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0章 默契

作品:《躺赢的科举人生

    “大少爷, 是七少爷的信。”

    休养了大半年,赵云衢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

    如今已经入春,可他依旧裹着厚厚的大氅, 畏寒的抱着暖炉子。

    听见是赵云安的信件, 赵云衢才提起精神一些,只是刚接过去便皱了皱眉。

    “这封信是从哪儿送来的”

    “是驿站送来的。”

    赵云衢微微挑眉, 驿站, 若是紧要的信件, 赵云安绝不会请驿站派送。

    他微微点头, 这才发开那封信,从头至尾看了一遍。

    信件内容很是简单,无非是拉家常, 又为赵瑾两个报平安,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赵云衢笑了一声“七弟总是记挂着家里, 我记得他爱吃京城的点心,去跟少夫人说一声, 多准备一些送过去。”

    “是。”

    赵云安便将信件收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叫来砚书“定是出了了不得的事情, 否则不会有人拦截安儿的信件。”

    “少爷, 您是说七少爷的信别人拆过了”

    赵云衢点头道“七弟让驿站送信,其中便有古怪。”

    “方才我拆开信, 从中看到了七弟所留的暗号, 意为危险将至。”

    “七弟身在漳州府,他所了解到事情, 大约是与青州营和凉州军有关。”

    赵云衢敲了敲桌面,又道“听闻王家与丁家密切来往,想必与此事有关。”

    凭借着对赵云安的了解, 对京城的熟悉,赵云衢很快将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他感受到风雨欲来的危险,又道“安儿送来的人可安顿好了”

    “都住在温泉庄子上。”

    赵云衢额首“派人盯着王家与丁家,若有异动,便请老夫人与夫人们去庄子上避难。”

    “少爷,那您怎么办”

    赵云衢摇头“我是走不得的。”

    砚书还要再劝,赵云衢咳嗽起来,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当年我们不能走,这一次也走不得。”

    之前赵云衢心底还在怀疑,丁家与王家的所作所为,皇帝到底知不知道,如此一来,他倒是可以确定皇帝并不知情。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允许外臣切断他与臣子的消息。

    等到傍晚时分,赵云昇过来了“大哥,我听说你收到七弟的信了”

    “在这里,你自己看看吧。”赵云衢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赵云昇翻开一看,皱眉道“怎么都是家长里短,他距离青州营那么近,难道一点消息都没有。”

    赵云衢看了眼弟弟,叹气道“安儿即使有什么消息,难道还能在信里头写出来”

    赵云昇脸色一沉,往外看了看,压低声音问“大哥,你的意思是有人会盯着咱们永昌伯府”

    赵云衢没回答,只是说“你在礼部好好干,不该打听的别瞎打听。”

    赵云昇点了点头,又犹豫道“大哥,我还能将诚儿送走吗”

    “你说呢”赵云衢不答反问。

    赵云昇低下头,叹了口气“罢了,都是他娘自作聪明,如今想走也是走不了了,只能等着尘埃落定。”

    远在衢州的时候,赵云昇还抱怨永昌伯府事事都瞒着他。

    等他到了京城,进了礼部,接连见到康亲王、荣亲王和太子的争夺,才知道其中的艰难。

    这几位斗法,牵连到前朝后宫,这些日子让人提心吊胆。

    匈奴再次来犯,北疆告急,凉州军与北疆军共同抗敌的消息传来时,漳州府的春耕才刚刚开始。

    “战况如何”

    赵云安皱眉问道。

    “不大好。”

    “匈奴人是有备而来,且兵强马壮,姜蓉镇再次失守,北疆军不得不退守临城,凉州军从侧面夹击,但走漏了消息,损失惨重。”

    赵云安立刻抓住问题“不对,北疆军才是抗击主力,怎么会是凉州军损失惨重。”

    “具体情况小的也不知晓,只知道情况不妙。”

    赵云安皱了皱眉。

    落到他手中的布防图,已经在年初便送到了赵云平手中。

    即使赵云平无法取信顾斌,可他们有布防图在手,也不该处处被动挨打才是。

    除非

    赵云平一皱眉“若是如此,他们想趁机消耗凉州军。”

    可如此作为,岂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顾斌没理由这么做。

    赵云平不知道的是,此刻顾斌也是震怒不已。

    他目眦尽裂的看向监察使“陛下圣旨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众将士们送死”

    “顾将军不必动气,陛下对将军是千万个信任的,正是如此,才想让将军将曾经的汪家军统一,不再分什么北疆军,凉州军。”

    顾斌却连连摇头“即使要重整汪家军,也不可拿那么多人的性命冒险。”

    监察使又说“丁家图谋不轨,居心叵测,竟然意图改朝换代,其心可诛,顾大人,陛下此举也是无奈至极。”

    “若不能耗损凉州军兵力,一旦打起来,到时候大魏将生灵涂炭。”

    顾斌拧紧了眉头“即使如此,顾某也无法坐视不理。”

    监察使脸色一冷“顾将军是要抗旨不尊吗”

    顾斌沉了脸。

    监察使又说道“顾大人家眷还在大魏,难道就忍心见大魏生灵涂炭”

    “凉州军那么多人,也不是没有无辜,可陛下此举也是为了保住更多百姓的性命。”

    “丁家的狼子野心,自以为掩饰的好,殊不知永昌伯在北疆多年,早已摸到他们的蛛丝马迹,并且早早的上禀陛下。”

    “顾将军,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凉州军能为保驾护国而死,死在匈奴人的刀剑之下,死得英雄之名,难道不比抄家灭族好吗”

    顾斌无法反驳。

    但他更加不能理解的是,堂堂君王,在面临匈奴来袭的时候不想着守住大魏,反倒是想办法排除异己。

    难道他就不怕匈奴人大驱直入,占领整个大魏吗

    监察使见他沉默下来,自以为他已经答应,笑盈盈的说道“顾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陛下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再者,凉州军耗损了匈奴实力,到时候顾将军岂不是更能马到成功”

    顾斌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撩开帐篷出去了。

    很快,顾斌便召见了自己的亲信。

    “将军,既然是陛下密令,咱们也不得不从。”

    赵云平站在人群之后,他身份低,是靠着永昌伯儿子的身份,才能进入这帐篷。

    此刻他朗声道“既然你是密令,可见圣旨”

    顾斌迎上他的视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凉州军与北疆军同出一脉,危难当头,也不能坐视不理。”

    赵云平更是说道“今日若坐看凉州军送死,他日焉知这屠刀会不会落到我北疆头上。”

    还有人犹豫道“可陛下的密令。”

    “保家卫国,是我等职责。”

    顾斌一锤定音。

    等到下属离开,顾斌却单单留下了赵云平“女婿送来的布防图你可看了”

    赵云平点头“虽不全中,但也可作为参考,若能以此布阵,也许还能奇袭成功。”

    顾斌却更加头疼“若执意出兵,到时候圣上问罪起来,你我都要获罪。”

    “将军心底早有答案。”

    赵云平心底怀疑丁家与永昌伯的失踪脱不开关系,可大敌当前,也绝对不能容忍匈奴人在大魏的国土上肆虐。

    深宫之中,皇帝气色红润,甚至带着一种诡异的亢奋。

    皇后温柔的喂他喝完药,拿起帕子帮他擦干净嘴角,这才说道“瞧着陛下的气色又好了一些,看来这次丹方对症。”

    皇帝点头道“朕也觉得这几日精神抖擞,似乎年轻了十岁。”

    皇后笑着说“陛下身体康健,这才是大魏的福分。”

    皇帝却看了她一眼,问道“听说这几日太子与丁傲儿很是亲近”

    皇后点了点头,又说“太子年幼,傲儿又是个温柔大方的,对他很是照顾,天长日久的,两个人的感情很是不错。”

    哪知道皇帝叹了口气,转头就说“皇后,你打消这念头吧。”

    皇后脸色一顿。

    皇帝继续道“丁家的狼子野心,想必你也略知一二,与他们合作那是与虎谋皮。”

    皇后脸色大变,跪下来请罪“陛下,臣妾绝无此意啊。”

    “你有也不算什么。”皇帝淡淡说道。

    瞧见发妻脸色大变,他拉着皇后起来,又说道“丁家是留不得的,朕在走之前,一定会为太子扫平障碍,皇后,你且安心。”

    皇后张了张嘴,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看着皇帝苍老却带着诡异红晕的脸颊,她很想问一句,陛下,你会将康亲王和荣亲王也扫平吗,他们才是太子最大的障碍啊

    皇后最终也没有问出口,因为她心底知道,太子是陛下最疼爱的孩子,可康亲王与荣亲王也是他的孩子。

    即使这些年对这两个孩子充满了失望,可皇帝却一忍再忍,对他们十分宽容。

    从宫殿里离开,皇后的脸色一点一点沉了下来。

    她何尝不知道丁家的厉害,当初逼得皇帝与太后不惜让珠玉郡主下嫁,暂时稳住了丁家。

    这么多年过去,丁家已经成了汪家之后,皇帝的又一块心病。

    皇后站在紫禁城高处往下看,可是同样的,丁家掌握的权柄,却能让她儿子坐稳太子之位,成为未来的皇帝,而不是整日担惊受怕。

    很快,皇后便召见了太医院院正。

    “你老实告诉我,陛下的身体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太医院院正脸色苍白,冷汗不停的往下掉。

    “陛,陛下龙体安康,定能长命百岁。”

    啪嗒。

    皇后直接摔了杯子“圣人的身体到底如何,你我心知肚明,秦大人,你是想随陛下陪葬,成为皇陵里的一道孤魂,还是与本宫合作,留下全家性命。”

    太医院院正不停的哆嗦着。

    终于,他重重磕了个头“陛下,陛下他中毒至深,怕是已经药石无灵。”

    “一旦断了丹药,陛下定会药瘾难耐,五脏六腑衰竭而死。”

    “若是持续服药呢”

    “若是持续服药,那丹毒就会继续累加,迟早都会中毒身亡。”

    皇后虽然早已猜到皇帝的身体情况,此刻依旧是心底一颤。

    太医院院正苦着脸道“皇后恕罪,并非是微臣不作为,陛下一开始服用丹药的时候,微臣也是劝过拦过的,可陛下执意如此。”

    “等到发现不对,微臣屡次劝说陛下断绝丹药,可陛下就是不听啊。”

    他心底也是暗暗叫苦,世界上最难做的就是太医,每个病人都比他们身份贵重,他就算是医术高超,皇帝弃之不用,他又有什么办法。

    皇后脸色一冷“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

    早知道丹药用久了,人真的会死,她拼死也会拦住陛下。

    可陛下如今越发沉迷丹药,甚至在宫中建造了摘星台,皇后也毫无办法。

    想到太子,皇后狠了狠心“你跟我说实话,陛下到底还有多少日子”

    “长则数年,短则几月。”

    皇后脸色一沉“数年是几年,几月又是多少月”

    “也许是一月两月,也许是一年两年,也要丹药以及陛下的身体。”

    太医院也是使出了浑身的法子,化解丹药的毒性,可耐不住皇帝一天三餐的吃。

    最多才两年。

    两年之后,太子才几岁,即使皇帝能够传位给他,他真的能坐稳皇位吗。

    要知道在他上头,可还有两位早已成年,入朝多年,培养了无数人脉的亲哥哥。

    “本宫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太医院院正忙不迭的退了出去。

    很快,皇后身边最受信任的大宫女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宫廷。

    暗潮涌动,第一个发现不对劲的是赵云衢。

    他早早派人在王家与丁家盯着,很快便注意到这个不寻常。

    赵云衢心底咯噔一下,再派人查看,果然发现京城周围有兵力调动。

    凉州军如今被困在北疆,无法脱身,能够调动京卫所的人只有皇帝,而让他觉得心惊肉跳的是,庆余来报,在郊外发现了异军。

    赵云衢很快想起赵云安曾经提过的,凉州拉壮丁一事。

    皇帝机关算尽,可丁家也留了后手。

    殊死战争,最后胜负难料。

    永昌伯府内,赵云衢正在说服赵老夫人去温泉庄子。

    赵老夫人却握住他的手,开口道“衢儿的孝心,祖母心底知道。”

    “可如今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何必再躲躲藏藏。”

    赵云衢皱眉“祖母”

    “现在不走,只怕就走不了了。”

    赵老夫人又道“该来的,终归都是要来的,我们几个女眷躲在庄子上又能如何,倒不如一家人在一起。”

    赵云衢摇头道“祖母,这一次,怕是比上一次还要严重。”

    赵老夫人却道“正是因此,祖母才不能走。”

    “祖母这辈子命不好,早年送走了你祖父,后来又送走了你二叔,如今你爹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衢儿,你不必再劝我了。”

    赵云衢看向刘氏等人。

    刘氏只说“母亲说得对,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

    她怕死,但让她丢下儿子苟且偷生,那也是不行的。

    卢氏更是说“官人在哪里,我们就留在哪里。”

    她更是笑道“就算我们有心想走,可又能走到哪里去,官人也说了,此次与上次不同,郊外恐怕更加危险。”

    如此说来倒是也有道理。

    赵云衢抬头,见她们满目镇定,很快下了决心“既然如此,只能让他们潜伏进京,正好这些日子乱的很,到时候藏在府中,也能有自保之力。”

    既然如此决定,赵云衢自然要把事情告诉弟弟。

    谁料到还未等他安置妥当,京城的变化却比他想想的还要更快。

    丁家显然早有准备,丁郡马在得到皇后消息时,脸色就是一冷。

    “真不愧是李家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心狠手辣。”

    他浑身都是冷意“幸亏丁家早有准备,如今在北疆的那些人,不过是汪家留下的残兵和民间壮丁,死得精光倒省了一笔粮草。”

    原来在去年匈奴来犯时,丁家与匈奴常有往来,便从他们口中得知其中异样。

    皇帝自以为是黄雀,殊不知丁家一狠心,竟是拿一直以来并未完全降服的军士做马前卒,消除皇帝的戒心。

    而丁家真正的兵马,如今已经围在京城附近。

    “既然皇帝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

    皇帝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自以为算无遗策的计划,却毁在了枕边人的私心之中。

    亦或者,丁家早有不臣之心,如今皇帝的逼迫,只是让他们将计划提前了时间。

    “父皇,皇后联合丁家造反,已经杀到了宫门口,您快跟儿子逃命吧。”

    第一个出现在皇帝面前的,竟是荣亲王。

    皇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荣亲王眼底有恐惧,有担忧,但更多的却是窃喜“是皇后联合丁家逼宫造反,丁家不知从哪儿来的人马,如今大肆进城烧杀。”

    “父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搬救兵要紧。”

    “皇后,竟然是皇后。”

    皇帝不敢相信,跟他少年夫妻,一辈子相互扶持走下来,甚至太子的母亲,竟然会与丁家勾结。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能为什么,皇后定是要让太子登基,自己垂帘听政啊”

    一口心血涌上头,皇帝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来。

    荣亲王吓了一跳,忙道“父皇,您坚持住,传位诏书呢玉玺呢,您要是出事的话,岂不是让乱臣贼子误国。”

    喊打喊杀的声音不断传来,身处郡主府中,丁傲儿脸色沉凝。

    她刚要起身出去,却被丫鬟拦住“郡主,大人吩咐,您不能离开这里。”

    丁傲儿脸色一沉“外面发生了何事”

    “奴婢不知,郡主,不如您喝喝茶,吃些点心,等大人回来再说。”

    丁傲儿蓦的推开她“大胆,我要去哪里,岂是你可以阻拦的。”

    可没等她走出去多远,两个侍卫拦住去路“郡主,大人吩咐,今日您不可随意乱走。”

    “外头乱的很,郡主,您还是待在家里头更安全。”丫鬟也追上来。

    丁傲儿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恍然发现,父亲对她的疼爱,周围人的尊敬,似乎都是假的,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她的话根本无人理睬。

    这一刻,丁傲儿终于想起母亲临死前说的话。

    世界上除了她自己,再也无人靠得住。

    包括她的亲生父亲。

    见她脸色不好,丫鬟又说道“郡主,等大人回来,一定会亲自跟你解释的。”

    丁傲儿嗤笑一声,没有再坚持。

    京城其余的勋贵,却远不如丁傲儿这般镇定。

    虽说因为北疆打仗,京城气氛僵凝,可他们没想到这战能直接打到家门口来。

    丁家的兵马进城之后,几乎是直奔达官显贵的宅邸,但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被暂时控制起来。

    永昌伯府也被围得团团转。

    伯府之内,小刘氏吓得脸色苍白,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赵云昇与赵云安都不同意他们上京。

    赵诚已经被外头的声音吓得哇哇大哭,小刘氏紧紧搂住他,心底也是禁不住的后悔。

    早知如此,她就该等一等,等太子登基,亦或者其他皇子上位了再说。

    可现在后悔也迟了。

    赵云昇脸色沉凝的走进来“出不去,门口都被堵住了。”

    小刘氏哭得更加厉害“早知如此,我就让诚儿留在漳州府,是我害了他。”

    赵云昇不耐烦的骂道“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

    小刘氏忍不住掉眼泪“那现在怎么办,他们会不会伤害我们”

    “暂时不会。”赵云昇心底也不是很确定。

    按理来说,丁家就算想造反,也不会大开杀戒,尤其是永昌伯府现在无足轻重。

    赵云衢也是这么想,再加上丁家的兵马在城外,城外可能更加失控,他才会同意家人留在伯府之中。

    可世事难料。

    丁博文自以为胜券在握,等他们冲进皇宫,却发现皇帝消失不见了

    深宫之中,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屋子。

    丁博文怒视皇后。

    皇后脸色一变“陛下一直在这里,并未离开。”

    “一定有暗道,给我找,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丁博文喝道。

    若是走脱了皇帝,即使他手中捏着小太子,到时候也会落到下风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