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8章 君入瓮矣

作品:《天下末年

    时隔数日,段煨、贾诩回到冀城。

    程府的那名仆役,比二人稍早一分,将夏育的回信报于程球。

    看着手中帛书,程球不禁皱眉,疑惑的问向耿鄙“使君,夏育言语之间,尽是国恩大义,丝毫没有背高子明之意啊”

    耿鄙笑了一下,言道“承玉啊,汝可知,高子明之心”

    程球思索片刻,恍然大悟,言道“使君的意思是,高子明心存大逆,而夏育”

    “不错,正是如此。不过,此事还需多做沟通,急不来。另外,夏育欲与吾等交好之事,承玉也要慢慢散布出去啊”

    “使君放心,职下明了”

    “嗯,另外,那么仆役,杀了吧”

    耿鄙眯着眼睛,缓缓说道。

    程球不解,问道“使君,缘何如此,莫非使君怀疑那名仆役”

    “算不上怀疑,不过此事要想万全,还是灭口的好”

    “诺”

    程球皱着眉头,应了声诺。

    耿鄙也不作言复,只是闭目稍憩。见状,程球又言身退。

    待程球走后,耿鄙这才睁开双眼,望着那背影,轻叹一口气。

    段煨、贾诩亲身赶赴夏育所在,必然知晓仆役传书之事。

    毕竟,那高子明可未必就会放心夏育,其军中指不定有多少高子明的人呢。

    瞒不住

    而既然如此,仆役却安然回归,其间免不了有些诡异。这一切,太顺利了,顺利的有些反常。

    不过,帛书既然送到,夏育亦有回书,这便足够了。

    有诈无诈,皆已非要事。

    下一步,自己主要便是联络凉州众多不服高诚的世家豪强。

    那仆役还是死了的好,免得走漏些许风声。

    相比起耿鄙的忧心忡忡,贾诩、段煨两人就显得轻松多了。整件事情,全权交到了夏育手中,贾诩也不再过问。

    回来这几日,多是与段煨商谈一些军事方面的问题。

    而段煨,在安生几日后,也打算赶往平襄大营了。

    平襄大营的建立,就是为了防卫冀城的安全。无论是预警,还是阻敌,都必须要起到足够大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另外一处训练骑兵的场所。

    五千将士,一万战马。

    虽然士兵们大多只是见过战马,骑的次数稀少无比。可时间,会让他们逐渐成为精锐骑兵。

    一年不够,那就两年,时间多的是。

    当然,高诚对他们的要求,也只是在明年秋天前能上马砍人即可。

    那时候韩遂必然能够整合麾下各部,秋草马肥之际,亦会发兵东进。

    段煨来到军营,先是接见了军中数位大将,随即便安排训练事务。

    贾诩在得知程府那名仆役被杀后,也是皱了一下眉头。不过,想来想去,也无关大局,便作此罢了。

    只是可怜那人家小啊

    算了,还是让人看一下吧,耿鄙这厮还真是心狠手辣,够果决啊

    临泾城内的夏育,也在数落着面前的两个小子。这俩家伙,可是狠狠的把自己给坑了一顿啊。

    不过,也就只是说说而已。

    现在大局已定,自己便是想脱离君侯,也不可能了。谁让段氏一族,举族投靠了君侯呢,家小又在冀城。

    人,又有谁不是为己呢

    同时,率领八千将士的高诚,也抵达陇西郡襄武县城。

    襄武城小,区区三里,人口也远远比不上身后的漳县。

    高诚大军一到,整个襄武县立即沸腾了起来。

    城内守军更是匆忙上城,望着城外汉军,心惊胆战不断。

    那可是镇西将军高诚啊

    “都尉,求援吧”

    一名佐官,看了一眼城外大军,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冲着身前的都尉言道。

    “命令将士们,撤”

    “嗯都尉,吾等不守一下”

    “哼,不用,李府君的命令只是让吾等监察汉军动向。再说,襄武城小,又无险要,区区千余人,如何能守”

    “可”

    “可什么可撤军”

    “诺”

    都尉再度看了一眼城外汉军,心中有些踌躇,久久而伫,不知在想些什么。

    高诚也一样观望着远方的襄武城,襄武城不大,可在自己心中的战略位置,绝对处于最上。

    一此地距离冀城、平襄都很近,粮草运输、囤积,乃是上上之选。并且,有着平襄大营所在,时刻可以照顾襄武。

    这样一来,原本兵力便不足的自己,也能腾出大半守军用来作战。

    “传令下去,命严颜领本部兵马,先行试探一番。其余各部,安营扎寨”

    “诺”

    严颜得令之后,立即领着本部两千将士,蜂蛹朝襄武城杀来。

    进至六百步,各部曲这才开始列阵,放缓脚步,往前压去。

    行到中途,严颜瞥了一眼城头,却发现上面虽然旌旗密布,却不见一人。

    心中不由得有些迟疑,莫非有什么阴谋诡计

    不等汉军近前,只见襄武城门缓缓打开,一群民兵打扮的人跑了出来。

    隔着老远,就有人高喊“叛军已逃,请将军速速入城”

    严颜拧着眉头,望着城门附近的民兵,口中下令“严浩何在”

    “卑职在”

    “领汝麾下将士,入城一探。旦有埋伏,立即撤回。”

    “诺”

    “其余各部曲,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救援严浩所部,再传人报于君侯”

    “诺”

    手下将校齐声应诺。

    随后,四百余人,在严浩率领下,迅速来到城门。

    数十人代替民兵的位置,守住城门,其余人兵分两路,匆忙赶上城门两侧城墙。

    居高望远之下,严浩观察片刻,这才派人汇报严颜。

    于此同时,回报高诚的令骑也带回高诚的军令。

    “启禀将军,君侯有令。若有埋伏,立即攻城。若叛军弃城,择一曲兵马,把手四门,其余人归营驻扎。”

    严颜点了下头,君侯还是一如继往的沉稳。

    “传令严浩,把控四门,小心驻防。吾等主力归营,若城内有变,立即引燧示警”

    “诺”

    待到严浩得到军令时,严颜已经率领本部主力,开始后退。

    军令既下,严浩也开始调配防务。

    四个队自然分守四座城门,其中西门由左屯屯长驻留。其余三门则以东城驻留的严浩、右屯屯长为主。

    此外,严浩又格外叮嘱一番,城门左近,严禁任何人靠近。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