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第 107 章

作品:《风袅玉腰

    陈敏敏从酣梦中醒来, 她面含春意,眼波盈盈。

    她摸了摸身侧,已经没有余温, 她听见外间声音喧嚣,抬声将翠微唤了进来。

    陈敏敏问道“外面是做什么”

    翠微道“圣上吩咐了, 今日回宫。”

    陈敏敏面上发红,她喃喃道“圣上”

    翠微心中有异, 却听见陈敏敏问道“圣上早上没到这里来么”

    翠微不解, 她迟疑说道“圣上平日里就很少来我们这里”

    陈敏敏更加脸红“如今不一样了嘛,昨夜哎呀”

    她记得, 昨夜赵珣去而后返。

    她借着醉意将赵珣推到了榻上,他先是一言不发, 似乎还在生气, 后面渐渐情浓,他情不自禁抱紧了她。

    他对她说, 原来她有百般好处,他却是不识宝山。

    他说, 他因赵蘅玉善妒和眼前的局势不敢和她亲近, 要她多加忍耐。

    他说, 等她生了皇子后, 要封她做贵妃。

    陈敏敏托了托发烫的脸颊,终于冷静下来。

    翠微听着陈敏敏的话, 顿时神色一变,昨夜

    昨夜翠微领着陈五过来,正碰上发脾气的陈敏敏, 于是翠微叫陈五躲在一旁, 自己走了进去。

    陈敏敏让翠微端来一壶烈酒, 将太皇太后赐下的秘药下进了烈酒中,混着喝了个醉醺醺。

    当陈五走进去的时候,翠微心境胆颤地听见了陈敏敏娇媚喊他“圣上。”

    陈五一家性命都被魏国公府捏住,在这要命时候,只能硬着头皮顺着醉酒的陈敏敏演下去。

    翠微一下明白过来,陈敏敏昨夜将陈五当做了赵珣,这醉梦却还没有醒来。

    翠微忽然间不敢戳破这事。

    翠微说道“娘娘,今日回宫,事情繁多,恐怕圣上是不会过来了。”

    陈敏敏转念一想,昨夜“赵珣”叮嘱过,要她忍耐。

    翠微等着陈敏敏大发雷霆,哪知陈敏敏突然变得很好说话,她点了点头“说得有理。”

    护国寺祈福三日后,皇帝和妃嫔们终于回宫。

    太皇太后在慈宁宫对护国寺发生的一切尽在掌握,不慌不乱。

    她说道“陈妃是个藏不住事的,她信以为真就更好了。”

    芳嬷嬷有些不安“这事是瞒不住圣上的,娘娘可想好以后怎么办”

    太皇太后并不在意“他若想拿捏陈妃,哀家自不会放过皇后,他想得明白,他年轻,朝堂后宫也不能尽如他意。”

    太皇太后继续说道“他若肯废了皇后,广纳后宫,哀家也可以退让一步,将陈妃交给他处置。”

    芳嬷嬷思来想去,只能说“太皇太后圣明。”

    芳嬷嬷略微放下了心,太皇太后手段了得,何须操心,况且,太皇太后始终留有一个杀手锏。

    她是皇帝的生母。

    皇帝一旦得知,就算是太皇太后有天大的过错,他也不会怪罪她。

    天气渐渐热了。

    獬儿已经会走路了,也能说出简单的音节,他叫出口的第一个词语就是“娘”。

    后来獬儿会叫“阿娘”“娘亲”、“母后”,却就是叫不出“爹”。

    这让赵珣泄气又气恼。

    赵珣下朝就急匆匆地赶来了延福殿,他决心这几日教会獬儿喊爹,他是冲着獬儿来的,可是一进殿门,看见赵蘅玉歪在榻上给獬儿绣肚兜,他就不由自主跟了上去,腻歪地挨着赵蘅玉,给她递针线。

    赵蘅玉撩他一眼,见他一声朝服还没来得及脱,她问道“这么慌着过来,是做什么”

    赵珣这才想起獬儿的事,他说道“教獬儿说话。”

    赵蘅玉横他一眼“獬儿呢”

    赵珣讪讪,扬声问燕支“獬儿呢”

    外间咚咚的声音响起,乳母追赶不及,转眼间獬儿就跑到了赵蘅边上,像只糯米团子一般黏住了她的腿。

    “阿娘”獬儿奶声奶气地喊道。

    獬儿已经一岁多,眉眼间能看出赵珣和赵蘅玉的影子,他还是像赵珣多一点,一岁的孩子都有些阴郁俊美的气质,也许是同类相斥,他和赵珣两人隐约互相看不大顺眼。

    譬如现在,他就对赵珣视若不见,只管牛皮糖一般地沾着赵蘅玉。

    赵珣咳了咳,唤道“獬儿。”

    獬儿稍微敷衍着搭理了他一下“嗯。”

    赵珣黑了脸“臭小子。”

    他一把抱起獬儿,獬儿两只小胖腿在空中扑腾不休,赵蘅玉着急道“放下来,别摔着他了。”

    赵珣听赵蘅玉的话,放下了獬儿,他试图诱导獬儿“叫,父皇”

    獬儿扭到一边不看他。

    赵珣不死心“叫父皇。”

    獬儿“哼”了一声。

    赵蘅玉打圆场“他现在口齿不清,一个字都蹦得勉强,父皇两个字,是难为了他,你让他叫爹爹。”

    赵珣却拧着说道“他是皇子,怎么能跟着民间胡叫”

    赵蘅玉叹气“随你吧。”

    赵珣和獬儿的小小战争还是以赵珣胜利告终。

    有一天,獬儿被父皇困在乾清宫一整个下午,终于叫出了“父皇”二字。

    也不知道是这一下午忽然学会的,还是终于屈服了赵珣的淫威。

    赵珣抱着獬儿走出乾清宫,殿庭中,明媚春光下,赵蘅玉无奈看着他们父子二人。

    獬儿一见赵蘅玉,就在赵珣怀里扑腾起来,要往赵蘅玉怀里扑。

    赵珣淡淡吩咐“李德海,将大皇子抱去乳母处。”

    赵珣折腾了儿子,心满意足,他握起赵蘅玉的手,对她道“这小子,小小年纪还会和我耍心眼。”

    赵蘅玉道“他耍心眼怎比得过你,你才是耍心眼的祖宗。”

    赵珣拧了拧眉,总觉得这话算不得赞扬。

    赵珣正要说什么,却看见有几个小太监大缸往后宫走去,这一大群人实在显眼,赵珣忍不住叫住了他们“搬的是什么”

    小太监道“回圣上,是陈妃娘娘特意为太皇太后准备的莲花种苗,两月后就是太皇太后大寿的日子,陈妃娘娘孝顺,知晓太皇太后爱莲,特意从宫外弄来的。”

    赵蘅玉在一旁,神色微微有变。

    这群小太监刻意经过这里,引得赵珣问话,而后一通话夸了一遍陈敏敏,让人不多想多难。

    陈敏敏为何故意唱这一出

    颇有些像前代宫妃们复宠的把戏。

    但复宠复宠,首先是有过宠才能复啊,若是君主从未有过情,岂不是媚眼抛给瞎子看

    赵蘅玉暗中思索,偷偷看了一眼赵珣。

    赵珣拧紧了眉,抬手一挥,什么都没说,让这群太监走了。

    这群太监走后,赵蘅玉试探问道“太皇太后大寿,我要准备点什么,才能讨她老人家开心呢”

    赵珣眉头皱得更深,他沉默片刻道“蘅蘅,你不必刻意讨她欢心。”

    赵蘅玉从赵珣的话音中明白,自己无论做什么大约都不能让太皇太后开心,所以赵珣让她不必刻意。

    转眼间两月过去。

    赵蘅玉知道太皇太后对自己不喜,又因为太皇太后喜欢清净,平日里倒是没多去太皇太后跟前凑。

    但太皇太后过大寿,宫里宫外的妃嫔命妇悉数到慈宁宫祝寿,她这个皇后自然也是要去的。

    赵蘅玉一大清早就来到了慈宁宫。

    慈宁宫素日里很安静,今日却因内外命妇的到来而显得有些烟火气,众位命妇谄媚簇拥着陈敏敏说话,陈敏敏宛然是半个主人。

    见赵蘅玉过来,众命妇又是齐齐向她行礼。

    陈敏敏眼神冷冷看了看赵蘅玉,不情不愿地行了礼“皇后娘娘。”

    赵蘅玉望了她一眼“陈妃。”

    赵蘅玉自顾自走进了慈宁宫,陈敏敏在后头生气得跺了跺脚。

    她自认处处不输赵蘅玉,从小到大,却总是被赵蘅玉在身份上压一头,她是国公府大小姐,赵蘅玉就是公主,她是陈妃,赵蘅玉就是皇后。

    这让她怎咽得下这口气

    芳嬷嬷见状,在陈敏敏身后说道“陈妃娘娘,太皇太后醒了,四处都找不到娘娘,正在急呢,太皇太后是离不得娘娘伺候的。”

    陈敏敏的一口气终于顺下了。

    她可是魏国公府的女儿,有太皇太后向着她。

    赵蘅玉走进殿内,片刻后,她看见陈敏敏扶着太皇太后走了出来。

    太皇太后一双眼睛沧桑而锐利,她静静看着赵蘅玉,赵蘅玉便觉得身上有了冷意。

    太皇太后缓慢道“皇后不必拘谨,赐座吧。”

    她又望着殿内众人,露出温和不失庄重的笑容“都坐。”

    赵蘅玉坐了下来,听见陈敏敏和太皇太后亲密说话,话没有讲几句,却绕到了她的身上。

    陈敏敏说道“皇后娘娘,今日怎么不见大皇子过来”

    赵蘅玉心下微沉,笑道“獬儿闹腾,怕打搅了皇祖母清净。”

    太皇太后这时忽然出声道“大皇子是哀家的重孙儿,谈何打搅,芳嬷嬷,去延福殿将大皇子抱过来。”

    赵蘅玉身子微僵。

    但她却不好反驳太皇太后的话,母想要见小辈,是理所应当的事。

    赵蘅玉暂且看不出太皇太后要做什么,也许只是为了给陈敏敏出气给自己一个下马威罢了。

    赵蘅玉在殿内等了许久,却没有见到芳嬷嬷带着獬儿过来,她渐渐沉不住气,低声让燕支出去打听。

    燕支去了片刻后回到殿内,她在赵蘅玉耳边说道“娘娘,芳嬷嬷去咱们宫里将大皇子抱来了,却是放在了太皇太后的寝殿内,不知是要做什么。”

    赵蘅玉按捺住心中的不安,说道“去乾清宫,等着圣上下了早朝,立刻请他过来。”

    “皇后”

    赵蘅玉匆匆交代了燕支几句,就听见太皇太后唤她。

    太皇太后看着赵蘅玉“皇后为何心不在焉有什么事吗”

    赵蘅玉勉强笑道“臣妾宫里的琐事,不是什么要事。”

    太皇太后道“既如此,哀家倒是有个事要与皇后说说。”

    赵蘅玉道“皇祖母请讲。”

    太皇太后慢慢说道“按照规矩,皇子不可养在生母宫中,哀家先前体谅你,宽恕了些时日,没有提这件事。如今,大皇子也快两岁了,继续留在你宫中,怕是不适宜了。”

    太皇太后声音很轻,可这话一出,殿内逐渐安静了下来。

    赵蘅玉抬眼,笑容僵硬道“皇祖母,臣妾以为,按照规矩,是妃嫔位份低微育有皇子,才要将皇子送给高位妃嫔抚养,臣妾身为皇后,为何不能养獬儿。”

    太皇太后拨了拨佛珠,处变不惊“你年轻,多听到些道听途说的说法。不让生母养皇子,是因为生母太过年轻,不懂照料。以往都是高位妃嫔年长且有教育子嗣的经验,才让她们自己抚养,倒不是因为她们身居高位。你年纪轻轻做了皇后,本就是皇帝任性,论理,你进宫时候,封一个嫔才是应当。”

    殿内死一般地沉寂,众位命妇都低下了头,眼神不敢乱瞟,她们自然意识到了,自己卷入了太皇太后和皇后的斗法中。

    赵蘅玉抿唇,听出来太皇太后从方方面面堵住了她要说的话。

    她无从反抗,就连獬儿都已经落入了太皇太后的手中。

    就在这时候,陈敏敏笑着说道“原以为皇后娘娘懂规矩,今日一看,却是妾看错了,也难怪,皇后娘娘是兰妃带进宫的,母女两人都放荡不羁,哪有什么规矩可言。”

    陈敏敏这是见到赵蘅玉吃瘪,太过得意忘形了,说完后,她扫了一眼太皇太后,却看见太皇太后面色沉沉,陈敏敏心中一紧,忙闭上了嘴。

    赵蘅玉猛地站了起来,她望了一眼燕支,而后对陈敏敏冷冷道“陈妃,你放肆,还不跪下。”

    燕支趁着众人没有注意,上前甩了陈敏敏一巴掌,将陈敏敏架着跪了下来。

    太皇太后平静的面容终于有了一丝皲裂“你”

    赵蘅玉说道“皇祖母教训得是,在宫里行事,自然是要讲规矩的,陈妃,皇祖母慈训尚在耳边,你就坏了规矩,身为妃嫔对皇后大不敬,你可知要受什么罚”

    燕支道“对皇后出言不逊,杖责二十。”

    陈敏敏捂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赵蘅玉,仿佛她突然生了獠牙。

    赵蘅玉低眼望着陈敏敏,没有说话,她在等待太皇太后的反应。

    规矩、规矩

    太皇太后拿獬儿做要挟,她只好趁机抓着陈敏敏做要挟。

    赵蘅玉心中有些忐忑,陈敏敏的杖责二十换一个养育獬儿的机会,比起来,却是有些不够看的。

    不知太皇太后要作何抉择。

    陈敏敏急切地望着太皇太后,却见太皇太后神色平静,无动于衷,陈敏敏一急,顺势哎呦一声,倒了下去。

    宫女们乱做一团“陈妃娘娘晕了,陈妃娘娘晕了”

    翠微将陈敏敏扶到靠椅上坐下,太医匆匆赶到,把了把陈敏敏的脉象。

    太医面色一松,跪在地上恭喜道“陈妃娘娘有喜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