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第 28 章

作品:《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最新一期的节目播出后, 不光是陈家,就连业内也开始关注起j省电视台这档“土味扶贫综艺”了。

    尤其是那些之前拒绝过节目组邀约的小明星们,简直懊悔得肠子都青了。

    谁能想到, 这样一个因为嘉宾频频翻车、差点被停播的土味综艺,现在居然起死回生,隐隐有爆火的迹象

    光是一场百家宴的直播, 最高峰居然有将近八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更别提后面放出来的剪辑版长视频了。

    短短几天时间,在某视频网站的累计播放量已经破亿了。

    就连节目正片在电视台的首播收视率,都完胜了某同时段热门全明星综艺。

    难道真的是他们没有大火的命

    亮瞎眼的数据一出来,节目组的招商团队瞬间就支棱起来了。

    以前是他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拉赞助。

    现在好了, 节目组的招商电话都差点被打爆了。

    更让业内其他人羡慕嫉妒恨的是, 卫昇这个素人,居然接到了李记的支线品牌代言合作邀请

    原来,上次李总和卫昇吃完饭回来,第二天酒醒了之后, 仔细咂摸了一番卫昇当晚说的那些话, 居然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以前他们李记一直专注于高端市场,从没想过要去挖掘下沉市场。

    可现在看来, 短时间内,即便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可绝大多数老百姓, 依然还是舍不得花钱买李记的高端健康调味品。

    那一刻, 李总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帮家里打酱油的往事。

    几十年前,国内的老百姓,即便收入很低, 绝大多数家庭还是吃得起酱油醋这些调味品的。

    那时候他们家住在镇上, 每次家里酱油醋快用完了, 他妈就会给他两毛钱,让他拿着家里的酱油瓶子去供销社打酱油。

    那时候的散装酱油都装在一个小口的大缸里,供销社有特制的铁皮勺子,一勺就是半斤,打两勺,正好是一斤。如果供销社有熟人的话,还会再多给一点,帮你把酱油瓶装满。

    散装酱油一毛五一斤,打完酱油,还剩下五分钱,正好可以买一小包麦芽糖,小时候为了抢这份肥差,家里孩子多的,都恨不得把酱油瓶抱在怀里。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厨房里的调味料,包装越做越小,价格越来越贵,打着零添加健康的噱头,就像卫昇说的那样,用高昂的价格,把普通老百姓拦在了消费门槛外边。

    这样是不对的。

    这一刻,李总的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使命感

    难道科技发展到现在,他们还造不出几十年前的散装便宜调味料了吗

    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民族企业,或许,不应该一味的只追求经济效益

    事实上,国内很多调味品企业,都是有能力生产低端产品的,只是因为利润太低,就像一些逐渐消失在药房里的便宜药一样,不是被市场淘汰,而是因为利润不够高而被强行挪出了生产线。

    也不知道李总是怎么和集团公司的领导汇报的,最后的结果就是

    李记决定在侯寨村所在的县,新建一个支线品牌的调味品加工厂。

    这个新的支线品牌,未来将会优先采购d县种植户种植的大豆,作为酿造酱油、制作黄豆酱的原材料,以此来带动d县的贫困地区百姓大批量种植高产黄豆。

    在价格上,支线品牌则通过削减营销推广费用、研发费用、包装费用之类的措施,直接把价格打到了十几年前的水平

    这么说吧,重新调整后的支线亲民品牌酱油,最便宜的,环保塑料袋包装的酱油,一包一斤装的,只需要三块钱。

    农村的老人家或许舍不得买二三十一瓶的酱油,但是,三块钱一斤的酱油还是吃得起的。

    这大概也是国内第一个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就先把代言人给定下来的品牌。

    作为李记支线助农品牌的代言人,卫昇的代言费也是低得可怜每年二十万元软妹币。

    不能再多了,二十万也是要卖掉好多袋酱油才能赚到的呢。

    高高在上的一线大品牌李记,突然变得这么接地气,全网的网友们都惊呆了。

    短暂的震惊之后,网友们纷纷表示虽然三块钱一袋的酱油,听着有点海克斯科技那味儿,但他们居然该死的想买一袋尝尝

    就因为李记在官宣支线品牌的时候,对外宣称,他们的支线品牌调味料,将会为华夏人复刻几十年前的“供销社散装酱油醋时代”。

    这怀旧感和期待值,直接拉满了好吗

    供销社时代啊九零后估计也只在年代文网络里才看过吧

    听说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去打酱油,有嘴馋的还会半路拿手指头蘸一下往嘴里塞,难道真的很好吃吗

    反正就三块钱一袋,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大不了,不好吃的话直接倒了也不心疼哇

    现在去超市买瓶矿泉水都要两块钱了好吧

    听说卫昇答应接下李记的“平价代言”,周明星嘴角抽搐了两下,表示可以帮卫昇和李记签约。

    毕竟卫昇现在还没有签约经纪公司,自己请律师的话也要花一笔律师费,周明星大方地表示,自己好歹也在胡家蹭吃蹭喝好几天,养伤的时候也多亏了卫昇妈妈照顾他,帮忙处理一下代言合约,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麻烦事儿。

    合约的事情还要慢慢谈,侯寨村这边,第六期节目正式开始录制。

    来自j市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二班的六十多个小朋友,也在老师和家长代表的陪伴下,乘坐大巴车来到了侯寨村,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劳动实践课研学活动。

    一下车,小朋友们瞬间就被村里安排的“运输队”给惊呆了。

    大黄牛

    小毛驴

    还有骡子哎

    村里的路还没修好,学校租的大巴车进不去,不过,这能难倒“诡计多端”的卫昇吗

    眼珠子一转,他就给这帮小崽子们安排了一个“乡村特色运输队”,让村长带着人,赶着从各家借来的牛车、驴车、骡车,把小朋友们接到村里去了。

    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小崽子们激动得小脸通红,双手紧紧扶着木头做的围栏,一脸新奇地看着乡村小道两边的风景。

    这时候的水稻已经收割完毕了,田里的稻茬简单翻耕了一下,老百姓在地里撒播的紫云英已经冒出了嫩芽。

    “老爷爷,这个田里长了好多草呀”嫩嫩的嗓音从身后传来。

    村长侯天保笑眯眯地纠正道“这个可不是普通的草,这是农民伯伯特意种的紫云英,这紫云英啊可是个好东西”

    “上面的嫩芽掐下来可以做菜,等老了,割回去,能喂猪、喂牛、喂小毛驴。”

    “开春的时候啊,这紫云英开花儿了,到时候你们来看,满地都是嗡嗡的小蜜蜂在采蜜呢,酿出来的蜂蜜,就叫做紫云英蜜。”

    “等花儿也谢了,咱们把剩下的紫云英打碎了翻耕在地里,还能作为绿肥,这样来年长出来的庄稼啊,就又高又壮实”

    “哇”后面传来一阵捧场的惊呼声。

    跟着的老师也是个会来事儿的,趁机从地里摘了一把紫云英,分给小朋友们。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紫云英的幼苗长什么样子,闻着什么味道,到时候都可以写在小作文里面哟”

    造孽啊,这必然是班里的语文老师没错了

    想尽一切办法,让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小崽子们积累作文素材,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运输队慢悠悠地停在了已经建好一半的游客体验中心。

    这里还有一节劳动课,等着小学生们来亲自动手呢。

    卫昇亲自戴着扩音器,负责今天的讲解。

    “小朋友们,这里就是咱们侯寨村今后的游客服务中心了,大家看到这片空地没有”

    “这里呀,原本应该种上花花草草的,可是呢,咱们侯寨村前些年刚刚脱贫,村里拿不出买花儿的钱,所以呀,我们打算在这里也种上一片紫云英花海。”

    “待会儿,大家每人会分到一把小锄头、一包紫云英花种,我们已经给大家划分好了责任田,前十名种好的同学,都有奖励的哦”

    一听有奖励,小崽子们立刻跃跃欲试起来。

    紧接着,陈梦洁这个临时赶鸭子上架的“伪农民”,提着小锄头,开始给小朋友们示范怎么挖坑种地。

    不远处,躲在人群里偷看的陈家夫妇俩也在窃窃私语

    “不得了这可是咱闺女长这么大,头一次下地干活”

    “那你还不靠近点,多拍几张照片”

    “哎呀,闺女在干正事呢,咱别去打扰了,我听说到时候节目组会在官微发布高清花絮图,到时候咱们直接下载不就行了”

    看到一帮小家伙们撅着屁股,吭哧吭哧的挥舞着小锄头刨坑,老师和家长们习惯性的就想拿起手机帮忙拍照录视频。

    这都是每次研学活动的基操了,回去还得做美篇、剪辑短视频交作业呢。

    就在此时,有两个年轻小伙子拿着专业相机还有拍视频的云台走到了小朋友身边。

    “咦你们也要拍视频做宣传吗”有家长好奇问道。

    卫昇跟个成了精的小狐狸似的,笑眯眯地凑过来解释道

    “刚才还没来得及和大家说,咱们侯寨村的这个劳动实践课研学活动,单团报名满三十人的话,还可以免费一项增值服务。”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小朋友们每人拍摄一组单人劳动照片和视频,并且免费给各位家长,作为学校劳动实践课作业的电子素材。”

    哇哦这么贴心的吗

    家长们两眼冒光,简直快要被侯寨村这项特色服务给感动坏了。

    谁能替他们解决孩子的劳动课作业,谁就是他们家的恩人呐

    老师们彼此对视一眼,不禁对侯寨村的劳动实践课套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要以为只有家长们头疼自家孩子的劳动课,老师们更头疼好吗

    要根据课本和大纲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实践课作业,还要考虑到三年级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不能太难,也不能毫无挑战性拜托很多年轻老师自己都没种过地呢,他们怎么知道什么样的农活适合三年级的小朋友

    可是不做也不行,这都是教学任务

    家长们只觉得老师整天在群里布置这个、布置那个,烦得不行。却没想过,其实老师更烦

    毕竟家长只需要帮忙做一份作业,老师至少要批改三十份作业

    还要绞尽脑汁的想出不同的词儿来夸奖鼓励小朋友,还要挑出优秀作业,重新整理一下,拿到学校去参加评比

    最要命的是,有些家长的摄影技术感人,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小朋友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现在听说侯寨村居然还有这种贴心的服务,几个跟队的老师瞬间就心动了。

    就是不知道,这两位摄像小哥,技术靠谱不靠谱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