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新婚

作品:《躺赢的科举人生

    啄黍黄鸡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新酿酒, 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1

    这是赵云安第三次参加哥哥的婚礼,却是第一次跟着一块儿去迎亲。

    只见赵云平一身朱红色的新郎服,衬托出他那常年习武的矫健身材, 英俊明朗,带着一股子高兴的精神气。

    卖相可谓十足。

    往马上一坐,新鲜出炉的新郎官, 顿时引来路旁行人的赞赏。

    赵云安瞧着,心底甚至有些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毕竟在他记忆中, 三哥哥一直是很不着调的样子。

    赵云平还有心思朝路旁看热闹的人笑, 一回头,就迎上赵云安那古怪的眼神。

    “臭小子,别这么看我。”

    赵云安委屈道“我怎么了”

    赵云平冷哼“你是我弟,不是我爹,再这么盯着我看小心我打你屁股。”

    大哥也就罢了,这臭小子也一副老怀安慰的架势,弄得赵云平很是不自在,若不是骑在马上, 他非得掐住脖子一顿揉搓,让他好好看清楚谁才是哥。

    装大人的小屁孩就得打屁股教训。

    哼, 不过是虚张声势,赵云安才不怕他。

    “三哥, 从今往后你也是娶妻成家的人了,能不能别老这么幼稚”

    赵云平笑道“怎么, 我娶了媳妇不还是你哥”

    “是是是,您是新郎官,今天您最大, 小弟都听您的。”

    “这还差不多。”

    赵云安笑起来“三哥,你高兴不”

    “自然是高兴的。”赵云平笑了笑,又打趣弟弟,“别着急,再等几年,二婶肯定也会给你找一个美娇娘。”

    赵云安翻了个白眼,不想搭理他。

    “呦,七弟这么厚的脸皮居然也害臊了,怕什么,到时候姑娘要是不肯,三哥帮你上门提亲去。”

    赵云安只能用眼睛瞪着他。

    旁边的卢三郎听见兄弟俩打趣,也插嘴道“七郎别害臊,男婚女嫁人之大伦,到时候让你大嫂帮忙相看。”

    卢太师带着大房三房告老还乡,卢家二房留了下来,卢三郎是大房的嫡幼子,隔了几年又来京中赶考。

    他跟赵云平的交情一直不错,这会儿也跟着一道儿迎亲来了。

    “卢三哥,你怎么也跟着三哥一起笑话我。”

    说笑几句的功夫,迎亲的队伍便到了沈家。

    沈家门口也是张灯结彩,人还未下马,鞭炮声便响了起来。

    赵云安翻身下马,恍然发现他家三哥带来迎亲的队伍,大多是他军中好友,一个个五大三粗人高马大的,赵云安站在里头,就像是个小矮子。

    他只能往卢三郎身边站一站,这位是读书人,好歹没那么高。

    沈盼晴是沈家唯一嫡女,很得宠爱,赵云平不得不带着人过三关斩六将,幸亏他准备的充分,本身武艺过人,沈家出的题难不住他。

    到了最后一关,里头走出一个娇俏的姑娘来,笑盈盈的道“想娶走我姐姐可没那么容易,还请做一首催妆诗,要是姐姐不满意,今日可别想带走人。”

    赵云平微微一笑,朗声念出一首诗。

    结果姑娘一听,连声喊不行“这是前人写的诗,没有诚意,得现场做一首。”

    赵云平一把拉住弟弟“七弟,这就靠你了。”

    他哪儿会作诗,舞剑倒是很熟练。

    外头闹得厉害,新房里头,沈盼晴已经穿戴整齐,云锦描金的大红嫁衣,显得她分外大家娇艳欲滴。

    她难得乖巧的坐在那儿,听见声响就笑“婉容那丫头精灵古怪,你去说一声,别太为难了赵家公子。”

    丫鬟忍着笑“姑娘还未嫁过去呢,就心疼起姑爷来了。”

    “说什么呢,我是怕他不会作诗,到时候下不了台,我们两家岂不都失了脸面。”

    沈夫人此刻已经双目含泪,却又忍着不掉下来,她拉着女儿的手交待“女儿,今日过后,你就是赵家的媳妇了,到了赵家要牢记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万不可再胡闹任性。”

    沈盼晴难得脸红耳赤,喊了一声娘。

    沈夫人舍不得的搂住她“我的盼晴,娘只要你日子高高兴兴,他家若是敢欺负你,你便回家来,爹娘都会为你做主。”

    一时间,沈盼晴也有些不舍失落,双眼一红便要落泪。

    “夫人,大喜的日子可不能说这个。”旁边的丫鬟连忙劝道。

    沈夫人连忙收了眼泪,又说“平儿是个好好的,从今往后,你们便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沈盼晴低头嗯了一声。

    这时候,外头传来赵云平吟诵催妆诗歌的声音。

    沈盼晴一听就笑了“八成是安儿写的,他可写不出这样的诗词来。”

    沈夫人不赞同的看了她一眼,可没等她再交代什么,外头便传来动静,沈夫人连忙帮女儿盖上了盖头。

    赵云平走进新房,第一眼便落到沈盼晴身上。

    “夫人,我来接你了。”

    他伸出手,牵住了沈盼晴。

    两人一齐到了大堂,向岳父母行礼叩头。

    “岳父岳母大人,我日后一定会好好对盼晴,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沈夫人抹着眼泪“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敲锣打鼓的喜乐再一次响起,沈盼晴被娘家大哥背上了花轿,到了这一刻,她终于也没忍住眼泪。

    母女连心,沈夫人也跟着一块儿掉眼泪。

    赵云安见她这般,安慰道“伯母不要伤心,赵家上上下下定会善待盼晴姐姐,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七弟,你怎么抢了我的话。”赵云平朗声笑道。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小婿定会照顾好娘子。”

    他一本正经的保证,倒是让沈夫人破涕为笑。

    她又伸手拉着赵云安的手,连声喊着好孩子,说“以后都是一家人,你也常来沈家做客,到时候让你几个哥哥带你玩。”

    赵云安嘴角一僵,为什么他已经考中秀才,长辈却还是用玩哄他,难道是因为个头矮

    沈大人眼眶也有些泛红,此刻却道“好啦,女儿只是嫁人,又不是从此便见不着了。”

    “走吧走吧,别误了时辰。”

    迎亲的车队缓缓朝着永昌伯府走。

    十里红妆,满城皆庆。

    永昌伯府内,昨日一抬抬的嫁妆便已经进门,幸亏伯府的院子都够大,但也放得满满当当。

    卢氏跟着刘氏收归嫁妆,对着单子,心底也是暗暗咋舌。

    甚至连赵老夫人瞧了一眼,也赞了一句沈家是疼女儿的。

    刘氏看完却喜上眉梢,她心底原本是有些嫌弃沈家出身,武将不知道规矩,沈盼晴模样是好,但素日里很是张扬。

    可此时看着嫁妆单子,刘氏心底也熨帖起来,暗道还是伯爷会看人,老三虽然也是嫡子,但注定无法承袭永昌伯府,有了这么个嫁妆丰厚的媳妇,将来也不会艰难。

    就跟当年金氏嫁进门,虽说商户不好听,可嫁妆多丰厚,这些年来金家也多有补贴,手头可松快的很,比她这个当大嫂的还要自在。

    她心思一转,面色不露,还转身安慰媳妇“沈家大房只一个嫡女,疼她一些也是正常。”

    卢氏只笑道“母亲放心,我哪里会计较这个。”

    刘氏满意的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你惯来是个懂事的孩子,样样稳妥,只要你们妯娌日后和睦,我这个当娘的也高兴。”

    卢氏知道她担心什么,无非是怕她见弟媳妇的嫁妆比自己丰厚,心底不是滋味。

    可她哪里会注重这些,要知道她的嫁妆也不算轻,只是沈家分外重一些罢了。

    “娘,我是长嫂,自然会照顾弟妹们。”

    刘氏这才满意了。

    等到迎亲这一日,卢氏跟着刘氏招待客人,果然是面面俱到,让人挑不出一丝错来。

    小刘氏瞧着,心底却很不是滋味。

    早前嫁给庶出子,小刘氏便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什么,可如今瞧着别人对大嫂笑脸相迎,对她却不以为然,心底依旧有些难堪。

    她凑不上去,只得陪在赵老夫人身边,好歹还算留一个体面。

    再想到沈盼晴的嫁妆,小刘氏更是一叹。

    大嫂三弟妹都是嫁妆丰厚的,只有她那几十抬的嫁妆,大半都是虚的,日子艰难,偏娘家还常向她开口。

    小刘氏拉着女儿的手,一时不知道在想什么。

    金氏站在人群之中,面上也欢喜的很,她是真心实意的为赵云平高兴,那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一眨眼的功夫,便要娶妻生子了。

    白嬷嬷笑着说“三少爷成了亲,后头便是四姑娘和表小姐,一眨眼功夫,咱们少爷也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

    金氏听了这话也是一愣“安儿才十二岁。”

    “也不算早啦,相看也得时间,好媳妇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几句话的功夫,便有夫人过来说话。

    金氏不得不打起精神来,等人走了她才回过神来“方才那位夫人,像是在相看我家安儿。”

    白嬷嬷笑道“如今永昌伯府四位少爷,只剩下咱们少爷还未定亲,可不成了热饽饽。”

    金氏一时有些感慨,等见到娘家大嫂,便提了一句“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十多年过去了,竟有人来相看安儿了。”

    金夫人眼睛一亮,似有若无的提起“安儿也不小了,如今又早早的中了秀才,可不是前程无量。”

    “妹子,你看我家嫣然如何”

    金氏脸色一僵,自然是不如何。

    金夫人却像是看不见她的神色,继续道“嫣然也是你从小看到大的,她性子好,最是爱笑,从小就对安儿照顾有加,这外甥女成了儿媳妇,妹妹也不用担心安儿将来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说是不是”

    当年孩子都小的时候,金夫人就曾想过这桩婚事,只是被金老爷打消了念头。

    那时金夫人还想着,妹妹都能嫁入永昌伯府,她女儿嫣然自然也可以,不过是多一些嫁妆,金家又不是出不起。

    可这么多年过去,金家银子越来越多,金嫣然的婚事却还未定下。

    金夫人碰了壁,这才知道但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不会娶一个商户出身的媳妇,金氏当年才是意外,金嫣然再想找一个高门大户哪里容易。

    至于那些破落户,金夫人自己也是看不上的,哪里肯让女儿带着嫁妆,去填补装不满的窟窿。

    所以时隔多年,她才再一次提起这茬子事儿。

    可惜任由她说得天花乱坠,金氏都不可能同意。

    她喝了口茶,淡淡道“嫂子,这事儿不合适。”

    “哪儿不合适了”金夫人有些不高兴,“妹子,你也是金家出来的人,那不成还瞧不起自己的娘家”

    金氏到底在永昌伯府多年,也学会了说话的技巧。

    “嫂子,不瞒你说,安儿的婚事我是做不得主的,别说我,就是伯夫人也不能做主,还得老太太和伯爷点头。”

    果然,听见这两尊大字,金夫人的脸色一僵。

    金氏继续道“你也是知道,伯爷对我们安儿寄予厚望,早前还专程为他找来先生,如今又让他参加科考,对他的婚事自然也早有安排。”

    “嫂子,你瞧我日子过得顺遂,可在永昌伯府里,我又能说得上什么话。”

    “但凡是个主子,面子都比我大一些,安儿这事儿,我是真的做不了主。”

    为了儿子的婚事,金氏也不要面子,拉着嫂子诉苦起来。

    半真半假的话,让金夫人皱了眉头“你是安儿的亲娘,难道你同意了,他们还能说出一个不字来。”

    金氏幽幽叹道“嫂子,你也是伯学的亲娘,可他的婚事,你能做得了主吗”

    金夫人被刺了一刀。

    金伯学议亲的时候,金夫人多般的心思,最后全给金老爷打消了,即使心底很是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将媳妇娶进门。

    “妹妹不同意就不同意,怎么还说到我头上了。”

    金氏也不惯着她“嫂子能体谅我就好。”

    临了就顾着自己喝茶。

    金嫣然确实是她亲外甥女,她也疼,可跟儿子比起来就差远了。

    平心而论,金家的姑娘模样出挑,可婚姻大事哪能只看这个。

    不提家世背景,光是看性格,当外甥女,金氏是喜欢的,可当媳妇,那就不成了。

    金嫣然是爱笑,但是也爱闹,那性子说的好听点是娇俏可人,说的难听点就是刁蛮,被宠坏了。

    赵云安比她小了三岁,可次次她带着回娘家,都是安儿哄着嫣然玩,不然一会儿功夫,嫣然就得闹脾气。

    这些当外甥女时还能忍受的缺点,当媳妇是万万不能的。

    金夫人气白了脸“妹妹如今过着好日子,却忘了自己的根脚,你家那个姓孙的表小姐,不也要嫁入安宁伯府了,我家嫣然哪一点比她差”

    金氏头疼道“嫂子,这如何能比较。”

    不提家事,金氏真心觉得嫣然比孙素心差远了,孙素心虽是寄居的表姑娘,当年只带着个包袱进了伯府。

    可这么多年来,她懂事听话孝顺,天长日久,就连刘氏对她也有几分真心。

    且看四姑娘五姑娘那么不对付,在这位表姑娘面前却还算和气,可见厉害。

    光是这一点心计能耐,就能甩开金嫣然一条街。

    金夫人却不懂,她满心眼觉得是小姑子不愿意帮忙,女儿才寻不到好人家。

    一番对话,姑嫂两个不欢而散。

    等人走了,金氏就叹了口气“嫂子怕是生我气了。”

    白嬷嬷笑道“夫人做得对,这事儿怎么能贸然答应下来,咱们七少爷大好前程,哪能随便就定了亲。”

    “再说了,这是舅夫人的意思,舅老爷可不一定还这么想。”

    金氏也知道,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绝。

    想了想,她又道“早年大哥大嫂对我都是好的,他们为嫣然的婚事操心,我也能理解,哎,等忙完了这段,我去找大嫂说说。”

    “大嫂认识的人多,大郎媳妇也有见识,指不定真有合适的人。”

    金氏心底盘算的好好的,哪能想到金夫人气呼呼的回去,赌咒发誓一定要给女儿找一户高门大姓,到时候好杀杀小姑子的威风。

    这些暗潮汹涌,赵云安是不知道的。

    赵云平的婚事顺利结束,紧接着便是赵月珊和孙素心,两人一前一后,都在年底前嫁了出去。

    一时间永昌伯府多了一个媳妇,少了两位姑娘,连带着院子都空落了一些。

    赵云安却无心关注,因为他发现,明明身处于青春发育期,他的身高似乎长得太慢了一些。

    难道真的被赵云昇说中,他自小脑子用的太多,以至于长不高了

    更让他难过的是,常顺刚来的时候比他还要矮一个头,谁知道进京之后吃饱穿暖,那个头就开始蹭蹭蹭的长。

    才半年的功夫,居然就直接超过了赵云安,看得赵云安心惊肉跳,生怕他长得太快。

    马贵也啧啧称奇,忍不住问“常顺,你真的才七八岁吗”

    哪有七八岁的孩子长这么高的

    常顺也有些迷糊“大家都说我七八岁。”

    赵云安忍不住道“肯定不止,指不定是你以前没吃饱,所以不长个儿。”

    常顺摸了摸肚子,觉得还真有可能,因为从他有记忆开始,只有一段模糊的岁月是能吃饱的,后来便一直处于饥饿之中。

    当年收养他的婆婆还在时,常顺也不敢敞开肚子吃饱,怕把家里头的粮食都吃空了。

    一直到来到永昌伯府,常顺一开始也不敢敞开了吃,还是赵云安发现他肚子总是咕咕叫,裤腰带勒得特别紧,这才发现。

    当时赵云安发作了好一顿火,压着常顺当着他面吃,一直到吃饱为止。

    也是那一次,赵云安实实在在震惊了一把。

    常顺不但力气大,还是个饭桶,这不是贬义词,而是他放开肚子吃的时候,能扎扎实实吃下去一桶米饭。

    马贵都咋舌“这要是寻常百姓人家,怕是养不起。”

    幸亏赵云安有钱,他养得起。

    赵云安看着就笑,笑着还夸“吃得多才长力气,常顺,从今往后你每顿饭都要吃饱,少爷还等着你变成大力士,好为我效力。”

    从那一天开始,常顺每一顿总是能吃饱。

    吃饱之后,常顺的个头便一发不可收拾的长起来,迅速的超过了赵云安。

    赵云安怕不对劲,还特意带去看了看大夫,结果大夫只说长个子,若是担心就多喝一点骨头汤,说有好处。

    骨头汤自然不费事,常顺每顿饭都能喝上一个汤盆。

    此刻听着赵云安夸,常顺憨憨笑道“我吃得多,所以才能长高,不然都白吃了。”

    赵云安忍不住有些忧愁“哎,我吃得也不少,为什么总是不长高”

    看了看左右书童“咱们三个我最矮。”

    常顺忙道“少爷还小,马上就会长高了。”

    马贵也说“我比少爷大好几岁呢。”

    赵云安眼睛一转“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

    “可是少爷,长个子是老天爷定的,咱也没办法。”马贵很是为难。

    常顺低下头,努力使自己矮一些,别超过少爷太多。

    赵云安站起身“人定胜天,你们瞧着我,我马上就能追上。”

    他心底琢磨着,看看永昌伯府男人的平均身高,就知道基因不差,金氏的身材在女人里头也不算较小玲珑,比刘氏还略高一些呢。

    这么对比,他应该长得比三哥高才对。

    为什么现在差距这么大,肯定是三哥练武,吃得多长得快,生长激素分泌的多。

    赵云安很快定下了计划,从这一天开始,他重新分配,加长了自己练武的时间。

    除此之外,赵云安还特别住一起饮食来,太甜太咸没营养的少吃一些,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没有牛奶,羊奶也可以凑合一下。

    就是羊奶一股子腥味,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咽。

    金氏不知道儿子在闹什么,但儿子想吃点什么又不费事儿,早早的买了十多只山羊回来养着,够他每天喝一桶。

    翠玉又找厨房试了试,最后往里头加了茉莉花,煮完捞出来,那膻味就去掉了。

    赵云安总算解除了捏鼻子喝的状态。

    结果金氏买的山羊太多,每天产奶的量也大,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永昌伯府每个院子都在喝茉莉花奶,吃羊奶做的小点心。

    除了赵云安之外,没有人喜欢喝羊奶,倒是点心味道不错,大受欢迎。

    没办法,剩下的羊奶全进了常顺的肚子,随着长身体,他的饭量一直在增加,每天多喝一桶羊奶不在话下。

    同样的羊奶喝下去,赵云安个头看不出来,皮肤倒是越发白嫩,看着水灵灵的。

    常顺却疯一般的长个子,原本瘦削的模样也不见了,开始长出硬邦邦的腱子肉来。

    这样强烈的对比,一度让赵云安差点放弃计划,幸亏后来熬过了尴尬期,他的个子也涨起来,总算没辜负赵家的优秀基因。

    这一日,赵云安刚喝完羊奶,正在院子里头活动筋骨呢。

    赵云平就匆匆忙忙的走进来,看见他就说“呦,哪儿来的奶娃娃,一股子奶香味,快过来让我闻闻。”

    赵云安挤出一个假笑“呦,这不是我贵人事忙的三哥吗,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赵云平哈哈一笑,一把搂住他“臭小子,走,帮哥哥一个忙。”

    “不去,我一个奶娃娃能干什么。”

    “行行行,是哥错了,你是秀才老爷。”

    “这还差不多,什么事儿”

    “出去了再说。”

    赵云平说着,一把提留,直接将弟弟背着走了,气得赵云安大喊“赵云平,快把我放下来,不然咱来绝交。”

    马贵常顺连忙跟上去,常顺跃跃欲试,似乎要冲上去解救自己少爷,得亏被马贵拽住了。

    等金氏出来的时候,就只听见赵云平哈哈大笑的声音。

    金氏没瞧见自家儿子多羞恼,还对翠玉说“瞧瞧,这俩孩子感情多好。”

    她哪知道自家儿子被拐上了贼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