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6. 挖人的笑容 裴行俭:姜相看上的原来是……

作品:《[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姜沃自英国公府告辞前, 李勣原是要令侍女去后面,让孙媳将姜相弟子送出来的。

    姜沃就先起身笑道“大将军,我去后面接婉儿便是。正好可以再与小娘子说两句话。”

    李勣颔首, 看着姜相跟着自家侍女离去的背影。

    依旧修直若竹, 飘然若云。

    他忽然想起了姜相站在朝堂上, 声如振玉道臣此生自当恪勤匪懈、以凌烟阁功臣之准绳自勉的样子。

    亦是有凌云之志的人啊。

    如他当年一般。

    李勣大将军低下头, 看到杯中映出的自己的面容,早不复当年跃马横刀呼啸沙场的青年模样。

    虽然还是白日,但李勣命人换过了酒。

    端午特有的菖蒲雄黄酒, 传说饮之可辟除百疾。

    入口却很冲。

    李勣饮此酒, 是想起贞观十七年,先帝立晋王为太子后, 有一日先帝单独置酒宴请他一人过去。

    席间与他道“卿乃晋王府旧长史,今我儿年少为新储, 朕将托以幼孤。”

    “卿万勿负于朕哉”

    彼时李勣噬指以血为誓, 必不负所托。

    他没有负先帝。

    但当今他实无能为力了。他应当也见不到了。

    姜沃随着侍女走到后院。

    早有人通报了过去, 宁拂英已经远远在院外的廊下等着了。

    见姜相身影出现, 忙迎上去然后道“姜相放心,顺儿在带着小娘子呢。外头热气大,她们在屋里投壶玩。”

    不在祖父英国公眼前,宁拂英显得更加明快爽利,颇有将门虎女之风。

    姜沃边走就边与她闲聊, 顺便问起她对李敬业往辽东去怎么看。

    说来,李培根去辽东, 也少不了她的提议,要不是她提出刘仁轨这种硬核狠人,李勣大将军只怕不放心将孙子外放。

    姜沃在宁拂英脸上, 看到了一种阿弥陀佛老天有眼的神采。

    “祖父英明”宁拂英倒是不知道主要是李培根自己也不知道李敬业去辽东,有眼前这位姜相的提议。

    她只是忍不住感慨道“我从前常听郎君私下嘀咕道畏惧姜相那想必姜相深知他的性情。”然后又道谢“想必姜相也多看在祖父的面子上,提点于他了。”所以李敬业才会常念叨惧怕。

    宁拂英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总之,这辽东当真是去的好”

    姜沃不由莞尔。

    李培根这个命啊,是真的好当朝第一人的祖父,疼爱到有些溺爱的父亲,还有这样的妻女。

    两人说着,到了后院。

    李敬业是嫡长孙,住的是英国公府中轴线上的一座三进正院。

    庭院宽敞,姜沃入内就见里面设着不少箭靶子,靶子正中还插着羽箭。

    李敬业都去辽东了,这院中还设着新鲜的草垛箭靶,也就是说姜沃专向宁拂英“好射术,是家学渊源吗”

    宁拂英面对这位宰相,既觉得有些激昂心绪,又觉得放松可亲。

    此时听她如此夸自己,不知为何,也就没有自谦,而是昂首道“我与郎君的骑射箭术,只怕在伯仲间。”

    “姜相可知庭州”

    姜沃点头怎么不知,来济宰相就被扔过去镶边过,是大唐的边境,换到现在是地处新疆。

    永徽六年时,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就带兵突袭庭州,劫掠四县,伤亡百姓数千人。

    帝震怒举兵,苏定方大将军率军灭西突厥。

    但在那之前,庭州一直是战场最前线,时不时就有西突厥骚扰劫掠。

    “我自幼随父母在庭州长大,那边的百姓,无论男女,多少都要有些防身的本事才是。”

    是不得不民风彪悍。

    “庭州大大小小的武将,家中妻女都得会骑射父亲领兵出征时,城中空虚,说不定就会有突厥的小股骑兵来偷袭城池,想要抓将士的妻女回去为质为奴。”

    “打小母亲就带着我们姊妹训练家中的仆从和健妇。”

    “父亲离开时也会留一道城里的兵符给母亲,若有紧急情形,可调守城兵士。”

    宁拂英说着说着,见姜相不再往前走,而是站定了看她,不由一顿道“是我话多了,姜相请。”

    却见姜相如玉府冰雪一样的面容上,忽然露出一抹如春水初绽的笑容来。

    这笑容将宁拂英还晃了一下。

    就听姜相道“拂英,你学过练兵啊”

    宁拂英面对姜相明如星辰的双目,不由就低头谦虚了下“只是跟着父母学了些皮毛,最多训过百余人而已。”

    姜沃颔首英国公府,我的宝藏之地。

    “师父”婉儿见到她,就放下了手中正举着瞄准壶口的柘树枝。

    姜沃含笑“无妨,婉儿继续投就是了,师父看看婉儿投的如何。”

    她发现,教孩子实在要因人而异,若是太平,姜沃就不说这话了那太平能真的在这儿玩一整日不走。

    倒是婉儿,有些太乖太聪敏了,有时候可以纵容她一下。

    顺顺则在旁道“姜相,婉儿妹妹好聪明。我读什么书,她都一听就记住了。”

    开始顺顺以为婉儿已经跟着姜相学过这篇文章,结果换了一本新书后,发现婉儿还是过耳不忘。

    姜沃含笑是啊,史册上婉儿哪怕长在掖庭,亦不掩其聪达敏识。

    是十四岁被还是天后的武皇召见,令其做文章,便能援笔立成,让彼时已经理政多年,见多了朝臣才子的武皇,也不由惊叹爱惜其才的才女啊。

    回府的马车之上。

    姜沃替婉儿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又从马车上的一只水晶碗里捞出一枚浸在水里的玉鱼,放在婉儿手里让她握着。

    这玉鱼质地特殊,浸过水后,凉凉润润握在手里可以消暑。

    姜沃也不知是哪一州的贡品。横竖媚娘那里用着觉得不错的,姜府总有一份。

    “婉儿今日玩的高兴吗”见婉儿点头,姜沃道“以后家里或许会常有各府的小娘子来。”

    她话音刚落,就听眼前孩子道“我会替师父好好招待贵客。”

    姜沃失笑她不是想说这个,婉儿啊。

    她摸了摸婉儿的发顶道“师父是要告诉你,将来哪怕有再多小娘子,师父或许也会收旁的学生,但还是最看重婉儿的。”

    婉儿太懂事了。

    而太懂事的孩子或许只是怕不够乖巧懂事的话,会不再被喜欢看重吧。

    不像太平,她就会大大方方数着手指,直接对姜沃道“姨母最喜欢的是姐姐,其次就是我和婉儿”都不用问姜沃,她自己就盖章定论啦。还拿出新学的一个不太恰当的词儿来要求姜沃道“以后姨母也要一直如此,不能喜新厌旧啊。”

    这个词儿还是媚娘无奈说她的但凡有了新的玩器,太平就抛下旧的去玩新的。

    故而姜沃今日就明明白白告诉婉儿

    不用那么懂事,她也最偏心婉儿。

    婉儿闻言,先把玉鱼小心放回碗里,然后才伸手抱住了姜沃的腰,将面容埋在她的衣裳上,又小小声叫了一声“师父。”

    姜沃静静环着她。

    半晌后,她才听婉儿忽然开口道“师父这几日才高兴些。”

    姜沃闻言低头,正对上婉儿仰起头来看她,略显昏暗的马车中,婉儿的眼睛带着一层薄薄水光的亮“师父虽然不说,但婉儿看得出,师父前些日子总是很难过。”

    “听公主说起,皇后有时也会如此。”

    姜沃知道婉儿说起的公主,一定是太平。若是曜初,她会称呼安定公主。

    果然婉儿道“公主与我说,要是我们快些长大就好了,像安定公主一样。”

    婉儿说完后,就见师父笑了,容采如玉,神色安心畅意。

    她的手轻轻捏了下自己的腮,有一点微微的刺痛师父常年握笔,略有薄茧。

    “婉儿,你们可以慢一点,但要好好的长大。”

    五月十五大朝会。

    一圣当朝下诏,定下公主可置幕府典制。

    又命吏部、礼部、宗人府一同议定具体官职、属僚数目、俸禄等细章。

    姜沃听到俸禄的时候,下意识微不可见侧首,看了一眼身后的户部辛尚书,嗯,果不其外看到了辛尚书露出了一张苦脸。

    只要增加度支,就如同割辛尚书的肉。

    皇帝定下六月十五大朝会将此事呈上因这次大朝会后,就要开始连放十五日的田假了。

    黄昏离开皇城前正式放长假前,姜沃还去了一趟吏部。

    只见裴炎还在整理公主幕府事的细则这位属于卷王,总是想提前完成公务。见到姜沃来才起身道“姜相。”

    “小裴啊,马上就要十五日田假了”

    姜沃原想劝他趁着休沐好好歇歇的,就见裴炎热情高涨道“姜相放心,家中田亩自有人照管,我每日都来部里当值。”

    姜沃怎么说呢,小裴这么卷,把她都快比成王神玉了。

    而且姜沃眼神很好,她清楚地看到裴行俭原本都要进门了,听到这话又迅速退了出去,显然是怕被牵扯进加班。

    姜沃站在原地想了想,然后勉励道“子隆年轻有志,我甚慰之。”然后也离去了。

    唯有裴炎更加振奋地工作卷了起来原本姜相都是只叫他小裴,这还是第一回郑重称了他的字。

    裴炎边奋笔疾书边想不知今岁考功,他能不能升任正四品吏部侍郎

    算资历和功绩,应当够了吧

    总之一定要先把这次的公主置幕府事办好。

    朝臣们多知,安定公主少时多养在姜宅。

    裴炎就猜到,姜相一定很重视这回公主幕府事,这可是他走向侍郎的重要一步啊。

    什么田假,不用休了

    姜沃走出门,果然见裴行俭站在树荫下等她。

    大约是怕她问起加班之事,于是先开口道“听师父说,过几日姜相要与英国公一起去探望师父。”

    姜沃点头去邢国公府探望苏定方大将军之事,她还特意算了个宜探病的日子。这才与英国公提前递了名刺过去。

    裴行俭露出些黯然之色。

    姜沃见此安慰道“守约,这个田假,你一天都不要来了,我替你来当值就是了。你多陪一陪苏大将军。”

    裴行俭轻轻点头“好。多谢姜相。”

    与英国公的战术多病不同,苏定方大将军是真的反反复复病着,且日益加重。

    凌烟阁那一日,苏定方自然是撑着来了。

    但撑过典仪看过武舞,谢过圣恩后,次日就又病至卧床不起。

    如今孙思邈孙神医在京,邢国公府也已然请过神医了就算孙神医不在时,李勣大将军也是精通医道,屡屡替苏定方诊脉开方。

    可任是什么良医,也都是只能治病,不能治衰老。

    两人并肩往宫外走去,裴行俭还提起一事“对了,师父已经知道是姜相向皇后提起建本朝凌烟阁之事了。”

    姜沃疑惑“不是说好,不与苏大将军说吗”

    裴行俭苦笑“我哪里瞒得住师父啊。他才对我露出些微此生不入凌烟阁的遗憾,转头一圣就提起凌烟阁之事,再加上姜相为平阳昭公主请命师父怎么想不透”

    “师父为此还恼我来着。”

    “姜相可是为凌烟阁事,在朝上很受了一回攻讦。”

    “师父心中总过意不去。”

    姜沃摇头“那实在不与苏大将军相干啊。”李敬玄等人想要写奏疏参她,何止为一事

    裴行俭驻足道“我这会子出宫便去邢国公府,不如姜相与我同去”

    姜沃点头“好。”

    夏日酷热,裴行俭今日上朝也未骑马,而是坐了马车。

    姜沃在宫门口与候着她的崔朝说了一声,便上了裴府的马车。

    路上,姜沃想起一事,就带着一种往碗里捞人的笑容道“守约,我记得你有两个女儿。”

    她笑眯眯问完,忽然想起,十多年前,她也是这么先下手为强把裴行俭捞到吏部来的。

    那给许敬宗郁闷的

    凡见了裴行俭眼神都颇为幽怨。

    现在,她又要从裴行俭处捞人了。

    裴行俭闻言点头,只是略微带了些遗憾道“不过两女都已经出阁了。”

    他与姜沃和英国公常见,自然听闻姜相见过英国公家小娘子后,很是喜欢,从端午至今已经邀至自家做客两回。

    而就在三日前,六部朝臣皆在的例行的大议事会的间歇,英国公和姜相还当众闲聊起了此事。

    当时英国公就笑言道,若非辈分不对毕竟李敬业在姜相前亦执晚辈礼,姜相也可收个学生。

    而姜相则立刻道收学生何重辈分之差

    随即又笑言“陛下曾令我向英国公随学请教尚书省事,算来,我也是英国公的学生。这辈分又如何算呢”

    李勣大将军便颔首道“既如此,就让她带着投师帖与拜师表仪,登姜相门去。”

    两位尚书省宰相,就当众把这件事定下了。

    自那日起,朝臣中就多有传言姜相有松口多收弟子之意。

    故而此时听姜沃这么问,裴行俭稍稍有些遗憾他虽然也才过不惑之年,但女儿生的早,都已经出嫁了,且还都随着夫君外放出京,不在长安城内。

    姜沃颔首“我知此事我都去喝过喜酒的。”

    说来,裴行俭不愧是吏部中流砥柱,挑女婿挑的都是人才。

    他的长女,许了此时尚名不见经传的新进士苏味道。然姜沃知道,这位将来也是武皇一朝的宰相。

    他的次女,许了齐州长史王福畤的次子,即王勃的兄长。

    而且,那位苏味道,不光是大唐的宰相。

    他的苏还跟苏轼是一个苏字正是苏轼的祖先。

    感慨完裴行俭挑人的精准,姜沃又道“我是想说,两个小娘子都已经出阁出京无妨,你夫人不是还在京中吗”1

    裴行俭原来,姜相看上的是我夫人吗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