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第 117 章

作品:《小知县

    过完年节, 纪炀要离开的消息还是瞒得严严实实。

    主要瞒着当地百姓,纪炀不想让他们因为自己费心伤神, 负责交接的官吏们自然听话, 嘴巴严严实实。

    只是每每下去办差,总会有乡亲问他们“怎么无精打采的,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看你累的, 要不然坐下来歇歇”

    他们这当中有不少早就做过官吏,但从未在一个地方, 如此受乡亲们爱戴。

    之前都是躲着他们的走, 现在不仅主动打招呼,知道他们没吃饭更会拉着坐下来吃个早点。

    当然, 他们要给钱的, 如果不给钱,被知府发现那可不得了。

    久而久之,官民的关系让所有外来者都不可思议。

    所以这会百姓主动关心, 也是正常的。

    这小吏叹气“没什么事, 也不是累的,如果再累点就好了。”

    这小吏没事吧

    怎么听着跟傻了一样。

    小吏羡慕地看着乡亲, 有时候什么都不知道, 那也是好事的。

    不过再怎么小心, 这事到底还会传出去, 毕竟换知府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没看古博城那边, 韩潇韩城主已经跑路了,所有事情已经交给布政使, 别人拿他也没办法, 谁让他本就是代理城主。

    韩潇甚至都没来灌江城, 只是给纪炀送了书信,说以后定还会再见。

    这分明是怕了纪炀,不知不觉再被拐过来,那怎么办

    纪炀看着好笑,但他知道韩潇是赶在新知府来之前便离开。

    他们韩家性格一直如此,这几年来帮忙,已经超过想象了。

    没看玉敬泉,凌俊鹏他们家人都搬了过来,反而韩家则稳稳留在潞州。

    这是早就有的打算。

    韩潇那边离开,古博城便万分不舍,这再听说纪炀要走,更是心痛万分。

    就连补开的关市,都不能让他们心里好受点。

    那关市原本是年前开,谁料去年大雪,推迟到今年,也就是昌盛四十一年的三月份。

    以后的关市时间也已经确定。

    每年的三月,六月,十月,各开一次,如果有其他事情,那再做调整。

    过来交易的关外人,看着古博城以及其他灌江府各地商户百姓的脸色,不知道还以为这次雪灾,他们受灾才厉害。

    明明关外才损失惨重,许多部落甚至死伤过半,羊群更是无一幸免。

    再看看人家关内,虽说也经历雪灾,但像没事一样。

    他们虽在关外,也知道雪灾时灌江府的情况,没炭火的发炭火,没食物的发食物,没房屋的安置住处。

    不管哪一点都是不他们能有的。

    也有些因为这些事起了贪婪的心,可看看人家的城墙,看看人家的城门,你的铁骑能踏过去吗

    人家兵强马壮,你打得过吗

    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生意。

    今年雪灾,人家关内还给他们一些优惠,买货物赠送一些盐巴,说是他们也受灾了,帮帮忙,连买羊羔的价格都低了点。

    至于灌江府百姓的脸色

    到底为何这样难看啊

    难看的原因,已经在灌江城了。

    那就是灌江府的新知府已经到了。

    别看新知府比纪炀大近二十岁,但刚过来,就对纪炀作揖道“纪大人的威名,下官早有耳闻了。”

    官场上,也不论什么年龄,自然还是按职务称呼的。

    不过看向纪炀,看他风神俊茂,眉宇俊朗,那身官服在他身上穿着,那就是明显的华衣,到

    自己穿上,只剩一身官场气。

    新知府咋舌,幸好纪炀已经成亲,否则他这相貌,这本事再回汴京,那多少人户都会明抢。

    “在汴京跟吏部交接的时候,就听说去年灌江府雪灾的事,二十年不遇的雪灾,您跟夫人两人却能处理得十分妥当。无一人伤亡不说,还在第二年立刻组织起来耕田,下官实在敬佩。”

    这位新知府二十八岁中的进士,当官也有十三四年,能在这个时间升任知府的,定然也有些本事,更是从知县做起,所以对实际的公务很是了解。

    不懂政务的人看来,可能觉得厉害,但也就那样。

    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明白,从九月开始预防,能立刻组织府内百姓清雪,组织小吏捕快兵士巡查,这是何等的行动力跟掌控力。

    隔壁凉西州知州,今年把雪灾处理得也很好,灾后的乱象全都没发生,人员伤亡控制在百人以下。

    但就是怕对比。

    不过谁也没拿纪炀这种教科书般的应对方式对比,实在太欺负人了。

    越是到危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纪炀的能力,毋庸置疑。

    纪炀笑着客气“以后灌江府还仰仗您,你说笑了。”

    他们这边和和气气,手下人则一脸难受。

    新知府带来的班底颇有些不服气,来了新领导,你们这些旧人怎么这个表情,难道是想排挤新知府

    他们自然是忠心的,可随着一点点交接,灌江府内里的事实在让人震惊。

    要知道其他地方,百姓能拥有自己田地那都是少数人家。

    可换做灌江府,上次平分土地可不是闹着玩的。

    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普通农户,稍微田产多点的,则要客客气气,遇到修路修水渠救济雪灾的,也要多出力。

    百姓互相监督,谁家大肆购置田产,兼并土地,便会被周围人举报。

    那些商贾更是要小心做人,苛待工人那伙计们会联合起来,将商贾告官的。

    靠着底下百姓自己监督,极大遏制这些人的发展,稍有不慎,就会被告上府衙。

    什么

    灌江府对商贾豪强限制太多

    不爽你可以走啊。

    走是不可能走的,先不说这里都是祖业家产,再者西北几个地方,哪里比灌江府更安定

    冲着官府不收苛捐杂税,已经可以了。

    这种好地方让他们走

    他们傻吗

    新知府跟他们的亲信,只觉得去过那么多地方,办过那么多差事,灌江府这样的,还是头一次见。

    更别说百姓们受教育程度,就算是个老太婆,也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各个县城的医女更是很多,极大保障很多人的健康。

    灌江府能发展到这种地步,实属罕见。

    等他们再回来,对纪炀的态度,那不用说。

    而纪炀跟林婉芸已经在打包行礼,他们一行人不日便要前往汴京。

    这次回去,倒是不那么着急,慢慢赶路即可。

    不过到底带谁回去,又是一件事。

    玉敬泉跟凌俊鹏肯定是不带的。

    卫蓝作为灌江府的捕头,同样不能离开。

    而身边小厮平安,家丁辛顺一行,丫鬟素竹等人,肯定要跟着回汴京。

    至于小吏

    其中“背叛”梁王的小吏蔡源,则不会不回去,就算回也要避避风头,否则正撞枪口上。

    纪炀已经给他在灌江城里安排了个七品的职位,只要好好做,以后不会亏待。

    剩下的小吏里面,佃户出身的小吏鲁战,还有小吏岳文塞则会跟在纪

    炀身边。

    那个书生龚选要留在官学好好读书,他的科举之路还未结束。

    除开他们,灌江府里自然还有不少得力干将。

    算来算去,愿意跟着他去汴京的小吏竟然有十七八个,纪炀选了其中五六个随行。

    还有个外乡人卡里,这会兴奋地不行。

    他来的时候带的人就不多。

    如今离开,同样不要太臃肿的队伍。

    再说了,把这些人都带走,灌江府还要不要发展了。

    能被纪炀点名跟随的众人自然立刻回家收拾行李。

    汴京

    要去汴京了

    他们有多高兴,不能跟着纪炀离开的官吏们就有多难受。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人人都知道,纪炀未来前途无限。

    也知道,早晚有一天会离开。

    纪炀看着众人,笑着朝默契来送行的知县们道“都说宰相起于州郡,又有人说,官之至难者,令也。”

    “我在汴京等着诸位。”

    这既然是鼓励,也是夸赞。

    虽说本朝没有宰相的职位,但当朝大学士也有首辅之实。

    纪炀说在汴京等他们,那就鼓舞他们,好好做事,回头或许汴京再见。

    那时候,大家就不是这七品芝麻小官了。

    人群里的知县们齐齐拱手。

    他们在灌江府这几年学的东西,实在带来太大改变。

    作为长官的知府纪炀,是他们最要感谢的人。

    有纪炀做上司,根本不用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只要好好办差,只要为百姓做事,他就不会为难任何人。

    很多人隐隐觉得,再也不会有纪炀这样好上司了。

    新知府看着,心里更是感慨。

    他做官这么多年,属下是真心送行,还是虚情假意,一眼便能分辨。

    此刻府衙众人的表情,显然是真心的。

    纪炀办公务厉害,跟属下相处也厉害。

    他这样的官员调到汴京,各处不抢着要才奇怪了。

    闲话并不多说,纪炀交接好之后,还是找了个人少的清晨离开。

    天还未亮,车马已经启动。

    除了随行的小吏仆人。

    自然还有娘子林婉芸,两个小孩江云中江白鹤。

    韩大夫等人会在女医馆再待一年,年底回潞州扶江县韩家,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新知府自然前去送行,以后很多人都要依仗这位前途无量的伯爵公子呢。

    卫蓝跟附近的凌俊鹏过来送行。

    两个大男人眼里都含着热泪,看样子恨不得都跟上。

    可他们也不能走的。

    他们还要看护好灌江府,不过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收到汴京的调令,重回知县大人身边。

    大人为了他们的前途,如今不可能让他们放下职务离开。

    他们两个眼眶红得厉害,还有连夜赶来的玉敬泉玉娘子,同样落泪。

    纪炀好笑道“又不是不见面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回头攒够资历,咱们汴京再见。”

    这话倒是让众人又笑。

    是了,要学他们知县大人,要乐观一点

    纪炀这边如此,林婉芸女医馆那边更是泣不成声。

    看着天都要亮了,再不偷偷离开,怕是不成。

    一会街上宵禁就要解除,百姓们肯定会出来送行,还是赶紧走为好。

    队伍渐渐前行,灌江城守城的兵士以及将士首领姜茂,也目送知府大人离开,眼里同样含着热泪。

    但纪炀他们刚出城没几里路,

    立刻被城外等到一夜的百姓围住,千言万语,都是挽留跟不舍。

    “纪大人,您不要离开啊。”

    “您真的要回汴京了吗。”

    “我们舍不得你们呜呜呜呜。”

    “知府夫人,我们不舍得啊。”

    “您以后还会回来吗以后灌江府再也没有您这样好的官员了吧。”

    几千百姓陆陆续续围住车队,边哭边说话,知道纪炀一定会走,还把自家的东西往纪炀车上放。

    “这是我们家晒的肉干,您跟夫人在路上吃。”

    “我们做的果脯,您一定要带上。”

    “还有煮好的鸡蛋,请您千万别不要嫌弃。”

    纪炀林婉芸一边跟乡亲们说话,小云中已经打听消息回来。

    原来是乡亲们知道纪炀要走,也知道是趁着宵禁街上没人的时候走,于是提前出城,在城外等了一夜,就是为了给知府大人送行。

    要说心中不感动,那是假的。

    纪炀也没想到,乡亲们竟然会这么做。

    再多的话也表达不了他的感激,纪炀只能道“大家放心,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纵然我在汴京,依旧会照拂大家。”

    “相信新知府,也相信你们自己,灌江府,一定会越来越好。”

    纪炀自然不会直接夸口说田税的事。

    可心里动田税,动关市税的心更加坚定。

    为了这些淳朴的百姓们,他都要去做。

    马车到中午,才又正式启程。

    这次他们将直接回到汴京。

    马车先到潞州城,再转坐船只,一直到汴京城,路上至少耗时三个月。

    到汴京的时候,应该要到七月份。

    可没办法,谁让他们东西太多,水路也更安全轻松些。

    巧的是,他们定下的行程,跟旁边一个羊贩子正好一样。

    到潞州的时候,那羊贩子甚至租了条平稳又宽敞的大船,还买了不少上好牧草,每一只羊都精心饲养,精心照料。

    纪炀看的哭笑不得。

    但这也证明如今灌江羊受欢迎的程度。

    值得羊贩子这么精心喂养,那说明在汴京肯定极受欢迎。

    这羊贩子没有看到百姓送行的一幕,只当低调的纪炀等人也是商贩,租船的时候还道“你们买卖的什么货物要是回汴京,怎么不买点羊回去”

    买倒是买了,但纪炀他们只是捎带手,买的并不多啊。

    羊贩子还道“看你们一车车东西,难道是果干他们那的果干卖得也好,不知道为什么,总比其他地方更甜。这次我也是银钱带的不够,否则肯定要多买点。”

    家丁辛顺等人负责护卫纪炀的安全,自然想让这个羊贩子离开。

    但纪炀默默听这个羊贩子说完,笑着道“你说的对,他们那的果干也很好。”

    听听旁人的议论,也能让纪炀自己查漏补缺。

    他能走到现在这一步,靠的可不是傲慢。

    不过辛顺的忠心,纪炀还是记下。

    之前身边人多,卫蓝又是个事无巨细的,所以他没有凸显出现。

    如今卫蓝不在,全程的安全都是辛顺负责,连带回来的护卫也是他调配,一路上竟然不比卫蓝差。

    身边的小吏岳文塞跟鲁战两人,也已经完全胜任现在的差事。

    但一上船,岳文塞便吐得死去活来。

    鲁战以前种田,身体好,反而什么事都没有,到了船上还捧着书卷。

    鲁战身材高大又爱看书,这种反差也是很有意思。

    别看他几年前大字不识,如今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明显是个

    好苗子。

    去了船舱二楼,林婉芸小心翼翼放好“实验室”里的东西。

    如今已经有了进展,这些东西可太重要了。

    旁边素竹在收拾东西,小云中小白鹤则在下棋。

    纪炀看了一眼,就知道小白鹤在让着她哥。

    江云中以前是个暴躁性子,人也敏感警惕,如今在纪炀他们身边养着,性格反而沉稳很多,才知道他之前那些敏感警惕,都是年纪太小,又想保护妹妹的缘故。

    现在看着,倒像是他真实性格。

    纪炀一进来,众人下意识回头看他。

    纪炀好笑道“要不要去钓鱼反正也没事做。”

    众人一头,就让船夫准备好器具,一家人去钓鱼玩。

    这也是他们难得放松的时刻。

    等到了汴京,卷王们可没这么悠闲的时间了。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一回去,肯定有无数宴席等着。

    纪炀跟林婉芸钓鱼的时候,还说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回去之后,他们住哪。

    纪炀上次回汴京并未回伯爵府,而是去自家别院。

    只不过意外成亲,成亲的时候自然搬回伯爵府,可他们满打满算,在伯爵府也没待多久。

    这次跟上次不同。

    这次回汴京,那必然是长住。

    如果长期住到别院,必然会被御史参奏,毕竟他便宜爹还没死。

    但住到伯爵府,难道开始宅斗模式

    纪炀跟林婉芸下意识拒绝,可想想对付那些人,也不用怎么斗。

    要不然请皇上赐个宅子

    人情也不是这么用的啊。

    不过说到底,就算住到伯爵府里,那里面唯一正经的女主人,只有林婉芸。

    林婉芸笑“还是回伯爵府吧,你庶弟不是成亲了,如今伯爵府谁在管。”

    庶弟的生母还是妾室,自然不能明着掌权,那只有庶弟的娘子了。

    林婉芸整好钓上一条鱼,继续道“放心,后宅交给我。”

    “花些时间摆平了,你我后顾无忧。”

    在其他人面前,林婉芸还会像她的名字一般婉转点说。

    但纪炀这里,她不用隐藏自己的聪明。

    “那毕竟是你的东西,不能给别人。”

    这倒是真的。

    既然如此。

    就回伯爵府。

    他这个伯爵府长子回去,也是宣告地位。

    虽说如今的纪炀已经不需用什么伯爵府嫡长子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可这层身份放在汴京,还是很好用的。

    外放的时候不算明显,可到了汴京,还是很有些说法。

    纪炀点头“那你尽管去做,做成什么样都行,一定是自己舒服的模式。”

    一户人家怎么过,全看当家娘子的。

    他就听她娘子的。

    林婉芸眨眨眼“肯定。”

    两人边说话边钓鱼。

    一个时辰过去,纪炀看看自己的鱼篓,再看看婉芸的鱼篓。

    自己的空空如也,林婉芸的竟然满载而归

    他俩明明并排钓鱼啊。

    怎么差别这样大

    再看小云中小白鹤都钓了些上来,这怎么能行

    林婉芸忍不住笑。

    过了半日,纪炀终于钓上来一条小鱼。

    不错

    总算没空军

    众人说说笑笑,路上过得很是惬意。

    七月初二,船只停靠在汴京码头,赶来迎接的王伯早早准备好,更是带了不少伙计下人。

    看着船只靠

    近,王伯心里万分激动。

    五年过去,王伯手里多了跟拐杖,不过看他走路的模样,拐杖根本跟不上速度。

    王伯身后的大儿子急忙跟着“爹,您慢点。别摔着了。”

    纪炀看着便笑,也扶了扶王伯,见他走路极稳,默默收回手。

    王伯的身体,根本不用扶的

    “少爷,五年半没见,您,您可还好。”

    王伯声音带着激动。

    虽说他们两月便通一次信件,但写信跟看到真人,还是有很大区别。

    纪炀认真回答“很好,一切都好,你呢。”

    “我也好,都好。”王伯急忙忙给后面下船的芸娘行礼,林婉芸快步上前扶起,“您是相公身边的老人,怎好行此大礼。”

    王伯看着少爷的娘子,见他们两个郎才女貌,眼神透着温和,显然感情极好,偷偷摸摸泪。

    真好啊。

    他们少爷如今名声好,官运也好,娘子娶得也的京中翘楚。

    若老侯爷泉下有知,肯定很高兴。

    众人寒暄一阵。

    王伯听到纪炀说要回伯爵府,立刻打起精神,整个人都焕发光彩,中气十足道“好就要回伯爵府您是未来伯爵府的继承人,怎么好让他人鸠占鹊巢。”

    巧了,纪炀林婉芸也是这样想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伯爵府的正门,角门的小厮吓得跌倒。

    少爷,少爷回来了

    而内里已经得了消息的纪炀庶弟夫妇,还有实际掌握伯爵府的庶弟生母,早就坐立不安。

    在知道纪炀调回汴京的时候,他们就害怕有这一刻。

    原本以为纪炀会再住到别院。

    可没想到,他刚下船,就带着家眷来了伯爵府正门

    虽说他久居外地,有了那么大功绩回来,伯爵府的大门也是开得的。

    但真开了,岂不是坐实他伯爵府继承人的位置

    就在里面众人还在慌乱的时候,纪炀指挥手底下的护卫去开门。

    难道他们不开自己就不能动了

    笑话。

    这些护卫们原本就是边关的将士,卫蓝跟凌俊鹏,还有吴将军千挑万选,给纪炀带了二十人回来。

    这二十人身上的杀伐之气,岂是伯爵府小厮比得上的。

    其中十人直接从角门进去,从里面开了伯爵府大门,并笑道“大人这可比当初开灌江城的城门容易多了吧”

    刚想反抗的家丁们听了这话默默退下。

    开灌江府的城门

    这些是打过仗的兵士

    纪炀接话“你们都是开过古博城城门的,这肯定不算什么。”

    古博城

    收复古博城的兵士

    竟然在他们少爷身边当护卫

    纪炀看着众人的表情,心里竟然有了个离谱的想法。

    身边有真正上过战场的将士当护卫,那他这个纨绔岂不是没人敢惹

    不错,是个思路。

    以后谁敢多说半个字,就要拿点纨绔的样子出来

    汴京城,不讲理的纪炀又回来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