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韶光(二)

作品:《权相之子(清穿)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高亢婉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惊动了酒后在小巷里遛弯儿的几人。

    书致拿胳膊肘捣捣哥哥“听, 是你的成名曲耶。”

    “嘘。”成德挥开弟弟的爪子, 示意他认真听。

    雅布也奇怪地抬头看了看头顶天光大亮的天空“这大热的天,谁在对着太阳唱明月几时有啊”

    那歌声呜呜咽咽,幽咽婉转, 有萧声从旁相和,明明是几个成年男子的声音, 唱的也是以豪迈著称的苏词, 但却莫名有一种离愁别绪,就像含了个柠檬在嘴里, 别有一股酸楚的滋味哽在喉头, 咽不下也吐不出。

    “噫,谁家死了人不成”曹寅搓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怎么把苏东坡的词唱成这样”

    “应该不是死了人。”听到那句“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费扬古恍然大悟道“多半是在送别, 这前面不远就是外城城门, 门楼外有个长亭, 经常有人在那儿送亲朋好友离京。”

    “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雅布冲着城门的方向抬了抬下巴, 走过去向那守城的护军亮了亮自己出入宫廷的阳符,“侍卫办差。”

    那军曹连忙起身搬开城楼底下的栅栏, 放了他们上去。几人登上城门楼,视野瞬间成倍扩展。

    满人旧俗一日两餐, 顾贞观为了迎合他们的习惯, 也是在下午设宴宴请费扬古, 吃完饭正是傍晚五六点左右,夕阳的余晖从天边撒过来,在尘土飞扬的官道上洒下一层金红色的光。

    “那就是长亭。”费扬古个子高些,一抬头就望见了那几个书生模样的送行人,示意几个小孩过来看。雅布和书致都无所谓地耸耸肩,只有曹寅和成德这俩古诗爱好者忙不迭地扑到城墙边上。

    然而只一眼,两人便都失望了。“什么,那也叫亭子”曹寅诧异惊呼。

    古人提到送别,必定有“长亭故道”、“折柳相送”两个典故。

    可如今故道是有了,但那亭子却不成样子,就是个路边用木栅拼凑起来、顶上覆盖茅草的半露天棚子,不要说跟皇宫的千秋亭、纳兰家的渌水亭相比,就连几人家的马棚都比它精致。

    而亭边栽的柳树,也丝毫没有清翠嫩绿之感,而是叶子都快掉光了,还蒙着一层灰土的老柳,哪有诗文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唯美意境

    曹寅撇嘴,嫌弃道“谁要折这玩意儿送朋友,也不嫌晦气。”

    “可能就是因为像你这样读了两句古诗就出来卖弄的人太多,所以柳树都给折秃了。”雅布吐槽。话音未落,又被曹寅跳起来追着打。

    “嘘,你们瞧。”成德道。

    这会那个远行的人已经上了马,身后跟着仆从家人和拉行李的车马,正踏着夕阳,一步三回头地向远处走去。

    而在“长亭”里面唱歌那群人望着他的背影,高歌裂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面唱一面与马上那人对望洒泪,箫声也停了下来,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半晌才又有人奏乐吹箫,婉转低泣“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唱完,骑马那人终究是回过头,策马远行,渐渐看不见踪影了。

    城楼上的一行人不由都看得呆了,成德感慨地用折扇击打掌心“原来长亭相送,不在亭子也不在折柳,而在一帮送别的人。”

    费扬古亦是叹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书致忙拉拉他的袖子“你要辞官从军这事,还是回去和老伯爷商量一下,别一时冲动。”

    费扬古点点头“天色不早,我先回去了。”书致连忙跟上去,将他送下城门楼。

    余下三人站在城楼上,曹寅

    忽然撇撇嘴,对成德说“你弟弟这个呆子,光知道舍不得人家,其实他辞官是对了的。”

    “你又怎么知道的”雅布奇道。

    曹寅便从腰间拔出一把金鞘玄铁小匕,在手上抛了几下,随手扎进城墙的砖块上,问二人道“知道这把刀是怎么来的吗”

    “不知道。不过看这金碧辉煌的模样,是皇上赏的吧。”雅布道。

    “没错。”曹寅冷笑,“十二年前,费扬古的外甥荣亲王出生,先帝爷就打了一柄这样的黄金匕首送给他。可惜几个月之后,荣亲王去世,他的所有物品都被堆在内务府的大铁炉子前面,准备被焚化。我看到了那把匕首,觉得好可惜,就悄悄摸过去把那它拿了出来,不曾想被他姐姐的宫女发现了。”

    他双手不自觉地握拳,扭过头去微微地哼了一声,显然是为此事付出了很不愉快的代价“所以皇上登基以后,每年都会赏我一把一模一样的匕首。他压根没忘了这事,费扬古不做点惊天动地的功绩、仅仅是在宫里当差,皇上凭什么用他而不是那些家世清白、看着不给自己添堵的人”

    他原说的是真心话,连自己的黑历史都爆出来了,不料雅布一脸古怪地看着他“我说小曹,这事儿是你不对啊。不告而取为偷,荣亲王夭折已经够惨了,你怎么还偷拿人家东西呢”

    “你这个呆子”曹寅一愣,双手握拳,气得脸庞涨红,“啊啊啊。我怎么会认识你这傻瓜。”他气得拔了匕首,跑下城门楼,找书致去了。

    “怎么还赖上我了”雅布一脸懵逼。

    成德单手握拳放在嘴边,忍笑轻咳一声。

    曹寅一个内务府旗下当差的人,怎么可能胆大包天地去偷荣亲王的东西,最后还全身而退他说自己想要荣亲王那把匕首,明显是为尊者讳的说法,想要那把匕首的多半另有其人啊

    楼下,书致已经送别了费扬古,转身准备叫哥哥回家了。

    “天儿还早着呢,急什么”曹寅兴致勃勃地提议道,“刚才外头那帮人歌唱得那样好,还会吹长萧,多半也是风雅之辈,不如我们出城会会他们,就当交个朋友”

    纳兰临死之前还不忘把朋友叫到家里开arty容若,从城楼上走下来听了这个建议,也是欣然同意,拖着弟弟上了马。

    四人出了城门,到那长亭旁边,可是亭子里却已经早已人去亭空,只余沙土上凌乱的马蹄脚印,告诉众人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离别。

    “唉,我们来晚了一步。”曹寅跌足叹道,“真是可惜。”

    成德倒是很看得开“算了吧,刚才不是还唱人有悲欢离合缘分天定,不必强求。”

    “缘分天定,但事在人为,”书致却耸肩道,“刚才那群人当中有个吹萧的人,拿着那么长一把萧,想来过路的人都看见了。咱们顺着街市找去不就完了”

    “诶,这倒也是个办法。”雅布笑道,“今儿个八月十四,街上有庙会,咱们顺带逛街看杂耍去。”

    “瞧你没出息的样子,”曹寅忍不住要怼他,“凭他什么杂耍,还能比宫里的有趣”

    然而宫里的杂耍虽然繁复精彩,但却规矩重重,所有人都只能坐在座位上规规矩矩地看,哪有和小伙伴一起逛庙会自在

    四人来到外城长街上,先在摊子买了四个面具,曹寅是狐,成德是猫,书致选了马,曹寅非要给雅布买那个猪的,后者抵死不从,从摊子上拿起一个老虎的面具就跑。吓得摊主以为他们不给钱,险些叫人报官抓贼。

    华灯初上,圆月高升,街道上摩肩接踵、人流如织,戏台上热闹非凡,起先只是表演一些变脸、翻跟头、踩高跷、逗猴儿一类的简单杂耍,曹寅等人都是已经看腻了的,倒还罢了。后来一

    个身高八尺、袒露上身的男人上了台,猛地仰头喝一口烈酒,竟然从口中喷出三尺多长的火焰来。

    那热浪刮来,离观众不过咫尺之遥,险些刮伤人的脸面。四人惊呼一回,这才觉得有了些意思,跟众人一齐叫起好来,又随大家一起向台上扔铜钱碎银子,浑然忘了他们是来找人的。

    找了个摊子坐下来吃了几个酒酿圆子,权当提前过节,雅布又要拉着书致去射花环,赢人家酒楼掌柜拿出来做彩头的一个鸡血石摆件儿。曹寅和成德又游窜于各个灯谜摊子上,连连斩获,赢了一大堆彩纸扎的花灯纸屏风筝一类的东西,统统都交给身后小厮抱着。

    倒叫几个小厮哭笑不得“这些平日里底下人做了送来也不会看一眼的东西,也值得挖空心思地去赢拿回去只怕连放的地方也没有呢。”

    成德和曹寅只是不听,专注于猜一个“滚滚长江东逝水,打唐诗一句”的谜语,一个说是“奔流到海不复回”,一个说是“江水流春去欲尽”,竟还为此争论起来。

    倒把摊主哭笑不得“二位爷,这谜面是我出的,只是讨个彩头,能背一句跟水有关的唐诗就行了。”

    书致摆摆手“做你的生意,让他们争去就完了。”话音未落,忽听砰的一声,一朵绚烂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开。众人纷纷以手相指,呼朋唤友,仰头笑看。

    正是良辰美景,如花年华;恐惊流年,将这韶光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