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第 50 章

作品:《逆兰(重生)

    沂王有理由在京里多留一阵, 康王没有,他是个老实人,寿宴过后带着妻儿各处逛了几天, 又在自己的王府里收拾了几天, 就预备回封地了。

    临行前, 他来寻沂王,告别顺带也有桩事相求。

    “五弟,这是我给云仪请封的奏本, 寿宴那天我把父皇惹生气了,没敢再往上递, 怕父皇还没消气。你在京里留的时候长, 有机会的话, 帮我递一下可好要是不成,就算了, 过两年再说。”

    沂王没推辞, 直接答应了。

    康王很高兴, 和他道“五弟,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找我帮忙, 别客气,写信给我。”

    康王放心地走了, 沂王思忖片刻, 去寻兰宜, 发出指令“张太监下一次出宫时,让周氏打听一下,皇上最近的心情如何。”

    他自己可以直接请见,不过一来总得有个由头,二来, 如若碰到皇帝心绪不佳时,那想求的事也就难成了。

    “”兰宜一言难尽地抬头看看他,不想答应。

    窥伺君侧,这实在不像一个好人会干的事。

    她只是不担心他的野心,可不想跟他的野心共舞。

    沂王催她“你乱想什么是四哥的事。”

    兰宜才知道是为了云仪,小云仪在宫里替她解过围,兰宜就没法拒绝了,安排没跟张怀照过面的善时换了不起眼的普通衣裳,去走一趟。

    张太监深怕周太太不安分,去传话的人必须是女子才不会惹起宅院里的人注意。

    前日善时已经去过一趟,把嘱咐周太太另找稳婆的话传了。

    因兰宜实在难以解释这事她为何会知道,只得吐露一半实话,说沂王不认识周太太,不知道她是否可信,因此命人查了她一查。

    周太太当时一听,非但没有气恼,反而大是欢喜,传回话说,只盼沂王多派人在周围转悠转悠,产期越近,她心里越不安定,只怕到时被张太监去母留子,若有沂王府人在侧,她就放心多了,好歹求救方便些。

    又大为感激兰宜告知她此事。

    今日善时过去,周太太一口答应,又约定好按往常张太监明日就该出宫来了,后日下午,张太监赶回宫中后,杨升将会在远离皇宫周围的南城一家茶馆等候,到时沂王另派可靠的人去取消息就可以了。

    一两日期限很快过去,孟三顺利带回口信,皇帝心情终于好转,张太监也是因此才敢告假出宫。

    隔日一早,沂王便带好康王的奏本,进宫去了。

    连等待加上实际觐见,将近午时时,他才回到府里。

    兰宜正等摆饭,诧异地发现他脸色不佳。

    这可怪了,此前没有内应,他想做什么事都做成了,难道这次格外准备了,反而没成

    周太太给的消息不对

    事关小云仪和周太太,兰宜到底多点关切,问道“怎么了,皇上没答应”

    沂王淡道“答应了。”

    兰宜放下心来,那就没事了。

    她不再多问,安排侍女摆饭。

    沂王顾自沉郁,当着侍女们的面,没说什么,午膳用完,洗手漱口后,他跟着兰宜进了东次间。

    侍女们识趣地都留在了外面。

    兰宜犯着困建议“王爷心烦的话,不如去打坐念经。”

    她瞧他以前都是这么解决的,虽然不大管用。

    沂王拒绝“本王又不是和尚,念什么经。”

    兰宜“王爷不是好修道”

    “今日不想修。”

    沂王说着,不客气地踢去鹿皮靴,上来占据了她一半炕。

    兰宜无语,她已经习惯沂王午歇时过来了,横竖看他此时心绪,该是不想做什么,她也就拉过薄被,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寿宁侯今日让长子上了袭爵的奏本。”沂王躺到她旁边,以手臂为枕,忽然道。

    兰宜假装睡着。

    “他托了太子代为呈交。”

    “什么”兰宜欲待不听,到底失声睁眼。

    沂王侧过头来,瞥着她“本王不想再说一遍。”

    兰宜意识到这件事对他是有打击的,太子接连失利,终于反击,这一次,他找准了方向。

    二十年太子,毕竟不是白做的。

    “托太子的人是谁寿宁侯,还是寿宁侯的长子”

    沂王一怔,慢慢道“我不知道。太子只说是寿宁侯府所托。”

    他那时意外中有一丝惊怒,当着皇帝不能表露出来,因此也无暇深想。

    兰宜有点犹豫。

    沂王看出来,催她“有话就说,你跟本王,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兰宜只好道“我那日寿宴上听人议论,说皇上心里最重的人是先皇后。”

    她虽几乎未参与命妇们的谈话,但坐在人群中,愿意不愿意的,多少听见一些。

    沂王“嗯”

    “那寿宁侯府的日子怎么会那样难过。”兰宜偏过脸来。

    在京中沉寂这么多年不说,寿宁侯重病,府里连根得用的老参都寻不出来,康王曾说过太子不照顾,可皇帝还在,若皇帝稍加照拂,何至于此。

    命妇们口中的看重,与寿宁侯府的实际境况其实矛盾。

    沂王眼神变幻,似惊异,又似有点冷意,他最终没有回答,只忽地伸手将兰宜的脸捏了一把。

    兰宜真是后悔多嘴,瞪他一眼,迅速把脸正回去。

    沂王声音放缓“本王捏疼你了”

    过片刻,见兰宜没有回话,他也不说话了,抢了兰宜一小截被子搭在自己腰腹上,又寻到她的一只手握住,然后闭目养起神来。

    “”

    兰宜血气不足之故,手脚都比常人来得寒凉,他的手掌热烘烘的,这样的天气里倒有些妥帖之感,她忍了忍,便随他去了。

    两日后,沂王府来了位访客。

    是方太太。

    方太太没递拜帖,直接亲至,被引进来后,满脸怒色,张口便道“五郎,你别误会,是我大哥那个不成器的干的好事”

    沂王这时已经恢复过来,不动声色地点头“我猜多半如此。”

    方太太坐下后,喝了茶,歇口气后,仔细解释“父亲发过一次卒中以后,担心自己会变成老糊涂,考虑了一阵子,决定将该交代的交代下去,正好我回来,便召集了子孙,叫我见证,把家产都分了一分。爵位自然该我大哥承袭,父亲口述,大哥执笔,写好润色过了,按父亲的吩咐,该递去通政司,由通政司递去大内谁知道大哥嫌通政司流转慢,居然去找了太子”

    兰宜在一旁作陪,很觉得这个理由不成立,又不是紧急公务,听方太太的口风,寿宁侯府也不存在争爵,寿宁侯长子这个爵位板上钉钉,那早几天晚几天又有什么关系。

    “大哥办了这事,一直瞒着我们,今天太子到府里传旨,父亲才知道了,当着太子,什么也不好说,等太子走后,立刻骂大哥糊涂,赶着叫我过来了。”

    方太太说着,摇头苦笑“五郎,我不瞒你,我大哥真是个糊涂人,他到现在还不知悔改,一心以为借这个机会投靠了太子,府里的情形就能好起来。他太蠢了,太子拉拔谁,也不会拉拔先皇后的娘家,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一把年纪,居然不懂。”

    沂王沉吟片刻,问道“侯爷身体如何事已至此,叫他不要动怒伤身了。”

    “让大哥气得晕过去一回。”方太太答道,“不过醒来后,父亲还算明白,也想通了,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哥也一大把年纪的人了,由他去吧,只求王爷他日”

    方太太说到此处,看了一眼兰宜,才继续道,“不要太怪罪他。”

    沂王微笑了一下“本王自然不会。”

    方太太微微沉默之后,又道“气候渐渐寒冷,父亲说,他不想再留在京里了,准备搬到城外的温泉庄子上去,侯府以后就给大哥一家住了。”

    兰宜有所了悟,怪不得以寿宁侯府和沂王难得亲近的关系,在新帝登基之后,仍然默默无闻,根子在这里就站错了队。

    继任寿宁侯确实够蠢,不过两年之遥的富贵让他败了个干净,还能保留爵位没被清算,应该都是老寿宁侯及先皇后的遗泽了。

    沂王点头“本王知道了,若有空时,便去城外看望侯爷。”

    方太太面色微红,羞愧道“五郎,难得你不计较。我大哥说,原是在外面经人提醒才想起寻太子帮忙的,这个人说不定就是受了太子收买。太子今日到府,掩饰不住得意之情,夸大哥知趣孝顺,又说父亲应该早把爵位传给大哥,享享清福才是。我听着实在生气,我们府里的事,要他多嘴什么,大哥却是爱听这话,哼,我看他从此是一门心思跟定太子了。”

    沂王摩挲茶盏的手顿住“太子的原话是什么”

    方太太茫然“啊五郎你说哪句太子说了不少话。”

    “享清福那句。”

    方太太回忆着重复了一下,然后道“怎么了”

    沂王放下茶盏,道“没什么。父皇准了寿宁侯府交替袭爵,侯爷去温泉庄子之前,应该要再写一份谢恩奏本吧请侯爷将这一句添上姨母将本王的话带回便是,侯爷会明白的。”

    “哦,”方太太答应着,嗔怪了一句,“不知道你们打什么哑谜。”

    她是个急性子,站起来道“我这就回去告诉父亲。对了,五郎”

    她欲言又止,沂王道“姨母有话,但说无妨。”

    “我家里那位,也到京里来了。”方太太的表情看上去甚是纠结,“我刚上京时,他的调令就下来了,瞒着我,说要给我一个惊喜,昨儿到了,才叫人送口信给我,可是,我原打算等父亲到庄上安顿以后,就回去的”

    兰宜听得懂之前的哑谜,却听不懂这个了,方太太的丈夫也到了京城,外地官军调京一般都是升任,而且方太太也可以安心陪伴病中老父了,这不是件好事吗

    她看向沂王,只见沂王也没有显出欢喜,而是冷酷。

    “既然来了,姨母也不要多想了。”沂王缓缓道,“就去庄子上陪着侯爷吧。”

    方太太连忙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沂王没有再说什么,方太太却似得到了主心骨,告辞后轻松许多地走了。

    方太太走后,兰宜悠悠沉思。

    她知道,沂王许她在座,是因她把那话说开了,沂王有些事就不再避讳她了,但仍有许多问题,她是被瞒住的。

    比如沂王与寿宁侯府之间。

    她今日才觉出奇怪来,两边好像不是单纯的先皇后在宫里照顾过沂王、于是沂王成人后也对寿宁侯府有所看顾的关系。

    比那要复杂得多。

    老寿宁侯、继任寿宁侯,方太太,三个人,对待沂王居然是三种态度。

    其中毫无疑问以方太太最实诚,最亲近。

    她想到此处时,思绪断了,因听见沂王在吩咐人收拾东西。

    沂王府在城外也有一处温泉庄子,乃是当年沂王未就藩时受赐,与这王府一样,多年来都由留守的下人打理。

    沂王定得很急,明日就要走,窦太监闻讯赶来,撵小鸡一样火急火燎地把下人们安排得团团转。

    不过他一时也未知为何这么急切,向沂王建议“王爷,庄上那边这么多年空置,来时没想到会去,也没着人去收拾,不如缓两日”

    沂王独断专行“就是明日,一早就走。”

    “”窦太监只好苦巴着脸继续去指派下人们。

    兰宜不知为何,觉得有点好笑。

    沂王抽出空来瞥她“笑什么背着本王时倒爱笑,本王叫你笑时,你就不听。”

    兰宜板起了脸。

    听听这个话,谁能爱听。

    沂王又和气起来“孟源说你要多进补,这时节去泡一泡温泉,对你的身子也有益处。”

    兰宜起身“与王爷的益处更大吧。”

    走得这么急,分明是为了错开跟指使寿宁侯之间的联系。

    沂王勾唇笑了笑,他自然听出来了,目光却有意往兰宜周身上下一转,意味深长地道“那确实没错。”

    兰宜“”

    他就没有一句好话,一个好念头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