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簪花宴

作品:《躺赢的科举人生

    院试放榜这一日, 考场之外被围的水泄不通。

    赵云安原本想在家待着,派个下人去看榜就是,偏偏赵云昇大清早就起了, 直接将他一块儿拽出了门。

    这会儿天蒙蒙亮,赵云安还在打哈欠。

    马贵低声道“少爷第一场是头名, 不出意外此次肯定能中。”

    第一名都不中的话, 那些负责科考的山长学政, 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赵云安叹气道“既然如此, 你跟二哥凑什么热闹。”

    马贵嘿嘿一笑“二少爷坐不住, 少爷您要是呼呼大睡的话, 岂非不好。”

    这会儿,赵云昇已经亲自下车,焦急忙慌的守在门口。

    赵云安打了几个哈欠,索性也下了车,站到了赵云昇身边。

    谁知刚刚站定, 身旁一位学子也挤了过来。

    赵云安下意识的往旁边让了让,谁知他一动,对方也跟着动,差点没把他挤到赵云昇身上去。

    马贵也发现了,挺着壮实的身板直接将人挡住。

    那人冷笑一声“你就是赵云安。”

    赵云安这才抬头去看。

    来人看着十五六岁,比他高了一个头,赵云安这样的角度,只能瞧见他两个鼻孔十分显眼。

    “这位兄台是”

    “你不认识我”

    那人眉头一皱, 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某姓梁,云州梁文博。”

    “原来是梁兄,久仰久仰。”赵云安客套了一句。

    谁知梁文博不喜反怒,恶狠狠的瞪着他“久仰什么, 难道你知道我”

    赵云安噎了一下,脑子一转,便道“自然是知道的,我曾听人提过,梁兄乃是云州上次县试和府试的案首。”

    见他居然真的知道,梁文博倒是愣了一下,随后脸色缓和了一些。

    “上一场是我技不如人,这一场我绝不会输给你。”

    “云州府小三元,梁某志在必得。”

    原来是上门挑衅,赵云安没生气,淡淡笑道“梁兄真是有自信。”

    “你不信”梁文博拧眉。

    旁边的赵云昇看不下去了,冷哼道“你一个云州的案首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井底之蛙,输了还如此叫嚣,岂不是让人笑话。”

    “你”

    赵云昇冷笑“我什么,七弟年纪小,性子软,你比他大了这么多,也好意思欺负幼小。”

    梁文博涨红了脸,直接一甩手走了。

    赵云昇低头教训道“平日里牙尖嘴利,如今别人找上门来,你倒是好脾气。”

    赵云安没想到这位二哥哥还能维护自己,一时有些意外。

    他只笑道“成绩又不是我们说了算,等放榜了,高下立见,倒是不必争这个口舌。”

    “也对。”赵云昇看了眼七弟,心底忍不住感慨,明明比他小那么多,却是个沉得住气的,也难怪父亲也更看好弟弟。

    这般想着,赵云昇一时有些失落。

    第二场考试的时候,他身体健康,自认也已经使出浑身解数,若名次还是不如,那

    “二哥哥”赵云安见他脸色不大对,伸手拉了拉衣袖。

    赵云昇低头,便瞧见他正担心的看着自己。

    七弟分明还是个孩子,眼底的担心也情真意切,前几日还为自己打发了刘兄

    “没事,今日起得太早,我有些累了。”

    赵云安便笑道“二哥哥不如去车上休息,有我跟马贵知书等着就是。”

    赵云昇自然是不会走的。

    “出来了,出来了”

    人群立刻往前涌,一时将红榜之外挤得水泄不通。

    在人群之中,赵云安也只觉得心口直跳,幸亏马原身强体壮,才能护着他没被撞倒。

    赵云昇眼睛里只剩下那张红榜,迅速的往第一名看去,死死的钉在了那里。

    “少爷,您考中了,是案首”

    马贵兴奋的叫起来。

    赵云安抬头看去,等看清楚自己的姓名籍贯,一颗大石头才算落地。

    别看他一直镇定自若的模样,其实心中也没底,毕竟古代的科举人为喜好因素太多,谁知道他会不会遇上霉运。

    幸好,一切顺利。

    赵云安忍不住露出笑容来“总算没辜负孟先生的嘱托。”

    他若是没考中,孟先生知道了,怕是要笑话他半年。

    知书也迅速找到了名字,惊喜喊道“少爷,考中了,您也考中了。”

    “是第六名。”

    知书欣喜过后,才发现自家少爷的脸色不大对。

    他很快便明白了根由,低声劝道“二少爷,您中了秀才,明年便能参加乡试,到时候肯定比七少爷早中。”

    赵云昇抿了抿嘴角,并不觉得这值得高兴。

    让他最痛苦的是,即使没有赵云安,他这个第六名,也不可能变成第一名。

    赵家兄弟确定了名次,顺着人流往外走。

    好不容易挤出来,赵云昇勉强拱了拱手“恭喜七弟,高中案首。”

    赵云安也笑道“恭喜二哥,从此之后咱们不再是白身了。”

    就在这时候,一道人影匆匆忙忙的上了马车,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少爷,是方才那位梁公子。”马贵眼尖道。

    赵云昇冷笑道“方才还上门挑衅,现在却灰溜溜的跑了。”

    这么一对比,他心情倒是好了许多,毕竟那边云州府试的案首,不也被七弟压在下头。

    有人比自己还要倒霉的认识,让赵云昇心底好受了许多。

    他好歹是第六名,那个梁文博还不如他。

    赵云安不知道二哥在别人身上找到了优越感,院试结束,他们却还不能直接回京。

    三日之后,学政会在当地的官署大堂,为新晋秀才们设宴,举行簪花之礼。

    第二日,全套的“秀才服”就发了下来。

    赵云安一看,大魏的秀才服是靛蓝色的,圆领马蹄袖,礼帽周围镶嵌着红缨,甚至长筒靴都一块儿配齐。

    上手一摸,这秀才服还是丝绸所制,手感上佳。

    “少爷,从今往后,您就是秀才公了。”马贵乐滋滋的说。

    赵云安也笑“好歹能见官不拜。”

    柳心却已经打开衣裳检查了一遍,皱眉道“这衣服太大了,得好好改才能穿。”

    秀才服都是一块儿定制的,分大中小三种,可赵云安身量不足,即使是最小的分下来,他穿着也略显宽松。

    赵云昇那边的情况相反,他身材高大,最大号的套上去,依旧显得有些紧绷绷的。

    柳心与黄莺一块儿拿出针线来,两人都是做针线的好手,三下两下的功夫,衣服便合身了许多。

    赵云安套上去试了试,满意道“多亏柳心姐姐手巧,不然我可得拖着长衫去赴宴了。”

    柳心被逗笑了“奴婢粗手笨脚的,也就少爷能夸我。”

    赵云安笑道“如果柳心姐姐还算粗手笨脚,那我岂不成愚笨之人了。”

    “少爷您是拿笔墨的手,哪儿要做这些。”柳心笑道,顺手又把缝制修改好的秀秀才服收起来。

    “还有时间,奴婢用清水洗一遍,晾干了再熨平,这样穿着才舒服。”

    赵云安瞧她忙里忙外的,暗自感叹多亏带着柳心,不然这些事可没有人做。

    黄莺瞧着他们主仆说笑,眼底也有些羡慕。

    她虽然是赵云昇的通房丫鬟,但实际上并不得宠,赵云昇的脾气不好,可不像七少爷这般整日笑呵呵的。

    “黄姐姐,你可要一起去”柳心问道。

    黄莺便说“我还是等二少爷回来,先让他试一试再看。”

    “二哥又去参加诗会了”

    “说是实在推脱不了。”

    赵云安挑了挑眉,如今科考结束,他也没理由继续拦着二哥。

    再者,赵云安也敏锐的察觉,自从最后的名次出来,他得到了案首,赵云昇心底便很不是滋味,只怕也不想在家面对他这位弟弟。

    簪花宴这一日,赵云安早早的穿戴整齐,与赵云昇一块儿坐车到了官署。

    说是簪花宴,实则他们到了地方,得先走簪花之礼。

    赵云安再次体会到古人对礼仪的看中,这一日是学政亲自带头,领着新晋秀才们拜谒孔子。

    三拜九叩之后,这群秀才们才算是真正成为孔子门生,儒家子弟。

    孔子认不认,赵云安是不知道。

    但一个流程走下来,这大日头下,新鲜出炉的秀才公们,崭新的秀才服都汗湿透了。

    可除了赵云安这个腹诽的,其余秀才不但不会抱怨,反倒是兴奋的红光满面。

    因为从此之后,他们终于从童生变成秀才,是真正有朝廷认证功名的人了,不再是白丁。

    老百姓见了地方官还要磕头下跪,秀才却不用,甚至还能有位置坐,即使犯了罪,县官也不可能擅自动刑,而是要请学官来处理。

    随之而来的,秀才可以免去徭役,还能享受赋税特权,是真正的“乡绅”阶级。

    赵云安身为案首,站在队伍的最前排。

    三跪九叩,他们跪拜的不是孔子,而是身份上彻底的改变。

    他人如此,赵云安亦然。

    等礼毕,真正的簪花宴才终于开始。

    官署中已经置办好酒席,四周的装扮也颇为喜庆,不过仔细一看,宴席较为简单,席间也没有丝竹管乐,倒是也符合当地学政的风格。

    赵云安乃是此次案首,他一到场,立刻引来众人瞩目。

    他顺着下人指引落座,明显能察觉众人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其中有好奇的打量,善意的笑容,也有嫉妒的目光。

    很快,便有秀才过来攀谈,结交的意思不言而喻。

    赵云安年幼,虽看着颇具风采,秀才们心底也很不服气,甚至暗地里觉得他不过是托了永昌伯府的福,所以才能高中案首。

    其中说得最多的,自然就是梁文博。

    院试之前,梁文博信心满满,以为案首必定会被收入囊中。

    谁知道院试结束,他不但不是第一名,连前十都没进。

    虽还中了秀才,梁文博却没有半点喜色,甚至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侮辱,没少在外头嘲讽赵家兄弟。

    他见赵云安来到云州后,便是闭门苦读,一次也没有出来赴宴,便以为是个只会死读书的大少爷,存心等着看他笑话。

    谁知道一批批人过去,赵云安却镇定自若,如鱼得水。

    一番谈吐,倒是让心底不服的秀才们,都暗暗称赞,道一声不愧是永昌伯府出来的人。

    “梁兄,这赵云安年岁不大,聊下来确实是博古通今、满腹经纶,不愧是当年状元郎教出来的学生,此次他是案首,我等也是心服口服。”

    有与梁文博不对付的,故意在他面前说道“更难得赵案首自谦,不骄不躁,不像是有些人过了县试,便很是瞧不起人。”

    梁文博脸色一冷。

    那秀才也不在意,哈哈笑着转身走了。

    梁文博心底暗嫉,忽然,他的目光落到了赵云昇身上。

    相比起大受欢迎的弟弟,这位同样出身永昌伯府的少爷,身边却寂寞很多。

    梁文博起身走过去,低声笑道“赵兄,你瞧那头,今日你那弟弟可真是出尽风头。”

    “七弟是案首,理所应当。”赵云昇淡淡道。

    他虽然比上不足,但好歹是伯府出来的人,自然看得见梁文博眼底的恶意。

    梁文博又道“难道你就甘心”

    “他才十二,能有多少真材实料,不过因为他是嫡出,你是庶出,便要狠狠压着你一头,从今往后,你这个哥哥,反倒是要看弟弟的脸色。”

    赵云昇握紧了拳头,这话确实是刺在了他心头。

    但是很快,赵云昇便道“你若是想看我永昌伯府的笑话,那是打错了主意。”

    “是吗”梁文博嗤笑道,“我还以为你多少有几分骨气,没想到竟是个软骨头。”

    看着他走远的背影,赵云昇皱起眉头来。

    他心底自然是不高兴的,但出门在外,父亲曾教导过他们都是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简单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在永昌伯府,他们相互之间争夺没关系,可出了门,却不能让别人钻空子。

    赵云昇深吸一口气,将心底那点酸涩压下去。

    怪不得七弟,他是案首,我却只是第六,就算不是他,也有别人。

    只是参加簪花宴的喜气,到底是消散大半。

    片刻,一声传唤从外传来。

    “知府大人、学政大人到。”

    原本分散的秀才们纷纷归为,齐齐行礼“学生拜见知府大人,学政大人。”

    院试与当地知府并无太大关系,但这一次,知府却跟着学政一块儿出现了。

    虽然官职更高一些,知府林志海却后退一步,让学政蔡嘉前行。

    蔡嘉微微笑着,扫了一眼堂下的新晋秀才,目光在赵家兄弟身上略作停留。

    “尔等晋为秀才,从今往后自当发愤图强,不可骄傲,他日金榜题名,才能为国效力,成大魏之栋梁。”

    “学生谨遵教诲。”

    简单的说教后,蔡嘉转头笑道“林大人是云州父母官,今日不如便由大人为诸位秀才簪花,以示教化。”

    林志海笑道“蔡大人,那林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早有衙役提着满满当当的两个大花篮在旁候着,林志海走过去,从中挑出一朵金线牡丹来。

    “这位便是案首赵云安吧。”

    林志海笑着夸道“果然是年少才俊,一表人才。”

    “不过你年少成名,日后可要戒骄戒躁,勤勉治学,切不可得意忘形,辜负长辈教导。”

    赵云安连忙应是“多谢大人教诲,学生定当谨记。”

    心底却恍然想起,这位林志海林大人,似乎还是自家大伯的同僚。

    林志海满意的笑了笑,永昌伯府的两位少爷来参考,他自然是想多加照顾,搭上伯府这艘大船,只可惜院试不在他负责范围内,而学政蔡嘉又是个迂腐死板的性子。

    院试之前,林志海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插手。

    幸亏结果是好的,永昌伯府的两位少爷都榜上有名,他也能卖个好。

    很快,簪花完毕,秀才们才终于能够入席。

    赵云安作为案首,位置自然最为靠前,坐在他身边的就是第二名。

    这也是个年轻人,顶多十七八岁,名叫常安,乃是云州当地人。

    蔡嘉此人也是奇怪,出的题极为保守,但录取的考生大多年轻,少有四十以上的。

    常安注意到他的眼神,露出一个笑容来“小生常安。”

    “小生赵云安。”

    常安笑道“可算是巧,我们名字都有一个安字。”

    见他健谈,赵云安倒是有些奇怪,因为方才常安站得远远的,似乎与周围的秀才都不熟悉。

    “确实是有缘。”赵云安也很乐意接受别人的善意。

    常安指了指面前的佳肴“赵兄喜欢吃哪样”

    酒宴不算丰盛,但案上也摆着六个碟子,其中有糖饼、猪肉、熏鱼、鸡肉和两个素菜。

    赵云安便夹了个糖饼。

    咬了一口,糖饼酥脆,里头夹着快融化的白糖,吃起来甜甜蜜蜜。

    常安也拿了一个,一口下去没了一半,其余的猪肉熏鱼他也喜欢。

    “赵案首再尝尝这个,虽是猪肉,但口味极好。”

    赵云安尝了一口,果然猪肉炖的软烂,也没什么骚味。

    常安见他吃得高兴,还介绍道“云州美食不少,但我最喜欢这口炖肉,就着能一顿干掉三个大馒头。”

    赵云安也觉得配馒头十分不错,有肉夹馍的口感。

    “常兄,你尝尝这鸡肉,也很是鲜嫩。”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倒是吃得十分合拍。

    偏偏周围的秀才大多含蓄,心思都想着讨好两位大人,反倒是衬得赵云安两人成异类。

    赵云昇在旁看着,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

    谁知赵云安吃得抬不起头,压根没注意到。

    赵云昇心底暗骂,平时七弟挺机灵的,这会儿怎么跟饿死鬼似的,他们是要把桌上的饭菜都吃一个精光不成,永昌伯府也没饿着他啊。

    林志海与蔡嘉喝了几杯,回头便瞧见这副场景。

    他笑着开口道“赵案首,可吃得习惯”

    这话一落,周围的秀才纷纷露出看好戏的眼神。

    赵云安手里还拿着糖饼呢,笑着起身道“很是可口,学生吃得习惯。”

    林志海“本官还担心云州与京城食俗不同,赵案首会不喜欢。”

    赵云安笑道“多谢大人体谅,学生倒觉得云州饭菜别有一番风味,大约是祖宗传下来的口味,到云州半月,倒是胖了好几斤。”

    一听这话,林志海哈哈大笑了几声“爱吃就好,来人,将本官桌上的炖肉端过去。”

    “赵案首年幼,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多吃些。”

    赵云安自然是作揖道谢。

    旁边的秀才们面色各异,心底却明白,知府大人怕是很看重这位赵案首。

    林志海略坐了坐,很快便带着蔡嘉一块儿离开了。

    走出大堂,林志海便忍不住夸道“不愧是伯府教出来的孩子,落落大方。”

    蔡嘉看了他一眼,提醒道“这可是陛下跟前挂过名的人,能是什么简单角色。”

    林志海摇头道“你瞧他张弛有度,与常安相处的极好,可见确实是好性子。”

    蔡嘉却又道“可惜了,注定不是云州府的人。”

    林志海无奈“你啊,就是想得太多,祖籍在云州,怎么就不算你我治下了”

    蔡嘉直截了当道“他若长成,旁人也只会说伯府功劳,倒是常安可堪栽培。”

    “那你为何不点常安为案首”

    蔡嘉挑眉道“出头的椽子不好当,赵云安背后站着永昌伯府,刚刚好。”

    林志海一愣,随机笑骂道“原来你是打着这个主意。”

    两位大人的心思,秀才们可不知道那么多。

    大堂内,赵云安还在大快朵颐。

    常安也吃的不少,他胃口大,一口下去是赵云安的两倍,只是他见赵云安吃得开心,便也放慢了速度。

    毕竟这赵案首长得粉雕玉琢,簪着金丝牡丹后,越发像个白玉娃娃,让人忍不住想要照顾一番。

    常安瞧他吃东西速度不满,却不粗鲁,心底也平添喜爱,暗道家中两个弟弟若是如此,他也不三天两头揍他们了。

    赵云安吃得差不多,才发现常安一直盯着自己看。

    此时他还对常安的颜控一无所知,笑着说“常大哥你也吃,我人小,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常安想了想,又把剩下那个糖饼递给他“方才见你分外喜欢这个。”

    赵云安笑嘻嘻的接过去“那我留着,晚上饿了再吃。”

    常安哈哈一笑,一阵风卷云残,直接把桌上剩下的饭菜吃了个精光,看得赵云安目瞪口呆。

    吃完了,他拍了拍肚子,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从小胃口就大。”

    赵云安羡慕起来“胃口大才好,胃口大才能长得高。”

    “你还小,还在长身体呢,只要多吃一些,以后肯定能长高的。”

    常安这般说着,又觉得赵案首小小的一个也挺好,瞧着跟金童子似的。

    两人相吃甚欢,散席的时候,已经约定好改日再聚。

    赵云安吃得有些撑,溜溜达达刚上车,就被赵云昇一把拽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