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春来

作品:《六零契约婚姻

    时仲脸上微窘, 见乐善展露笑颜,下意识想要松开手。

    没想到乐善这时候顺势一搂,直接把他反抱进了怀里。

    漫天的温暖包围过来, 似乎还能透过衣裳感受到她的体温和绵软, 令时仲瞬间僵住,脸上发烧。

    “姐”

    大庭广众之下, 这不太好吧。

    时仲左右看看,别别扭扭地想挣扎, 力道又轻飘飘的跟挠痒痒一样。

    所以乐善也没放开他, 抱住埋头闷闷说“就抱一下, 我很快能缓过来。”

    说抱一下,还真就抱了一下。

    在时仲看来, 也就几秒的时间, 她便松手放开了他。

    时仲意外地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心里还有些空落, 让他终于意识到什么, 垂下眼不敢看乐善,“姐,你好点了吗”

    乐善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点点头道“没啥事, 咱回去,看着要下雨了。”

    他们出来时可没带雨伞, 就时仲这小身板, 别半路上淋了雨。

    两人离开陵园,趁着雨还未落下,骑车急忙忙往家赶, 半道上正好遇到载着年轻男男女女的大车走过,行人纷纷为其让路。

    乐善也下车让到路旁,看见车上挂着写满标语的旗子,知道这是又一波报名下乡的知识青年。

    不管他们有没有思虑周全,其实能有这个勇气也挺叫人佩服的。

    乐善心中感慨,听到旁边的路人嘀说“这都是第三批了,不会要把城里的年轻人都拉去乡下吧”

    另有人接话“那不可能,这才多少点,城里就是人口太多了,需要吃的粮食太多,政府负担不住。”

    原来不是没有明白人,大家心里都清楚。

    乐善等到大车远去,周围聚着的人群散了才继续和时仲朝家走。

    时仲回来后有点沉默,乐善发现不对问起原因。

    时仲看着她,眼睛里闪过什么,话里却道“姐,路上他们讲的你也听到了。”

    乐善点点头,“是啊,怎么啦”

    “那你说如果自愿报名下乡的人走了几批后,仍旧达不到上面想要减少的城市人口数,他们会怎么做”

    大概会强制,到时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预料,有可能会混乱起来。

    本来就已经够乱的了,如果再加上这事

    乐善不愿意深想,摇头道“不至于,没有那么艰难,应该到不了这一步。”

    但是随后事态的发展一如时仲预料的那样,自愿报名当知青的人走掉几批后,上面又下发了一道关于这件事的新指示。

    城镇居民家中若有尚未参加工作的青年,每户须出一个人支援农村建设。

    不少人初初听到都是懵的,好一会儿才搞明白上头的意思,也就是家里如果还有没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会有一个知青指标,这家必须得推出来一个人下乡填这个指标

    这么一理解,好多人顿时如丧考妣。

    要知道自愿报名的已经走光了,现在留下的都是不想下乡的,哪里愿意去当什么知青。

    可这又是国家政策,他们违背不得,能做的只有赶紧找个工作,有工作在手自然不需要再下乡了。

    一时间,城里本就一岗难求的工作机会突然变得更加紧俏起来。

    时仲因此庆幸不已,幸好他之前给自己弄到个岗位,即便是临时工,那也是有工作的人,不会被拉去乡下当知青。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么幸运,比如小楼院和食品厂就多的是家里有人满足条件却没工作,必须得出人下乡的。

    有些人家比较疼孩子,趁着事情还没确定,赶紧想办法给孩子找个工作,为此不惜提前离退,甚至花大价钱买。

    有些人家孩子多,让所有人都有工作不可能,那就必须有人站出来牺牲,为了谁去填补这个名额,一家人也是矛盾重重。

    因为这件事,世间百态尽情上演。

    时仲在小楼院看过几起,某天晚上还被人上门拜访,向他打听废品站有没有空岗位的事。

    时仲自然说没有,有也被孙伯安排给自家孩子了,不会便宜外人,他要不是和孙伯有利益牵扯,外加一点已经相处出来的情分,说不定他的临时工都得让出来。

    “那你父亲那里”对方退而求其次,又把主意打到时父的岗位上。

    没有废品站的,有环卫队的也不错啊,以前还嫌弃当环卫工脏,现在却觉得没什么了,别说扫大街,扫厕所都一样有人抢。

    时仲为了打消对方的念头,稍微透露道“我爸的岗位是上头特批的,只能他来,转给别人不行。”

    把工作转手和代班可不一样,会惊动革委会的,再有他们好好的岗位不要,为什么要为了点钱转手,他们又不缺钱。

    来打听的人只能无功而返。

    乐善回来知道直皱眉,不满道“现在谁不清楚工作紧要,谁会无缘无故往外让的,这样他们还找过来,是不是以为咱们经事少好欺负好糊弄”

    好笑,他们只是年纪小,又不是蠢。

    但是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人急了有时候也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不时仲刚拒绝了别人的试探,又有人越过他这个不当家不能做主的上门女婿,直接找上乐善。

    并且为了防止时仲知道后阻拦,他们没找上门,选择在厂里跟乐善沟通。

    乐善是在食堂排队打饭时被人找上的。

    “乐同志你好,我找你有点事,咱到一旁聊聊”来人抬手示意。

    乐善看快排到自己了,拒绝道“不好意思,我还要打饭,要不你等一下”

    那人有求于人,就在一旁等着,直到乐善打完饭出来。

    乐善见此便知道这是真有事要说,干脆带对方出去,边走边说。

    那人也嫌食堂吵杂不适合谈事,等到外面人少清静了才道出来意,“乐同志,我想同你做笔交易。”

    乐善敏感地提起精神,立即摇头“怕是不行,现在不让做买卖啊。”

    那人噎了一下,也不跟她拐弯抹角了,干脆地说想拿两百块换时父的岗位,问乐善愿不愿意。

    按照对方的设想,乐善应该会同意,毕竟那只是拖油瓶公公的工作,又不是她的,能换两百块有啥不愿意。

    但是话才刚落,就见乐善用瞧傻子的眼神看过来。

    “怎么了,两百块很划算,不能再多。”

    乐善“我爸月工资二十五块,一年最少能拿到手三百,若是再加上一些过年过节的福利,三百五都有,结果你开口就是两百买断。同志,我看起来像是很好骗的人吗”

    “”

    是不好骗,可要拿四五百块买个扫大街的岗位,他们又觉得太亏,舍不得。

    乐善挥挥手替他们做决定,“那就别买了,我家岗位正好一人一个,都不卖你们与其找我,不如去找那些家里有人快要退休的。”

    那人黑脸,她也知道找那种比较容易,但是为啥没去找呢,因为人家要得多,开口就是一千块啊。

    这谁能承受得起

    因着不想大出血,他们才把主意打到乐善头上,以为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好忽悠,没想到人不蠢也不傻,根本不进套。

    那人只好灰溜溜离开。

    乐善冷哼一声,回去和时仲讲了遍,强调一定要坚守住阵地,人家给再多也别卖岗位。

    时仲含笑应下。

    就在这样的乱象中,天气渐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食堂不再清汤寡水,开始出现用野菜苗苗做的野菜糊、野菜团,因着野菜鲜嫩,味道吃起来竟然不赖。

    柳小六也给乐善他们送了一袋子野菜过来,感谢她上次的提议,让他用榆钱和槐花换到一些粮食,全家得以吃点饱饭。

    这次野菜长出来,他打算再试试,在此之前先给乐善送些尝尝,顺便问问她的意见。

    乐善觉得很可以,大家都吃了一冬的白菜萝卜咸疙瘩,嘴巴里快淡出鸟来,能多点新鲜的野菜加餐,只要家里过得不太紧巴的,应该都会愿意的。

    况且野菜又不贵,几分钱就能买一把。

    想到此,乐善建议柳小六可以像当初三石那样,把野菜摘干净弄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扎起来,按把出手,最好不同种类的野菜分分类。

    柳小六一一记下,留下野菜风风火火地走了。

    时仲自觉把野菜拿去收拾干净,问乐善打算做成什么。

    乐善突然想起记忆中母亲给她摊过的野菜煎饼,脱口道“做煎饼吧,用二和面加鸡蛋。”

    供应里有鲜鸡蛋,量很少,她从供销社买回来后一直没舍得吃,现在干脆做野菜鸡蛋煎饼好了。

    时仲听乐善讲完制作过程,起灶开始尝试。

    乐善关上门帮忙,两人正在屋里忙碌,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吵闹,像是来了什么人,还提到总技工什么的。

    乐善的耳朵不由得竖起来,跟时仲说“你先慢慢做,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她开门跑出去后,发现院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正看着门口进来的那一群泥瓦工议论纷纷。

    “什么情况啊”

    “不清楚,好像是厂长叫来修阁楼的。”

    “哎哟,修那个干啥,难道还能给人住吗”

    那里是大家平时放杂物的,修了大家用什么,而且那地方修了住谁啊

    小楼院但凡住楼上的人家基本就没有住房不紧张的,一听要修阁楼都忍不住开始动心思了。

    可惜打听之后才知道,这地方已经有主了,要给他们厂新请来的总技工。

    厂里能有总技工,大家当然高兴,但是人还没来,厂长就巴巴地给人家修阁楼住,很难不让人犯酸呐。

    乐善听说后倒是心里一动,修阁楼好哇,也许她能趁机蹭点东西。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