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品:《雍正以为我深爱他(清穿)

    等小阿哥不哭了, 已经是子时时分了。

    钮钴禄氏让嬷嬷们把孩子抱下去,眼神妩媚地看向四阿哥,“爷, 夜已深了,要不今晚您在这里歇息,免得还得来回跑。”

    四阿哥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哪里留意得到她的神色,

    他道“不了, 明儿个我还有事,你好生歇息, 让嬷嬷们好好看着孩子。”

    “是。”钮钴禄氏心不甘情不愿地送了四阿哥出去。

    四阿哥当晚是在书房歇息的。

    次日起来,他盥洗完了,拿帕子擦洗双手的时候, 对苏培盛道“我记得这阵子曹家那边送来了些摆件。”

    “王爷记得没错,那曹家送了好些盆景过来, 白嬷嬷让人登记上册,放在咱们这边库房。”苏培盛说道。

    四阿哥点点头,让他去取了册子来, 随后提笔圈起了两个盆景, 一对花灯,“这些给松青院送过去。”

    “嗻。”苏培盛打了个千, 又道“王爷,今儿个晌午耿福晋就得回去。”

    这当奴才的,要紧的就是察言观色,替主子留意着没留意的地方。

    要说身份,耿福晋不过是耿格格的额娘,她要走了, 福晋让人送些礼,甚至连见都可以不必见;但谁让耿格格得宠,母凭女贵,自然不能疏忽。

    四阿哥道“我倒是忘了这事,耿福晋怎么不多留几日”

    苏培盛垂手笑道“王爷,这年底了,谁家不忙,这置办年礼,收拾屋子,准备节礼,一桩一件哪件不是事,耿大人家里就这么个女眷,没了耿福晋,岂不是没人操持。”

    四阿哥被他逗笑了,“这些事你倒是明白。你说的倒也有道理。”

    他重新看了下册子,提笔圈了一座南极呈符汉玉夀星,一件蜜蜡高松、一对伽楠念珠。

    苏培盛这才捧了册子下去,他叫了钱志过来,把册子给他,“你拿了册子去,让白嬷嬷开库房,把这些取了送到松青院去。”

    钱志低头一瞧,倒吸一口凉气,“苏爷爷,这都是给松青院的”

    “你这耳朵是长了当摆设的不成适才我不是这么说的吗”苏培盛笑骂道。

    钱志嘿嘿一笑,忙把册子收到袖子里,“苏爷爷,小的这不是没什么见识吗当日这些东西送来的时候可把咱们都看得眼都花了,还以为咱们爷要收起来自己把玩,没想到这么快就赏下来了。”

    “你懂什么,去去,赶紧送去,松青院那边少不了你的好处。”

    苏培盛挥挥手。

    钱志知道苏培盛是给他机会,打了个千,领着人去库房拿东西。

    他们的东西送过来的时候,耿妙妙跟张氏在用早膳。

    膳房那边对他们松青院是越发精心,昨儿个知道耿格格今日想吃包子,一早就起来和面,做的螺蛳包子,每个不过棋子罢了,捏了褶皱,每个馅料都不同。

    张氏正在说膳房的人太费心,“这么一屉包子,花了这么些心思,真不容易。你啊也别太挑剔,能吃就吃,少刁钻些。”

    耿妙妙知道张氏是怕她得宠,挑剔这些吃食被人说嘴,她笑道“娘,您别操心了,操心容易变老,您别看这包子折腾,这是他们的孝敬,我要不收,他们反而不安心,倒不如他们孝敬他们的,我回头多赏赐多在王爷跟前夸几句,如此一来,岂不相得益彰。”

    正说着话,蔡嬷嬷打起帘子进来,“格格,王爷派人送东西来了。”

    一大早的就派人送东西

    耿妙妙起了身,透过窗户纸往外瞧了瞧,隐隐约约能看到个身影。

    她提高了声音,“我这会子出不得,劳烦谙达跑一趟,嬷嬷帮我招呼好谙达。”

    “哎呦喂,格格客气。”

    钱志冲着屋子里拱拱手,“奴才就是来送东西的,哪里好打扰格格您。”

    王爷来了,都没让耿格格出来,他哪个牌面的人,敢让耿格格出来。

    耿格格冲蔡嬷嬷笑了下,示意她出去处理这件事,又道“回头给几位谙达个红封,年底了大家也讨个喜气。”

    “是,您放心。”蔡嬷嬷笑盈盈出去了。

    耿妙妙这才坐了回去,对张氏道“娘吃吧,别回头饭菜冷了。”

    张氏看了看闺女,要不是这是她亲生的,她都怀疑当初是不是抱错了,这为人处世确实比她强了不知多少。

    蔡嬷嬷过了一会儿,才带着人捧着东西进来。

    她指着托盘里的盆景、花瓶,“钱谙达说,这盆景、花灯是王爷赏赐给格格的,其他的是给耿福晋的。”

    那盆景流光溢彩,鬼斧神工,一盆是绥山福永象牙蟠桃大盆景,一盆是仙都富贵牡丹芝草盆景,光是摆在屋子里,就叫人觉得这素净的屋子添了七八分贵气。

    花灯更不必说,精美得很,绿波明月玻璃绣花灯。

    此刻灯里面还没插上蜡烛,可是徐徐摆动灯笼,却有一种波光粼粼,月照池面的瑰丽之美。

    别说张氏没见过这样的好东西,就是蔡嬷嬷这宫里头出来的,都赞不绝口。

    蔡嬷嬷道“这等好手艺,便是宫里头也不是谁都能得的,等明年上元灯节的时候,格格正好赏花灯。”

    “先收起来,仔细别弄坏了。”

    耿妙妙说道。

    她看向张氏那一份礼,“娘这份礼也好,都是好意头,娘跟爹肯定长命百岁,稳健如松。”

    张氏笑得合不拢嘴,拍了拍耿妙妙的手,“好了你这张嘴跟抹了蜜似的,娘这会子可没什么好东西给你。”

    “哎呀,夫人还不明白,格格说这话,便是盼着多留您呢。”蔡嬷嬷凑趣着说道。

    屋子里热热闹闹。

    下午用完晚膳后,张氏这才回去,福晋也备了一分礼,送了几匹纺绸跟几盒饽饽。

    “夫人回来了。”

    耿府,张氏一回来,家里的门子就忙过来,婆子伸手,张氏搭着婆子的手下了马车,看向门子道“怎么了家里这几日可有来人”

    这说曹操,曹操到。

    她话音刚落,门子还没回禀,邻居张嫂子就带着几个丫鬟出来了。

    “妹妹可回来了,这是刚从王府回来的吧”

    这位张嫂子虽然跟张氏同姓,但并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因为机缘巧合当了邻居罢了。

    这么多年来,张嫂子看不起耿家,根本不跟耿家来往,就是碰上节日,这邻里邻居互送个粽子饽饽什么的,东西不贵重不过是人情往来,他们家也不从正眼看过耿家一眼。

    骤然瞧见张嫂子的笑脸,张氏还真吓了一跳,险些不敢认,“是啊,张嫂子这是要出门”

    张嫂笑笑,拿帕子掖着唇角,“妹妹说笑了,我是等了妹妹好几日,有件好事想找妹妹说说。”

    “福晋,这些礼物”

    孙嬷嬷捧着黑炭嵌螺钿的盒子过来,这些礼物,光是一个盒子看着就叫人知道贵重无比。

    张氏冲张嫂点点头,转过头对孙嬷嬷道“这些先送进去,收到库房里,那几匹纺绸就拿出来给老爷、少爷做几件鲜亮衣裳。”

    “是。”

    孙嬷嬷答应一声,叫了两个丫鬟从后车里抱出福晋赏赐下来的纺绸。

    那些绸缎柔软鲜亮,日光下如流金一般,熠熠生辉。

    张嫂子的眼珠子落在那些纺绸上,险些拔不出来。

    她道“这是”

    “这是王爷、福晋赏的,风头大,张嫂进我们府里说话吧。”张氏对张嫂子招呼道。

    张嫂子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羡慕得有些酸溜溜,“妹妹真是好福气,生了这么个闺女,以后你们家还有什么好发愁的。”

    张氏笑笑不说话,懒得跟这些个眼皮浅的人计较,倘若不是邻居,又是在大门口的,她压根都不想请张嫂子进来。

    张嫂子这人进了耿府后,不住地拿眼神打量这一进的小院子。

    只见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院中奇花异草,一步一景,虽然地方不大,却也见出底蕴来,丝毫不似穷人乍富那股子暴发户气息。

    她一边看一边不住地对比自家宅邸,她们家虽然是四进的大宅子,假山花园什么的都有,可架不住人多,加上没什么见识,以前看着觉得自家比谁家都好,今日比一比才知道耿家宅子内秀。

    待进了屋,瞧见炕铺着的哆罗呢,张嫂子嘴上不说,气势已经弱了不少。

    这哆罗呢乃是海外来的,一尺头她问过,要足足五两银子,寻常富贵人家拿它来做衣裳已经了不得了,她们家倒是阔气,拿来当炕毯。

    “嫂子坐,难得您贵人今日来我们府上做客,可得尝尝我们府里的茶。”

    张氏笑眯眯,叫了个丫鬟进来,道“去拿先前格格送家来的红茶。”

    丫鬟答应一声,问道“夫人,是进上的红茶,还是番邦那边的红茶”

    “你这糊涂东西,自然是进上的红茶,番邦那边能有什么好茶叶喝。”

    张氏笑骂了一句。

    丫鬟答应一声,下去端了一盏茶上来,那茶盏是春岚霁色青玉碗,绿得青翠。

    张嫂子接过茶的时候,都生怕打翻了茶盏。

    她假装喝茶,实际上不住打量这青玉碗到底是真是假,要说假,这成色又太好了些,要说真,耿家也太舍得,这样的宝贝也拿来待客。

    就在张嫂子这么想的时候,张氏突然瞧见她手上的茶盏,对那丫鬟呵斥道“说你糊涂你是真糊涂,这茶碗怎么能用”

    果然是拿错了。

    张嫂子心里好受多,笑道“张妹妹,错了就错了,没什么。”

    张氏摇头道“怎么能说没什么呢今日感情是嫂子这等大度的来,才不挑剔,这红茶哪里能用青玉碗,该用海棠红官窑的茶盏,这才好看。”

    张嫂子讪讪地笑了下。

    感情张氏说的错了,不是说拿了好的茶盏上来,而是说这茶盏颜色搭配不当。

    她自认家里富贵,却也没有过精致到这等细节的时候。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