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390 章 特使信使

作品:《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特使来之前,韩盈正在军民医院里。

    除了卫青伏击受伤的那些骑兵外,医院其实还收纳了在守城时受伤的正兵和民夫,再加上因为一些其它情况受伤,自费过来诊治的,医院人数最高峰时足足有三千人。

    倘若是现代,对于只有十多个医生,四五十个学徒的医院来说,这人数完全超出目前所能够运转的极限,可对于如今来说,想要运转起来反而并不算那么难。

    原因也简单,一来,是如今做不到后世那样的精细化治疗,也没有那么多抢救与电子设备维持生命体征,需要时刻有人关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处理好后,靠病患自己本身良好的身体素质恢复,那工作量减少可不是一星半点。

    再一个,便是如今廉价到极致的人力资源。

    只需要安全,饭食,两套换洗衣服,一些微不足道的奖励和一点尊重,仆伇就能承担起大量的,日常琐碎的照顾任务,将医生和学徒们从地狱中解救出来。

    这个地狱,显然不止应对这么多病患日常吃喝拉,以及简单的换药等事。

    无论古今,人们都有着一套对他人能力、地位评判的标准,这种标准有明面上的,也有潜意识中的,但不管怎么说,驱使他人,不用自己劳动,显然高于少量的关键劳动,而琐碎,价值极低,面对多人的服务性劳动,无疑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存在。

    很不幸,照顾大量的病患日常饮食,吃喝拉撒这种事情,在大众的潜意识里,是妻子赘婿,儿女,乃至奴仆所做的事情,倘若医生去亲自做这些事情,而且是针对多人,并长时间都陷于此事当中,那她们无论身份再高,旁人在看她们时,也不会觉着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亲力亲为,而是会潜意识逐渐将她们看底,甚至会生出鄙夷。

    这个问题放到现代都没有解决,哪怕再说三分治七分养,护士照顾很重要,最后可大部分患者记住,感谢的还是医生。

    没办法,护理服务属性太明显了,而且它的价值看起来太低,喂人吃饭喝水有什么难的五岁的稚童都能做,哪有紧急止血,正骨,包扎,开药这些事情看起来难做。又能立刻将一个濒死的人救回来看起来重要

    想要改变大众的潜意识,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让人时刻处于不安的奴隶制度,反倒成了医者们维持身价地位的最好助手,实在是一种灰色幽默。

    韩盈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也只能不予置评,但又不得不说,这的确解放了医生,让她们能够腾出手来,更好的进行统计。

    没错,这又是一个反常识的事情,比起来医术治病救人,统计,或者说循证医学,更能够快速的对大规模病症有效的改进和治愈率的提升。

    事实上,南丁格尔也并非宣传中,只提着灯照顾士兵的提灯女士,相反,她是统计学家,后世逐步完善的国际疾病分类代码源头便是她所做,她还是数据可视化先驱,并进行过关于医院的设计,至于利用统计学快速寻找有效救助方

    式的总结更是数不胜数。

    在已经无法提升医疗技术的情况下,统计便成了医生们研究如何降低死亡率的最好办法,尤其是这次实战,出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韩盈很有必要看一看这用士兵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dashdash顺带着还能带着一份回长安,未来保不齐能推广边疆各地呢。

    想看学做饭的兔子写的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第 390 章 特使信使吗请记住域名

    “病房的通风与防寒这个属于单一地区的特殊情况,想提升的话,医院内的病房得重新设计建造,军民医院是拿民居暂时兼用的,改起来也不难,就是这新房间最好提前建造个类似的住一住,看看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省得建好之后动不了,又有问题,病患住的难受,你们自己人也难受。”

    翻看着不同医生送上来的总结,韩盈微微皱眉

    “还有降低单个房间内容纳的病床数量这个不太容易做到吧”

    “这个是真改不了。”

    闻言,宋琳无奈的摇了摇头

    “平日里又没什么大战,哪里能准备那么多空屋子即便不算日常维护的成本,仅是郡城人多这点,医院就没有没有扩大的可能,更不要说每次战役过后受伤将士的数量都不固定,只能尽量给高位将士和重伤骑兵相对舒适的环境,其他的现阶段只能忍忍了。”

    其实这这条建议提出来的很荒诞,几乎不考虑一点现实情况的意味,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就知道不可能做到,说出来就会被大家好一顿怼,但它就是堂而皇之的被正式医生写出来,提交到了宋琳面前,甚至连韩盈都能看得到它。

    这么做,是为了鼓励一线医生能长久保持钻研精神,因为很多新概念,新方法,在刚刚提出来时,就是让人觉着荒诞,脱离实际的,甚至提出来还是会因为现实做不到而否决,

    但,让医生提,绝对要比打击她们,让她们不提更好,因为那至少是一个新的,可以鞭策医院上下去努力尝试去达到,甚至是达到低配版的目标,这样还会有进步,而不提,那大家便会固步自封了。

    宋琳无疑也有这样的潜意识,她扶着头,道“边郡能当骑兵的,怎么也是个富户,那些轻伤,好的又快的士兵,完全可以让他们居家养病,城边的卫所,也可以承担照顾同袍的责任,就是想做到这些,得等这些人有基础的卫生意识才好,不然,那不是照顾,是杀人了”

    “基础医学常识科普总是要做的嘛。”

    韩盈了然的颔首,半开玩笑的说道“此事任重而道远,你可不要松懈啊。”

    无论是宛安县还是长安城,大规模的向百姓推广医学常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持续不断的向数以万计的人去讲这些知识,而上谷郡城没有基础,宋琳目前的这点儿人手又太少,前期起步肯定会极累。

    其实不只是这件事情,边郡距离长安太远,监管难度极高,而宋琳她又已经身居高位,天高皇帝远,自己有权又能将重心放在享受上,再加上上谷郡城的环境,很难不生出懈怠,韩盈很有必要在她离开前最后提醒一下,毕竟整个汉国接下来近二十年的重心

    都在这里,宋琳的表现极为重要。

    当然,这样的话,对于有懈怠倾向的宋琳是敲打,对从一开始就未曾想过松懈的宋琳来说便只是鼓励,全看她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而现在的宋琳,显然还处于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状态,韩盈的话,她一点儿都没听出敲打,而是觉着这是韩盈的器重。

    毕竟,来边郡的任务,其实在卫青埋伏结束,斩杀那些匈奴骑兵,逼他们溃逃之后,便已经全部完成,按理说,她应该尽早回去,减少尚院属因为她离开太久而产生混乱的可能,除此之外,还有阴暗一点的好处便是,提前回去可以先受封赏,顺带避开卫青接下来如果作战失利的惩戒。

    但韩盈并未离开,而是又多留了一个月,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她。

    治病可不是只有白药就行,还需要粮食,肉,床褥,柴火,奴仆等物资的供应,她初来乍到的,就算还受郡守郝贤的器重,可一旦涉及实际利益,尤其是这么大的利益,想从各方抠出来它们可不容易,不说刁难她到求爷爷告奶奶吧,这边缺一点,那边凑不齐肯定会出现,可这一个来月,韩刺史硬是让她没有愁这些事情

    “韩刺史放心。”

    损伤自己,也要替她撑过最难的这段时间的恩情,宋琳自然不会忘记,她正色道

    “您于我虽无师徒之分,却有师徒之恩,且不论我志如何,仅此恩情,也应勤力于事,绝不生松懈之心。”

    带着这份承诺,韩盈返回了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发不信任承诺这种东西,即便此人说的再真情实意,那也不过是此刻的真诚,对于未来多少人在二十岁回望五年前十五岁的自己,不觉着那时自己愚蠢无知,屁大点儿的事情就觉得好像天塌下来,随随便便做了太多错误的选择呢

    生活会变,人也会变,只指望承诺有用,那还不如期望男人不会变心呢

    针对边郡的督邮也需要设立起来了

    正想着事情,仆人走过来通报道“刺史,林主薄来访。”

    “让他过来。”

    仆人应诺,很快将林主薄播带了过来。

    “韩刺史。”走过来的林主薄行礼,说道“今日有信使来此,说陛下派来封赏的特使明日便能到郡城,其中也有您的。要不,您晚上一天,受了封赏再走”

    嗯

    仗还没打完呢,陛下这么早就给封赏了来的还真是巧。

    虽然有点超出正常范围,但不过是多留一天,省下后续那么多麻烦的事情,韩盈自然不会拒绝。

    陛下的封赏依旧大方,西汉侯爵本就难得,哪怕在汉初,刘邦的铁杆亲信中,也只有三位能封为万户侯,也就是说,汉初时千户侯的含金量就已经极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侯爵本就越发难以获得,如今的汉武帝更是开始削减诸侯食邑,在这种情况下,她这个并未实打实参与指挥作战,没有战功,只是前期备战,功劳可大可小的刺史,一口气竟得了千户的食邑,

    着实给的够高了。

    当然,陛下给高的也不只是她,众人的封赏都远超于过往,唯独郡守郝贤什么都没有,只是得了一份功过相抵的口谕。

    这倒不是韩盈陷害,她就正常的把曹捷汲廉之事报了上去,也没牵扯旁人,更未曾提郝贤,主要是如今的陛下不是任人忽悠的愚君,长史事情这么大,郡守怎么可能不知道极大可能也参与了此事,没剁了他都是开恩。

    鉴于韩盈送上来是说他不知道,那便按照不知道处理,也就是失察之罪,要是中央没有及时发现,今年上谷郡城可就要完了怎么着也得撤职处理,鉴于这次守城表现还算良好,继续让郝贤担任已经不错了,还想封赏

    开什么玩笑

    郝贤也知道这点,就那些证据,能功过相抵,保住现有官职已经是意外之喜,没有赏赐也正常,只不过,相关参与此事的尽皆受了封赏,就他一个人什么都没有,着实有些尴尬。

    但这显然还不是最尴尬的,因为过来颁布陛下赏赐的特使,不得不面对他带着陛下奖赏来了,可领奖人大多都不在的情况,尤其是还有跟随而来的皇后宫人他们跟来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封赏,而是为了知道卫将军现在怎么样,好尽快送回消息让皇后开心一下,他们更懈怠于面对那些过来领赏的普通将士。

    莫名尴尬的氛围,让大家都很想尽快结束这场见面,但可能觉得尴尬的气氛还有些不够,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负责讲匈奴人尸体运出关外的鲁都尉突然回来,还带回来几个风尘仆仆的骑兵。

    看着这些衣衫华贵的特使,鲁都尉明显有些犯懵“郡守,这是”

    “这是陛下派来封赏的特使。”

    郝贤开口解释,而后问道“你怎么提前回来了”

    “拜见诸位特使。”

    鲁都尉立刻行礼,紧接着又高兴的说道

    “郡守,这几个是卫将军派回来送战报的信使,他们已经找到了右贤王所率领的大军,斩杀数千,生擒右贤王而后又占了白羊王本部,俘获数百万牛羊”

    “什么”

    “嘶”

    “老天”

    一连串的惊呼和倒抽气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特使嘴巴微张,想开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个腿部受伤,拄着拐杖过来领赏,还未离开的受伤将士高兴的手舞足蹈,差点儿跌倒在地,郝贤表情震惊中还几分不可置信的神色,还有人使劲揉了揉脸,严重怀疑今天是否还在做梦。

    别说周围人的表情过于游离梦幻,就算知道卫青成就,身处此刻,体会过部分对敌之难的韩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战报也有些恍惚,好在她很快就找回了理智,问道

    “卫将军派信使回来只是送达军情”

    “据说还想请陛下定夺如何固守,具体的我就不清楚了。”

    更高级别的战略安排,送信的信使显然还没有资格接触,从他们口中听二手消息的鲁都尉更不可能知道了,他话锋一转,说起来另一件更加有意思的事情

    “不过,我听闻这几位同袍说,擒住右贤王的那位壮士,竟是个女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