与主力舰队配合的战术。

    “以航母负责侦察,发现敌人的舰队。

    “同时航母还要负责前卫战,并且要求尽可能破坏敌人舰队的行动能力。

    “而主力舰队根据航母的消息发动歼灭战。

    “两国都认为相应战术颇为成功,应当继续完善和扩大应用范围。”

    朱靖垣听完了大概的说明后,又翻了翻吕亮递过来的书面报告,然后面无表情的评价说

    “都是不宣而战,露西亚和普鲁士这两个疯子,真的把我给的许可应用到了极限。

    “我说对于那些联盟之外的国家,可以随便他们怎么处理和对付。

    “他们现在真的完全不讲道理的动武了。

    “关键是还直接去袭击了三国君主的船队。

    “那可是参加了我的登基大典之后返航的船队。

    “他们还有脸直接通过联盟渠道将情况报告鸿胪寺

    “这是想要看看我和大明会有什么反应吗”

    现场的臣子们沉默了几秒钟,宗室出身的军机大臣朱昭燮最先开口说

    “陛下,臣以为,欲令其亡,必令其狂。

    “所以臣建议,鸿胪寺应该在这件事情上故意表现的软弱一些。

    “除非普鲁士或者露西亚持续做大,真正有机会去统一整个泰西大陆之前,我们都不需要直接干涉。

    “按部就班的做好全面的战争准备,到最后给予全力一击就是了。

    “有新元素炸弹在手,任何形式的抵抗都没有意义。

    “甚至于,泰西大陆本土被整合的越彻底,聚集起来的部队规模越大。

    “我们能够直接歼灭的泰西有生力量也就越多。

    “更加有利于我们真正掌控泰西大陆。”

    朱靖垣呵呵笑着说

    “皇叔放心,我不会因此动怒的。

    “这本来就是咱们已经确定下来的战略方向,我对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早就已经心里有数了。

    “皇叔只管拟定好新元素炸弹相关的应用方案就是了。

    “同时迪锦啊,通过皇庄经管部给新天府方面下个通知,全力确保新元素炸弹的产能爬坡。

    “我要在三年之内看到两千枚炸弹。

    “大宗伯,通过鸿胪寺给普鲁士和露西亚两国发消息。

    “要求他们务必确保三国君主的人身安全,在战争中务必遵守联盟的规定。

    “同时最后提醒一下,以后两国就算是对联盟之外的国家发动战争,也必须在动手之前告知大明。”

    军机大臣朱昭燮,皇庄总部经营管理部管事朱迪锦,大宗伯沈复三人一起躬身答应着

    沈复语调轻松的答应着

    “臣等遵旨。”

    朱靖垣安排好这件事情,转脸看向了主管工业系统的九卿司空刘镮之

    “战略导弹和火箭相关工程的进展如何”

    刘镮之马上起来说明情况

    “禀陛下,实验性导弹的射程,已经成功突破了一千公里。

    “只要继续放大火箭正常的尺寸,达到三千公里的目标射程是没有太大难点的。

    “更重要的是火箭项目也在同步进行。

    “需要将假月人造卫星送往太空之中的火箭的能力,足够将一颗炸弹投送到上万公里之外。

    “以目前的研究进度和投入,无论是运载火箭还是战略导弹,两年之内应该就能够拿出实验性质的成品。

    “目前火箭和战略导弹项目的主要难点和研究方向,还是制导方法和控制以及通讯方式上。

    “要确保导弹能够投送到指定的地方,要确保火箭能够飞行到指定的坐标。

    “目前射程一千公里实验性导弹,精度是比较有限的。

    “误差仍然在三到五公里的范围上。

    “不过目前的无线电探测设备和晶体管技术都正在迅速的升级。

    “现有的舰载和路基常规战术导弹,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相关技术也可以参考。

    “射程一百到两百公里的战术弹道导弹,现在精度已经压到了一公里以内了。

    “对于射程在五十公里以内的导弹,如果采用人工无线电遥控的方式,精度可以进一步压缩到一百米以内。

    “现在研究人员有信心,在未来的三年之内,让战略导弹射程达到三千公里的同时,把误差缩短到一公里以内。

    “火箭本身的研究是与战略导弹基本同步的。

    “实用性的运载火箭,同样预计需要三年的时间完成实验性质的成品。

    “火箭发射基地的建设,现在也都已经全面铺开了。

    “预计两年之内能够全部完工。

    “正好可以赶上正式的大型火箭的发射测试。”

    朱靖垣听着报告,手指轻轻的点着桌面考虑

    “三到五公里的误差如果要用在军事上,用于投送新元素炸弹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话。

    “那一千公里的射程,三到五公里的误差,也是勉强能够使用的。

    “至于三千公里的射程,一公里内的误差,已经足够作为常备的战略武器来使用了。”

    “泰西的战争应该会持续至少三年的

    “但是三年后才能成熟的武器,五年之内都未必能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

    朱靖垣考虑了一会儿,嘴里面也念叨了几句。

    周围的几个大臣听到这里的时候,就下意识的以为朱靖垣会下令,尽快量产射程一千公里的导弹。

    但是朱靖垣并没有把所有的想法都念叨出来。

    后面的思路已经涉及到了前世记忆了,所以就理所当然的本能的只在心中考虑了。

    前世的战略导弹和核弹的最佳搭档,并没有在实战中应用过。

    特别是最顶级的战略导弹,真正服役的时候已经要到六十年代了,当然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实战了。

    倒是轰炸机有幸在实战中投过两枚原子弹。

    与此同时,前世的美利坚,相比它的老对手红色露西亚,拥有更加强大的航空技术。

    在六十年代以前,用大型轰炸机空投核弹,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美利坚曾经维持一支轰炸机群,确保随时都有轰炸机带着核弹在天空中待命。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空中的轰炸机会直接飞向预定的目标。

    这也是战略轰炸机相比战略导弹而言更灵活方便的地方。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靖垣补上了最后一句设想,也给出了自己的直接命令

    “幸好我们有已经堪用的轰炸机了

    “虽然轰炸机需要飞行员直接驾驶,仍然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

    “但是现在用起来也是更加的灵活方便。

    “让战略导弹相关项目上的工匠们不需要着急,继续按部就班的推进吧,不需要强行赶时间。

    “不过可以尝试把原子弹装到射程一两百公里的战术导弹上。

    “同时,给大明军用飞行机器制造厂、大明飞行机器公司、大明航空公司军用飞机制造厂下个通知。

    “加快航程八千公里以上,作战半径三千公里以上的喷气式轰炸机的产生爬坡。

    “可以将一部分非关键的零部件外包给民间飞机制造厂。”

    相关人员立刻站出来答应着。

    同时所有人也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是有得用就行,不会强行要追求某种武器。

    这个做法也完全合乎情理和现实。

    大明军用飞行机器制造厂,是原大明工部和后来的军械部的飞机制造厂。

    官营的大明财团设立之后,相应产业剥离并入了官营财团系统。

    当时就专门拟定了一个常规厂商使用的工厂名称。

    建设部和工部等其他机构的下属工厂也同样单独命名并入了官营财团系统。

    一个朝廷的衙门直接管理着一个本部门专属的工厂,本身就是一个容易滋生腐败和小团体的规则。

    大明四百多年以来,工部和相关衙门下属的这些直接管理的产业,也算是传统了。

    直到官营财团的设立,终于解决了这个遗留多年的不大不小的问题。

    与此同时,朱靖垣继位之前,自己名下的大明航空公司名义上是私人产业,没有生产军用飞机的许可。

    不过实际上这个工厂只是没有生产成品的军用飞机而已。

    只要不安装军用武器,那就不算是军用飞机,可以当做军民两用的运输机、教练机、表演机等等。

    同时,大明航空公司的发动机也是大明水平最高的。

    航空公司长期给军械部和大明分析机器的工厂供应发动机和各种关键零部件。

    朱靖垣登基之后,这些个人名下的私人产业,也就整体归拢到了新的大食系皇帝直辖的产业之中了。

    也就理所当然的获得了军用飞机的生产许可。

    大食系的“大明航空”、皇室财团的“大明飞机”、军械部出身的“大明军机”这三个工厂。

    现在就是大明军用飞机行业的铁三角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