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矛盾

作品:《躺赢的科举人生

    “大姑娘, 夫人和二姑娘回来了。”

    听见丫鬟的禀报,顾季夏便往前厅走,还未进门, 她便听见了继母的骂声。

    顾夫人这次是气狠了,她原以为这桩婚事十拿九稳,但凡她露一个风声,那永昌伯府还不得上赶着结亲。

    毕竟赵云安只是二房的遗腹子,从小没爹,亲娘不过是个商户女,顾夫人甚至觉得将女儿嫁给他, 那就是低嫁。

    哪知道刘氏金氏半点不给脸面, 把她挤兑的颜面扫地。

    回到家, 越想越气的顾夫人道“金氏不过是个寡妇, 商户门第出来的没见识玩意,竟敢给我难堪。”

    “改明儿我便要出门说道说道,赵云安一个遗腹子, 指不定命硬的很, 将来克妻克子。”

    顾季夏忍不住皱眉“母亲要出去说什么”

    她听顾夫人说得实在是不像话,便出声打断了她。

    顾夫人冷哼一声, 冷眼瞧她“呦, 大小姐你这消息可真灵通。”

    “我这儿前脚回来,你后脚便巴巴地过来了。”

    顾季夏淡淡道“爹爹临走之前让我管家, 那我自是要担起管家的职责来。”

    一听这事儿,顾夫人脸色更是难看“我看你爹是老糊涂了,整个京城也没有当娘的还活着,却让女儿管家的道理。”

    这样的话顾季夏听多了,她只淡淡道“母亲,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今日你要去永昌伯府道谢,做女儿的不好阻拦,但你若是胡言乱语给顾家惹来祸患,那我只能给爹爹写信,让他来处置了。”

    顾夫人脸色一黑“永昌伯府半点不把我顾家放在眼里,给我难堪,难道我在自家骂几句都不成了。”

    顾季夏看了眼妹妹,淡淡道“母亲要骂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京城里头也没有拿孤儿寡母作践的道理,传出去,别人会以为母亲心胸狭窄,因提亲不成便反口污蔑。”

    “这样对妹妹的名声也是不好的。”

    “你,你在威胁我”顾夫人恼怒道。

    “女儿不敢。”顾季夏脸色寻常,继续说,“母亲也知道,圣人宠信永昌伯,永昌伯世子也颇得重用,赵家上下有四人在朝,其中两人都是天子近臣。”

    “这样的高门大户,就算爹爹在此,也是要客客气气的。”

    顾夫人又被压了回去,她心底不忿,便道“你别吓唬我,赵云安本来就是遗腹子,命硬,这是整个京城都知道的事情,怎么别人可以说,我就说不得”

    顾季夏皱了皱眉头,她不知道到底是哪位夫人多嘴,将这些闲言碎语传到了顾夫人耳中。

    她这位继母入京之后,是越发没有分寸了。

    北宁那么小,继母得罪人也无妨,可京城却不一样。

    顾季夏叹了口气,反问道“母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赵七公子是自幼丧父,可圣上颇为宠爱,一度想要收为义子。”

    “母亲,你可知道永昌伯老夫人是圣上的堂姐,正经的宗室郡主,你在这里妄议皇亲国戚,但凡传出去一两句,怕是要被责罚的。”

    “什什么”

    顾夫人听说这事儿也吓了一跳“还有这事儿。”

    她只知道赵云安颇得皇帝青眼,那是在去年的宫宴上瞧见的,只以为是皇帝宠信永昌伯,所以爱屋及乌。

    谁知道永昌伯老夫人还是郡主,皇帝居然还要收下赵云安当义子。

    顾夫人此刻也有些后怕起来,她讷讷道“我,我也没说什么。”

    临了又怪继女“你既然知道,为何不早些告诉我,那我也不会贸贸然得罪人。”

    “母亲生怕我跟着,走的太急,我还未来得及说出口。”顾季夏意有所指。

    顾夫人想到自己出门的时候兴冲冲的,自以为给女儿找到一户勉强合适的人家,巴不得甩掉顾季夏,免得她占了先,此刻想起来也是讪讪。

    “行了行了,反正我说一句,你倒是有千百句等着我。”

    顾夫人看这个继女也是分外的不满“我不再说就是了,你也不用老盯着我。”

    “那就最好。”

    顾季夏又道“都到年底了,母亲便在家好好置办年货,想必过一段日子,赵家也会把这些不愉快给忘了。”

    顾夫人哼了一声,扭过头不想看她那张脸。

    永昌伯府内,金氏并未将这件事告诉儿子,怕他好心办坏事,倒还是反倒是不高兴。

    一开始她还有些担心,毕竟顾夫人瞧着不是善茬。

    谁知道过了半个月都是风平浪静。

    刘氏宽慰道“我看她就是个没头的炮仗,点不着,倒是省事儿了。”

    金氏也松了口气,道“我还怕她恼羞成怒,出去胡说八道。”

    “她一个外来户,真要出去胡言乱语也得有人信。”刘氏倒并不担心这些。

    禄亲王妃出殡后不久,珠玉郡主便再一次请求离京回凉州。

    这一次皇帝应下了。

    很快,珠玉郡主便收拾了行礼,带着女儿丁傲儿离开了京城。

    日子越发冷了,这一年的夏天特别热,冬天又特别冷,连带着下雪也多。

    赵云安偶尔在椒兰院里坐着,听见金氏在算账本,也能听出今年庄子地里的收成都减产了不少。

    “娘,连温泉庄子上的出产也少了吗”

    金氏也有些发愁,点头道“可不是吗。”

    “听你舅舅说,今年大魏各地的收成都不好,京城附近还算是好的,减产不多,可有些远的地方粮食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五成。”

    赵云安放下点心“这么严重”

    金氏点了点头“你舅舅到处收药材,说今年药材价格上涨,甚至还有地方直接绝收了。”

    赵云安皱起眉头,想到赵云衢说的话。

    只是他回京之后,到处歌功颂德的,对于灾情偶有提起,却实在是不多。

    金氏见他一直皱着眉头,笑着摸了摸他的脸颊“安儿放心,就算地里头减产,咱家的银子也肯定够花的。”

    赵云安笑道“娘,我不是担心这个,既然减产了,那就把租子也减少一些,免得佃户们日子难过。”

    金氏点头道“这是自然。”

    “娘特意派人去了庄子直接通知,免得那些个庄头在中间作祟,我这边减了的租子,倒是落到了他们的口袋里。”

    金氏管理庄子多年,也是很有经验。

    再信得过的庄头,金氏也是有一二分提防,时不时便要派出身边的人查看,免得他们欺上瞒下,日积月累便成了大麻烦。

    赵云安来了兴致,索性坐在旁边翻了翻账本。

    今年收成低,收购的价格却在涨,家里头瓜果蔬菜连带着炭火都涨价了不少。

    看着里头的花销,赵云安忍不住咋舌“原来我一日要花这么多钱。”

    光是吃的,冬天新鲜的瓜果蔬菜就不便宜,更别提别的吃穿用度了。

    就像是屋子里头用着的炭火,金氏疼他,用的是最好的银丝炭。

    这种炭火黑底白霜,点起来没有一丝烟味,点燃之后耐烧不容易熄灭,优势明显,但同样的价格也很高,不是寻常人家消耗的起的。

    永昌伯府的份例里,少爷姑娘们想日日都用银丝炭也是不行的,金氏都是直接拿自己的银子补贴。

    每次看到这些,赵云安都庆幸自己得亏是生在了勋贵之家,永昌伯府有银子,金氏嫁妆也丰厚,还有舅舅一年年的补贴,要不然日子哪能那么舒坦。

    赵云安忍不住怀疑,等将来自己入朝为官了,拿着的俸禄能不能养活自己。

    “这哪儿多了。”

    金氏笑道“你最是省心,除了吃一口好的,对穿的用的都不讲究,身边统共也就那么几个人,花销还不如瑾儿几个大。”

    在金氏看来,自家儿子简直是节约,每个月除了偶尔的应酬,买点点心,月例银子都花不完。

    哪像是那边的二少爷,整日里问账房要银子,月钱根本不够花用。

    临了又说“让你穿新做的熊皮大氅你偏不乐意,说太热,放着多浪费。”

    “太重了,穿上活动都不方便。”

    “那就穿狼皮的,那是青色的,你不是喜欢那颜色。”

    “也太厚实。”

    金氏忍不住伸手戳他额头“我看你就是嫌麻烦。”

    赵云安为自己辩解道“大金猫的四只小猫还在我屋里头呢,我要穿着狼皮大衣回去,那小猫都要吓坏了。”

    小猫满月之后,赵云安就直接给猫母子几个挪了位置。

    谁知那三花母猫养大了小猫后,毫不留恋的离开了,将四只小猫全扔给了大金猫。

    大金猫不胜其扰,带孩子带的日渐消瘦,又将小猫丢给了赵云安,自己不知道溜达去了哪里。

    赵云安服了这对不负责任的猫夫妻,但也得承担起养护小猫的职责来。

    金氏听了就笑“那也是你活该,谁让你老纵着那只大猫,现在酿出苦果来了吧。”

    母子俩正说着话呢,忽然外头有丫鬟喊道“又下雪了。”

    抬头一看,可不是又开始下雪。

    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从天空落下,棉花可开心了,在院子里撒欢的乱跑,留下一朵朵小梅花。

    金氏皱眉道“虽说瑞雪兆丰年,但今年的雪也太多了一些。”

    “翠玉,年底府里头做了新棉衣,你问问有没有旧棉衣要扔了不要的,有的话就收起来,到时候送到庄头上去。”

    赵云安点头道“娘想的周全,虽说是旧的但也是好东西,想必佃户们定是不嫌弃的,收到了定会心生感激。”

    “我也不要他们感激,到底是帮家里头干活的人,只希望他们别挨饿受冻。”

    “我娘真是活菩萨。”

    “就你会拍马屁。”金氏瞪了他一眼。

    几场大雪下来,京郊的民宅都倒塌了好几间,雪灾的奏折才终于到了皇帝案前。

    皇帝一看果然心生不悦“都是干什么吃的,既然知道几年冬天雪多,为何不早做准备。”

    批骂了一通,皇帝又立刻下令赈灾。

    有皇帝带头,一时间京城的勋贵人家,也纷纷在城外建立起施粥的棚子来。

    其中最为积极的自然就是二皇子和四皇子,其中以二皇子手笔最大,一连十数个施粥的大棚,从到早晚都熬着热腾腾的白粥。

    受难的百姓喝了,自然是纷纷称颂。

    就连朝堂之上,百官也对二皇子倍加称颂,连带着皇帝也给了他几个好脸,一下子将抠抠搜搜的四皇子压了下去。

    二皇子不免有几分志得意满,很是高兴“父皇今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了我。”

    曹宇算是二皇子的老丈人,但在这位皇子面前,他是不敢摆谱的。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如今瞧着,陛下对您赞赏有加,恩宠无限。”

    二皇子哈哈笑道“父皇从小便疼我,只是前些年老大老三闹得太难看,所以他才冷了心,等时间久了,我跟母妃自然能把他哄回来。”

    曹宇想着这段时间皇帝对二皇子的赞赏,心底也觉得自己选择没错。

    他兴奋道“殿下,百姓受灾,对您却是个好机会,不如乘胜追击,让陛下知道殿下您才是民心所在。”

    至于雪灾之下,有多少老百姓会饿死冻死,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二皇子拍着曹宇的肩头,觉得这侧室没娶错。

    “曹大人,此次也多亏了你,若不是你为本殿带了那么多银钱回来,怕还有不趁手的时候。”

    提起那件事,曹宇脸颊一抽,笑道“为了殿下,属下心甘情愿。”

    见二皇子心情好,他又提了一句“不过程青松那边”

    二皇子冷哼一声“父皇如今屡屡夸赞,晾那程青松也没胆去告。”

    一开始,二皇子也想过收付程青松,奈何这位大学士又臭又硬,好话歹说都不听,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幸好曹宇就很是听话,办事虽然粗糙了一些,但胜在效果不错。

    曹宇见他不以为然,微微皱眉,心底总有几分不安。

    但他见二皇子心情极好,也不敢纠缠,只说道“殿下,那永昌伯府那边是否要略作打点”

    二皇子一听,便叹气道“早知道永昌伯会如此得到重用,早些年便该娶一个赵家的女儿才对,可惜迟了。”

    曹宇却说“殿下,赵家没有待嫁的女儿了,可却又一个还未成亲的儿子。”

    “你是说赵云安”

    “正是。”

    二皇子犹豫了一会儿,摇头道“他不行。”

    “为何”

    曹宇不明白“听闻永昌伯极为宠爱侄子,若是能与赵云安联姻,想必永昌伯便会倒向殿下您。”

    二皇子却低声道“母妃试探过,但父皇大怒,他对赵云安的婚事早有安排。”

    谁都知道永昌伯疼爱侄子,赵云安身上还有皇帝的金口玉言,二皇子自然是早有打算,只是被皇帝直接骂了回去。

    曹宇心头一跳。

    暗道倒是他小看了赵家那个小子,这可真真切切是在皇帝面前挂了号的。

    一时间,曹宇忍不住嫉妒起来。

    不就是运气好,投胎到了永昌伯府,又长着衣服好皮囊,这才得了皇帝的青眼。

    再想到皇帝年事已高,等到二皇子登基为帝,那他便是从龙之功的重臣,等到那时候别说是赵云安,就算永昌伯在他面前也得矮一头。

    想到美好的未来,曹宇忍不住笑了。

    翁婿两个都很是高兴,喝了个酩酊大醉。

    二皇子绝不会想到,这竟是他最高兴的一天。

    第二日,二皇子酒醉还未全醒,又问起施粥的事情来。

    下属一一回答,脸色却有些不对劲。

    二皇子皱眉道“施粥可有什么不顺利的地方,是哪个刁民闹事儿了”

    “不不不,粥棚那边一切顺利。”

    即使二皇子为了节省银钱,让他们买最差的米粮,但只要能吃,吃不死人,那些老百姓自然不会抱怨。

    二皇子怒道“是我那好四弟又做了什么”

    “四殿下那边没有动静。”

    “那你为何吞吞吐吐”

    下属战战兢兢,鼓起勇气道“宸妃娘娘传信出来,说说中宫有喜。”

    “什么”

    二皇子猛地起身,一个头晕差点没直接厥过去。

    “殿下小心。”

    二皇子却一把甩开他“这怎么可能,那老女人都快四十了,怎么可能有喜。”

    “母妃会不会弄错了”

    下属苦着脸“千真万确,陛下令太医院院正亲自诊脉,确定皇后已经怀孕三月。”

    愤怒不足以形容二皇子此刻的心情,前一晚,他还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可后一天,皇后有孕的消息,就像是一巴掌打在他脸上,打破了他的幻想。

    “三个月,居然已经三个月了。”

    显然,皇后定是早就知道自己怀孕,一直等到坐胎稳当了才公布。

    二皇子心底怀疑皇帝也早就知道,只是一直瞒着他们。

    恍然之间,二皇子忽然想起来,似乎就是从三个月前开始,皇帝对他与四皇子的态度,一下子和善了许多。

    那时候他光顾着高兴,顾着跟四弟争宠,只觉得父皇是想开了。

    如今看来,父皇哪里是想看,根本就是知道皇后有孕。

    二皇子安慰自己“才三个月,她那么大年纪不知道能不能生下来,就算能生下来,也不一定是皇子。”

    说到这里,二皇子眼底闪过一丝狠毒。

    皇后并不是没怀过身孕,生过皇子,可上一个没能活下来,这个必定也不行

    皇后怀孕的消息,如同一颗惊雷落入水中,激起千层涟漪。

    皇帝大喜,封赏不断,一时之间中宫风头大盛,用亲信将宫殿围的跟铁通一般,宸妃昭妃的人都不能进。

    朝堂内外议论纷纷,皇后若是能高龄产子,那这孩子便是皇帝唯一的嫡子。

    就如当年高宗一般,太后也曾高龄产子,可惜的是那孩子太过年幼,以至于皇位落到了当今的头上。

    那么这一次又会如何呢

    蹦跶的欢实的二皇子与四皇子,一夜之间忽然沉寂下来。

    但这平静之下,酝酿着的必定是更大的惊涛骇浪。

    永昌伯府里,赵云安听见这消息也惊掉了下巴。

    “皇后有孕,真的假的”

    赵云衢笑道“太医院院正亲自把脉,自然是真的。”

    “可是”

    赵云衢知道他的意思,解释道“皇后虽然年过四十,但若是调理得当,这个年纪怀胎生子也不算罕见。”

    仔细一想,皇后的年级比宸妃还要小一些,怀孕却是不奇怪。

    但这毕竟是古代,这年纪放到现代也是高龄产妇,赵云安忍不住担忧起来“若能顺利自然是好的,只怕多生是非。”

    赵云衢却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皇后能有孕,其余嫔妃未必不能有好消息。”

    在他看来,皇后想要有身孕,总不是她一个人能做到的,要知道皇帝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这些年宫中少有音讯,其中定是需要太医调理的。

    赵云安长长叹了口气“今年各地遇灾,陛下不想着赈灾救民,倒是一门心思想着生孩子。”

    “别瞎说。”赵云衢瞪了眼弟弟。

    赵云安摸了摸鼻子“本来就是。”

    “如此一来,后宫定会更乱,到时候”

    赵云衢拍了拍他脑袋“想这么多,也不怕长不高”

    “大哥哥,我现在可已经比你高了。”赵云安站起身,用身高表示自己的不满。

    赵云衢哈哈一笑“长得再高也是我弟弟。”

    “行了,这不是我们可以管的事情。”

    别说他们,就算是太后还活着都管不了,再者赵云衢看来,不管是二皇子亦或者四皇子,实在都不是为君王之相。

    若是皇帝能多活几年,皇后生下的嫡子能够长大成人,或许能破除现在的困局。

    赵云安鼓了鼓脸颊“临近年底还有这么多事情,偏偏大伯今年又不能回来。”

    “大哥哥,你说过了年,我去边疆看一看大伯怎么样”

    “不怎么样,你娘我二婶决不能答应。”

    赵云安抓了抓脸颊“现在不去,以后就更难出门了。”

    赵云衢开玩笑道“等你高中,大哥哥帮你谋一个外放,就放你大伯眼皮子底下,到时候你爱怎么看他就怎么看。”

    赵云安一听,眼睛亮起来“这个主意好。”

    说着还拍了拍心口示意“指不定这东西我用不上,大伯能用上。”

    “你啊”赵云衢无奈摇头,他要真敢把弟弟外放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家里头祖母都能抱着他哭。

    兄弟俩正说着话呢,砚书脸色凝重的走进来“大少爷,七少爷,小的有要事禀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