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作品:《娘子金安

    秋穗多分了些心思在如意春上, 其余时间除了陪儿子和老太太外,就是同几个小姐妹们相聚。如今在京中的日子,过得比在金陵时要充实很多。

    当然, 也会忙碌很多。

    自那次同春禾谈过后, 秋穗也自觉识趣的不再提她终身大事之事。多日接触下来,秋穗更能感受到春禾的自信,也能看出来,她如今过得极好,她对现在这样的日子十分满意。

    春禾给嘉哥儿请了先生到家中来, 嘉哥儿小小年纪, 已十分礼貌。他还记得秋穗,知道她是自己阿母最好的姐妹。

    先生夸嘉哥儿有慧根,小小年纪的,人也端正,日后只要不长歪,必能有大作为。春禾同秋穗说起这些的时候,虽言语含蓄, 但秋穗能感受她的喜悦。

    其实就像这样也蛮好的,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日子。又有自己的生意,不缺钱,又做什么非得嫁人呢

    而且后来秋穗也细细想过了,就算有那些家世和品性皆还不错的郎君愿意娶春禾,但春禾带着个孩子,嫁进去后,小心翼翼着过日子,未必能有现在这样恣意畅快。何况,春禾也还年轻, 若真再嫁了,日后势必是要再孕育的,届时她另有了孩子,分到嘉哥儿身上的母爱,势必会减少不少。

    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好过,真那样,嘉哥儿肯定会受些委屈。

    春禾一定是思虑到了这些,所以才不再有再婚嫁的想法的。

    也未必是苛待了她自己,秋穗听意柳说,那些对春禾示好的人当中,的确是没有春禾看得中的。若真得遇个两情相悦的,结为连理还好,若只是男方那边一厢情愿,就很没必要再逼春禾应下了。

    意柳年纪还小,看到是只是人家的家世和郎君的品性。更多的日后婆媳、姑嫂间的矛盾,以及继子继父间的矛盾,她却看不到。

    当然也是为春禾好,只是很多时候,只有春禾自己觉得好的,才真正算是好,他们旁人觉得的都不算。

    傅灿和卢墨渊搬离金陵后,去了一个叫松江府的小地方定居了。定居下来后,二人立刻给京中来了一封信。

    这日吴氏举着信来闲安堂这边时,秋穗恰好正带着皓哥儿在老人家这边儿玩。吴氏一进来见秋穗也在,便说“弟妹在正好。”但怎么个好法,她也没说,只是随意扫了眼周边侍奉的奴仆们。

    老太太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女儿来信了,于是赶紧打发了奴婢们都出去候着。

    秋穗也趁势喊了贴身的婢女和乳娘都到身边,将皓哥儿交给她们道“屋里闷着也有一会儿了,带他出去走走透透气。但天儿冷,也别外头呆太长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就带他回去休息。”

    婢女们应声都退下,屋内只剩下婆媳妯娌三人时,吴氏这才把信拿出来。

    “小妹的信,从松江府寄来的。”吴氏一边将信递给另二人,一边自己随意捡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她方才是急急赶过来的,这会儿还有些大喘气。正好趁着另二人看信时,她好好歇了歇。

    待她们看完信,这边吴氏也歇息好了,便笑着道“松江府可是个好地方啊,山清水秀的,当地人一口的吴侬软语,真能甜到人的心坎儿里去。我小的时候,有幸跟着我阿父去过。这样钟林毓秀的好地方,正适合小妹。”

    傅老夫人见多识广,自然也晓得松江府这个地方。那儿靠着姑苏城,虽小,但的确风景极好。

    灿儿若能长居在那里,也是很不错的。至少,比去那些黄土大漠的地方要好太多。

    信中还提到了小蕤rui娘,说她很喜欢那个地方,已经从同舅父舅母还有表兄的离别之伤中彻底走了出来,如今在松江府,也认识了几个同龄的孩子,她很快乐。信中还说,傅灿如今仍是开了家私塾,会收几个学生,蕤娘正好也跟在她身边旁听。卢墨渊呢,则是开了家医馆,还是从事的老本行。

    夫妇二人把手中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拿其中一部分购置了一处宅院。如今,就打算日后一直在那儿定居下去了。

    信里也还说,来日方长,若日后但凡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回京来探望。

    有了这样一个期盼的念头,老夫人心境更舒爽了些。远方有她的牵挂,人生还有希望,她之后余生所愿,便是有朝一日能见到女儿和小外孙女。

    当然,还有女婿卢郎。

    看完信后,老人家小心翼翼将信折好。她是想藏起来的,没事再拿出来看看,也算是有个念想。但到底怕日后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老人家才准备收信的手又停住了,沉沉叹息一声后,又把信递给长媳吴氏。

    “你拿去,还是如从前一样,烧了吧。”老人家话虽这么说,但也多少有些不舍。

    吴氏看出来了,便劝道“娘,日后还会收到小妹的来信的,说不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一封。就算这封信不留着,您日后也会一直都有念想。到底如今朝局还不稳,万一叫人发现了什么您也知道的,那个人他素来薄情寡义。”那个人是谁,在坐的三个人,彼此都心照不宣。

    傅老夫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她自然知道要顾全大局。所以,她也就顺着吴氏的话道“你说得对,左右以后能常有书信往来,也不非得拘着这一封。”又说,“信里提到了很多蕤娘的事儿,说的我心痒痒的,我实在太想亲眼看一看这个可爱的小外孙女了。”

    而此刻的另外一个外孙女,宫里的璟华公主,正同皇后和福华公主一起用膳。

    膳食才摆上,便有宦者唱报道“陛下驾到”

    璟华还没能原谅父亲,虽说在皇后的调停下,她对这个父皇比最初好多了。但毕竟中间隔着生母的死,她做不到彻底原谅他。最多的,不过就是妥协。

    福华轻轻拍了拍璟华手面儿,给她使眼色。之后,姐妹二人跟着皇后起身,迎接天子的到来。

    萧奕如今倒越发爱往皇后这边来了,福华要出嫁了,这里又有璟华,两个最疼爱的女儿都在,萧奕想不来都难。

    知道璟华心中还有芥蒂,但他身为父亲,自然不会同女儿计较。所以,每回一来,萧奕都会有点放下架子,主动同女儿套近乎的意思。

    这次也一样,进来后见晚膳丰富,好几个都是璟华爱吃的菜,萧奕便特意提了此事。还顺便问她,近来胃口好不好,在这里住着舒心不舒心。

    璟华心中有怨,但礼数却在,听父皇同自己说话,璟华立刻颔首回话道“母后待女儿视若己出,福华姐姐也极疼女儿,女儿住着十分舒心。”想了想,璟华也又加了一句,“只是如今阿兄不在宫里了,女儿想念阿兄。”

    见女儿能主动同自己提要求了,萧奕大乐,立刻就说“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儿,你想你阿兄,搬去魏王府住几日不就行了吗”

    璟华突然双眼一亮,立刻问“阿父答应”

    萧奕已经很久没见女儿眼中有光了,女儿高兴,他也很高兴。

    于是一边撩龙袍后摆坐下来,一边笑道“当然。”又望向一旁季皇后,“只要你母后答应,阿父这里是没有意见的。”

    “母后”于是璟华又立刻朝一旁皇后望去,眼神饱含乞求之意。

    季皇后说“只要你好好吃饭,母后就答应你。”

    璟华立刻发誓说自己之后一定好好吃饭,绝不再让母后操心。

    季皇后道“不要以后,就从今日这段开始。”

    璟华立刻喜笑颜开,然后好好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只等着父皇开始动筷后,她也动筷。

    之后的几天,璟华都表现得很乖,陛下皇后信守诺言,果然叫她跟着魏王去魏王府上住些日子了。

    兄妹二人也有好些日子没能说些心里话,虽魏王也日日来皇后寝宫请安,能日日都见上妹妹一面。但,毕竟是在皇后宫里,他不宜久留,所以也就没什么机会同妹妹叙家常。

    如今能得圣宠,叫璟华跟着他去王府住上几日,魏王比璟华还要高兴。

    璟华乘坐马车,魏王骑马护在她身侧,一出宫门,璟华便再呆不住,从车侧的车窗里伸出脑袋来。

    宫外可真好啊,热闹又无需拘束。没人知道她有多羡慕福华姐姐,到了年纪,终于有自己的公主府,终于可以搬出皇宫来生活了。

    她要等到这一日,还要熬多久

    已经很久没见妹妹这么开心过了,如今再见她笑颜重现,魏王也不自觉跟着现了笑容来。自从母妃命丧火海离开人世后,他也没有真正开心过了。

    日后,便是他同妹妹相依为命,他定要得到那个位置,要护妹妹一世周全。

    傅老夫人得知璟华公主如今暂居在了魏王府后,立刻向魏王府递了帖子。然后第二天,她老人家就登上门来了。

    从前虽也能进宫去看公主,但又哪里比得上在宫外方便呢

    看着这两个孩子之前那么痛苦,老人家一直犹豫要不要告诉他们真相。如今见到人,见兄妹二人如今的状态还算不错,傅老夫人也算是彻底松了口气。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