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221 章 番外一

作品:《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四伯结婚的时候,狄嘀嘀和狄嘀嗒快要小学毕业了。

    周五放学的铃声刚一打响,他俩就背着书包冲出了教室。

    后天就是四伯的婚礼,姐弟俩要在新人出场时,用钢琴和小提琴配乐。

    以防关键时刻掉链子,他们今晚还得排练几次。

    狄嘀嗒脖子上挂着一串家门钥匙,书包里背着两个文具盒,奔跑时跟着他一阵叮呤咣啷。

    姐姐嫌弃道“你好吵。”

    “那你拿着钥匙和文具盒。”

    “行啊,你自己背着脏衣服。”狄嘀嘀颠了颠背上的书包。

    书包里塞着一件校服上衣,她弟弟下午踢球的时候弄脏的。

    姐弟俩放慢了脚步,相互嫌弃着走出校门。

    刚走上主干道,就听见有人在扯着脖子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等他俩拐入胡同,那歌声就更清晰了。

    没走多久,便发现前方靠墙站着五六个男生,正冲着路过的两个女生唱歌。

    那俩女生狄嘀嘀认识,与他们同级,其中一个还是一班的文艺委员。

    被初中男生当众起哄,俩小姑娘既害怕又窘迫,牵着手快步跑远了。

    见了这番阵仗,后面进入胡同的小女生们都调转脚步,选择绕路回家。

    但老狄家就在这条胡同的尽头,步行五六分钟就能到家,双胞胎可不想绕远路。

    狄嘀嗒从书包里掏出小灵通,打了一个告状电话,就招呼姐姐和另两个同班女生说“我跟你们一起过去,没事。”

    他们这一片儿有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而且都是小升初对口学校,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大多相互认识或有些耳闻。

    狄家姐弟在参加集体活动这方面,深得亲爹真传,是各种比赛和文艺演出上的常客。

    所以,在附近的小学和初中里,也算是小名人。

    发现狄谨言走了过来,那几个男生唱歌的声音更高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

    狄嘀嘀走到他们跟前时,停下脚步,正面迎向几人问“我看过来了,你们要干嘛啊”

    热情的歌声戛然而止。

    几个男生与她大眼瞪小眼。

    其实也不想干嘛,就是放学的路上撩闲呗。

    他们撩了这么多小女生了,这还是第一个给出回应的。

    几人没什么经验,卡壳了好半晌都没给出反应。

    见他们没动静,狄嘀嘀不屑地哼了一声,“一群大傻帽儿”

    拉上两个女同学就要离开。

    男生不想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个子最高的那个拦住狄嘀嘀的去路说“我们不干嘛,就想跟你认识认识。”

    狄嘀嘀打量了面前的大高个几眼。

    这人穿着她奶奶总念叨的那种大裤裆,上衣也肥肥大大的,跟李正熙刚来北京时

    的打扮差不多。

    就是这两年刚兴起的哈韩族打扮。

    “你是对面初中的吧几年几班的啊叫什么名儿”

    男生故作潇洒地撩了一下半长不短的头发,“初二四班的,伍跃天。”

    狄嘀嘀与弟弟对视一眼,好奇地问“你真叫伍跃天啊”

    怎么会有人取这种名字

    伍跃天嗯了一声,邀请道“我请你们去台球厅玩一会儿怎么样”

    “我不爱打台球。”

    她身高不够,趴在球案子上一点也不好看。

    “那去游戏厅吗我请客,随便玩。”伍跃天拍了拍兜里的游戏币。

    狄嘀嘀摇头“不了,咱们玩不到一处去,我们要回家了。”

    她早就不爱打游戏了,上次去游戏厅还是幼儿园的时候。

    头一回被女生搭腔,伍跃天不太死心地回想其他娱乐活动,另几个男生见状也一起围了上来劝说。

    狄嘀嗒一直跟在姐姐身后旁观,直到看见胡同拐角走出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才抬起手臂挥了挥。

    姐姐瞥见他的动作后,也看到了匆匆走来的人,立即喊道“温奶奶,我们在这呢”

    居委会的温大妈小跑过来问“你俩放学不回家,等在这里干嘛呢”

    而后又警惕地瞅了那几个大裤裆一眼。

    她早就在狄家小孙子的电话里听说了,有小混混在胡同里堵人。

    狄嘀嘀此时尽显告状精本色,指着面前的几人说“温奶奶,他们几个不学好,堵在我们放学的路上,冲女同学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跟小流氓似的。”

    几个大裤裆“”

    刚才还聊得好好的,怎么扭头就变脸了

    温大妈立即严肃地问“他们对着你唱歌了”

    “嗯,”狄嘀嘀狠狠点头,“也冲其他女同学唱了,吓的我们学校好多女生都不敢走这条路回家,刚才都绕路走了”

    闻言,温大妈立即把自己的红袖箍掏出来,套在手臂上,用审视地目光打量这几个初中生。

    “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几年几班的放学不回家,在这堵小学生干什么”

    伍跃天等人支支吾吾地说“我们没堵人,就放学路上唱会儿歌。”

    狄嘀嘀还算实事求是地替他们作了证“温奶奶,他们几个没堵人,只冲女同学唱歌,还唱得不好听。”

    大裤裆们“”

    温大妈用她当年排查特务的眼神,打量面前的几个小子,警告地说“我们这条胡同是小学生放学必经的道儿,你们几个,爱唱歌到别处唱去,不许在我们胡同里裹乱要是再被我发现一次,我就到你们学校找校长和老师谈谈”

    狄嘀嘀说“温奶奶,我知道他们是哪个班的,也知道叫什么名儿,他们下次要是还敢来,我就把他们的名字告诉您这次就算了,先给他们一次机会吧。”

    温大妈没打

    算对初中生怎么样,但她怕这几个初中生对双胞胎打击报复,就故意板着脸说“那不行,不能你说算了就算了,他们影响的是咱们这个片儿区,谁求情也没用。先带你弟弟和同学回家去,我跟这几个同学聊聊。”

    那好吧。

    姐弟俩跟温奶奶再见。

    临走前,狄嘀嘀还冲望向她的伍跃天翻个大大的白眼,背着书包就回家了。

    两人跑回家时,郭美凤正在院门口等着呢。

    “你们怎么才回来又跑哪玩儿去了”

    “没玩,有几个初中生在胡同里捣乱。”弟弟将刚才的事一五一十讲了一遍,“温奶奶正教训他们呢。”

    “就你傻大胆儿,”郭美凤在孙女的脑门上点了点,“你直接回家就得了,跟他们搭什么话”

    “我要是躲着他们走,他们还以为我怕了呢,下次还敢对着我唱歌”狄嘀嘀哼道,“我才不怕呢”

    “你们两个小学生有什么用,还不够人家一盘菜,”郭美凤还有事,现在没空念叨他俩,想着回头让老五对他们加强一下安全教育,就转了话题说,“你俩赶紧把书包放下,跟我去你四伯的新房看看。”

    “干嘛去啊”

    “我忘了找滚床童子给他滚床了,这几天真是忙晕了头,你俩过去帮四伯滚一滚。”

    狄嘀嘀和狄嘀嗒“::::::”

    家里这几年没怎么办过喜事,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干妈杜金金结婚,让他俩去当滚床童子。

    他俩没滚过,就按照大人的指示上去滚了滚。

    后来姐姐把这件事当做新鲜事说给好朋友玲玲听,被玲玲笑话了半天。

    滚床童子一般都是八岁以下的男孩,他俩当时已经十岁了。

    玲玲只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滚过,上小学以后就用不上她了。

    “奶,我俩都快上中学了,不能滚床了。”弟弟给她支招,“您让呱呱去滚吧,呱呱的年纪正合适。”

    “都去,我让你三伯母把呱呱也带去,还有嘟嘟和有礼。”

    双胞胎“”

    反正除了已经工作的大哥和上了大学的佳佳姐,其余孩子都要去滚床呗。

    狄嘀嗒还想再挣扎一下,“奶,你问问我四伯母吧,万一她家有合适的小朋友呢。”

    “他们那边也没有,她侄子的年纪比你俩还大呢。”

    老四娶的这个媳妇,是半相亲认识的。

    为啥说是半相亲呢

    因为这俩人在相亲之前就认识。

    为了给老四找个对象,郭美凤这几年真是把能用的人脉都用上了,还去相亲角举过牌子。

    到了老四这个年纪,相亲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他35岁以前还挣扎一下,有明显的找对象意愿。

    但过了35以后,就越来越习惯过单身生活了。

    有房有存款有工作,还没有老婆孩子需要照顾。

    而且现在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平时看看电视,上网冲冲浪,就能把他的业余时间填满,喜欢孩子的话,看看他这些侄子侄女就够了。

    所以,老四那找对象的心思就越来越淡了。

    郭美凤生怕他真的变成老光棍儿,赶紧给他安排了相亲。

    这个姑娘是于童,或者说,是杜金金帮忙介绍的。

    杜金金当了很多年的单身贵族,还参加过北京的单身女子俱乐部,那俱乐部里有很多高素质单身女性。

    大家参加俱乐部不是为了相亲,只是相互聊聊,扩展一下人脉。

    年初的时候,于童想找一家网络公司合作,正好杜金金在俱乐部里认识了一个名叫卢娟的网络工程师,两人的关系很不错,便向于童推荐了卢娟所在的那家网络公司。

    接触过几次后,于童对这姑娘的印象很好,听说对方并不排斥相亲,就想把她介绍给四哥。

    卢娟的相貌只能算是清秀,第一眼瞧着不起眼,从外形条件来看,不如狄家现有的四个儿媳妇。

    但她身上有一种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内涵足以修饰她的相貌了。

    于童提前跟郭美凤介绍过卢娟的情况,若是只潦草相亲见一面,很容易因为普通的相貌而错过一个好姑娘,她觉得卢娟属于能让人日久生情型的。

    郭美凤哪还管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只要能有合适的人选就成。

    之前的几次相亲总是不成功,她那些老姐妹都不乐意给老四介绍了。

    所以,她这次给老四下了死命令,必须去跟人家见一面。

    这可是你弟媳妇第一次帮人介绍对象,你可别不识好歹。

    四哥相亲失败的次数过多,已经对相亲不抱什么希望了,碍于于童的面子才去赴了约。

    结果,到了地方以后却发现,这相亲对象他认识

    他那时正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卢娟跟他是同班同学。

    只不过,他俩平时没什么打交道的机会,毕竟这个年纪的男女,通常都是有家室的,两人平时只能算是点头之交,没怎么说过话。

    这次既有于童的面子,又有这层同学关系在,两人对这次相亲都提高了重视。

    相亲之后,每周还能在学校碰面两三次。

    就像于童说的,卢娟适合长期相处,属于日久生情型的姑娘。

    四哥跟人家一起上了两个月的课以后,又有了研究新菜色的动力,每次去上课的时候都带着两个保温桶出门。

    狄家人一瞧,行了,准备给老四操办婚事吧,估摸着好事将近了。

    果然,刚过了暑假,这俩人就把结婚证扯了。

    郭美凤乐得合不拢嘴,直说“老四活了半辈子,这次的效率最高”

    因为成功给四哥介绍了对象,而且稳准狠一击即中,成功率100,于童这个媒人在胡同里的身价水涨船高,好多熟人找上门,拖于童帮忙介绍对象。

    于童也没想到第一次做媒就能成功,只好哭笑不得地答应,要是有合适的资源,会帮忙牵线的。

    狄思科也跟着凑热闹,身兼秘书一职,帮领导记录每家孩子的具体情况。

    不说全都摸透吧,但这条胡同里,至少有三分之一年轻人的情况,已经尽在他掌握之中了。

    周日就是四哥的婚礼,狄思科本想在周六休息这天,跟媳妇和俩孩子一起去理发店剪个头发,出席婚礼的时候,也能精神点。

    结果一家四口刚换了衣裳,就有人提着东西上门做客了。

    狄思科与对方见过几面,但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他当年在北方日化厂当副厂长的时候,在厂长曾浩田家里见过对方,这人是老曾的小舅子。

    听他自报家门后,狄思科很快就想起来了。

    有老曾的面子在,狄思科立马热情招呼,“赵大哥可是稀客,快请坐吧”

    赵敬学不好意思地笑道“狄司长,我今天来得比较冒昧,打扰您休息了。”

    听他喊了官称,狄思科也顺势改了称呼,“别客气,赵总先请坐吧。”

    他记得曾浩田的小舅子现在好像是什么商店的经理。

    双方寒暄了一阵,赵敬学很快就说出了今天上门的目的。

    “狄司长,不知您是否听说了腾飞集团想要并购我们亿嘉商业公司的消息”

    狄思科客气笑道“我已经离开腾飞很久了,这方面的消息还真不太灵通。”

    他隐约听周健将提过,腾飞有扩张销售渠道的计划,但还真不知道他们想要并购亿嘉商业公司。

    这个亿嘉商业公司是专门做家用电器连锁商店的,属于市里的国有企业。

    市里好几家中型家用电器专卖商店都是亿嘉旗下的。

    在他印象中,经营状况只能说是不瘟不火。

    如果腾飞真的想要并购亿嘉,对亿嘉公司来说,算是好消息,但对公司管理层来说可就未必了。

    狄思科最近两年跟踪了好几家大型国企的并购重组,对这些管理层领导的心思一清二楚。

    并购之前,他们是一把手,能自己当家做主。

    并购以后,即使嫁进了豪门,头顶也是多了一层婆婆的,各方面工作都会受到掣肘。

    赵敬学介绍了并购的情况后,苦笑道“狄司长,腾飞对我们的并购,实在是没头没脑的。腾飞是搞高科技的,要是并购个电子厂,软件公司还能理解,但我们是商业公司,从事商业服务的,想合作就直接谈合作嘛,完全没必要并购我们。”

    “你们这个并购案的具体情况我还不太清楚,不好妄言,而且我已经离开腾飞很久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腾飞的事情我现在不方便插手。”狄思科停顿片刻说,“不过,我跟老曾是老搭档,咱们也是老关系了,我可以跟你说说我对你们这次并购的看法。”

    赵敬学连忙点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如

    果我是腾飞的决策者,我不会选择并购你们亿嘉公司,你们的规模太小了,销售渠道只能覆盖北京市内,在全国其他城市并没有店铺。你们在外地扩张的速度,完全赶不上腾飞发展的速度。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比你们亿嘉规模更大的公司。”

    赵敬学“”

    有点他们自取其辱的意思呢。

    “但是从亿嘉的角度来讲,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如果没人为你们注资,凭亿嘉目前的发展速度,年之内都只能在北京市内打转。而并购成功以后,为了配合腾飞拓展销售渠道,腾飞必然会要求你们向外地扩张。”

    “亿嘉是死守着北京的这几家门店,还是做成全国连锁的电器专卖店,就看你们的选择了。”

    死守着,可以当一把手。

    向全国扩张,企业规模将翻一番不止。

    “咱们国家的复关谈判已经谈了十几年了,这两年极有可能谈成加入to。一旦正式入世了,国际资本会蜂拥而至,民族企业将迎来巨大的挑战。所以这两年我们一直强调发展大型企业,主导了很多家企业的并购,就是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与外资有一争之力。”

    “到时候受影响的,不是只有工业,商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外国的商业模式是很成熟的,若是有国际连锁集团进入内地,像亿嘉这样规模的公司,很难不受到冲击。”

    赵敬学紧蹙着眉头没说话。

    “腾飞这次的并购,对亿嘉来说是一次做大做强的机会,腾飞今年的营收情况,你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借一借东风又何妨呢。”

    移动业务从前年开始就与电信剥离了。

    电信想吃移动通讯的大蛋糕,却苦于没有牌照。

    小灵通的出现算是解了电信的燃眉之急,立马与几家厂商合作,大力推广小灵通。

    腾飞当时刚扩大了小灵通的生产规模,当年就拿下了上百万台手机终端的订单。

    可以说,现在腾飞的管理层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数钱了。

    狄思科已经离开了腾飞,别说他觉得这次并购没问题,即使他觉得不妥,也不会擅自插手企业经营。

    毕竟腾飞内部的很多情况,他已经不了解了。

    “赵总,你也别一味地排斥并购,”狄思科别有深意地说,“你也可以跟老曾聊一聊,也许并购对公司和你个人都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背靠大树好乘凉,他在亿嘉做到头就是副处级干部,除非亿嘉公司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否则想往市里或是其他单位调动都不好操作。

    但是与腾飞合并以后,他的晋升通道就被打开了。

    做工作,不能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啊。

    狄思科当时没跟对方说什么,将人送走后,他给老曾打了一个电话,隐晦地提了提这件事,让他跟小舅子好好谈谈。

    客人的突然上门只是一个小插曲,自打狄思科调任部委工作以后,来家里串门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

    。

    狄家人从最初的不适应,渐渐就变成现在的习以为常了。

    下午蹭着媳妇的卡,去高档理发馆剪了头发,狄思科险些被年轻理发师劝说着染一头最时髦的黄毛。

    好在他理智尚存,即使内心蠢蠢欲动,也知道不合适,勉强控制住了变时髦的欲望。

    一家四口,除了狄嘀嗒留着十年不变的杨梅头,所有人都有了新发型。

    “爸,下次不用你给我剪头了,我也想在理发店剪头”弟弟从理发店走出来的时候,一脸地不高兴。

    “嘿,你以为我乐意给你剪呢”狄思科摆手说,“你那头发,推几下就行了,何必来理发店浪费几十块。”

    于童愿意用几十块满足儿子的心愿,拆台说“那下次,也让你来理发店剪一回。”

    剪完就会发现,花钱的和免费的,理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

    回家的路上,狄思科特意下车去副食店买了一大堆副食提回家。

    “今晚有世界杯预选赛,主场再战阿曼,大哥二哥他们都要过来一起看球,咱今晚一起喝点。”

    于童无语道“四哥明天就结婚了,你们今晚还看球啊”

    “今晚看球和明天结婚又不是同步进行的,不耽误”

    狄思科不算铁杆球迷,但大哥二哥都很喜欢看足球比赛。

    他家之前的那台电视机,被哆哆那只狗子不小心弄碎了屏幕,上个月刚换了最新的等离子电视。

    屏幕特别大,观赏效果比普通的大脑袋电视机好了不只一星半点。

    所以,对于今晚这场可能创造历史的关键比赛,兄弟几个都约好来北海公园观战了。

    狄嘀嗒准备了油彩,给每个人的脸蛋子上都画上了国旗,他跟狄嘀嘀,还有嘟嘟,也都换上了印有国旗的运动服。

    狄嘀嘀和嘟嘟看不太懂足球,但整晚都在担当气氛组。

    于根伟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那一刻,老狄家热闹得恨不得将屋顶掀翻,狄嘀嗒都快窜上天了。

    比赛以1:0收场时,狄嘀嘀还把她的小号拿出来,在屋里胡乱吹了一通。

    “快快快,放鞭炮”四哥跳起来就把他准备结婚用的鞭炮找了出来,要去院子里点了。

    “哎,你明儿结婚用什么啊”

    二哥说“没事,我后备箱里还有呢”

    胡同里已经噼里啪啦响起来了,几乎整条胡同的人都在为国足44年来的第一次出线欢庆。

    除了放鞭炮和放礼花的,还有敲锣打鼓的。

    二哥放了鞭炮回来说,“外面好像有庆祝国足出线的花车游行咱去看看啊”

    行啊,一起去热闹热闹吧

    全家人一起出去欢庆的后果就是,第二天,四哥举行婚礼的这天早上,全家都起晚了。

    包括郭美凤。

    郭美凤一边张罗着大伙儿赶紧起来换衣裳,准备接新娘,一边让儿子给老丈人打电话赔礼道歉。

    四哥拿起听筒老老实实地打过去,等了半天才被接听。

    他说了几句就挂断电话说“妈,不用着急,我老丈人也没起呢,昨晚看完球又上街跟人家喝了一顿。”

    “”郭美凤无语道,“行,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