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最持久的‘陷阵营’

作品:《三国之铁骑南下

    陷阵营未到来之前,在黄县的周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处战场。

    袁绍军大阵中,率领青龙军冲阵的韩浩部分算是一处;

    黄县西城门处,率领玄武军拼命防守的潘凤部分算是一处;

    黄县西城墙上,率领士兵坚守的赵云部分也算是一处。

    随着战争时间的加长,双方势力的优劣越来越大,这三处战场中,定然会有一处率先战败。

    一处落败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另外两处战场也会发生战局上的变化,然后落败,从而导致整个黄县战争的失败。

    而五千陷阵营的到来,就给了奋武军这一线生机,也可以说是反败为胜的胜机。

    两军对战,在刚一开始的时候,靠的是士气和勇气;

    士气如虹方,勇气冠全军,获胜的几率十分大。

    然而在作战一天之后,士气和勇气就没什么用了。

    记住网址oqiu

    这两个东西,是消耗品,效果很短暂,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故而,两军作战一天之后,需要的就不是士气和勇气了,而是持久力。

    男人需要持久力,越持久,就越厉害

    同样,军队也是一样。

    持久者,恒定胜之。

    然而持久力这个东西,不是你想要,就会拥有的。

    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决定持久力的上限;但每个人的后天锻炼,却能决定持久力的下限。

    单论持久力,陷阵营绝对是首屈一指的那一批人。

    他们的信心,来自于平常日。

    从高顺按照韩成的命令成立陷阵营以来,在陷阵营中,平日里,最多的训练项目就是长跑。

    一天八十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战争的时候除外。

    跑不下来的,淘汰;跑下来不能训练的,淘汰;跑下来训练不合格的,淘汰。

    在三大淘汰的环境之下,每个陷阵营的士兵,都足够持久

    从曲城县到黄县,大概有五十里的距离。

    这距离,一般的士兵跑下来之后,大概都会是疲惫至极的样子。

    但对于天天奔跑的陷阵营来说,这距离,刚刚好。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高顺看着袁谭,指着袁绍军大旗所在之处,对着手下的陷阵营士兵们喊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兄弟们,冲锋”

    对就是这么没有一点花里胡哨的,直截了当的冲锋

    因为此时,只有冲锋,才能解决黄县的困境。

    五千陷阵营,无论进入三处战场中的哪一处都不能立即结束战斗。

    并不是他们不够强,而是因为袁谭也会派遣身边的三千人马支援陷阵营进攻的那处。

    那时,黄县的战争又会进入到胶着状态。

    谁都知道,拖的时间越长,对奋武军就越不利。

    袁谭,之所以能被袁绍委以重任,出任一州之刺史。

    除了他本身是袁绍的大儿子的这个身份的原因之外,他的能力,也给他加了大大的分数。

    看着突然杀出的陷阵营,袁谭毫不犹豫地让身边的三千人马前去迎敌。

    此战已成定局,自己方胜利的机会很大。

    而刚刚出现的这支军队,就是唯一的变数。

    既然有变数,那么便在变数出现,尚未产生影响之前,解决掉这个变数。

    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路。

    对此,袁谭是信心十足的。

    我方士兵,逸以待劳,精力充足;对方士兵,长途跋涉,精力疲惫。

    我方士兵,虽然人数少了一些,但在三千人马中,还有一千精锐的骑兵,而对方则全是步兵。

    这么看,无论怎么算,我方都是稳操胜券的。

    至于这支军队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曲城县外的袁绍军队的灭亡,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拿下黄县,进而收复整个青州,当下这些,对袁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袁谭看着将要碰撞的两军士兵,自信心满满。

    输,这种情况,暂时是不可能的

    故而自己只需要看着自己的士兵,是如何的勇猛,将对方的这支军队打的落荒而逃,然后黄县战争崩溃,自己拿下黄县,收服青州

    至于别的情况,袁谭根本就没去考虑。

    多此一举,何必呢。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然而,现实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

    袁谭想象中的势如破竹的局面,出现了。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不是袁绍军在势如破竹,而是袁绍军被势如破竹。

    陷阵营的士兵,发起冲锋之时,就犹如一只只红了眼的野兽一样,朝着袁绍军疯狂的攻击。

    两军一照面,袁绍军就显出明显不敌的样子。

    其实,在战争中,一个士兵勇猛,并不可怕,谁的军中,还没几个猛人啊

    但每个士兵都很勇猛,这就相当可怕了。

    一大群猛人和你的军队作战,谁能抗的住

    若你以为陷阵营的可怕之处,到这里为止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陷阵营的可怕之处不仅仅是士兵的勇猛,除此之外,还有士兵们的士气如虹,阵型稳定,攻守有度。

    袁谭看着勇猛作战的陷阵营,百思不得其解“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完全没有一丝精力疲惫的样子。

    莫不成,这是提前安排好的伏兵可是,若是伏兵的话,出现的时机不对啊”

    到了此时,袁谭心中的必胜的信心,已经不是那么坚定了。

    但还是有一些的。

    毕竟陷阵营只是一处战场,除了陷阵营之外,还有三处战场。

    这就相当于打斗地主一样。

    自己的手中有三个炸弹,对方的手里只有一个王炸。

    都已经明牌了,还怕这局不能赢吗

    陷阵营的到来,也让其余三处战场发生了变化。

    在黄县西城门处

    潘凤看到了陷阵营的旗号,心中大喜“高小子,你终于来救我啊

    虽然你来了,但这次,可不是我欠你的啊,我可没让你来的。

    然而你来了,那么先锋军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了。

    我潘凤也不是个小气的人。”

    潘凤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对着玄武军的士兵们喊道“兄弟们,陷阵营的那群乌龟来救我们了。

    都是精锐,我们不能让他们笑话我们。

    能打的,给我站起来狠狠地打;不能打的,给我死前面去。

    哪怕给我用身体压,也要压死一两个敌人。”

    玄武军的士兵“”

    当西城墙上的赵云看到陷阵营的旗号时,顿时在心中生出了一股豪气。

    对着身边的士兵们说道“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在坚持一下,胜利就在眼前了陷阵营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鼓舞一番士气之后,赵云让手下的一名校尉接收城墙防守之事。

    然后挑出几十名勇敢的士兵,对着他们言简意赅的说道“兄弟们,最好的防御是什么是进攻

    你们跟我冲出去,杀入敌军中

    我们要让袁绍军知道,我奋武军的将士,哪怕到最后一刻,也是死在冲锋的路上的。”

    说完之后,便一马当先的冲向了对面的袁绍军中。

    袁绍军中的韩浩看到陷阵营的旗号时,对着手下的骑兵们喊道“兄弟们,朝着陷阵营的方向冲啊只要我们和他们汇合在一起,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了。”

    与此同时,袁绍军也在奋力的抵挡着奋武军的反扑。

    心中纳闷道“明明都不行了,怎么突然又来劲了”

    高顺一刀砍翻了面前的一名袁绍军士兵,对着陷阵营的士兵们大声喊道“擒贼先擒王二郎们,随我前去杀袁谭。”

    陷阵营的士兵们听到高顺的命令之后,迅速转换了攻击阵型。

    此时的陷阵营,犹如一柄锋利的长矛一样,朝着袁谭的方向,狠狠地刺去。

    袁谭的亲兵队长看到这勇猛的陷阵营,对着袁谭询问道“大公子,敌军来了,我们快走吧”

    袁谭愤怒而且不甘的大声喊道“我乃一军主将,我一撤退,大军必然奔溃

    我绝不能退

    传令下去,给我继续进攻,奋武军快抵挡不住了,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好话吹的震天响,轮到自己,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当面临自己死亡的时候,谁还能大义凛然的吹牛

    袁谭说完话,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陷阵营便在高顺的率领之下,杀到了袁谭的跟前。

    这时的袁谭,早把勇气丢了,那里还有那一丝大义凛然的模样。

    袁谭留下的,只是那一句毫无底气的“鸣金收兵”

    鸣金之声,在袁绍军的大阵中响起。

    无论对此时的奋武军来说,还是袁绍军来说。

    鸣金之音,都犹如之音一样。

    因为他们真的打够了,早已经打的精疲力尽了。

    各处战场中的袁绍军,如退潮的海水一样,缓缓退去。

    奋武军中,除了依然勇猛的陷阵营在坚持作战之外,别的军队,都没有丝毫力气在继续战斗了,更别提追击敌军了。

    陷阵营追出了三里之后,怕中了埋伏,便退回到黄县城内了。

    此战结束后,东莱郡已经可以说是奋武军的地盘了。

    因为短时间之内,袁谭再无力量发动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斗。

    此战影响深远,高顺让各个县令收集的资料,在幽州的战场上,会发挥极大地作用。

    然而,此战也再一次的让世人知道了陷阵营的大名。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