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6章 杀死VIP(十一)

作品:《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九十年前。

    人类还没建立起高墙, 人类还能看到沙漠森林,也包括大海。

    浮沙岛只是个很普通的海滨小岛,小岛以捕鱼为生, 作为一个小众旅游景点, 每年五月到十月会有游客来旅行。

    小岛面积不大,岛上居民基本都认识, 谁家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每个人都没什么烦恼。

    鲍瑞铭在浮沙岛出生,按照常理来说, 他应该像他的祖祖辈辈一样在这儿过完一辈子,不过他从小脑子好, 家里已经计划好过几天送他到县里的初中读书。

    鲍瑞铭整个童年都是在海边度过的,现在生活在墙内的人可能根本无法想象大海, 站在海边, 你会感觉到自己如此渺小, 从而获得一种极致的平静。

    他喜欢收集海边的贝壳, 看蛏子钻洞,去捡起搁浅的鱼。

    他迷恋海洋, 如果没人管他,鲍瑞铭能在海边待上一天一夜。

    父亲打趣, “干脆变成鱼回海里算了。”

    邻居问“你们家这孩子是不是投错胎了”

    他的小学老师说“他以后说不定可以成为海洋生物学家。”

    鲍瑞铭没想成为海洋生物学家, 那对于当时的他来说遥不可及,他只是喜欢海洋。

    浮沙岛上有座教堂,鲍瑞铭每次路过都会停下来看一会儿, 他保持着距离,因为大人说里面很恐怖。

    说是以前打仗里面都是尸体,大人们还说里面有人在大喊大叫, 鲍瑞铭一次没听过,不知道是不是吓唬小孩儿的。

    但那个教堂像是个影子一样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乃至多年后他仍然无法忘记。

    鲍瑞铭那时候跟每个小屁孩儿都差不多,干一些蠢事儿,以为就能这么愚蠢地过完自己的下半辈子。

    但是灾害发生了,在鲍瑞铭十岁那年,电视新闻开始播放灾害新闻。

    全球辐射,原因未知,污染物横行,人类不断失去自己的土地。

    比看过的丧尸电影传播速度都更快,最初是某个城市,然后开始蔓延到一个省,一个国家,一片大陆。

    那段时间新闻上都是败战,每天都会听到新的土地消亡,每天都有人类沦为污染物。

    人类一直在不断撤离,安全线越收越窄。

    浮沙岛上空笼罩着一层阴影,有条件或者听到风声的已经先一步跑了,剩下的居民闭门不出,不知道什么时候污染会降临轮到浮沙岛。

    鲍瑞铭失去了去海边的机会,因为很难判断海洋深处是否有未知污染物,为了安全起见,鲍瑞铭只能趴在窗户边看向自己的大海。

    坏消息接踵而至。

    人类无法清除污染,于是集齐当时全球资源建立起现在的高墙,人类开始建立幸存者基地,以保存人类的基因。

    很快轮到浮沙岛了,响应联邦号召,所有幸存人类进入高墙生活,浮沙岛全体居民撤离。

    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那天走得非常匆忙,救济轮船只靠岸二十分钟,时间一到他们会立即开走。

    他们没时间收拾东西,匆匆拿了些生活必需品。

    轮渡上全是难民,条件恶劣人挤着人,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位置,刚上船就能闻到一股冲天恶臭。

    在他们上船的瞬间,救济船立即开船。

    鲍瑞铭眼睁睁看着轮船驶离码头,还有很多人没来得及上船,他们在码头大声呼喊让等等,甚至有人跳下海想要追来,但救济轮船毫不留情开走,没有多停留一分钟。

    他们被彻底抛弃了。

    那天起就是生存淘汰赛,鲍瑞铭在第一轮获得了活下去的机会。

    鲍瑞铭一直望着码头的方向,倒不是对那些居民有什么感情,而是很舍不得这个岛。

    直到熟悉的海岸完全消失在视野中,鲍瑞铭才收回目光,把注意力转移到船上。

    在鲍瑞铭的世界里,这艘船像是诺亚方舟。

    父母都感到很庆幸,他们免费得到了联邦的救济,但对未来忧心忡忡,完全不知道命运会驶向何方。

    接下来他们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根本分不清自己在哪儿,连个参照物都没有。

    第三天船靠岸,他们满身都是臭味儿,连个澡都没来得及洗就被塞进了大巴,紧接着大巴车坐了四天,他们终于看到了高墙。

    人类建立起高墙,那样宏大,像是一座山,铜墙铁壁一样隔绝了外界的污染。

    污染孢子不会飘散进来。

    这也是鲍瑞铭第一次看到高墙,十岁的小孩儿站在下方只感觉压抑。

    没有大海的开阔,那只是一堵墙而已。

    母亲搂着鲍瑞铭和弟弟,把他们带进了城墙。

    人们开始使用新历,之前的生活被统称为旧世界。

    他们是新世界的第一批公民,从他们的后代开始计算,人类默认自己应该生活在墙内。

    当时一片混乱没有秩序,幸存者都是住在联邦救助站,他们前三年都在做最底层的劳动。

    新世界建立需要加固高墙,钢铁需求量很大,鲍瑞铭一家都在钢铁厂里打工,父母从渔民变成了钢铁工人。

    他们能拿到微薄的报酬,可以买到最便宜的食物,比如土豆或者是一些没有味道的营养餐。

    鲍瑞铭一家人蜗居在十五平米的房子里,两张上下铺,彼此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深夜时,鲍瑞铭拉紧床帐,墙上贴着一张大海的照片。

    他每天晚上都会梦到浮沙岛,他的家园永远失去了。

    就这么过了三年,在第三年的时候,联邦宣布全体人类自救,为了提高存活率,他们开启基因筛查计划。

    以基因为准,最优秀的那批人为一等公民,他们最适合活下去,也最适合拯救人类。

    鲍瑞铭全家都参加了基因筛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按照基因筛查标准来说,鲍瑞铭属于一等公民。

    而他的父母和弟弟都是残次品。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个小渔村出来的人竟然拥有完美的基因。

    不过后来证明确实如此,鲍瑞铭读书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全班第一,体能甚至也不错,各方面都趋于标准下的完美。

    他得到了进入第一区的资格。

    父母求着联邦,说让弟弟一起进入第一区,“他们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不行”

    弟弟被拒绝了。

    很奇怪,明明是一家人,但在基因筛查下,他们简直不像一个物种。

    人与人的差距,比人跟狗的差距都大。

    这时候鲍瑞铭面临一个选择,跟父母一起留在底层,还是进入第一区享受上等人的世界。

    感谢基因筛查制度,给了一个普通渔村人第二次投胎的机会。

    鲍瑞铭当时目睹过混乱无序,他渴望知识,财富,还有社会地位。

    那时候鲍瑞铭很年轻,很早就意识到了世界的底色。

    第一,现有规则非常可笑。

    第二,制定规则的人才有资格说话。

    所以鲍瑞铭非常干脆地做出选择,他去了第一区,他要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鲍瑞铭作为联邦第一批一等公民,承担了建立人类社会的重任,必须要让世界和平稳定,要保留希望的火种。

    鲍瑞铭进入了第一区,成为了特权阶级。

    鲍瑞铭顺利完成学业,从第一军区大学毕业。

    鲍瑞铭的研究方向是海洋,作为一等公民,他拥有很多权利,那时候人类对于污染调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人类没有放弃对墙外世界的探索,还有对旧世界遗落真相的调查。

    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得知一支调查队将会路过浮沙岛附近。

    他用了特权,让调查队去了一趟浮沙岛,理由是带回更多珍贵海洋生活样本,有助于人类对于海洋生物的研究。

    其实是鲍瑞铭想看看现在的浮沙岛是什么样。

    他很怀念那个家乡。

    后来调查队回来了,他们去了十六个人,回来了三个人,没带回什么有价值的海洋生物,但他们带回了一颗藤壶的壳。

    那就是调查队的全部成果,他们死了十三个人,只是为了给鲍瑞铭带回一颗藤壶的壳。

    鲍瑞铭能理解那种落差感,当时的幸存者看一等公民的目光几乎憎恨。

    相反的鲍瑞铭没什么感觉,他后来都感觉难以理解,鲍瑞铭如果没有经过基因筛查就是个普通渔村的小人物,就算进入墙内可能也只是当个钢铁工人。

    作为从底层爬上来的人应该可以与对方共情,但他一点感觉都没有,他们死了十三个人在他看来甚至不如死了十三条鱼。

    他们的价值太低了,鲍瑞铭的价值太高了。

    不是鲍瑞铭自视清高,是现有的规则让他走到了这个位置。

    原来这就是特权。

    他以前在救济站的时候会想,特权阶级做这些事儿的时候会良心不安吗会痛苦吗

    答案是没有,人在拥有特权的瞬间就会失去了所有感觉,一切荒谬都是正常的。

    残次品觉得现有规则不公,一等公民同样觉得现有规则可笑。

    可惜只有第一代一等公民还有这种思考,鲍瑞铭见识过两个世界,起码会在这时候反思一下。

    后来的一等公民连反思都没了,他们会更加心安理得享受现有的成果。

    社会达尔文主义,当一切都以最高利益看齐,人类社会必然如此。

    调查队带来的藤壶毫无用处,鲍瑞铭开始研究调查队的录像视频,鲍瑞铭没有出过高墙,他很好奇外界的世界。

    没想到他无形之间打开了一扇门。

    调查队录下了现在的浮沙岛。

    浮沙岛跟鲍瑞铭离开的时候竟然没什么区别,温暖柔软的沙滩,高高耸立的教堂。

    当年留在浮沙岛的人进化出了鱼鳃,他们在浮沙岛上繁衍,生出的子子孙孙都拥有鱼的特征,可以在陆地上行走也可以在海洋中生活。

    他们的房子结满了藤壶,因为大海每天会涨潮,他们也习惯涨潮的世界。

    海水中的鱼也进化了,他们进化出了人的脸,一时间人类和鱼类互相交融,难以分辨到底是人鱼,还是鱼人。

    人类可以吃鱼,人头鱼也在吃人类,外乡人进入后会被引诱然后被同化,成为食物链的一环。

    每一处都那么完美,完美到无可挑剔。

    调查队的死亡有价值,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带给鲍瑞铭一个新世界。

    鲍瑞铭决定上传自己的意识体到云端,得到了一个可以用代码捏造自己世界的机会,以现实的浮沙岛为蓝本创造了虚拟的世界。

    鲍瑞铭无法创造食物链,食物链本身就存在,那才是终极的自然。

    自然创造的艺术远超人类所有科技。

    鲍瑞铭成为第一批一等公民时曾经宣誓我将带领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

    鲍瑞铭前半生一直以为这句话是要带领人类反抗污染物,第一批一等公民一直在致力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他们创造出人造人,机械人,复制人等工具人。

    汽车可以在天上飞,人类可以改造自己的基因,科技每十年就更新换代,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但人类一直在失去土地,大势所趋甚至无法阻止。

    后来鲍瑞铭看到了录像带才意识到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人类不能跟污染物共生吗

    如果这才是大势所趋呢浮沙岛才是人类的未来呢

    自然会做出选择,人类只需要顺应自然规则,让人类和污染物融合。

    他回到了当年的救济站,这个地方已经被划分为103区,成为整个联邦的垃圾场。

    因为生存条件恶劣,鲍瑞铭的父母已经去世,他亲弟弟死于金属污染。

    鲍瑞铭没来得及见他们最后一面,进入第一区之后甚至没联系他们。

    鲍瑞铭在103区扎根,创办了机械海洋馆,致力于保护海洋生物。

    他每天都在水生物打交道,利用自己手里的水生物进行各种实验,但是收获很少,他无法创造出浮沙岛上的鱼人。

    不论他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后来透明人的项目是他潜心研究三十年的成果。

    相比较自然的力量,一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他的研究如此缓慢,可能过几百年都不会成功。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四十岁了。

    当时他以为自己的未来不过如此了,他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有天他在附近闲逛,看到了一个旧教堂,是这片土地被联邦征用之前留下来的。

    鲍瑞铭那一瞬间以为自己穿越了,他回到了浮沙岛,但再定睛一看,两个教堂并不相同,只是很相似。

    一样的尖顶,一样散发着诡异的气息,深夜亮起了灯,里面传来吟唱声。

    鲍瑞铭从来没有走进过浮沙岛的教堂,那天在门口看了很久,总觉得这个地方在无形之间吸引着他。

    人类总会被相同的东西吸引。

    103区的人不信鬼神,教堂内部空荡荡的,彩色玻璃已经落灰,内部的神像雕塑全都旧了。

    他没看到吟唱的教众,但通往地下室的大门散发着红光。

    那天鲍瑞铭只是随便进去看看,他听到了声音,有东西在呼唤他

    祂承诺会给自己力量。

    鲍瑞铭很难形容那天的感受,他像是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在教堂中痛哭流涕。

    如果外人看到他肯定觉得很怪异,一个西装革履的一等公民竟然跪在教堂里哭。

    赞美伟大的祂。

    鲍瑞铭做出了选择,他做了交易。

    他愿意献祭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驱壳成为容器,他要复苏伟大的神。

    神降那天,103区将会变成浮沙岛。

    现在同样是教堂,在他的意识体云端,神像已经被祝宁摧毁。

    祝宁的提问让他回想起自己的过去,他想到那天仍然会觉得震撼,好像心脏都在发抖。

    但这些事儿没必要让祝宁知道。

    祝宁入侵了他的意识体云端,祝宁先死,然后鲍瑞铭再死也没关系。

    就差最后一步了,他要送祝宁一程。

    祝宁躺在地上像是他的祭品,半张脸上都是鲜血,整个人泡在血泊里,睫毛上沾着血珠。

    只是望过来的眼神很奇怪,那是一双很冷静的眼睛,没有害怕也没有疑问,简直是个冰冷的机器。

    从鲍瑞铭的角度来看,祝宁竟然很美,她是最优秀的祭品,被折断羽翼,被困在牢笼里也不会露出脆弱的表情。

    鲍瑞铭没有过多和祝宁交流,他像个刽子手在执行自己的任务。

    噗嗤一声

    鲍瑞铭毫无犹豫,长钳陷入祝宁的心脏,将她整个人钉在地上,祝宁只是瞪大了眼睛,甚至没喊疼。

    为了人类的未来。

    这是鲍瑞铭曾经宣誓过的,他做到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