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 番外 皇太孙

作品:《躺赢的科举人生

    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

    朕继天立极,当立元储,以固国本。

    仰惟祖宗,皇长孙瑾, 天资英奇, 今立为皇长孙,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李瑾头戴皇太孙礼冠,恭恭敬敬的从皇帝手中, 承接过册立太子的圣旨。

    他站在只比皇帝略退一步的位置, 俯瞰着芸芸众臣,一时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他也作为观礼人之一, 见证了先太子的册封典礼。

    蓦的, 李瑾的目光落到百官之首的位置, 那是皇帝最为宠信的臣子, 先太子最为疼爱的弟弟,他的七叔。

    叔侄俩心有灵犀,赵云安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 微微抬头。

    下一刻, 他露出一个慈爱中带着鼓励的笑容。

    李瑾有些惴惴不安的心, 忽然镇定无比。

    皇太孙册封典礼之后,一直以来朝堂中的争论似乎都消失了。

    固然还有老臣觉得皇太孙太过年幼, 不如册立三皇子来的妥帖,可皇帝铁了心如此,他们有心反驳也无力坚持。

    李瑾的日子却像是被人按下了加速键。

    先太子病故之后, 一直被宠爱的李瑾便迅速的成长起来,而成为皇太孙的这一刻开始,他更是深深感受到肩头的分量。

    皇帝不再将他当做孩子,不管是上朝,亦或者处理政务,都会将他带在身边。

    曾经与七叔李谦们一起出宫玩耍的日子,一下子便距离很远。

    皇祖父说“瑾儿,你是未来的皇帝,要担负起大魏的重任来。”

    皇祖母说“为了你,三郎不惜远走西南,瑾儿,你要记住这份恩情。”

    母亲说“瑾儿,母亲只有你了,你要争气懂事,万万不可让皇上失望。”

    李瑾都听进了心里,也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偶尔也会觉得有些累。

    “瑾儿”

    一道声音打断了李瑾的思绪。

    抬头一看,李瑾不由自主的露出微笑“七叔。”

    赵云安走近,似乎想抬手摸一摸他的头发,却又想到什么而放下“怎么看起来很累的样子,是昨晚没休息好吗”

    李瑾微微一愣,笑着说道“只是这几日事多。”

    “七叔怎么来了,是来找皇祖父吗”

    赵云安点了点头,又说“方才已经觐见过陛下了,现在是特意来找你的。”

    “谦儿几个说要去温泉庄子玩,想着你许久没出宫了,特意来问你去不去。”

    李瑾心头一跳,他自然是很想去的。

    不只是贪玩,心底还很是想念谦儿妤儿他们三个。

    可想了想,他还是摇头“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处理完。”

    赵云安哪里不懂他的心思,笑着说道“陛下也答应了,公务是处理不完的,人总不能一直紧绷着,偶尔休息一下才是劳逸结合。”

    七叔总是有很多歪理。

    但李瑾喜欢七叔的歪理,他没犹豫多久,很快点头道“那七叔等我,我换一身衣服就来。”

    温泉庄子果然很好玩,这里种着许多果树,这会儿正是挂果的季节,亲手摘下来一两颗,一边泡温泉一边吃,心情也分外好。

    李谦胃口大开的连吃了三个,笑嘻嘻的说“大哥,我难得回来一趟,今日你要是不来,改天我走了,你就见不着我了。”

    李瑾就问“三叔今年还是不回来吗”

    “我爹他都玩疯了,乐不思蜀。”李谦打趣道。

    李瑾心底却有些愧疚“都是为了我,三叔是为了避嫌。”

    李谦一听,立刻道“大哥,你可别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我爹娘的性子你还不知道,他们高兴着呢。”

    李瑾脸上这才放松了一些。

    赵云安将这一切看在眼中。

    等只剩下他们叔侄两人,赵云安提议道“瑾儿,七叔帮你搓背。”

    李瑾很自然的转过身。

    赵云安帮他搓背,不知不觉中,李瑾已经是半大的小子了,虽说身高还差一些,但身上一捏都是腱子肉。

    皇帝因为太子早逝,对皇太孙的身体极为重视,李瑾再忙,每日都要抽出时间来练武。

    赵云安不但帮他搓背,还顺手按了按他紧绷的肩膀。

    “公务重要,身体更重要,不要太累了。”

    这么小的孩子,肩膀这块都硬邦邦的。

    李瑾身体放松下来,含糊道“总要有人处理。”

    赵云安却笑道“养着这么多大臣是做什么的,不就是为上分忧。”

    “若是时时都需上头处理,那他们岂不是吃白食。”

    李瑾扑哧一笑。

    赵云安又道“你还小,不必急着长大,慢慢来,有大伯和七叔在。”

    “我们家瑾儿有的是时间慢慢长大。”

    李瑾鼻头一酸,他迅速低头,藏住眼底的泪光。

    赵云安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帮他舒展了一番筋骨。

    等泡完温泉离开,李瑾只觉得神清气爽,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疲惫都消失了。

    皇帝看见他第一眼,便笑着说“看来没白白出宫一趟。”

    李瑾难得害羞一笑“让皇祖父和七叔担心了。”

    皇帝招手让他近前,看了看李瑾的气色,又道“还是你七叔细心,朕总想让你快些长大,却忘了你还是个孩子。”

    李瑾笑道“皇祖父委以重任,孙儿只觉得高兴。”

    皇帝点了点头,让他回去了。

    李瑾回到寝宫,还未进门就听见内侍禀报,先太子妃卢氏正在里头等他。

    李瑾微微叹了口气“母妃。”

    “瑾儿回来了。”卢氏身边还放着炖好的滋补汤药,“是不是饿了,这是母妃亲手炖的汤,你喝喝看合不合胃口。”

    李瑾其实在宫外已经吃过了,是他们亲手采摘,七婶婶亲自下厨做的一桌饭菜。

    但是他还是坐下来喝了一大碗“母妃做的就是好吃。”

    “你喜欢就好,母妃以后还给你做。”

    卢氏慈爱的笑着,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忽然问道“听宫人说,是永昌公带着你出宫了这是去哪儿了,到现在才回来。”

    李瑾心底一叹。

    “只是去了永昌公府的温泉庄子,见了谦儿几个。”

    卢氏一顿,笑着说道“谦儿也该回西南了吧,这几日也不见他入宫。”

    李瑾知道她的担心,握住母亲的手“母妃,三叔七叔有心辅佐,否则不会如此的。”

    卢氏笑容有些僵硬,但还是点头道“是啊,你父亲还活着的时候,也是最相信这两个兄弟,他们感情一贯是很好的。”

    可下一刻,却又说“只是你几个表哥表弟常常说想跟你亲近,又碍于身份不好开口,若是你得了空,也跟他们一道儿玩耍。”

    李瑾脸色淡了下来,只说“好,我记住了。”

    卢氏见他神色不好,微微皱眉,却又不好再说什么。

    显而易见的,皇太孙与赵云安,甚至于李瑾等人的关系都极为亲近,可与卢家的表兄弟却十分疏远。

    卢氏有心拉近他们的关系,却收效甚微。

    她哪里知道,随着卢大人入内阁,与程老先生分庭抗礼,使得皇帝不得不调赵云安入内阁,才刹住了这个风头。

    卢大人曾经也是皇帝的好友,心智开明。

    可随着年纪增加,女儿成了先太子妃,外孙成了皇太孙,卢大人的心也跟着大了。

    偏偏这嫡亲的外孙,心完全偏向于赵云安,这让卢大人如何甘心。

    卢氏听了亲娘的话,也觉得亲爹担心的有道理。

    比起大权在握,深得盛宠,年轻力壮的赵云安,卢家才是皇太孙最好的依靠。

    若将来皇帝驾崩,皇太孙登基为帝,那时候身居告知的赵云安舍得放权吗

    不只是卢大学士、卢氏担心,皇后也担心,甚至文武百官都担心。

    在皇帝的放纵,甚至是推波助澜之下,赵云安手握重拳,一呼百应,甚至在民间的名声极好,远超过皇太孙。

    程老先生入内阁后,曾几次上书皇帝,直言不讳这样的情况并非好事。

    偏偏皇帝极为信重这位侄儿,但凡是赵云安的弹劾一律留中不发。

    耳边说话的人太多了,李瑾一开始坚信着七叔,可一日日,一年年,数十年如一日的猜疑声音中,他看着依旧年轻的七叔,偶尔也会陷入深思。

    赵云安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但他只能假装不知。

    一直到皇帝驾崩这一日。

    皇帝这一生跌宕起伏,民间常常说这位是仁君,同样也是天选之子,要不然他一个私生的皇子,能够平平安安一辈子已经难得,怎么可能机缘巧合之下,夺得帝位。

    可皇帝这些年的艰难和辛苦,外人无人可知。

    尤其是太子早逝,给疼爱嫡长子的皇帝重磅一击,使得他的身体迅速垮下来。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越发倚仗赵云安。

    赵老夫人病逝之后,皇帝的身体更是差了许多,就连太医都无可奈何。

    病榻之前,赵云安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太子,时隔多年,他心底悲恸,却不得不忍耐再三。

    皇帝拉住皇太孙的手,放在了赵云安手中“安儿,你要帮我照顾好瑾儿。”

    “大伯,云安发誓,只要有我一日在,绝不让任何人欺负了瑾儿。”

    皇帝放心了,看向李瑾“瑾儿,要听你七叔的话,他不会害你。”

    李瑾双眼微沉,心底悲恸“是,皇祖父。”

    皇帝宾天,皇太孙继位。

    李瑾登基为帝,依旧遵照先皇遗愿,奉赵云安为辅政大臣,甚至加封为永昌亲王。

    赵云安成为了大魏历史上,第一位被加封为亲王的异姓王。

    可他心底不但不喜,反倒是觉得心惊肉跳。

    即使李瑾看向他的目光依旧温润,就像是小辈都长辈的孺慕之情,可赵云安却敏锐的察觉到一切都已经不同。

    很快,他便发现朝堂之中,自己所带来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在他跟皇帝的政见不同时,文武百官首先竟是要看他的眼色,多来附议。

    这是先皇时期从不会出现的。

    先皇是他的长辈,同时也是靠着自己打下江山的明君,那时候即使赵云安大权在握,可朝堂上依旧听从圣灵。

    现在却不同了。

    第一次从新帝眼中看到隐忍时,赵云安便知道自己该走了。

    大朝会上,永昌亲王上书告老还乡,群臣哗然。

    新帝心头一跳,拧紧眉头“七叔年轻力壮,何谈告老。”

    于是一口回绝。

    很快,赵云安便上书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直到第九次。

    新帝终于召见了他。

    两人刚坐下,新帝便开口道“七叔,无论他们说什么,朕都是信你的。”

    赵云安见他面色真诚,心底倒是平添一份欣慰。

    “皇上已经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如今膝下已有两位皇子,臣如今也算功德圆满,能对得起底下的先帝与荣光太子。”

    新帝急声道“朕自幼以来,都是七叔辅佐左右,七叔真的要留下我一个人吗”

    赵云安只是笑“可陛下已经长大了,乾坤刚断,臣在不在朝都无伤大雅。”

    “陛下也该知道,臣向来是惫懒的性子,这些年都被先皇拘束在朝,早已十分不耐。”

    赵云安起身恭敬行礼“还请陛下应允,微臣想带着妻儿走遍大魏,看看天下风光。”

    一时间,新帝竟有些真的伤心难过“三叔如此,七叔也是如此,你们都要离我而去吗”

    赵云安反过来安慰道“微臣的职责已经完成,再留反倒是不美,何不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再者,大魏天下莫非王土,臣不管到了那里,依旧还是陛下的臣子。”

    新帝有些依赖的拉住他“七叔,我舍不得你。”

    赵云安心底感叹,可却心意已决。

    他心软,却依旧明白的知道,自己若是再留下去,少不得跟侄儿反目成仇,闹到不可收拾。

    趁着赵系一脉的官员还未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他现在推下去,尚且能留下叔侄情分。

    新帝再三挽留,却依旧没留住赵云安。

    赵云安拍拍屁股,带着妻儿远走他乡,他现在有钱有闲,还有亲王的名头,皇帝作为靠山,游山玩水不亦说乎。

    被留下的赵系官员傻了,不用人推都成了一盘散沙。

    新帝重掌大权,只是迟早的事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