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信都县风云

作品:《三国之铁骑南下

    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在双方兵力相同的情况之下,必然会有大量的漏网之鱼。

    中山郡的守将韩猛,便带领着几十个人,趁乱逃到一片山林中隐藏了起来。

    待奋武军的追兵离开之后,韩猛才从山林中出来,然后一路乔装打扮,直奔渤海郡的袁尚军而去。

    奋武军的突袭之战,可以说说是满满的套路。

    从董昭出使开始,就是假的。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曹操等人多想,多思考,耽误他的出兵时机。

    而奋武军则趁曹操思考的这个时机,迅速出兵,先下一郡。

    对奋武军来说,这一郡之地占领了,就是拿下了。

    想要,你派兵来打啊

    果不其然,当奋武军占领中山郡的消息传到了兖州东郡之时,曹操的大军还在路上。

    曹操正在一边行军,一边和一干谋士商量出兵的方向以及一些细节。

    oqiu

    当曹操听到探马汇报消息之后,立即就是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一脚将面前的桌子蹬翻,大声怒喝道“艹,韩成小儿,你的好算计,好快的速度啊”

    大帐中的这些人,都是熟悉曹操之人。

    他们发现,今天的曹操和往日的不一样了。

    此时的曹操的愤怒之中,包含着一丝强烈的恐惧之意。

    若将曹操和韩成的交集从头到尾捋一遍,就会发现,曹操的恐惧之意是有原因的。

    碰到韩成这样的对手,也难怪曹操如此。

    公元一九零年之时,群雄讨伐董卓,董卓采用李儒之言,焚烧洛阳,西归长安,以此来瓦解群雄的斗志。

    群雄中,唯曹操和韩成率军追赶。

    这番做法也为两人的以后,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

    然而,在这第一次相遇中,曹操中伏,获得了忠于汉朝的大义;韩成取荥阳,在获取大义上,差了一些。

    此时的曹操,并不在乎这个毛头小子。

    高手间的对决,棋差一招,便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看似差之毫厘,实则差之千里。

    在此后的几年中,两人都在默默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韩成取并州,曹操拿兖州;韩成战草原,曹操扫四方。

    直到韩成迎汉献帝北归太原,并拿下了并幽两州,封锁了曹操的战马来源,曹操才又重新重视了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青年。

    曹操和这个青年之间,产生了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河内郡野王县城下一战,韩成落荒而逃;上党郡屯留县城下一战,曹操大败而归。

    双方第一次交手,势均力敌,互有胜负。

    这时的曹操,已经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将韩成放到了和江东孙策一样的位置。

    放眼天下,唯有这两个后辈能入曹操的法眼。

    孙策意外的死亡,韩成的位置则变成了曹操心中的唯一。

    三年之后,韩成让人出使许昌县,迷惑自己,然后迅速派兵拿下中山郡。

    曹操才有了恐惧之意。韩成的成长,太快了些

    从一开始的毫不在乎,竟然慢慢的演变到,在隐隐之间,牵着自己鼻子走的感觉。

    仔细回想董昭到来的这一幕幕的场景,曹操才发现,自己失算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也许是从自己拥有了四州之地开始的,也许是从自己拥有了众多的谋士开始的。

    自己每逢大战,更加倾向于用计,而忘记了大战中最基本的东西,兵贵神速。

    虽然用计能顺利的拿下城池,并减少自己的损失。

    但凡事皆用计,就会耽误出兵的速度。

    兵贵神速,迟则生变啊。

    这一次,韩成正儿八经的给自己上了一课。

    不怕对手一开始就很强大,就怕对手不断的变强大。

    郭嘉见曹操愣在原地,出言道“主公,莫要灰心一个小小的中山郡,决定不了战局。

    大战才刚刚开始,胜负尚未可分。

    既然韩成已经动手了,我们也不用再顾忌什么了。

    打着援助袁尚平叛的旗号,立即出兵,先北上清河郡,然后再次迅速北上安平郡,争取在韩成的奋武军之前,拿下安平郡的信都县。”

    安平郡,冀州最中间的一个郡。

    产粮不多,人口也不是很多,唯一的优势就是连接着冀州的各郡。

    在和平的年代,安平郡并不是很重要。

    条条大路通邺城,为何非要走安平郡

    但在战争年代,安平郡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

    大军行进,安平郡是最好的路径。

    占安平郡者,对取得整个冀州有极大的好处。

    而能不能拿下安平郡,主要就看郡治信都县的归属。

    信都县,就是安平郡的心脏,拿下信都县,也就意味着扼住了安平郡的命脉。

    郭嘉的话,提醒了曹操。

    无论什么样的对手,试一试才知道行不行

    未战先惧,兵家大忌

    曹操也是果断之人,反应过来之后,立即传令道“让大将夏侯惇,李典前来见我”

    不一会儿,威风凛凛的三目将夏侯惇和温文儒雅的李典走了进来。

    曹操也不墨迹,单刀直入地说道“我命你二人为正副先锋将,一日之内,务必带领一万大军赶到信都县,给我拿下信都县。

    若拿不下,也可退一步,不让奋武军拿下就行

    至于后续的粮草等相关事宜,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会亲自率领大军,立即启程。

    最迟会在你们到达信都县的一日之后,和你们汇合

    信都县对我们十分重要,你俩现在就出发吧”

    夏侯惇和李典接令之后,点齐人马,匆匆而去。

    拿下了中山郡的韩成,并没有在中山郡做过多的停留。

    一边将自己的八万大军从幽州调来固守中山郡;一边令阎柔带领一万黑青龙军,打着助战袁谭的旗号,迅速地奔赴渤海郡。

    不管袁谭同不同意自己出兵,当奋武军的骑兵出现在袁尚军的后方之时,就算袁谭立即和袁尚讲和不打了,外加袁谭浑身上下长着一百张嘴,也不能将此事说清楚了。

    出兵是要讲道义的。

    但这个道义的解释权,归实力强大的一方。

    待阎柔率军走后,韩成一边等着奋武军的八万大军到达中山郡,一边让魏延和潘凤率领一万破阵军为先锋,奔赴信都县。

    冀州地域不大,但郡县众多。

    尤其是冀州的南方郡县,每一个县内都有大量的人口。

    人口,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重要程度自然无需多说。

    韩成率先出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迅速南下,夺取冀州南部郡县。

    毕竟这么多的人口,韩成怎么舍得让给曹操呢

    安平郡作为冀州的中间枢纽,怎么能不先拿下

    至于在渤海郡和平原郡大战的袁谭、袁尚两兄弟。

    曹操和韩成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

    大敌在前,还不团结在一起,只知道勾心斗角的内斗的人,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同样都是先锋军,都是日夜不停地赶路。

    曹操军的先锋军是步行的,而奋武军的先锋军是骑马的。

    虽然奋武军距离安平郡远一些,但和曹操军到达安平郡的时间相差无几。

    信都县内,还有五千袁尚守军。

    信都县的守将,是一个叫做冯继的校尉。

    当听到南北两面均有大军压境之时,冯继心中这个郁闷啊。

    就这么一个小破县城,要啥没啥,你们来干什么啊

    魏郡多少大县城啊,清河郡也有不少的啊,哪些地方,人多粮多的,你们为啥子不去啊

    非要来这,真搞不懂。

    按照冯继的能力,当然考虑不到曹操和韩成的战略计划。

    能顾好眼前的局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曹操军到达信都县南五里处之时,夏侯惇便按照郭嘉的计划,派一个校尉带着百十名骑兵前去叫门。

    信都县城下,曹操军校尉对着城上喊道“我们是曹操军的,和你们主公袁尚说好了,前来援助你们守城的”

    冯继看了城下一眼,就那么几十个人,援助个屁。

    肯定是来试探我的态度的。

    我要硬气。这样才能在投降之后,获得更大的底气。

    于是乎,冯继对着城下的曹操军校尉喊道“你们先等一会吧。北面也有大军来,等他们来了,你们两方商量一下吧

    我也不是矫情之人,谁打赢了,我给谁开城门。”

    曹操军校尉一看,也是满脸无奈,怎么碰上这么个主

    幸亏这家伙是个守将,要是个商人,绝对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奸商。

    曹操军的计划很简单,校尉带领百十名精锐的骑兵叫门。

    城上的守军看到他们只有百十个人,定然会放松警惕,打开城门。

    只要这百十名士兵能守住城门,夏侯惇便可率领大军,直接进城。

    然而,碰上了这么个主,曹操军的计划落空了。

    人家就没打算守城,人家想的就是怎么投降

    只不过在曹操军到来的时候,恰恰碰到了奋武军的到来。

    才有了这么一出。

    夏侯惇听到校尉禀告之后,便直接率领大军朝着信都县而来。

    藏什么藏,打败奋武军,便什么都有了。

    这时,对面的奋武军来了。

    当奋武军到了曹操军跟前,夏侯惇大吃一惊这是什么骑兵。

    骑兵速度虽快,但不善于攻城作战。

    韩成取信都县,怎么能派骑兵前来呢

    然而奋武军的下一步动作,让夏侯惇彻底傻眼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