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贾府祭祀

作品:《红楼之贾府旁支

    因要等进宫朝贺的贾母等人回来才能入宗祠,所以贾府众多族人皆在宁府中待着,男男女女千余人待在宁府,竟感觉不到丝毫拥挤。

    薛芸早先一步携王氏等旁支夫人早早到来,来到了女眷待的院中,贾凝这才匆匆而来。

    一位身着白灰色绸缎长袍的少年经直走来,衣上印着精美天鹅图案,飘然的发髻上横插银白簪子。

    旁人见他外表温文尔雅、玉树堂堂,好似一个风雅的读书人,同他身旁同样身穿昂贵绸衣的少年拂着春风而来。

    走进宁府,府中不仅充斥着阵阵欢声笑语,还有不少喧闹之声,贾凝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只等祭祖开始,身后的贾瑞也紧随其后坐在石栏上。

    就在贾凝他们等候之时,一处距离贾凝最近的厢房中,一位小姑娘早已埋伏已久。

    只见她用手轻轻将门露出一点缝隙,一双灰色的大眼睛探了出来。

    一位年仅尚小的小姑娘顾盼神飞,美眸直盯着贾凝,颇为好奇的打量着他,这时贾凝是没有注意到的。

    小姑娘的神色流露出一抹似懂非懂之色,心中疑惑的想道“这就是被夸上天的男子吗,也没有她们所说的那般厉害啊,都是一个嘴巴、两双眼睛啊”。

    “只是比常人高了一点、俊了一点、腰板直了一点,气质高雅了一点而已呐其他没什么不一样的啊,可为什么他作的诗这么好呢”。

    这位小姑娘便是贾府的三姑娘贾探春了,只见她身穿着彩色轻薄丝质绮縠衣裳,眼神中充满了好奇,竟毫不怕生。

    看其年龄应不到10岁,其实她比贾宝玉还要小上一岁,年仅八岁而已。

    终于等到贾母等人携宴归来,一众贾府族人来到宗祠前,由代字辈长者领

    先,祭祀之时贾敬便于首位了。

    贾凝抬眸看见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心道“那边应就是贾府的宗祠了吧”。

    贾氏宗祠有五间正殿,用于供奉神主,也就是贾氏祖先的排位,其内还挂有御笔提写的闹龙填金匾“慎终追远“。

    门前两边是一副对联“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贾凝同一众府中之人一般走向正殿前,抬头一看果然如原著所写,三间抱厦,正堂中悬挂着宁荣二祖“披蟒腰玉“的影像,及几轴列祖遗像。

    贾凝远远望见,仔细观摩起两幅画像,不仅感觉宁荣二祖果然不愧是大周开国功勋,其眼中的杀伐、威亚气息在画中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若见到真人恐还要更胜于此。

    其挂有一幅御笔提写的九龙金匾“星辉辅弼”,下面两边也是一副对联“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子孙”。

    抱厦前面,是廊檐,沿两边白石甬道行至院门。便有翰林院王太傅手书的“贾氏宗祠“题匾,悬挂在正门之中,其下两边有一副对联挂着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贾凝再看对联左下角的一行小字,“衍圣公孔继宗书”,和原著中所描写的不差分毫,贾凝此时心中也不禁感叹了一番。

    很快便到了祭祀环节,贾凝跟随着队伍走向前去,直至在槛外停下。

    祭祀都是贾府的男性进行,因为贾敬是最年长的一个,所以他是主祭,贾赦的位置属于陪祭的位置,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

    其他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儿子和孙子辈的男子都有各自的位置,贾凝同一众旁支族人一般只管磕头,然后就是盯着殿前祭祀的人。

    贾府的男女各自站立的位置都有讲究

    ,其中女性都是站在槛内,男性都要站在槛外,贾府的其他家人和小厮们都要站在仪门外。

    贾政虽居荣禧堂,但终不是长子,所以祭祀没有他的位置,也仅站槛外,不过终是比年长,所以位置靠前,位于最前排,贾凝则站第三排偏左。

    贾宝玉却仗着有贾母的喜爱,得了一个捧香的活,长房长孙的贾蓉可以在槛内有传菜的殊荣。

    依序传供品后,文旁之名者,皆以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

    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珮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

    在祭祖完之后,荣府专门发岁钱的管家塞给了贾凝一个荷包,里面是一些碎银子,虽然他看不上这仨瓜俩枣,但还是要领的。

    不收荷包的后果估计就是被贾母叫去跟前质问“是不是瞧不上这岁钱”,意思就是瞧不起她这个老祖宗,再之被她身边口齿伶俐的太太、姑娘们挖苦、嘲讽,例如王熙凤、王太太那般伶牙俐齿的夫人。

    收完荷包,做完礼节,贾凝便从宁府走出,不再多待。

    正月初一,贾母等再次进宫朝贺,领宴回来,又至宁国府祭过列祖,再回来荣国府受礼。

    贾府的正旦直至正月十八才堪堪结束。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