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乌夜啼(五)

作品:《招魂

    日光渐弱, 衬得灯山的光便显得更盛大明亮起来。

    有一瞬,徐鹤雪将它看成了幽都那座宝塔,那些跳跃闪烁的烛焰, 多像是塔中浮动的魂火。

    “公子, 您的月饼。”

    买糕饼的摊主手脚麻利地捡了几个月饼放进油纸包里递给他, 又不自禁偷偷打量了一眼这个年轻人。

    他的脸色未免也太苍白了些, 像是缠绵病中已久。

    “多谢。”

    徐鹤雪颔首,接来月饼, 他回头看见身着素白衣裙的姑娘仍站在那儿,周遭来往的人很多, 可是她的眼睛却一直在望着他。

    像一个不记路的孩童, 只等着他走过去,她便要紧紧地牵起他的衣角。

    徐鹤雪走了过去, 她竟真的牵住了他的衣袖, 他不自禁地垂下眼睛,也还算克制地看了一眼她的手, 他从油纸包中取出来一个浑圆的月饼,递给她“枣泥馅的,你喜欢吗”

    倪素“嗯”了一声, 吸吸鼻子, 一边跟着他走, 一边咬月饼。

    走过那座灯山旁,徐鹤雪其实有些难以忍受周遭偶尔停驻在他身上的视线, 即便那些目光不过是随意的一瞥,也并不是好奇的窥视,可他只要一想到阳世才仅仅过去十五年,他也许会在这个地方遇见过往的同窗, 也许会遇见老师,也许,会遇见那些他曾识得的,或者识得他的人,他便难以面对这街市上任何一道偶尔投来的目光。

    他怕有人当着她的面唤出“徐鹤雪”这个名字,他抬起头,审视她的侧脸,又忍不住想,若她听到这个名字,她会是何种神情。

    可她很安静地在吃月饼,也不看路,只知道牵着他的衣袖跟着他走。

    徐鹤雪知道,自己不能因为心头的这份惶然难堪而化为雾气,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走这条回家的路。

    她这个时候,是需要一个人在她身旁的,真真实实的,能被众人看见的,能够带着她悄无声息地融入眼前这片热闹里。

    徐鹤雪早已没有血肉之躯了。

    他做不了那个人。

    可是,他很想。

    徐鹤雪安静地看着她吃月饼。

    月饼盈如满月,而她一咬则亏。

    吴府里的奴仆们正忙着除尘洒水,为方才回来的衙内驱除晦气,太医局的医正在内室里给吴继康看诊,入内内侍省都都知梁神福则在外头与吴太师一块儿饮茶。

    “这都是好茶叶啊太师,给咱家用,是破费了。”梁神福瞧着一名女婢抱上来几玉罐儿的茶叶,他端着茶碗笑眯眯地说。

    “梁内侍在官家跟前伺候,这么多年闻惯了官家的茶香,想来也是爱茶之人了,你既爱茶,又何谈什么破费不破费的。”

    吴太师说着便咳嗽起来。

    “太师在宫里受的风寒怎么还不见好,不若请医正再给您瞧瞧”梁神福不免关切一声。

    “不妨事,”吴太师摆了摆手,“其它什么毛病都没有,只是咳嗽得厉害些,再吃些药,应该就好了。”

    “太师多注意些身体,官家虽没见您,但是贵妃娘娘这些日子都在官家跟前呢,”梁神福收了好茶,便知道自己该多说些话,“当年官家微服巡幸江州,正遇上那儿一个姓方的纠集一众庄客农户闹事,若不是您临危不乱,敢孤身与那姓方的周旋,招安了他,指不定要闹出多大的事来呢”

    那时梁神福便在正元帝身侧随侍,正元帝一时兴起要去寻访山上一座道观,却带少了人,上了山才发觉那道观早已被一帮子人数不小的盗匪给占了。

    “您如今虽然已不在朝,但您先头的功劳苦劳官家心里都还记着呢,再说了,还有贵妃娘娘呢,她又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衙内真去给人偿命”梁神福喝了一口茶,继续道,“那到底只是个举子,官家连他的面都没见过,可衙内不一样啊,自从安王殿下夭折后,官家就一直没有其他子嗣,衙内入宫看望贵妃的次数多了,官家瞧着衙内也是不一样的”

    梁神福压低了些声音“太师啊,官家是最知道骨肉亲情之痛的,您老来得子本也不易,官家是不会让你丢了这个儿子的。”

    “梁内侍说的这些我都晓得了。”

    吴太师听了梁神福这一番话,才吃了颗定心丸似的徐徐一叹“此事本也怪我,官家要再推新政,所以荫补官这块儿便收得紧了,我知道官家待我吴家,待贵妃已是极大的恩宠,便想着要康儿他争些气,不以恩荫入仕,以此来报官家恩德,遂将其逼得太紧了些,以至于他做下这等糊涂事”

    三言两语,吴太师便将自己这一番拥新政,报君恩的热忱说得清清楚楚,梁神福是在正元帝身边最亲近的内侍,他在宫中多年,如何听不明白吴太师这些话到底是想说给谁听的,他笑了笑,说“太师的这些话,官家若听了,一定能明白您的忠君之心。”

    虽说是拿人手短,但梁神福到底也不是只看在吴太师那连罐子都极其珍稀的茶叶的份上,而是官家心向太师,他自然也就心向太师。

    梁神福带着太医局的人离开了,吴太师坐在椅子上又咳嗽了好一阵,仆人们进进出出,珠帘摇晃个不停。

    “都出去。”

    吴太师咳得沙哑的声音既出,所有的仆人们立即被内知挥退,房中一时寂静下来,那道门被内知从外面缓缓合上。

    “出来。”

    吴太师眯着眼睛,打量门缝外透进来的一道细光。

    “爹,我还难受”

    吴继康身形一僵,靠在床上,隔着屏风与珠帘他根本看不见坐在外头的父亲,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孱弱些。

    可他没有听见父亲给他任何回应。

    心里的慌张更甚,吴继康再不敢在床上待着,起身掀帘出去。

    “跪下。”

    只听父亲冷冷一声,吴继康浑身一颤,双膝一屈,他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已经跪了下去。

    “夤夜司的人并未对你用刑”

    吴太师面上看不出多余的神情。

    “是”

    吴继康低声应。

    “那你为何如此轻易就认了罪”

    “是,是贾岩先认的夤夜司的人虽没对儿子动刑,可是他们当着我的面刑讯贾岩了爹,贾岩他指认我,我,我太害怕了”

    贾岩便是吴继康的书童。

    吴继康谈及此人,他便几欲呕吐,他想起来这个人在夤夜司中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而且是当着他的面受的刑。

    他甚至不敢细想贾岩血肉模糊的脸皮,不敢想那双望向他的眼睛,可是这些画面非要往他脑子里钻,他浑身止不住地颤抖,腰塌下去便开始干呕。

    “我看你是觉得,你姐姐在宫里,而我又找了人替你遮掩,你觉得你自己如何都死不了,是不是”

    吴太师在梁神福面前表现得那般爱子之深,此时他的脸色却愈加阴沉冷漠。

    “难,难道不是吗”

    吴继康双膝往前挪,一直挪到吴太师面前,他抖着手抓住吴太师的衣袍,“爹,我不会死的对不对您和姐姐都会救我的对不对我不想再去夤夜司了,那里好多血,好多人在我面前被折磨,我做噩梦了我做了好多的噩梦”

    吴太师一脚踢在他的腹部,这力道很大,吴继康后仰倒地,疼得眼眶都红了,在地上蜷缩起来。

    “早知如此,你为何还要给我添乱”吴太师猛地一下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盯着他,“你当初找杜琮行舞弊之事时,可有想过此事有朝一日会被人翻出来我在前头想尽办法替你遮掩,你倒好,陷害倪青岚妹妹不成,反倒让韩清那么一条没事物的恶狗抓住了把柄”

    “爹,官家要保我,官家要保我的”

    吴继康艰难呼吸,“我只是不想她在闹下去,我想让她滚出云京,若是她不能滚,我杀了她就是,像,就像杀了倪青岚一样简单”

    他像是陷入了某种魔障。

    准确地说,自倪青岚死后,他便一直处在这样的魔障之中。

    “你啊你,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

    吴太师怒不可遏,“我倒还没问你,你为何要将倪青岚的尸首放在清源山上的泥菩萨里你若谨慎些,这尸首谁能发现”

    “超度嘛。”

    吴继康的反应很迟钝,像喃喃似的,“我把他放进菩萨里,他就能跟着菩萨一块儿修行,然后,他就去天上了,就不会变成厉鬼来找我”

    “爹,我只是忘了给他吃饭,我本来没想杀他,可是他饿死了”吴继康烦躁地揉着脑袋,发髻散乱下来,“为什么他要有个妹妹,要不是她,没有人会发现的,没有人”

    “你看看你这副样子哪里像是我吴岱的儿子学问你做不好,杀人你也如此胆怂”

    吴太师气得又狠踢了他一脚。

    “那您让倪青岚做你的儿子好了”

    吴继康敏感的神经被吴太师触及,他又受了一脚,疼得眼眶湿润,他喊起来“叶山临说他学问极好,他们都说他能登科做进士只有我,无论我如何刻苦读书,我始终成不了您的好儿子”

    吴太师的脸色越发铁青,吴继康越来越害怕,可他抱着脑袋,嘴里仍没停“您一定要逼我读书,您再逼我,我也还是考不上”

    外人都道太师吴岱老来得子,所有人都以为吴岱必定很疼这个儿子,连早早入宫的贵妃姐姐也如此认为。

    可只有吴继康知道,都是假的。

    比起他这个儿子,吴太师更看重的是他的脸面。

    老来得子又如何他见不得自己的儿子庸碌无用,自吴继康在宫中昭文堂里被翰林学士贺童痛批过后,吴太师便开始亲自教导吴继康。

    十三岁后,吴继康便是在吴太师极为严苛的教导下长大的,他时常会受父亲的戒尺,时常会被罚跪到双腿没有知觉,时常只被父亲冷冷地睇视一眼,他便会害怕得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即便是如此强压之下,吴继康也仍不能达到父亲的要求。

    原本吴继康还想自家有恩荫,他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可官家忽然要重推新政,父亲为表忠心,竟要他与那些寒门子弟一块儿去科考。

    临近冬试,吴继康却惶惶不安,他生怕自己考不上贡生,将得父亲怎样的严惩,他什么书也看不进去,便被书童贾岩撺掇着去了一些官家子弟的宴席。

    那宴席上也有几个家境极一般的,都是些会说漂亮话儿的主,被其他的衙内招来逗趣儿的,其中便有一个叶山临。

    酒过三巡,席上众人谈及冬试,那家中是经营书肆的叶山临没的吹嘘,便与他们说起一人“我知道一个人,他是雀县来的举子,早前在林员外的诗会上现过真才的,是那回诗会的魁首说不得这回他便要出人头地”

    众人谈论起这个倪青岚,有人对其起了好奇心,便道“不如将人请来,只当瞧瞧此人,若他真有那么大的学问,咱们这也算是提前结交了”

    叶山临却摇摇头“他不会来的,我都没见过他。”

    “只是被林员外看重,此人便清傲许多了咱们这儿可还有几位衙内在,什么大的人物还请不来”

    “不是清傲,只是听说他不喜这样的场面,他的才学也不是假的,我识得他的好友,一个叫何仲平的,那人给我看了他的策论,那写的是真好啊,这回冬试又是给新政选拔人才,他那样的人若不能中选,可就奇了”

    叶山临打着酒嗝,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到后头,甚至还背出了一些倪青岚写的诗词和策论。

    吴继康叫书童给了叶山临银子,请他默了倪青岚的诗文来看,只是这一看,他就再也喝不下一口酒了。

    他自惭于自己的庸碌。

    同时,他又隐隐地想,若那些诗文都是他的就好了,如此,他便能表里如一的,做父亲的好儿子,风光无限。

    这样的想法从萌芽到演变成舞弊,仅仅只是一夜。

    吴继康借着父亲的关系送了许多银子给杜琮,此事杜琮安排得很好,只要将倪青岚的卷子与他的一换,他便能直接入仕,从此再不用被父亲逼着用功。

    为了确保倪青岚冬试之后不会出来坏事,吴继康便在冬试结束的当夜,令人将其迷晕,随后关在了城外的一间屋子里。

    书童贾岩便是帮着他做完所有事的人,甚至发现倪青岚逃跑,也是贾岩带着人将其抓回,好一番折磨痛打。

    吴继康起初只是想等冬试结束,等自己顺利入仕,他便弄哑倪青岚的嗓子,再使些银子将人放回雀县。

    可那夜,贾岩急匆匆地从城外回府,说“衙内,咱们守门的几个吃醉了酒,说漏了嘴,倪青岚已经知道您为何关着他了奴才看他那样子,若您放过了他,只怕他不会善罢甘休若闹到官家耳里,可如何是好啊”

    官家

    吴继康怎么有心情管官家如何想他满脑子都是父亲的言语折辱与家法。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日一早,他便听见宫里传出的消息,官家采纳了谏院的提议,改了主意,冬试之后,还有殿试。

    吴继康当夜便去见了倪青岚。

    那青年即便衣衫染血,姿仪也仍旧端正得体,在简陋发霉的室内,冷静地盯着他,说“衙内的事既不成,那你我便就此揭过此事,往后我们谁也不提,如何”

    “真的不提”

    吴继康心有动摇。

    他本能地艳羡着倪青岚,他不知道这个人在此般糟糕的境地之下,为何还能如此镇定。

    “我无心与衙内作对。”

    倪青岚说。

    吴继康本来是真信了他的,可是书童贾岩后来却说“衙内,您没听杜大人说吗那倪青岚的卷子是绝对能中选的,您此时将这人放了,不就是放虎归山吗如今他也许还没有那个能力与您作对,可往后他若是入仕为官,指不定爬上哪根竿子呢,到那时他再与您清算,您该如何”

    “怕就怕,咱们太师若知道了您”

    一听贾岩提起太师,吴继康只觉得自己浑身的血都冷透了,他本能地害怕起父亲,而贾岩还在他耳边不停道“衙内,他之前可是逃跑过的,您换卷子这事儿,也是他故意套我们话儿套出来的,他绝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在蒙您呐”

    吴继康听了这些话,便也觉得倪青岚一定是在蒙骗他,他一气之下,便道“这几天不要给他饭吃”

    不但没有给倪青岚饭吃,吴继康还让贾岩等人将倪青岚吊起来打,虽都不是致命的折磨,但却令倪青岚患上了离魂之症。

    吴继康其实也没想闹出人命,他只是不知该如何处置倪青岚才能保全此事不被发觉,却不曾想,倪青岚患上离魂之症后,一口饭都吃不下去了。

    人,是生生饿死的。

    吴继康那时还在犹豫该不该给倪青岚请医工,他极其害怕自己被发现,可就是这么犹豫着,人便死了。

    天色阴沉,闷雷涌动,很快疾风骤雨交织而来。

    吴太师看着地上瘫软得好似烂泥一般的儿子,他满是褶皱的脸上没有一点温情,握起来一根鞭子,狠狠地抽在吴继康的身上,咬牙冷笑

    “若倪青岚是我儿,你哪怕只是动了他的卷子,没伤他性命”

    “我也要你用命来偿。”

    可惜,他不是。

    你才是。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