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这会有钱了

作品:《三国之铁骑南下

    韩成带着李儒等人走出王氏府邸,并没有直接出县城回到自己的大营,反而沿着朱雀大街缓慢的行走。

    众人见韩成一句话也不说,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了,只能跟在韩成身后默不说话。

    随着时间的慢慢加长,韩成脸上的怒气一点点的消逝,直到最后恢复了平静之色。

    在王氏府邸中,韩成不得不面色铁青主要是因为太原王氏的家主王泽做的太不留情面了,有点过分了。

    韩成现在身为并州六郡的太守,将来极有可能是并州之主。

    如此高贵的身份之人,亲自来到太原王氏的府邸上邀请王泽出山为官,是对太原王氏的重视。

    但王泽不仅没有看到重视这一点,反而对韩成十分轻视,韩成怎么能不恼火

    其实王泽不同意出任官职并不要紧,太原王氏子弟众多,随便派出个家族子弟应付一下韩成,都不至于让韩成大怒而走。

    在这个时代,有大人物上门来请出山。

    自己不愿意或者想栽培某个子弟的时候,派个子弟出来任职的行为叫做相互尊重,同样也是这个圈子里的规则。

    王泽却没有遵守规则韩成亲自到来,直接被拒绝,让韩成太下不来台了。

    这种行为也让韩成感到了不尊重,故而韩成在王氏府邸中不得不面色铁青,以示愤怒。

    随着一路走来,韩成也只能在心中用阿丘精神默默地安慰自己“王泽是第一个拒绝自己的人,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以后这种事情还多着来,要是自己拜访一个就归顺自己一个,还要军队干什么还打个屁天下,自己拜访一圈不就一统天下了。

    自己身为主公,未来的一州甚至几州之主,怎么能因为这种小事而生气呢

    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表现出大度,不要在明面上处置太原王氏,让大家面子上都能过得去。只不过,这样做,真的很憋屈啊”

    除了韩成对自己的自我开导,怒气消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韩成耳力超群,虽然已经走出了王氏府邸的会客厅,但李儒最后的话,韩成还是听到了。

    于是韩成在心里默默想道“我不信王凌看好的人面对此种情况会无动于衷,让太原王氏陷于危境之中。”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韩成心中的郁闷消除的差不多了。

    知道无论怎样,路还是要走下去,暂时只为守护这一方土地。

    突然转过头,摆出一副请教的样子,对着李儒说道:

    “文优啊,你说我在并州建个书院,无论出身,只要是年龄符合的孩子均可入院读书,你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啊”

    李儒没想到刚刚怒发冲冠的韩成竟会问他如此问题,思索了片刻,回道

    “土地,书院可是世家之根本,主公已经实施分地令了,若在并州再创建了学院并无论出身的收弟子,那么我们和世家再无缓和的余地了。”

    韩成听完李儒的话,故作轻蔑的说道“呵呵,我没听错吧。文优啊听你这话的意思,你是害怕了”

    李儒看着韩成轻蔑的眼神,明知是计,但依然是一副斗争昂扬的样子,说道

    “切,我怕了主公说笑了,我李文优只怕自己的脑子和手中的刀。若主公愿意,我原为主公杀尽天下世家。怎么可能怕说几句话”

    韩成听完李儒的话,心中是又喜又悲啊,喜的是杀戮果断的李毒士在自己的三言两语下回来了;悲的是这杀戮气息也太重了些。

    正当韩成和李儒两人说话间,王昶从对面急匆匆的赶来了。

    王昶出了王氏府邸,生怕韩成等人离去,先急匆匆的赶到城门处,结果听守门的县兵回报未见韩成出城。

    与此同时,一个太原王氏的下人找到王昶,前来禀告“在朱雀大街上看到了韩成等人的身影”。

    王昶一听,大喜之,便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一见面,王昶先跪拜在地,一副气喘吁吁并且态度很真诚地对着韩成说道

    “太守大人,刚才之事是家父的无知,家父已经知道错了,并将此事全权交给在下处理,请太守大人随吾回府,我定会给太守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韩成看着眼前这个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的十六岁青年,说道“你父亲为何不亲自而来”

    王昶听到韩成的话,知道韩成心中还是有不愉快的。心念一转,态度诚恳的说道“家父感觉没脸见太守大人,故才将此事全权交给我的。”

    韩成确实不想在去太原王氏的府邸,不是因为生气,而是自己堂堂太守怎么能一日登门两次呢,自己不要面子嘛

    这时韩成一抬头,看见不远处有有座“大兴酒楼”,便指着酒楼,对着王昶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边吃边谈吧。”

    王昶看了看不远处的酒楼,好像明白了韩成的心思,说道“属下谨遵太守大人之命。”便在前方引韩成往酒楼方向而去。

    大兴酒楼最好的单间清雅阁。

    韩成,王昶以及李儒三人坐在屋内,这三人的随从亲卫皆站立在门口处,韩成威风凌凌的亲卫让闲杂人等不敢靠近。

    王昶率先打破沉默,落落大方地对着韩成以及李儒承认错误般的说道

    “太守大人,韩校尉。古家确实是我太原王氏的一个下家之一,古家往草原上贩卖的生铁也确实是我太原王氏的生意之一。

    并且古家从北方草原上捣鼓而来的马匹也确实是我太原王氏卖掉的。

    我深知此举愧对百姓,我太原王氏也知道错了,我太愿王氏愿意捐出所得财物,只请太守大人饶恕我们的罪过。”

    古家的财富,韩成和李儒都是知道的召集起一万两千人马不成问题。

    这么富甲一方的家族,竟然只是太原王氏的下家之一,那太原王氏的财富将会是多少啊

    这些还是其次,韩成最喜欢的是王昶的态度落落大方,知错认错,可比死不悔改的那副样子强得多。

    韩成听完王昶的话后,心道“这手笔可大了。什么生意最挣钱,无疑是垄断生意。

    北方草原的生铁和南方的马匹都被太原王氏垄断,这财富可不是小小的古家能比拟的。”

    韩成却一本正经的对着王昶说道“你太原王氏此举确实愧对百姓;以后不许再私自往草原上贩卖军用物资了。

    草原上的鲜卑等少数民族一旦壮大起来,将是我汉人的噩梦。你不想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沦陷在他们的铁蹄之下吧”

    王昶听完韩成的话,满脸愧疚的说道“我不想太守大人教育的极是,我太原王氏以后不私自贩卖此种军用物资了,只为奋武军效力。”

    王昶的这番话并不是即兴而出,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也是对韩成的一种考量。

    前面的捐出所得财物只是一个姿态,毕竟韩成也不知道他们太原王氏到底在这垄断的生意中赚了多少,太原王氏说多少不就是多少

    若韩成只关心财物,则格局太小,最后难成大事;但韩成的语言中只有民族大义,说明韩成心怀天下,最后必然会成就一番事业,故王昶面带羞愧之色的归顺了。当然,韩成并不知道这些。

    韩成一听,你倒会借坡下驴。

    不过呢,心中大喜,这样归顺,倒也干净利落,省去了许多麻烦。

    人家归顺了,韩成不能不表达点什么,于是韩成再次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得太原王氏相助,就像老虎长出了翅膀,如虎添翼啊”

    同时举起手中的酒杯,对着王昶说道“来干了这一杯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王昶恭敬地对着韩成举杯,然后一饮而尽,说道“文舒拜见主公。”

    韩成说道“好好好文舒啊, 分地令之事,就由你和王凌负责。事成之后,奋武军治下的太原县第一任县令就是你的了。”

    王昶听到当事成之后,韩成封给了自己一个县令之职,大喜道“谢主公恩典”

    心中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实施分地令,不让韩成失望。”

    归去的路上,韩成和李儒共乘一辆马车,韩成对着李儒问道“文优啊你说王氏父子两人对我们的态度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李儒想了想回道“依属下之见。一是因为年龄王泽已经快五十岁了,没有青年人的那种年轻气盛,妄想做出一番功绩的拼搏之情了。

    二是因为经历,王泽曾经当过代郡太守,后又被王允打压,对世家的力量的认知非常清楚,因为畏惧才再三推脱的。

    而王昶无为官经历,年级尚轻,对世家的力量并无太多的认识,再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试一试。

    王泽太关于担心世家的看法,才会对我们无礼的;而王昶想在主公的手下博得一番功绩,故才会劝住王泽,向我们追来。”

    韩成听完李儒的话后,哈哈一笑,说道“原来如此啊不过,不管怎么样,这趟没白来我有了太原王氏的支持,这会才算真正的有钱了。”

    李儒见韩成心情很好,微笑说道“恭喜主公文优提前祝主公大事成矣”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