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 二十五章 高产

作品:《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顾清瑜念完抽空瞥了眼弹幕, 心道今天的推书稳了,秦始皇不愧是顶流。

    政儿放心飞哇始皇崽崽我可以,希望书中能给政儿一个美好的童年。

    始皇背后的女人就是,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纵观始皇一生唯有两件憾事, 一是童年不幸,在赵国过了七年的凄惨生活;

    二是求长生失败, 暴毙于沙丘。长生他是求不到了,童年倒是能治愈,上啊姐妹

    政本命我也想给始皇当妈, 呜呜带他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让他亲眼看看两千多年后的世界。

    天下兄妹我那身高一米九八帅气又迷人的老祖宗,给他一颗长生丹怎么了

    沧海月明不是不想给, 是没有啊

    男神收割机你们都想当他妈,只有我想当他腰间的佩剑。

    政哥我滴神楼上来晚了, 政哥腰上已经有一个我了。

    瓶瓶吾妻只有我对女主玩的游戏好奇吗有秦皇陵副本,是不是xxxx啊

    哪怕在气头上秦始皇依旧能快速捕捉关键字秦始皇陵朕的皇陵怎么了

    难道后世的人把他的皇陵当成游乐之地了一想到有这个可能,秦始皇连后世人大言不惭要给他当妈都顾不上了,满脑子都是他的皇陵。

    通过几次直播,各个时空的古人都知道了天幕每七天出现的规律,故一早就做好了准备。

    汉武帝时期

    刘彻还以为这次能听到后世其他朝代的故事, 没想到又绕回了大秦。

    而且那框框里全是在说秦始皇, 刘彻皱眉,不满道“怎么又是关于秦始皇的后世人就这么钟爱那个暴君”

    不说新的朝代那说说大汉啊,汉史还没给他呢一帮见色忘祖的不肖子孙。

    再说了始皇长得也不如他好看啊传说始皇声如豺狼,长目尖鼻, 这哪里好看了

    他面冠如玉、气势威严不比始皇好看后世的审美到底行不行啊

    见刘彻气闷,桑弘羊开解道“陛下,或许天幕只是根据哪个朝代的书卖得更好来推荐书籍,天幕第一次出现说的就是秦国,大家都没见过买的人自然多。

    上次陛下不就认定后面推的书更好而没有买天幕主推的小说吗陛下如此,旁人或许也如此,那天幕自然觉得大秦的书卖得最好,可以多卖一些。”

    刘彻说得好有道理,但说了跟没说一样余额就那么点,不挑着重要的买,难道要买不相干的书

    大唐

    李世民发现天幕只要不造他的谣,他还是挺喜欢天幕出现的,毕竟天幕每次出现都能带来不小的好处。

    而且书中主要人物居然可以免费获得天幕力推的小说,如果书里不造谣,他还挺想当书中的主角的。

    “这后世的人倒是有趣,竟上赶着给人当妈。”还没有登上帝位,想当天下人父亲的李世民笑道。

    杜如晦看着天幕左下角不断向上划的留言,“后世言论倒是自由,而且似乎人人都读史,学问不低。”始皇身高什么的,他们这些熟读史书的人都不一定记得。

    后世之人却如数家珍,轻易便能说出始皇生平。上回说殿下的时候也是,对殿下的经历史书上的评论张口就来。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们对各行各业都颇有了解,造纸印刷、冶铁炼钢、司南、火药等等,她们好像都亲眼见过一般,虽不专业,却也能说出一两点精妙的点。

    所学之广,令人惊叹。

    女子博学多识不奇怪,但若所有女子都如此,那已经不能用奇怪来形容,而是亘古未有。后世到底是怎样的盛况呢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抑郁了,“为何每次都提大宋,却每次都不说个明白”

    除去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乱世,按顺序也该轮到大宋了吧怎么又说回大秦了

    秦始皇到底给后世灌了什么汤,怎么这么多人喜欢他,还喜欢到要给他当妈

    赵匡胤不理解,并大为震惊,直接eo了。

    明太祖时期

    除了第一次直播的地图和帝国兴亡启示录外,其他书籍在明朝都能找到,唐史也没必要买后世的,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就够他们了解唐史了,没必要买那些花里胡哨的书。

    要不是发现中奖名单不对劲,朱元璋都不大想关注天幕了,他正经历丧子之痛呢,哪有心情关注古人的情情爱爱。

    看到有宝贝好奇女主玩的什么游戏,清清很负责的告诉大家,不用好奇,因为这个游戏只有在开头出现了一次,和全文没有任何联系。

    书中是这么写的,赵霏和队友下副本的时候摸鱼收菜,然后就穿越了。且还是带着种田系统。

    赵霏穿越后发现自己成了赵姬,身边是三岁半的始皇幼崽。当场就激动得抱着始皇上下其手,别误会,只是捏捏小脸。

    三岁半的始皇幼崽太可爱了,粉雕玉砌,明明是孩童却板着一张小脸,被揉搓也只是静静地看着赵霏,眼神无悲无喜。

    秦始皇目光阴鸷地盯着天幕,周身气息冷得仿佛寒冬。

    他三岁半的时候有这样

    大臣们表面上连呼吸都放轻了,完全不敢出声生怕触怒始皇。但心里兴奋不已,先是扶苏公子,再是陛下,后世可真会玩。

    光听着陛下小时候五个字就想收藏这本书。

    此时距离异人抛弃赵姬母子已经过去十个月了,这十个月赵姬和嬴政过得很艰难。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军队,赵国人很恨极了秦人,要杀了留在赵国为质的异人泄愤,但异人有吕不韦这个金手指,吕不韦带着异人跑回了秦国。

    两人逃跑的时候觉得赵姬母子是累赘,便没有带上,将两人留在了赵国邯郸。这种情况下,赵姬母子的处境可想而知有多危险。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既然是藏匿,地点肯定不会多好。母子两人藏匿在人烟稀少的山上,由赵家每个月送来生活所用物资。

    这种藏藏躲躲的日子过了没多久,赵姬母子就被赵国的人发现了,此时赵国实力大不如前,不敢再轻易得罪秦国。于是再次将赵姬母子当成敌国质子软禁起来。

    这次的质子生活可不比之前,屈辱的生活让赵姬痛恨子楚和吕不韦,甚至连带着连嬴政也恨上了,她觉得如果不是嬴政,子楚和吕不韦不会丢下她的。

    带着恨意,赵姬丢下嬴政跑了。

    被赵军追捕的过程中赵姬跌落山崖嗝屁了,赵霏就是这时候穿过来的,然后被赵国士兵带了回去。

    赵霏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沉默了,看着嬴政黝黑的眸子不敢再肆意揉搓他的小脸。

    她安慰自己好在现在不是赵姬和嫪毐商量谋反的地狱级开局,还有救再说了始皇才三岁半,兴许还没记事呢。

    秦始皇呵呵,朕记得。

    阶下囚的生活真不是人过的,赵霏待了几天实在待不下去了,伤都没养好就计划着带嬴政跑路。

    看守的士兵大概也没想到赵霏带着伤还敢跑,且还是带着嬴政一起跑,所以晚上守卫并不是很森严,赵霏如愿地带着始皇逃了出来。

    赵霏可不是赵姬,逃跑只知道往赵家跑,她先找店铺换了两身普通百姓穿的葛布衣裳。凭借现代的化妆术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略臃肿的妇人,把嬴政打扮成小女孩。

    是的,你们没听错,女主是真的敢啊,给始皇穿女装。

    “噗”

    一片死静之下,不知道是谁先笑喷了,秦始皇黑着脸转身时,所有大臣都低着头,细看还能看到有几人肩膀一抖一抖的。

    扶苏虽然很想笑,但他忍住了,他特别能理解阿父的感受,真的他劝道“阿父,天幕说的都是后人编造的,不必在意。”

    真的,多尴尬几回也就适应了。

    秦始皇深深地看了扶苏一眼,“你说得对。”

    有妖言令在,哪个敢背后议论他,天幕说的与他何干。

    且忍一时之气吧。

    不过史书应该不会把天幕所讲的内容写进去吧

    汉武帝时期

    “哈哈哈,太史令,快将这段记下来。”刘彻看热闹不嫌事大,要是被后世喜欢是这种结果的话,那不喜欢他也没关系。

    可是这样他的汉史就要遥遥无期了。

    刘彻陷入了纠结,唉,天幕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罢了,若是天幕再说一次大汉,并把汉史送他,他也不是不能忍受后世的编造和天幕的调侃。

    李世民无奈“这后世编造故事的手段还真层出不穷。”穿女装的始皇,被传断袖的他,也不知谁更惨些。

    不过天幕这次会推什么书呢至今也没听出书中的“赵霏”有何出众。

    总不能是乔装打扮吧

    想到天幕之前提过的“种田系统”和为始皇种出一片江山的书名,李世民猜测道“种田系统难道是教人种田的天幕这次莫非是要推送种田方面的书籍”

    房玄龄“若真如此,百姓有福了。”

    战国的时候出行需要照身贴,赵霏弄不到只能先带着嬴政在乡下待着。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赵霏简直快要被三岁半始皇萌化了,尽管只有三岁半,始皇还是死死拿捏了那种我很高贵不要碰我的范。

    可惜他是个只有三岁半的小包子,根本逃不开赵霏的魔爪。

    两人借住在一农户家中,当时正好是农忙。赵霏一时兴起带着嬴政去田里,想让他看看百姓种田不易。

    赵霏本来想的是给嬴政上一节农业课,却先把自己看难受了。战国时的农具还是青铜器打造的,硬度不够,好些都坏了农人还在用,费劲极了。

    耕牛一眼望去也不见一头,农人代替了牛的位置在耕耘田地。

    农人地里汗如雨,君王城上欢声笑。

    各个时空的百姓听到这忍不住叹气,种地的苦算什么,就怕连地都没得种。

    哪个朝代的耕牛不贵重啊,能用得起耕牛的人家都不算农人了,人家叫农耕世家。

    不知道谁先说了一句,“真想看看后世的人过的是什么生活,肯定过得很好吧,他们会那么多东西,不种地也能活得很好。”

    “是啊,那么亮堂好看的屋子,不重复的衣服,还有那么多的书,后世的生活可真好啊”

    这话一出,百姓们叹息声的少了,只剩沉默。

    赵霏想帮帮这些辛勤的农人,可是她大学学的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她现在还能记住的也就是嫁接和养花用的堆肥。

    还有就是唐朝才出现曲辕犁。

    曲辕犁她就算画出来,战国的农人也用不起铁具。

    就在赵霏苦思冥想的时候,跟随她穿越而来的种田系统终于更新完毕,并且发布了初级任务种出一亩优质小麦水稻。

    种子是系统出品的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保证高产。

    是得真的种,没有一键。

    赵霏惊讶地看着半路上线的系统,然后熟练的翻了翻系统的升级奖励,和她玩的时候一样,一级给萝卜,二级给玉米

    且还出了最高等级五十级,赠送称号天下之母。

    奖励很好,但赵霏还是选择了破口大骂,她一个养仙人掌都能养死的人,你让她种地,还得种出天下之母的称号才算能回现代。逗呢

    赵霏你不会找个专业对口的吗

    系统你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难道不对口吗

    赵霏aaaa脏话

    赵霏抱着始皇崽痛哭三十分钟,嬴政熟练的用小短手拍了拍精神不正常的阿娘。

    是的,嬴政并没有察觉赵姬有什么不对。在赵霏穿过来之前,赵姬有时候会对他很好,有时候会抱着他哭,有时候还会咒骂他。

    嬴政已经习惯了。

    真正的嬴秦始皇政不朕不习惯。

    不过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是什么秦始皇突然想到马和驴能生出骡子,而骡子不仅比马大,还比马强壮,耐力好吃得还少。

    马和驴是杂交,杂交后代很优秀。难道水稻、小麦也能杂交和什么东西杂交,怎么杂交

    秦始皇心中充满了好奇,目光期待地望着天幕,脑中自动过滤了天幕口中的三岁半嬴政。

    汉武帝时期

    刘彻的关注点在于,“玉米天幕之前不是说玉米在美洲吗”那美洲他看过世界地图,离大汉十万八千里远,以大汉目前的国力确实无法到达。

    系统能将美洲的玉米运到大秦

    如果能运玉米,是不是也能运点别的刘彻眼睛又亮了,“这系统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想要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之所以能看到天幕,能买到书也是因为系统。

    洪武时期

    朱元璋听到种田瞬间不困了,他农家苦孩子出身,最懂农民的苦楚了,稍不留神就是人地两失,倘若有高产粮食,这天下哪里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军。

    但凡地里有收成,生活过得下去,谁闲着没事干想过这种刀架脖子上的日子,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朱元璋对一众儿子和大臣们道“这本书有大用,一定要抢下来。”

    赵霏难过完还是决定接受任务,因为她发现了可以钻系统的空子。能在游戏里钻空子是多么快乐的事,她就算累死也要钻

    战国时的一亩地现代029亩,也就是三分地,而且系统也没说不能找人帮忙。

    这么一想,赵霏兴致勃勃地去买田。

    秦始皇冷笑呵,赵国的田地不允许私下买卖,想买田地得有住宅园圃才能买卖,连照身贴都没有还想在赵国买田。

    赵霏顺利的买了一亩田,并雇佣所借住的那户农家帮忙翻地。靠她翻,翻到第二天也翻不完。翻整完地后,赵霏开始育种,并田间观察农人们怎么种小麦。

    她一个只见过水稻没见过小麦的南方人还真不会种小麦。而且赵霏发现这个时期的小麦居然不去壳直接煮,第一次吃的时候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赵霏这是小麦别骗我,我吃过小麦的小麦不是磨成面粉,做成各种面食吗

    现在种下去的是春小麦,要等八、九月才能收割。赵霏并不急着回秦国,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子楚这个便宜老公。

    还不如等拿到玉米再回秦国,到时候将玉米献给秦昭襄王,她和始皇崽的地位就稳了,就不用应对子楚了,完美

    不就是二级吗,收小麦升一级,种两茬萝卜升二级,要不了多久就能拿到玉米了。

    在等待小麦成熟的这段时间,赵霏带着嬴政玩疯了,准确说是赵霏玩疯了。

    就好像三岁半的那人是赵霏而不是嬴政,两人完全颠倒了。比如带嬴政做包子,做着做着赵霏就拿面粉往嬴政脸上抹,嬴政安安静静坐着包包子,不动如山;

    比如给嬴政做拼图,做好后她在玩,嬴政在看,只有在拼不对的时候嬴政才会出手。

    比如赵霏请夫子给两人一起上课,嬴政学的比她还快。

    赵霏终于忍不住了宝啊,你不会是重生的吧

    嬴政

    赵霏行吧,原是我不配。呜呜,原来神童和普通人的差距真的辣么大。

    秦始皇嘴角轻勾,还算有自知之明。

    听着天幕的话,秦始皇难得的想起已经逝世多年的赵姬,他其实已经想不起来她是什么样子了。但总归不是天幕里说的那样。

    哪怕赵姬对他最好时,也不曾陪他玩。

    扶苏一副见了鬼的样子,“阿父,你”笑了。

    秦始皇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你从天幕所说的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母子温情啊当然,这肯定不能说,于是扶苏道“后世的主食南方以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且是去壳磨成粉的小麦。后世只食细粮,不大食粗粮。”

    扶苏越说越心惊,后世到底多繁荣才能只食细粮,不食粗粮。

    汉武帝时期

    刘彻毫不留情嘲笑“哈哈哈,这后世之人也没聪明到哪里去,瞧瞧还不如三岁孩童。”

    文武百官“”可那不是一般的孩童,那是秦始皇。

    众人不知不觉中已将三岁半就聪慧懂事,端方雅正的小嬴政带入了史书上那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果然优秀的人从小时候就优秀。

    刘彻听着,燃起了八卦之心“秦始皇和赵姬真的不睦吗可史书上赵姬就算和嫪毐谋反,秦始皇也没杀她,只是将她软禁了而已。

    这不像他啊”

    在他印象中始皇应该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哪怕至亲也是如此。赵姬都触到他的逆鳞了,不应该直接让她病逝吗

    熟知汉武帝和王太后那点事的大臣们跟锯了口的葫芦似的,一声不吭。

    不熟悉这段的大臣感慨道“毕竟母子二人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哪能没有感情呢。”

    大唐

    李世民若有所思,“这就是后世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会因为他年纪小就轻视他,始终将对方当做平等的朋友来相处。一起玩一起闹,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不如儿子”

    这样的教育方式简直骇人听闻,后世似乎没有三纲五常的说法。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似乎完全不存在了。

    李世民受到的冲击有点大,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方式确实能拉近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

    八月末,小麦熟了,收获了480斤小麦,也就是四石,当时一亩地最多也就是一点五石。这惊人的产量很快就让赵霏这亩田声名远播。

    不仅相邻的百姓想购买这些小麦当良种,就连乡绅小吏都想将这些小麦买下。于是赵霏狠宰了乡绅小吏一顿,成功将小麦脱手,并为自己和嬴政拿到了照身贴。

    杂交小麦是没有下一代的,这些小麦除了吃掉没有别的用途。

    赵霏如愿升了一级拿到了萝卜种子。考虑到乡绅小吏发现种不出小麦后会有麻烦,赵霏决定带嬴政回秦国。

    反正照身贴也拿到了。

    杂交小麦没有下一代骡子似乎也没有下一代。所以杂交得到的产物都没有下一代

    秦始皇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杂交的真谛。

    “萝卜是什么,也是粮食吗”阴嫚有些好奇,戳了戳离得近的扶苏。

    扶苏不确定道“萝有野草的意思,许是一种蔬果。”

    大秦各地的黔首们听到亩产四石的麦子,都轰动了。亩产四石,即便是灾年他们也能活下去了。

    苍天,谁能请赐予他们良种,他们会世世代代供奉带来良种的人。

    有些见识的老者安抚道,“乡亲们别慌,我们继续听天幕说,等天幕说完会把书放在那个小黄车里,到时候我们一起抢,无论谁抢到,都一起看,一起找出书里的良种。”

    被送往咸阳的萧何等人在路上看到这一幕。萧何不禁道,“真不知道天幕还有多少利国利民的书。”若是神迹一直在,大秦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洪武时期

    朱元璋觉得心痛,“这么高产的小麦居然不能留种”种一季就没了,那高产的意义何在

    不能让所有耕田都种上这样的小麦,就跟没有高产小麦一样。

    杂交没有后代,骡子也是杂交,莫非杂交是这个意思

    那怎么才能让它们杂交牲畜可以杂交,植物怎么杂交

    朱元璋一脸恍惚,觉得自己懂了,又觉得过于离谱。

    赵霏带着嬴政回到咸阳王宫的时候嬴政已经五岁了。五岁的娃不仅认得秦赵两国的文字,还能对答如流。一下子就戳中了秦昭襄王的心。

    迅速越过祖父嬴柱、父亲子楚成为秦昭襄王的宝贝儿。赵霏都不用献玉米就站稳了脚跟。

    但也就开心了两天,赵霏开始觉得秦王宫无聊了,于是她决定开辟一块地种玉米。

    她要让始皇崽吃上煮玉米、烤玉米、玉米虾仁、玉米饼、爆米花

    让他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秦昭襄王这个大魔王休想和她抢儿子。

    四级是胡萝卜,五级是南瓜,胡萝卜用处不大,等她升五级,就给始皇崽种植亩产四千斤的黄金瓜。有了南瓜,他灭六国的口粮都有了。

    虽然让将士们把南瓜当饭吃,有点丧心病狂,但好歹能吃饱。再说了南瓜全身上下都是宝,南瓜叶、南瓜子都能吃,味道还好。嗯,军粮就是你了。

    一时激起千层,各个时空上至君王,下至贩夫走卒一片哗然。

    秦始皇抬手捂住怦怦直跳的心脏,黄金瓜,这世上真有这么高产的粮食

    所有文臣武将都齐齐盯着天幕右下角的小黄车,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哪里才能寻到这种瓜。

    汉武帝时期

    刘彻迅速换算了一下,发现这种瓜的亩产是大汉粮食亩产的三十倍不止。如果能在大汉的土地上种上这种瓜

    刘彻眼睛都红了,“待会一定要给朕抢到这本书。”

    “陛下放心,臣会以此生最快的手速抢下这书。”汲暗说完,又犹豫道“就是不知这本书后面,天幕还会推荐什么书。”

    这本书都提到了这么多粮食的种植方法,会延伸出什么书呢

    这一刻,沉稳的汲黯也忍不住和汉武帝一样大吼为什么不让他们在框框里发言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需求。

    唐朝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多多少斤我没听错吧”

    程知节也觉得太幻灭了,“亩产四千斤的瓜,”掰手指算了算,顿时吓得捂住嘴,“三十三石啊”

    程知节已经不愿叫它瓜了,这就是军粮。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