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清点存款

作品:《丈夫下乡后[七零]

    宁渝赶回家时已经日落西山, 村中房屋上方炊烟袅袅,村民们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也在村里各处响起。

    他沿着小路到家,正好和赶来吃饭的乔小弟碰个照面。

    乔小弟身后背着画板, 身上还有汗渍,头发上更是粘着不知是什么叶子的枯叶, 一瞧就晓得他这是钻到山上去画画了。

    “嘿, 姐夫你打哪儿回来”

    宁渝骑着自行车进门“县城。”

    “去县城干啥呢,该不会是去给衡衡买饼干吧,他昨儿念叨着铁盒里的饼干没了。”

    宁渝停好车,还没回答,乔茗茗就从厨房出来, 问“商量好了”

    他点点头,“好了。”

    “行,那洗洗手吃饭吧。”说完, 就又转身回厨房去端菜。

    乔小弟看看这个, 又看看那个, 挠挠头困惑不已“你们两夫妻玩儿什么哑剧呢这是”

    宁渝洗洗手, 拍拍他肩膀“晚上,晚上你就晓得。好好吃饭去吧, 吃饱了才有力气。”

    才有力气搬鸽子。

    乔小弟满头雾水,这对夫妻演哑剧也就算了,现在还跟他打起了哑谜。

    晚饭很简单, 吃的是杂粮饭。

    这时候吃杂粮饭可不是为了减肥,而是因为家里杂粮确实多, 不吃放在那里得坏咯。

    村里不仅有种大米,还有好些地用来种各种杂粮,他们家今年也分到了两百多斤, 有糙米,有薏米,还有各种豆。

    杂粮饭配着蔬菜,再加香菇蒸鸡蛋以及土豆炒肉丝,光是听着就觉得健康。

    吃完晚饭,趁着最后一抹余晖还未消散,乔茗茗和宁渝开始撸起袖子清点鸽子数目。

    家里有鸽笼,是竹子编的。他们家自然编不了这么多鸽笼,所以大多数是找村里人买来的。

    说是买,其实人家也是半买半送,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了你。

    大笼子里装十只,小笼子里装五只,清着清着乔小弟也反应过来了,愕然问“你们这是要把鸽子卖啦”

    不错嘛,总算晓得了。

    乔茗茗斜他“不卖了,这么多鸽子能吃得完儿”

    乔小弟忙说“你、咱们做这事儿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万一被抓了我觉得在村里无论如何都没关系,可和外头的人打交道等等啊,是卖给外面的人吧”

    他脸上的表情纠结得要命,五官皱着跟个小老头儿似的。

    宁渝笑笑“没关系,你搬吧。这人是打过几年交道的熟人。”

    乔小弟咬牙“搬就搬”

    心想你们夫妻都不在意了,我还在意个啥呀。

    乔茗茗叹气,把鸽笼搬到车板上说“你也别整天往山里钻,多看看报纸,家里报纸那么多就从来没见你翻过。”

    如今形势明显有变化,就连项琪都敏锐地察觉出来,甚至偷偷来旧牛棚问他们了,而乔小弟还一无所知。

    在暮色四合,天已完全暗下来,没有开灯都看不到路的时候,鸽子笼终于清点完毕。

    原本打算搬一半去卖,搬着搬着,乔茗茗和宁渝商量一下干脆搬走三分之二剩下的那些足够他们吃的了,就是不够,村里其他人也养了鸽子,他们可以去买。

    鸽子正好凑了六百只,每只脱毛去血后估计都有半斤重。当然了,他们并没有宰杀。养了这么久的鸽子,乔茗茗晓得多大的鸽子能达到这个重量。

    乔小弟累得满身是汗,擦擦额头好奇“这么些鸽子能卖多少钱”

    乔茗茗直喘气,坐在板凳上“一斤一块钱,你自己算。”

    目前的市价老母鸡是一块二一斤,他们这鸽子比不过老母鸡,肉就不如母鸡多,更别提老母鸡身上油水也多。

    鸽子是新鲜些,售卖时目标人群是家里不差钱的,所以定价稍微高点也能卖出去。

    再说,于明拿去,肯定不是拉到农贸市场和供销社去,保准是偷偷私底下卖,价格自然要更高了。

    他们这时候一块一斤卖出去,等于明再卖时怕是能卖到一块五甚至两块一斤不要肉票嘛,自然会高很多。

    乔小弟眼睛瞪大“厉害了,这么说养鸽子养得好也是真能赚钱啊。”一年养下来完全抵得上在工厂里上班。

    乔茗茗“是啊,现在想想让我上班还不如让我在家养鸽子。”

    宁渝“不能这么算,工厂是铁饭碗,有退休金。再说还有年节福利,光是票证那些就很有吸引力。”

    这对姐弟都是比较懒散的,干活能干,但最爱这种自由度高的活。

    气温渐低,乔茗茗去洗澡了,宁渝和乔小弟因为等会儿还要拉着这辆满载鸽子的板车去岔路口,所以没敢洗澡。

    乔茗茗洗完澡后就去哄彰彰睡觉,又去陪衡衡读了几个故事。

    时间滴答滴答流逝,枕边手表上的时钟很快就来到了十点。

    此时夜已深,村子彻底沉睡,早睡的农村人们几乎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鸡已眠,狗已睡,唯有不知名的昆虫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快到十点半时,乔茗茗从床上爬起来。她手上拿着两个手电筒,打开院门,给后头拉着板车的宁渝和乔小弟照亮前方的路。

    板车吱呀吱呀响,车上的鸽子也在“咕咕咕”个不停。

    乔茗茗边走边庆幸“还好咱们这里人少,就是杨姨和余叔听到了也不会说什么,要不然这声音真能把人吵醒。”

    小路凹凸不平,板车还挺难拉的。

    十点半时,板车到达岔路口。

    岔路口中停着一辆货车,如此大手笔,看来于明对这批鸽子很是期待。

    于明确实满意,稍微看两眼,就拉着宁渝说“不错不错,你们这儿还有吗”

    宁渝只打算做一次生意,于是摇摇头“我家反正往后是没有了。”

    “不准备再继续”

    宁渝坚定地摇摇头“不准备。”

    于明微微叹气,可惜道“好吧。”

    两个板车肯定拉不完,宁渝和乔小弟又拉了三四趟,才把鸽子全部运来。

    于明相信宁渝,粗粗一数,数量差不离后就掏出钱“三百整,再给你几张票。”

    宁渝点点头,没数,然后就走了。

    回到家里,把钱塞给乔茗茗,乔茗茗眼睛瞬间比房顶的电灯泡还要亮“这钱拿来,再攒攒钱,等过两年咱们回首都时怕是能再买一套房了吧”

    宁渝觉得她此刻像是见到食物的猫咪,就连那“贪财”的笑都觉得无比可爱,笑道“你怎么知道咱们过两年能回首都”

    乔茗茗心里一突,嘴上迅速道“报纸嘛,最近这风向许是都不要两年呢。我听说隔壁余水县挺多知青都想办法招工回城了,还听说西山农场那里,挺多人都回去了来着。就连杨姨和余叔,最近天天喜笑开颜,好像好事儿将近。”

    西山农场离他们这里不远,不过靠脚走是挺远的,在山的背后。

    那里有挺多下放的人,乔茗茗原先还不晓得,是今年年初,有人偷偷接杨姨和余叔去农场给人看病,她这才晓得他们附近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这里就是风向标啊,要看情况转没转变,只要看西山农场有没有人走就行。

    宁渝挑眉“见微知著嘛”

    乔茗茗骄傲挺胸,深觉得她就算没有几十年后的记忆,也能凭借自己机灵聪慧的脑袋瓜子在这个年代过上好日子。

    宁渝又把票瞧了瞧,说“有两张布票,够做两身衣服的了。你这几年都没做新衣服,你都拿去做了吧。还有三张肉票和十斤的全国粮票,这我可能要用。老师女儿怀孕了,昨天来信中说。老师很高兴,他正四处打听票,咱们最近也不需要用,要不给他”

    乔茗茗惊讶“怀孕啦没事没事,给孔老师吧。咱们家不缺粮不缺肉,可比城里宽松多了。”

    宁渝点点头,又看了看,竟然还有两张购买劵。这时候购买劵能买收音机,还能买相机电视风扇这些,不过得看商店里有没货。

    他想想说“这就留着吧,哪天小弟要是想买相机,或者咱们买风扇都能用。”

    又道“至于房子咱们家现在有多少钱了”

    乔茗茗看了看彰彰,见她睡得香,又看了看窗外,小弟还在洗澡。于是把空间里的一个铁盒拿出来,小心翼翼打开铁盒“数数”

    也不要数钱,铁盒里有账本。

    “当年我坑张西华的钱,还剩一百二十八呢。”乔茗茗美滋滋道,坑来的钱确实更令人高兴些,“然后就是咱们家原先的,不多,就三百来块。原先有六百的,来到这后用了好多。”

    当初在首都时他们家花钱就大手大脚的,属于完全没有节制,想买啥只要有票都会去买的那种。所以还能有600多剩下,乔茗茗其实还有点意外。

    “再然后,大头是村里这两年来发的钱。”乔茗茗看看账本,诧异说,“没怎么用,大大小小合起来竟然能剩一千二。”

    主要是今年发了实在多钱,八百多呢,城里好些家庭一家人的存款加起来都没有八百。

    宁渝思考两秒说“所以加上今天的三百,两千元是有了的。”

    “不止,你和于明搞那些旧手表旧收音机啥的,就有800来块钱了。”乔茗茗翻到后面一页去,掰手指头数,说,“加上我给市里桂芬和秀婶儿寄油,她们还寄钱来啥的,家里怎么说也有三千。”

    三千是笔巨款,但能买院子吗想是不够的,位置偏点的,破点的,位置小点的估计能捡漏。

    外头传来动静,乔小弟洗完澡出来,乔茗茗道“你去洗吧,我也就是随便一说。”

    说完,把账本放回铁盒子中,然后收到空间里。踢了鞋子上床,清凉的晚风从窗外吹来实在舒服。

    宁渝洗完澡回来,乔茗茗还没睡着。

    好久没熬到这么晚睡觉了,猛地来一下竟然还有点兴奋。

    宁渝失笑“你不会是还在想着房子的事儿吧如果能回去,房子能还回来,目前来说咱们家的房子是够住的。就算是往后衡衡和彰彰大了也够住。”

    家里正屋带着堂屋和左右耳房,两侧还有东西厢房,格局和正屋一模一样。门边还有两个门房,一个是洗澡间和厕所,另一个放着堆杂物,清理出来也能住人。

    如果人多,正屋后还有空地,可以加盖。当初这里就有一排后罩房,被他爸爸给拆了,想要盖回去也行。

    乔茗茗“”

    她不可思议,撑起手看他问“等你儿子闺女儿结婚了,你还想让他们都住家里。”

    宁渝认真答“他们要是没房住,或者因为其他什么原因,住家里当然可以。”

    他看惯了婆媳相处从乔家看的,乔家素材多多,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当媳妇儿的好像总比当女婿的要艰难点。心想若彰彰嫁人了不仅得工作还得负责一家老小的饭菜,得天天洗衣服,做家务还没人帮衬,那他肯定是受不了的,得把彰彰接回家来才行。

    乔茗茗看他都跟看傻子似的“成家立业,成家成家,就是有了新的家庭。往后咱们就是三个家庭,三个家庭待一起哇偶,想想就恐怖呢。我可不管你,我是不愿意的。”

    她想了想,眼眸在月光中发亮,道“有机会我得到处去玩玩儿才行。”

    国外国内都行自己有钱啊,不去玩玩多可惜啊。

    宁渝“那我呢”

    乔茗茗“你啊,你留在家当保姆吧。”她转身,拉起被子就要睡。

    宁渝“得,买吧,不买你就得把我留在家里自己出门潇洒。咱们多攒点钱,买在咱们家附近。攒够钱买大点,唉,到时候院里还有分房争取”

    他揽着乔茗茗,想着想着,也不知不觉进入睡梦中了。

    夏至,又是一年蝉鸣季。

    夏至过后就是端午,端午时田野里已经是绿油油一片了,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粽子香好似弥漫在村庄的空气里,乔茗茗骑着自行车从隔壁黄庄回来时都好似能闻到一股诱人的粽子味儿。

    “我回来啦”乔茗茗没停歇,一溜烟儿骑进了家中,刹车停好兴冲冲问,“怎么这么香啊,粽子是熟了吗”

    没人回答。

    宁渝正在给彰彰摘衣服和头发上的鬼针草和苍耳,隐隐约约有股怒气。

    而衡衡呢,坐在角落不敢说话,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心虚。

    乔茗茗“啧啧”两声“完了,你这是要挨打了。”

    衡衡飞速抬头瞄一眼爸爸,小声嘀咕“我不是故意的,妹妹非要和我出去玩儿。”

    乔茗茗拍拍他“回房间看书去吧,写两张大字。”

    衡衡“嗖”一下就躲回房间,然后“砰”一下关门,甚至还听到他反锁声。

    宁渝气得直运气,朝着他喊“你有本事今天别出门。”

    乔茗茗过去帮他一起拿“哎你别说了。”随后岔开话题,“黄庄人说西山那里又走了两个,应该是快了吧”

    宁渝平复平复情绪,点点头“快了,就是老师那里今天都收到了电话。”

    乔茗茗“老师去公社了”

    宁渝“去了,刚回来。老师说恐怕也就这几个月了,叫咱们准备准备。”

    乔茗茗瞪大眼睛,问“那你们的工作呢说实话,我目前还是觉得乡下更好些。”

    宁渝思索片刻“工作不可能停下来,老师也不是很愿意把这项目交给别人,这两三年我们估计都是得在这里,走不开。”

    乔茗茗觉得鬼针草和苍耳有点难摘,没摘两下又躲开,坐一边,轻咳两声“到时候房子让你妈去整整”

    宁渝看她的眼神意味深长“行啊,想必她会挺乐意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