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3. 万里春(二) “我要您亲眼看着我,还……

作品:《招魂

    先是潘有芳与吴岱的死讯, 再是宫门夜开,鲁国公在家中被这两个消息砸得头晕目眩。

    潘有芳怎么能忽然就死了呢

    “说是莲华教的副教主张信恩杀的,殿中侍御史丁进丁大人, 也死了。”内知战战兢兢地说。

    “张信恩杀他做什么”

    鲁国公赤着双脚在房中走来走去, “堂堂朝廷命官, 能被那反贼轻易取了性命不对官家在泰安殿上吐血,宫里一直也没个消息, 以往宫门上了锁若没有要紧事,是绝不能开的,谁开, 谁就得死,今夜开了宫门, 只怕是官家不好了”

    鲁国公一时的轻松已经被潘有芳突然的死讯打破, 他原还以为能借玉节将军的案子将蒋先明按死, 可如今蒋先明还在狱中,潘有芳却先死了。

    “真是疯了。”

    鲁国公心中猜出些什么,他浑身汗毛倒竖, 不敢置信, “他们这是破釜沉舟啊”

    为了一个死了十六年的人,为了那三万尸骨都不知化在哪儿的靖安军,他们竟如此大逆不道

    鲁国公不敢深想,越想,越是胆寒,“若官家好好的, 他们如此作为,必死无疑,可若官家他”

    那么今夜, 宫中必定生变

    “快快给我穿衣我要入宫”鲁国公头皮发麻,立时大喊。

    年轻美艳的妾室赶紧拿了木施上的衣袍来为国公爷穿衣,鲁国公见内知要出去备马车,他忽然一把拉住人,“二郎在殿前司兵案中任职,你快让他起来,我有话与他交代”

    快到寅时,梁神福在殿外吹着冷风,却依旧是满头大汗,时不时地要用汗巾擦来拭去,苗景贞心中也十分煎熬,但他还是安抚了一声梁神福,“梁内侍,且宽心,咱们只等二位相公一到。”

    梁神福只觉得口舌都泛苦,平日里这苗景贞虽是殿前司都虞侯,但对他这位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却只有毕恭毕敬的份儿,梁神福还收过他的孝敬,如今想来,真是悔不当初,若没有韩清这个干儿子,荣生那个不成器的干孙儿,他也犯不着掺和到这些事里去。

    但梁神福转念又一想,在官家身边,迟早是有这一日的。

    就是他再不想掺和到里头去,两边的人,谁都不会放过他这个离官家最亲近的人,他只能选一条道走,不选,更得死。

    心里头叹了口气,梁神福忽听得苗景贞一声“来了”,他精神一震,抬起头,宫灯点映,两位老相公相扶着,正被一行人簇拥着往阶上来。

    “不用你扶”

    黄宗玉铁青着一张脸,挥开孟云献的手。

    “我可比您腿脚轻便啊黄老。”孟云献没将他这一番推拒当回事,仍扶着拄拐的黄宗玉,往上面走。

    “孟相公,黄相公。”

    苗景贞立时上前,俯身作揖。

    “官家如何了”

    黄宗玉着急忙慌。

    “哎哟二位相公,官家还在昏睡当中,您二位快些随咱家进去吧”梁神福连忙说道。

    黄宗玉与孟云献即刻进了庆和殿中,隔着一道帘子,贵妃闭着眼躺在一名宫娥的怀中,其他宦官宫娥跪了一地,班直们的刀就在眼前,他们一个个地也不敢抬头,只低声抽泣着。

    “贵妃这是怎么了”孟云献问道。

    “娘娘哭叫了一阵,晕过去了。”

    梁神福令人掀开帘子,迎二位相公入内,浓烈的药味扑面而来,里面太医局的医正们一见二位相公,便退到两旁。

    龙榻之上,正元帝闭着眼,胸口缓慢地起伏,一呼一吸之间,胸腔里似乎有浊音,黄宗玉见梁神福用帕子去擦正元帝唇边的口涎,他心里一惊,立时回头看向太医局的医正们。

    “官家确是中风无疑。”

    其他医正们连呼吸也不敢,秦老医官只得颤颤巍巍地上前说道。

    “这就是那碗汤药。”

    梁神福令年轻的宦官将一只玉碗奉到孟云献与黄宗玉面前,“医正们也已经看过,里面确实有研磨不干净的金丹碎粒。”

    “官家喝了没有”

    黄宗玉心脏突突地跳。

    梁神福摇头,“发现及时,咱家拦了下来。”

    官家还没有清醒过来,黄宗玉与孟云献不便在殿中多留,二人走出去,就在殿外吹着冷风,黄宗玉拧着眉,“官家这般情形,怕是”

    孟云献却看向长阶底下,说,“寅时了。”

    寅时了,百官要入宫了。

    “丁进为何在潘有芳府里”黄宗玉只觉太阳穴被风吹得鼓胀发疼。

    “我怎么知道”

    “那你手中那份丁进的罪书,又是从何而来”

    “他亲手写的,有人送到我手上,我也不知是谁送的,也许,是他自己送的。”孟云献说道。

    “那你叫我如何与百官解释丁进的死靠那个张信恩的说辞么那再具体些呢丁进为何要威胁潘有芳”

    “这个就要看您黄相公了,您最是与人为善,只要礼送得好,您有时也愿意为那些个朝臣平一平他们的事端,即便丁进没求过您,说不得他什么亲戚,正好求了您却没求上的。”

    “你”

    黄宗玉咬牙切齿。

    他是常在河边走,以往也没个湿了鞋的时候,但如今,他却是整个人都在这潭泥水里了。

    寅时天色还是漆黑的,天上落着雪,朝臣们一个又一个地冒着风雪赶来庆和殿,所有人得知一夜之间,潘三司与丁御史被杀,一时哗然。

    “那张信恩果真如此凶残竟能杀了潘三司与丁大人”翰林侍读学士郑坚满脸不敢置信,“黄相公,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那莲华教的张信恩杀潘三司做什么

    “诸位应该也知道,莲华教在南边作恶多端,纠集信众,说是求神佛庇佑,实则是为谋逆他们信众之广,且根底有深,咱们朝廷几番围剿,也未能灭其根本。”

    黄宗玉说着,叹了口气,“潘三司是费尽了心力,才将这莲华教的副教主张信恩引来云京,我们本想借此人来将莲华教连根拔起,岂料他太过狡猾,提前识破了我们的打算,又自知逃脱不得,便索性将潘三司杀害。”

    “他那四散溃逃的教众为泄愤,还杀了贵妃的父亲吴岱。”

    “谁能证明”

    郑坚怎么也接受不了黄宗玉的这番说辞。

    黄宗玉盯住他,冷声道,“张信恩还活着,这是他亲口认下的供词。”

    “只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这道声音中气十足,文武百官皆朝阶下看去,只见鲁国公提着衣摆,一步步地踏上来,“夜里侍卫马军司搜捕张信恩,葛让葛大人为何亲自前去”

    “国公爷,葛让是我让他去的。”

    黄宗玉说道。

    “您让他去的”鲁国公走上来,将衣摆撂下,“谁都知道如今这个时候,徐鹤雪的旧案闹得沸沸扬扬,葛大人昨日才在泰安殿上与人为徐鹤雪而争执,夜里,就亲自带着侍卫马军司的人搜捕张信恩,偏偏也就是在这个当口,潘三司,丁大人,还有娘娘的父亲吴岱都死了。”

    “国公爷此话何意”

    “谁人不知,侍卫马军司中,有葛让葛大人定乾军的旧部”鲁国公迎上黄宗玉的目光,“黄相公,您本是清清白白,可万莫让人蒙蔽了去。”

    黄宗玉的胡须被风吹得来回拂动,他嘴唇微动,没说出什么话来,孟云献便上前一步,“听国公爷这意思,是葛让故意领着旧部,趁搜捕张信恩之机,连杀两位朝廷命官,还有娘娘的父亲”

    鲁国公冷声,“张信恩区区一个反贼,如何能有这般能力”

    风雪呼啸之声掩盖了诸多朝臣的议论之声,郑坚等人神色各异,而中书舍人裴知远恰在此时赶来,他被寒风呛了嗓子,话也说不出,只得一边咳嗽,一边给鲁国公与二位相公作揖。

    “那么我倒要问国公爷,”

    孟云献往前走了两步,他对上鲁国公的视线,“若真如国公爷您猜测的这般,那么依您之见,葛让杀吴岱,是他轻信蒋先明等人的话,铁了心要为徐鹤雪报私仇,可您倒是说说,他为何杀潘三司”

    鲁国公瞳孔一缩。

    “蒋御史呈交的那份谭广闻的罪书里,有吴岱,却好像并没有潘三司啊,那么葛让,杀潘三司是为什么”

    孟云献言语清淡,实则步步紧逼,“还是说,国公爷您知道为什么”

    “我不知道”

    鲁国公几乎被孟云献这三言两语逼出冷汗,他本能地反驳。

    “既如此,那么国公爷又如何笃定,潘三司,丁大人,吴岱三人的死,是葛让为徐鹤雪报仇所为”

    孟云献一双眼扫过庆和殿前的这些朝臣,“丁大人与徐鹤雪有什么相干潘三司与徐鹤雪又有什么相干他葛让,为何敢不要这身官服,甚至不要性命,不顾王法,也要为一个死了十六年的人报私仇”

    “我孟云献想问诸位,有谁,敢为徐鹤雪如此”

    有吗

    朝臣们面面相觑,又窃窃私语。

    他们神色各异,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时,谁敢应孟云献这句话谁不怕如蒋先明等人一般,被投入大狱等死

    是不要这官身了吗

    是活够了吗

    谁敢在此刻,为已经在十六年中,就快要为人所淡忘的那个十九岁的叛国将军喊一声冤

    他们不敢。

    因为近来的事,已经吓破了他们的胆。

    孟云献笑了一声,“国公爷,您看谁敢”

    鲁国公头皮发麻,他当然知道孟云献这番话底下暗藏的锋刃,他与潘有芳亲手做成了如今这个局面,令朝臣在徐鹤雪的这桩旧案上,即便心中生疑,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此刻朝臣的不敢,却反倒成了孟云献用来反驳他的有利佐证。

    孟云献徐徐说道,“国公爷,王法在上,您又凭何以为,葛让敢呢”

    黄宗玉在旁,眉头松懈了些许,他心里不由暗叹,好个孟琢。

    “此事应该让官家来决断”

    郑坚忽然说道。

    “对潘三司这等重臣,忽遭横祸,我等身为同僚,无不心中悲切,此事,应当交予官家决断”

    “请官家决断”

    “请官家决断”

    一众朝臣俯身,朝庆和殿的殿门作揖,高呼。

    “官家在泰安殿上受了风,又呕了血,病势忽然沉重,”黄宗玉面露忧色,语气凝重,“贵妃又趁此加害官家官家如今尚在昏睡当中”

    “贵妃贵妃如何会加害官家”

    这番话犹如惊雷一般在百官之中炸响。

    鲁国公亦大睁双眼。

    “官家此前用的药与金丹相冲,这几月以来,官家再未服用一回金丹,而今日,贵妃强闯庆和殿,令梁内侍等人退到帘外,在官家的汤药中放入金丹碎末,这些,既有太医局的医官为证,又有梁内侍为证。”

    黄宗玉提振声音,“还有一桩事,我昨日未向诸位言明,是担心查得不清楚,但如今,我已经将始末都查了个明白,两月前,贵妃宫中私自处置了一名宫娥,也是自那时起,太医局的一位姓王的医正频繁出入贵妃宫中,说是为贵妃的父亲吴岱诊病,贵妃忧心父亲病情,故而寻他问话。”

    “但就在昨日,那名失踪的宫娥被人从御花园的花丛里翻出尸体,她有个亲妹妹在尚服局,她亲自辨认了那宫娥的尸体是她亲姐姐无疑,她心中悲痛难忍,便趁着为贵妃送新衣的当口刺杀贵妃,不成事,便一边逃一边大喊她亲姐姐是因为撞见贵妃与王医正有私,所以才会死于非命。”

    郑坚不由道,“黄相公皇室血脉,怎能,怎能”

    “郑学士,此事我比你知道轻重,若没查出个物证来,我如何敢在此与尔等谈及此事贵妃的用物,都在那姓王的医正家中搜出来了。”

    “再者,贵妃若心中无愧,又为何要趁官家在病中不清醒的时候,在汤药里掺入金丹碎粒”

    黄宗玉双手按在拐杖上,“幸好梁内侍与殿前司都虞侯苗景贞苗大人发现及时,制住了贵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官家病重,两日都不知事,朝臣们到了此刻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位王医正呢”

    郑坚问道,“黄相公可询问过他”

    “人已经死了,就在前不久,他为贵妃诊脉,错开庸方,官家治了他死罪。”黄宗玉说道。

    人都已经死了,又还要如何往下深究

    鲁国公面上冷沉沉的,“二位相公何时竟如此齐心了”

    孟云献却反问,“奉官家敕令,我与黄推新政,为官家做事,如何不该齐心”

    “官家病笃,偏偏此时贵妃出事,孟相公,黄相公,您二位果真就没有私心吗”鲁国公扬声质问。

    “我等在此,皆是听二位相公的一面之词,岂知这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出入”郑坚紧随其后。

    “难道说,二位相公是想趁此时,做些什么吗”

    “尔等怎敢诋毁二位相公”

    “这些话你们也说得出口二位相公受官家倚重,如何能有什么私心”

    两方又争执起来,吵嚷不止。

    正在此时,有班直上前来报,“孟相公,黄相公,殿前司都指挥使王恭王大人领着禁军来了,此时正与侍卫马军司在永定门外对峙”

    王恭

    黄宗玉一听,心里一跳,他低声询问,“到底出了何事”

    那班直满头汗水,当着二位相公答道,“禁军之中传言,说”

    “说什么”

    “说嘉王殿下欲举事谋反”

    黄宗玉险些站不住,孟云献立时扶住他,抬起头,只见身着甲胄的禁军分成两路,整齐划一地带着兵器朝庆和殿来。

    为首的,正是殿前司都指挥使王恭,还有枢密副使葛让与他身边的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杨如烈。

    两方从长阶底下上来,都还持着兵器在对峙。

    王恭对孟云献,黄宗玉,鲁国公三人俯身抱拳,他在升任殿前司都指挥使之前,在地方任上镇压反贼时受了重伤,失了声,一句话也说不出,他身边的一个年轻班直代他唤道“孟相公,黄相公,国公爷。”

    “王大人这是做什么”

    孟云献抬了抬下颌。

    “听闻宫中有异,大人特来护驾。”

    那年轻班直代王恭答道,随即又高声唤,“殿前司都虞侯苗景贞苗大人在何处”

    苗景贞立时上前,俯身朝王恭作揖,“苗景贞,见过都指挥使大人。”

    “苗景贞,官家如何”

    年轻班直问道。

    “官家尚在昏睡,并未清醒。”

    苗景贞如实回答。

    “王大人,二位相公口口声声说贵妃与人有私,谋害官家,可我却以为,此事蹊跷得很呐,若贵妃真行事不端,她此时加害官家,便能洗脱自己身上的疑点了吗”

    鲁国公在旁出声道,“王大人,你可是官家亲自提拔起来的殿前司都指挥使,三衙禁军都握在你的手里,即便你口不能言,官家也还是让你坐到了这个位置,如此天恩,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官家”

    王恭不能说话,这些年也有一套比划的本事,他身边的年轻班直见了,便问道,“不知嘉王殿下在何处”

    “嘉王殿下去接吴小娘子的路上遇袭,受了惊吓,回宫后先去梳洗,不多时便要来见官家。”

    孟云献说道。

    王恭皱了一下眉,那葛让按捺不住了,开口道,“不知哪位大人想审我我这身官服尽可除去,趁着官家不在,将我投入大狱也使得”

    葛让说着,冷笑,“反正诸位是铁了心要给我葛让的头上,安一个谋逆的死罪了”

    “葛让你到底是何居心你心里清楚”

    鲁国公怒目圆睁,“官家病笃,你们便想为嘉王谋事是么”

    “国公爷可万莫如此说话我侍卫马军司无论何人,都担不起此等重罪”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杨如烈沉声道。

    大雪寒天,两方禁军就在这庆和殿前对峙,鹅毛般的雪花拂过他们冰冷的甲衣,被围在其中的百官心中不免惶惶。

    “嘉王本就是官家的养子,我们何必要为嘉王谋事”

    孟云献扯唇,“何况官家如今还在,国公爷,那我要说,你们如此,难道是有心为贵妃谋事”

    “孟相公慎言”

    郑坚惊出冷汗。

    孟云献厉声,“若不是贵妃,那么在尔等心中,是想为谁”

    众人此刻,心中无不浮出一个地方爻县。

    只这么一想,他们立时便垂下头去,不敢在此事上多言,爻县那岂不是太祖一脉

    谁敢啊

    可有人敢啊。

    鲁国公的脸色又青又白,一时语塞。

    王恭没有什么举动,他身边的年轻班直也很安静,而孟云献却在此时,对王恭微微一笑,“王大人,您来。”

    王恭抬起眼,无声询问。

    “黄相公有话对你说。”

    孟云献淡声。

    “”

    黄宗玉瞪着他。

    “有什么话是我们不能听的吗孟相公,黄相公您二位是要做什么”郑坚等人言辞逼人。

    王恭果然不动。

    直到嘉王出现,才打破这殿前的死寂,郑坚看着那位衣衫单薄,提着一个木盒的嘉王殿下走上来,他立时出声,“官家无旨,不能让嘉王在此时入殿”

    “不能让嘉王入殿”

    声音此起彼伏。

    王恭回过身,站在阶上,看着那位嘉王殿下提着衣摆上来,他又是铣足,不着鞋袜。

    “作为养子,我只是想见一见病中的爹爹。”

    嘉王松了衣摆,在王恭面前站定。

    “官家还没有清醒过来,嘉王殿下请回。”王恭伸手比划,身旁的年轻班直出声。

    嘉王平静地盯着他,“王恭,你凭何拦我”

    王恭不说话,双手也不比划。

    嘉王绕过他,朝前才走两步,刀刃出鞘之声顷刻齐发,他定住,回过头,只见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的人已剑拔弩张。

    王恭抬手,年轻班直看着,扬声道,“苗景贞,都指挥使大人命令你,不许放任何人进殿”

    在殿门前的苗景贞紧握刀柄,抿着唇,俯身。

    黄宗玉只见这副架势,心里头不免有些着急,但见孟云献在侧,并不说话,他便也没有出声。

    嘉王将目光挪向这露台上的官员,最终,他的视线落在鲁国公的脸上,泛白的唇,忽然一扯。

    鲁国公知道这位嘉王殿下是何等懦弱温吞的性子,但此刻见他忽然一笑,鲁国公心里也不知为何,竟有些瘆得慌。

    嘉王却一句话都没有对他说,他仿佛没有将王恭的话放在心上,他往前走,百官便只得让出一条道来。

    他们看着这位嘉王殿下,看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到殿门前。

    苗景贞与御前班直都俯下身,不敢拔刀,却也不敢让,他们都是殿前司的人,众目睽睽之下,殿前司都指挥使王恭的命令在前,便是苗景贞,也不能让一步。

    “王恭,我若往前,你便要杀我吗”

    嘉王没回头,只盯着朱红的殿门。

    “殿下,请不要在此时,为难我等。”年轻班直代替王恭说话。

    “你们为不为难,干我何事”

    嘉王的声线裹着冷风落在每一个人的耳畔,“谁要杀我,只管来就是,反正今日我无论做什么,都一定会受人指摘。”

    “我为了爹爹,全都领受就是。”

    他往前,苗景贞只能退。

    一退再退。

    “都指挥使大人”苗景贞抬起头,望向王恭,欲言又止。

    难道他们真敢对嘉王动手么不,王恭不敢,他只得令苗景贞不许再退,又让身边的年轻班直到嘉王面前去劝诫“殿下,您回去吧。”

    “官家若说要见您,自然会见的。”

    苗景贞见此,不由大步走到王恭的面前,压低声音道,“大人,官家已经中风,贵妃又险些毒害官家,您”

    王恭忽然抽出刀来,抵在苗景贞颈间。

    苗景贞的话音戛然而止,他抬起头,对上王恭审视的目光。

    鲁国公等人见此,不由露出些得色,谁料孟云献却在此时上前,徒手握住王恭的刀,锋利的刀刃割破他的手掌,殷红的血液流淌而下。

    王恭面露惊愕,手中的刀不敢动一下,他抬头,迎上孟云献冷冽的目光。

    “王大人,嘉王殿下是官家亲口认下的养子,少时便得封亲王之位,如今,他不过是想去他爹爹的床前侍疾,尔等,怎敢肆意揣度他的孝心”

    这话,是在说嘉王的孝心,却也不是。

    王恭看着刀刃上沾染的血,又听孟云献这番话,他心里什么都明白了。

    黄宗玉拄着拐过来,“王大人,国公爷不也说了,即便是你上任之前得了失语症,官家也仍旧让你坐上了这个位置,即便是为了官家,你今日也万不可辱嘉王殿下。”

    此话就更令王恭心惊,他眼皮几乎一颤。

    他敢确信,

    黄宗玉知道他失语之症其中的缘故。

    正在王恭因此而愣神的刹那,只听得殿门处一声惊呼“殿下”

    王恭抬头,只见嘉王攥着一名御前班直的手,而那班直手里握着的刀,已抵入嘉王的肩。

    王恭心惊肉跳,他嘴唇微动,一把拉住身边的班直,班直立时大喊“住手快住手”

    殷红的血染红嘉王的衣袍,他疼得满背都是冷汗,却只半睁着眼,凝视着面前这个惊慌失色的班直,他一松手,班直立即脱力,摔倒在地上。

    “王大人”

    鲁国公见朱红的殿门大开,他连忙唤王恭。

    所有人都在看王恭。

    王恭立在原地,看着嘉王走进庆和殿,他闭了闭眼,将抵在苗景贞颈间的刀刃撤下。

    寒风呼啸,鲁国公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道殿门合拢。

    “殿下提的是什么”

    梁神福在殿门里面的窄廊里,躬身询问。

    “给贵妃的。”

    嘉王轻声。

    隔扇被人从里面推开,还有数名御前班直提着刀守在贵妃面前,她悠悠转醒,最先看见映照灯火的刀刃寒光。

    她吓了一跳,抬起脸来,正见嘉王走进来。

    贵妃立时喊道,“殿下,殿下茹儿在哪里你快让她来,你快”

    “她走了。”

    “走了”

    贵妃的嗓音变得有些尖锐,“她去了哪儿”

    这一刻,她仿佛才回过神来,“赵益是不是你这一切,是不是你所为”

    嘉王走到她面前,将手中提的木盒放到地上,他审视着她疯癫的模样,隔了会儿,才抬腿踢倒那木盒。

    盖子翻开,里面一颗血淋淋的头颅霎时滚落到贵妃的裙摆处,冷透的血沾湿她的衣料,宫娥惊声尖叫,宦官们瑟瑟发抖。

    贵妃定睛一看,那花白乱发之下的头颅,正是她父亲吴岱的脸。

    “啊”

    她大声惊叫。

    “小声些,娘娘,万莫惊动了我爹爹。”嘉王笑了一声。

    “赵益赵益”

    贵妃嘶声力竭,发了疯似的要朝他扑去。

    御前班直们忙将她按下,又以她的披帛将她的嘴塞住。

    帘子被躬着身的宦官们掀起,嘉王转身走进内殿里,也许是方才贵妃尖锐的叫声惊动了榻上的正元帝。

    他睁开双眼,倏尔见嘉王身上沾着血,朝他走近,他的胸腔里杂声更重,他嘴唇艰难地动了动,“梁神福”

    梁神福听见这嘶哑的声音,心头一惊,他连忙到榻前,眼睑都浸着泪,跪下去,“官家,官家,奴婢在”

    正元帝见他跪下去,登时一双眼血丝更甚,“连你,连你也”

    梁神福伏趴在地上,泣不成声。

    “爹爹,喝药吧。”

    嘉王环视四周,将搁置在桌案上,已经冷透了的,被太医局的医正们看了又看的那碗汤药端来,他全然不顾自己身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兀自在床沿坐下。

    “殿下,那药不可啊”

    梁神福浑身发抖。

    嘉王却充耳不闻,他舀起一勺汤药,“爹爹,即便您是天子,生了病,怎么能不用药呢儿子永庚来服侍您。”

    他抬起眼,只见正元帝怒视着他的目光,好似觉得他是一个全然陌生之人,他将汤匙抵在正元帝的唇边,“爹爹何故如此看我是觉得我不像您记忆中的那个在您面前连话也不敢说的养子了是么”

    嘉王扯唇,“永庚有今日,全拜爹爹所赐。”

    “您知道您每回看我,我心中有多害怕吗我生怕您一个不高兴,我就要丢了性命,我生怕您看着我额上这道疤,就想起我曾两次违逆过您。”

    “我越是怕您,您就越是逼我,”

    嘉王惨笑,“逼得我如今,也不识得我自己了。”

    “朕,该早些,杀了你。”

    正元帝艰难地出声。

    嘉王却趁此机会,将汤药灌入他口中,汤匙抵在正元帝的唇齿,嘉王满脸都是泪,却冷冷地注视着这个给了他半生恐惧的君父,“爹爹您真的很会让朝廷里的那些人为您而争,为您而斗,他们做对了的事,是您英明,他们做错了的事,是他们愚蠢,可是您好像没有意识到,您也是会老的。”

    此话犹如针尖一般戳刺着一个帝王的心,正元帝嘴唇颤抖,又惊又怒。

    “您身体康健时,天子敕令,莫敢不从,可当您躺在这张床上,连口齿都不清楚,他们就会想啊,若您不在,他们的后路又在哪里”

    嘉王嘲笑似的,“一旦他们思量起了后路,您,也就不再重要了。”

    一个帝王的自尊,在此刻被他击个粉碎。

    正元帝脖颈间青筋鼓起,呼吸急促。

    嘉王又将一勺汤药抵入他的口中,苦涩的药味弥漫,他握着汤匙的指节泛白,“听说这金丹不会让您立死,只会让您的病势再沉重些。”

    他抬起手,药碗落地,“砰”的一声。

    梁神福伏在地上,身体不住地抖动,却根本不敢抬头。

    嘉王俯身,身上的血液滴落在锦被上,眼眶被泪意憋得发红,他凑在正元帝的耳侧,轻声道“这样也好,爹爹。”

    “我要您亲眼看着,我是如何撕下您的脸面,看我是如何告诉天下人,您错了,您修道宫是错,身为君父,不将子民放在心中是错,处死我的老师更是错,您在位二十余年,处处皆是错。”

    “最重要的一件事,”

    嘉王眼眶中的泪意跌落,“我要告诉天下人,死在十六年前的玉节大将军徐鹤雪,是冤枉的。”

    “他没有叛国,他没有对不起大齐任何一个人,是您对不起他,是大齐,对不起他”

    “我赵益,再不会辱他一个字。”

    “我要为他平反,您不愿还给他的公道,我,一定要还给他。”

    “我要您亲眼看着我,还给他这个公道。”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