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危机十足

作品:《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十日, 天晴,早晨室温26c,共有十二个鸽子蛋破壳。”

    乔茗茗清晨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衡衡隔壁的房间里, 看看几个箱子的鸽子蛋。

    她每天大约要记录三趟,记录完了总结出经验来, 以后就晓得该怎么去养了。

    宁渝对这件事也挺感兴趣,每天早上都会陪她一起来看看。

    衡衡每到这时也会穿着拖鞋跑来,睡衣都没换呢就蹲在箱子前看。

    今天揉了揉眼睛, 看到破壳的鸽子, 眼睛刷的一下亮了“妈妈,小鸽子投胎成功了”

    乔茗茗“”

    就是说能不能少听一点故事书

    “是鸽子破壳。”乔茗茗纠正。

    衡衡很欣喜, 伸出小手指想触碰却又不敢触碰, 歪头问“妈妈, 那它要吃些什么呢”

    乔茗茗想了想“鸽乳。”

    她也觉得不可思议,可书上是这么说的。

    但是吧,自己左看右看都没有鸽乳啊, 她还要再观察观察。

    衡衡瞪大眼睛“不对的妈妈,它不是哺乳动物,它是鸟”

    乔茗茗瞅了眼宁渝, 宁渝眼睛刷地一下亮了,好似很高兴, 解释说“对, 它不是哺乳动物, 但是它能吃种鸽的反刍奶。”

    衡衡惊奇“是鸽子妈妈吗”

    宁渝心说得跟着衡衡的思维去解释,于是换种说法道“它们的爸爸妈妈都产奶。”

    “都产奶”衡衡瞪大眼睛。

    宁渝点头“准确来说, 他们是通过嘴巴把奶水喂给鸽子的, 奶水来自喉咙里的嗉囊, 脂肪和蛋白你晓得吧,含量比较高,准确来说就是比较有营养,所以鸽子长得很快,三十天后就能飞出去跟你一起玩了。”

    衡衡摸着脑袋,好像特别难想象鸽子爸爸妈妈都有奶,而且都用嘴巴来喂奶的情景。

    他蹬蹬蹬地搬把小板凳,坐在孵化箱子前仰头认真说道“我要观察观察。”

    观察一下爸爸说的是否正确。

    行吧

    乔茗茗说“你帮我看看鸽子爸爸妈妈喂不喂它们,如果喂了就叫我。”

    宁渝“这几只种鸽不是初次繁育,应该会自己喂的,放心吧。”

    衡衡也拍拍胸脯“放心吧”

    乔茗茗心里突突,头一回干这事儿哪能放得下心啊。

    可事情还挺顺利的,种鸽开始喂食了,第二天又有好些鸽子破壳而出。

    这次就连彰彰也非得跟着哥哥一起看,她见哥哥搬把板凳坐在旁边,她也要搬把板凳坐旁边,一模一样地学,简直就是跟屁虫。

    种鸽喂不过来了,就只能把面糊糊放在大号的注射器里,然后人工喂养。

    这事儿乔茗茗没干,被孟素馨给抢过去干了,周苹果和程芸芸有的时候也会来帮忙。

    周苹果如今肚子渐大,考虑的事儿就逐渐变多,总说“孩子生下来每天一个蛋总是要有的吧,还得让他想啥时候吃肉就啥时候吃吧。”

    乔茗茗切一声“三叔和小唐能让你和孩子没鸡蛋吃”

    再说,等孩子能吃肉了,能表达出想吃肉的意愿了,估摸着这段混乱的时间都结束了。

    周苹果摸摸肚子“反正我也闲着没事干,自己养几头也没啥。”

    乔茗茗“你觉得不累就成,你们想养的话就等我这批鸽子长大点,然后带回去自己养自己培育。”

    周苹果欣喜“那、那给你鸡蛋”

    乔茗茗“不用不用,我鸽子多”

    “不行的,你费心思培育出来总不能就这么把鸽子带走。”周苹果说,“要不然我可不好意思拿了

    。”

    “成吧”

    乔茗茗心想自己家里也一直缺鸡蛋,属于消耗个不停的东西。

    鸽子渐大,周苹果几人带走两只,除了鸡蛋外还给了几碗小米来。

    这么一算,倒是乔茗茗赚了。

    宁渝手里拿着书调侃“你光是培育鸽子都能赚出一日三餐的口粮来。”

    鸽子生蛋的速度也快,可真是鸽生蛋,蛋破壳,再生蛋,再破壳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啊。

    “去”乔茗茗白眼一翻,把彰彰洗好的尿布扔他身上“晾衣服去”

    她得去看看榨油坊咋样了。

    宁渝认命,起身喊“鞋子没换。”

    乔茗茗停住,低头一看,自个儿穿的是家常拖鞋,于是又匆匆跑回来换鞋子。

    换完后一路小走到村北,这里榨油坊正在进行最后收工。

    董老三站在门口,叉着腰瞧着这座由自己规划建好的榨油坊,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豪情壮志来。

    他想把榨油坊办大,办得比当年他老祖宗留下的董家榨油坊还要大

    乔茗茗快走过去,猜不到他心里在想些什么,问道“董三叔,你徒弟选好了没”

    董老三对徒弟很谨慎,他这段时间在村里悠悠晃晃的,也是在寻找合适的徒弟。

    “找到了。”他笑着点点头。

    乔茗茗惊讶问“谁”

    “一个是平清那小子。”董老三掰着手指头说。

    哦,乔茗茗晓得了,董平清是牛愣子他大侄儿。

    这孩子高大壮实,却又老实听话。

    是真的老实,他的脑瓜子不太灵活,说是刚出生的时候有点缺氧,然后说话做事就一直比别人慢半拍。

    用乡下话人的话,是木。

    再说得犀利一些,是傻。

    他小时候经常有人喊他傻子,爹妈怕他被人欺负,就使劲省口粮喂给他吃,喂出这一副比牛还壮实的身子。

    效果显而易见,自从身量蹭蹭往上长后再没人敢欺负他了。

    不过这孩子在乡下也能活下去,他力气大又听人话,你交代什么,他就能一板一眼地帮你做好,绝对不打折扣,所以村里人都喜欢跟他相处。

    原本家里想送他去学木匠,可他脑瓜子不够灵活呀,你把图纸画出来给他他才会做。

    可如今的木匠都是要自己想花样的,平清完全不行。

    董三叔收他做徒弟,也挺合适的,算是教给他一门手艺,往后无论如何都有出路。

    平清爹妈估计都乐坏了,往后指定是要把董老三当恩人的。

    乔茗茗心说,这董老三考虑的事儿恐怕多着呢。

    往后他要在村里工作,和村里人打交道不可避免。而平清爹妈都是本村人,爹有四个兄弟,堂兄妹还没包进去。妈有两个兄弟加外嫁的三个姐妹,堂兄妹也是没包进去。

    反正家里就是人口多,都沾亲带故的,人家带了你家的侄儿,到时候谁都要给董老三一分面子。

    乔茗茗顿时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问“还有呢”

    董老三“还有平诚和平新,目前就看好这三个。”

    三个也够了

    都是大小伙子,榨油的活需要力气,大姑娘确实要更没优势。

    平诚是凤英婶子的小儿子,平新是村里江嫂子的独子。江嫂子丧夫十多年,把儿子拉扯大,去年忽然说想嫁人了。

    守了十多年,人家要嫁人难道还能拦着不成,那也太不是人了。

    于是平新几个叔伯凑了钱,今年帮平新盖了座房子起来。江嫂子一看也放心了,偷摸补贴点钱,往后叔伯再帮忙把媳妇儿娶回来,小两口

    就能过上自己的好日子。

    平新对他娘嫁人原本挺有想法的,可去年有阵子宁渝在山上到处跑,他跟了一段时间,不知怎么得知宁渝有个同款老娘后,他竟然奇迹地对这件事感到释怀。

    还特意跑来找宁渝谈心喝酒。

    宁渝被这个一个十八岁的男孩拉着喝酒,人家还处处透着你比我更可怜的感觉,甚至还反过来安慰他,他真是脸越来越黑。

    这人心大,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后来总算晓得宁渝不太待见他,就讪讪离开,还找宁渝哼哧哼哧地说了几声“对不起”。

    就是个没心眼的人,都是身板不错的小伙子,董老正挺满意的。

    榨油坊收尾完成,两人进去瞧瞧。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面积还算大,除了一个大房间外另有三个小房间,都是仓库。

    旁边就是溪流,很近,水源动力,以后会方便好多。

    榨油坊前是一片大空地,晒东西也好晒,再旁边点就是路了,董老三说“可以把路给修宽些,往后运东西也能好运很多。”

    乔茗茗点点头,这事可以解决,志斌叔除了水渠外就是对修路最为看重了。

    此时已经进入七月中旬,董老三带着三个徒弟在附近山上爬来爬去。

    宁渝好奇“这是在干嘛呢”

    董老三差点就带着铺盖卷住到他那还没完工的房子里了,可谓是积极得很。

    乔茗茗“上山找合适的木料,然后做榨油工具。”

    这是一项大工程,比盖房子还繁琐,没有一个多月完不成的,因为一般人压根不会做。

    随他去吧,董老三是内行人。

    反正时间就是一日日的过去,今年天气真的很热,还好下了几场雨没有干旱,要不然庄稼可就危矣。

    稻田养鱼还在进行,投放了快三个月的稻花鱼已经能够捕捞来吃了,但志斌叔还是不让村民去捞,依旧得统一计算产量才成,估摸着这三年都是不许私下捞的。

    比起去年的两亩地,今年扩大许多,不过志斌叔还是有点保守,只肯拿出十二亩来。

    十二亩就十二亩吧,也够吃了。

    村民们对稻花鱼也没有特别追捧,在他们看来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新一季的山葵播种,以及秋收即将开始。

    是的,今年的秋收已然到来。

    只是宁渝再不用早出晚归,每日累死累活地在田里忙活了。

    他得日日赶去果园,如今的果园也到了紧要关头。他们甚至还在果园盖了小房子,天气好的时候就留下一两个男生住在果园内。

    忽然,有一天回来,宁渝说“虎山果园那几亩地被规划到院里了。”

    乔茗茗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怎么说”

    她眼睛眨呀眨呀“也就是说几个村没法争啦对不对,成你们院里的了”

    宁渝笑笑,点了点头。

    最近几个村为了那片果园争得厉害,谁曾想人家来了个釜底抽薪。

    乔茗茗疑惑“几个村也肯”

    “商量好说以后他们村的树种开始三年以一半的价格供应,而且优先购买。”

    几个村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其实到那时候几个村子也算是实验基地了。

    乔茗茗嘴角抽抽“也算双赢了。”

    宁渝失笑“你这语气和表情搞得我们像是把人家一锅端的奸商。”

    说完,又道“今年冬天可能要去市里半个月,做年底总结的报告,你去不去”

    乔茗茗瞪眼“去啊,我当然去”

    她忙拉着宁渝的手,可怜巴巴道“上次你走两三天我就受不了,没日没夜的想你,你年底一走就是半个月,要是不带上

    我,我”

    乔茗茗嗓子一嚎“我活不成啦”

    宁渝“”

    这话说的,他不禁又回忆起当时他回来的那一刻。

    嗯,吃得好睡得好,怎么瞅都不像是活不成的样子。

    他家茗茗心大,但是宁渝觉得他的心小极了,他三天没见到她也是受不了的,半个月见不到恐怕真的活不成,哪天晚上想她时都得连夜赶回来。

    所以茗茗即使不去,他也想把她带走,他们两人必须待一起才成。

    “去去去,咱们家到时候一起去。”宁渝碰了碰她脸颊,神色柔和,“还早着呢,到了那时候我肯定会跟你说。”

    我也舍不得你的。

    乔茗茗这才满意。

    秋收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

    乔茗茗没下地,还是去了猪圈工作,做熟练后也还算轻松吧。

    每天早早去,中午早早下工,有时还能骑着自行车去给虎山的宁渝和老师送饭。

    家里买自行车了,被宁渝捣腾一番跟七成新的没啥两样。

    乔茗茗慢悠悠地骑着,载着衡衡,花十分钟去,花十分钟送,花十分钟回来。

    到家时,半个小时过去了,承担着照看彰彰的冤种乔小弟,只能独自哄娃午睡,并且还要洗碗。

    等到下午,乔茗茗还可以睡一觉再去猪圈上工,干两个多小时的活,四点便能够下工回家休息。

    要说多舒服没有,要说多累也确实没有,反正比几十年后997要好受许多。

    997简直反人类,养猪都比这强

    因为村里水渠修得好,让村民省心许多,好些荒地也慢慢养好了,所以今年又多种了好几亩地的粮食。

    荒田养成了肥田,瞧着产量还不错。

    村里的柿子树和石榴树也似乎迎来了丰收年,村里老人眼睛瞪得老大,驻个拐杖说“红彤彤,喜洋洋,柿柿如意红红火火,明年会是个好年景”

    乔茗茗听了一嘴,也愣了愣。

    是啊,明年1976年,当然是好年。

    秋收,万物成熟。

    收稻谷,收大豆,收棉花,收芋头反正忙完这个忙那个,几乎所有人忙得脚不沾地躺下就睡,一眼望去村里又多了好多瘦子。

    就在此时,榨油坊开业。

    放了鞭炮,噼里啪啦响。

    还撒了糖果,惹得小孩们一窝蜂地冲到榨油坊去,在路上摔了好几跤都不带停的。

    反正被董老三搞得热热闹闹,给乏味枯燥且苦闷劳碌的秋收带来一丝喜意。

    乔茗茗又特意赶去看那些花费大力气做好的榨油工具,瞧着榨油房里的一套套千奇百怪的工具,心想难怪要做这么久。

    “看看,”董老三得意洋洋地介绍,“这个是榨山柚油的,最耐打,也最出油,而且里头能够替换,你不是说有什么毒、毒素吗,这样一替换是不是少了很多”

    乔茗茗惊喜“确实我去,董三叔你太有办法了吧”

    油茶籽在榨前就要经过挑拣、晾晒脱水、烤制熟透,以及磨粉上锅蒸的步骤。

    脱水又高温烘烤和蒸制,本来就把油茶籽中的黄曲霉素给搞没了。

    如果说还会产生黄曲霉素,就一定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像是公社的榨油坊,榨油桩内芯好几年没换过,乔茗茗一直对其卫生问题持保留意见,如今村里这个可以换内芯,这已经是尽最大能力去保证卫生问题了。

    乔茗茗心说人找对了是真的轻松好多,许多事都不要她交代,人家董老三自己就能琢磨出来。

    她问“董三叔你准备啥时候搬到这儿”

    董老

    三想了想,大手一挥“明天吧,明天也是个好日子,宜搬迁。”

    乔茗茗又问“是您自个来吗”

    董老三惊讶“当然不是,我也是上有老爹下有儿子,中间还有妻子的人,又不是孤家寡人一个。”

    他叹气,说“我老爹死活要跟来,说我这德行没有放在眼前看着不成。不过他有粮本,还有退休金,哪里生活都行。我媳妇没事做,平时糊糊纸盒,还不如来咱们这里。”

    “对了,”董老三想起啥似的,道,“你那鸽子到时候给我几头,我再让她种一屋子的菇,再开上几分菜地,足够她忙活的了。”

    乔茗茗笑笑“对嘞,这比糊纸盒纳鞋底要好多了。不过,你儿子呢,读几年级了”

    董老三皱眉“十五岁,去年就高中毕业没读了。也是他运道不好被老子我连累,要不然他这成绩怎么说也能去罐头厂。如今就在收购站里晃荡,这书找找那书看看,也不晓得在琢磨些什么东西。”

    乔茗茗感叹“我也常去收购站,说不准我还见过他呢。”

    成绩这么好,再忍个一年半载就好。董家成分还算干净,能参加高考。

    “那您还是把人也给带来吧,我们村里知青多,知青院边上一水的大学生还有老教授,找他们说说话不比自个儿在废品堆里找书看来得强啊。”

    这话有理,董老三听进去了。

    隔天,他就把老爹媳妇和儿子给带来,包裹行李装满驴车,他的三个徒弟很上道,争着抢着帮忙整理,半个上午就把屋里给整理得整整齐齐的。

    宁渝正巧回家,把在人家门口看热闹的乔茗茗给捎带回去。

    他拎着这姑娘的衣服后领“干啥啊你,盯着谁看个不停”

    靠在门边,还一直笑

    乔茗茗嘿嘿笑,笑得特别灿烂“我肯定我没在收购站里看过董三叔他儿子。”

    宁渝“为啥啊”

    乔茗茗瞬间激动道“他长那样,我见过一次保准就能记得住,一辈子都记得住。”

    宁渝忽然停下脚步,松开她,然后又倒回去看看。

    “干啥”乔茗茗问。

    宁渝绷着脸“我得去看看人家长啥样,能让你看一眼就记上一辈子。”

    乔茗茗眉毛一扬,追上去“嘿”

    她跑到宁渝旁边,搂着他胳膊,兴致勃勃冲着门里探头探脑道“那我也再看一眼。”

    宁渝脚步再次驻足。

    转身,强制乔茗茗转身,半推半拉“走吧我不看了,咱们回去吃饭。”

    两人才走出几步,后头就传来喊声。

    “哎,小乔和宁渝,要不要来我们这里吃个便饭。”董老三喊道。

    搬新屋的便饭嘛,原本没请人,但乔茗茗对自家是有恩的。

    宁渝还没来得及回应,乔茗茗就转身跳起来,迫不及待举手“去,您等等,我们回去把衡衡和彰彰抱来”

    说着,换她拉着宁渝跑回家了。

    宁渝无奈“带条鱼去”

    这是老师昨天晚上在湖里钓来的,钓了三条,给了他们家一条最大条的。

    一阵微风刮过,卷起两片枯叶,周围传来簌簌响声。

    无人应答。

    只见乔茗茗已经抱起闺女,牵着儿子,脚下生风地走出门了。

    宁渝“”

    这人你有家室的

    他赶忙关门追上去。

    董老三家距离牛棚不算近,得走上四五分钟才行,他家离猪圈反倒近,但是又没近到能闻到猪圈味道的程度。

    而且他家在上风口,门前开阔通畅,放眼望去就是一大片金灿灿的农田,再往近处些是

    草地,就是村里小孩爱来玩的草地。

    家不大,一个堂屋两个角房,一边董老爷子住,一边董老三夫妻住。

    另外还有一间儿子睡的,一间小厨房,一间卫生间,甚至还有一个小仓库,董老三瞧了后特别满意。

    他这几个月没白来,把自己院墙都给收拾好了,在外头完全看不到里头,在他看来这里比县城好。

    县城小院子,还没这里大,却足足住了三户人家,乡下给房子住,这也是他利索答应来上阳村的原因之一。

    乔茗茗和宁渝进门时,董老爷子正中气十足道“老三,长这么大你总算没借老子的光就干成一件男人干的事儿了”

    夫妻俩差点一个踉跄。

    进屋后,这位董老爷子更是迎上来“好同志啊,谢谢你们引我家老三走上正途啊”

    董老三气死“我、我走的难道是歪门邪道”

    宁渝没理这些,他进院门后左看右看,终于让他看到目标。

    等人家男孩转身时,他愕然。

    乔茗茗对他疯狂眨眼,意思是“帅吧”

    宁渝默了默。

    心里“切”

    一个小屁孩。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