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谢子安的头疼

作品:《月出皎兮

    互拜好年, 往里走,周文方必是要关心“子安,你父亲, 老伯爷今儿怎么没来他身子安康吧”

    谢子安笑回“安康, 劳烦周师傅挂心,家父身子还好, 只是固执以为有他在场, 咱们不好说话”

    周文方讶异“怎么会我, 世伦,还有耀德都想着跟他老人家讨教治家教子心得呢, 不想老人家却不赏脸, 只想躲清静”

    元维、孟辉点头附和“是啊亏我们来这么早”

    这话难接,谢子安惟有尬笑,幸而周文方脸一转, 跟元维、孟辉“还好,还有机会, 明儿咱们去子安那儿给他父亲拜了年,便缠着他说话。他作为主人, 得遵待客之道, 想必再不能躲”

    谢子安

    入室分宾主落座, 谢子安谦虚地站到元维下首, 转即为元维推到了上首“你难得进京,合该陪老师多亲多近说说话”

    周文方也道“子安, 你坐,我和世伦家常能见。”

    谢子安推辞不过只得坐了主客位,元维跟着坐了,孟辉方才坐。

    周文方儿子都已出仕, 一直养在身边的长孙也因为准备童生试去年冬节就回了家乡。眼下身边只得两个七八岁的小孙女,又在内宅。以致当下竟无子侄在京。

    谢尚看看屋里还站着的孟笎、孟筠、孟筤等人,确是没有元维的儿子元秀,便跟着在元维下首坐了,心里则不免猜测元世兄今儿没来,看样子是打算金秋恩科下场了。他一会儿说话可得注意避嫌。

    看谢尚坐下,孟辉复又站起,招手唤过犹站着的个儿子孟笎、孟筠、孟筤告诉“来,见过你谢世伯”

    谢子安也一脸笑地站起身笑道“孟兄,你个公子都这么大了”

    于是认识至今没得过谢子安一份见面礼的孟家兄弟集体抱拳与谢子安问好“小侄孟笎筠筤拜见谢世伯。谢世伯新年迎祥”

    “好好”谢子安跟他爷爷谢老太爷,他爹谢知道如出一辙地满脸笑道“位贤侄请起”

    谢子安和气地问领头的老大“你叫孟笎几岁了”

    孟笎恭敬回道“是小侄过年十五了”

    “不错”谢子安点头。

    孟笎肩高腿长,五官硬朗有英气,一看就比他两个儿子更适合上战场。且已经十五,最多再有十年就能出仕,就能给他两个儿子当垫背。

    谢子安有心多笼络几句,奈何会试在即,他得为身在翰林院的长子避嫌,当下不说与会考沾边的文章、诗词、时政了,竟是连最家常的在哪儿上学,跟谁读书,最近读什么书都不能问。

    吃了吗倒是可以,但谢子安一省大员,丢不起这个人

    沉吟间门,谢福适时送上个见面礼匣子,谢子安拿一个递给孟笎,笑道“笎世侄,难得见面,这个匣子给你赏人用吧”

    孟辉适时插口道“谢兄,你这也太客气了。”

    谢子安当众打开匣子,露出里面一览无余地笔墨后道“一点笔墨而已。我这也是别人送我的。我使不完,白放着可惜。所以赶年下拿出来分给一应子侄,任由他们送人或自用,都好”

    确认没得一丝妨碍,孟辉方瞪儿子“还不谢谢你世伯”

    “多谢世伯”孟笎双手接过。

    “你叫孟筠,今年多大了”谢子安继续走流程,问孟家老二。

    “是”孟筠答应“小侄过年十了”

    周文方见状便问谢子安“子安,我记得你那个小儿子谢奕今年过年也十了吧跟耀德的老二孟筠一般大。”

    因为避嫌,周文方今年年酒请的人就很有限除了孟辉这样的老亲外,多只是家中常走的几个门生,偏又多是翰林院的。

    如此能聊的话题就不是一般的有限。偏大过年的又不能冷场,只能扯闲篇。

    “是,”谢子安赶紧应道“劳乏老师记挂,犬子谢奕确是十了。”

    “说起来我也是看着他长的。”周文方感慨,抬手虚空比了个桌子腿的高度“我记得谢奕第一次来我家,才这点子大,孟筠也差不多这么大,现一转眼孟筠都长这么高了,你家老二想必也矮不了,你,还有大尚都高”

    谢文方说的高是跟他自己比,谢子安却只想跟孟辉比。

    必须的啊谢子安心说,他的儿子怎么可能比孟辉,还有他的儿子矮呢

    即便现在,嗯可能矮了一点,但等跑圈跑几年,一准不差。

    比如他身高原不及孟辉,但尚儿现可不比孟辉矮

    将来奕儿一准也可以

    孟辉拿眼睛在谢尚和最高的长子孟笎之间门扫了扫,发现十五岁的长子尚矮了谢尚大半个头,心里不免嘀咕自古南人矮小,北人个高。似他个头就比谢子安高。谢子安会养儿子,生一个谢尚不仅学问好,是史无前例的连中六元,连个头都长这么高,跟他都在仲伯之间门了。

    他个儿子,已注定科考再考不过谢尚,只这个头可不能再被比下去了。

    谢子安家常给小儿子做衣服,非常知道谢奕的身高。但他目测尚不及孟筠,为免孟辉骄傲,便不肯直言,只含糊道“矮应该不矮,就是留在家乡,两年没见了。现就看明年能否得闲,家去瞧瞧”

    周文方点点头,没说话。

    谢子安拿一个匣子,打开,递给孟筠,笑道“跟给你哥哥的一样,也只一点笔墨,别嫌少”

    候孟筠接过,谢子安又拿匣子给最小的孟筤,孟筤一样谢过,只接匣子的两只小手沉了一沉,方才稳住。

    谢子安抬手帮他扶住,笑问道“会写春联了吗”

    孟筤不好意思道“腊月里写过几张,都还不大好”

    其实有两张还不错了,他爹都夸了他。但当着人,特别是谢状元一家人,还是要谦虚他爹说了,连他大哥的字离谢状元都还差得远。

    谢子安鼓励道“你这个年岁,能写就不简单了。好好练,待几年,自然就更好了”

    打发走孩子,周文方又关心地问“你小儿子在家乡成亲了吧”

    参照谢子安早前给才刚十一岁的谢尚娶了个庄户姑娘红枣当童养媳的前例,周文方着实好奇谢子安给小儿子谢奕又娶了谁。

    “成亲”谢子安摇头“没有。亲事都还没定呢”

    “还没定亲”

    不说周文方不能信,就是元维脸上都浮出诧异,心说这不是谢子安的做派啊

    孟辉闻言却是心里一动谢奕的亲事果真如他早前所料的不好定吗

    “真没定”

    难得孟辉也在场,谢子安必是要抓紧机会痛陈自己的困难“不是不想定,而是实在还没有寻到合适人家的姑娘。”

    “老话说一门好亲旺代,这儿媳妇的人选历来不好马虎。现今我每每回想,早年能那么快地给大尚定好亲,真正是绝无仅有的大运道,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凑巧。”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谢子安叹气“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大尚这桩婚结得太顺利太美满了,所以上天故意地拿老二这个婚事来叫我伤透脑筋。”

    谢子安说得委婉,一句没提红枣,但在座的人精都听懂了,无不暗自点头谢子安作为父亲,自然希翼一碗水端平,给两个儿子娶的媳妇人品条件各方面都大差不差。

    现谢李氏珠玉在前,谢子安不想委屈小儿子,可不就要头疼了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