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4. 第 74 章 隆重接4待

作品:《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女人不会做家务, 婆家嫌弃,嫁不出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人嫁到婆家去,就是婆家人。

    男主外, 女主内。

    女人挣点儿就行,累死累活,不如找个好男人养,本本分分地生儿育女

    这些似乎“天经地义”的论调,几乎伴随着每一个女孩儿的成长。

    赵萍萍和马盛处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她对马盛的好感也确实与日俱增。

    不过结婚要计划长久的未来, 她深信留在赵村儿大队更有前途, 已经做好准备,如果马家人打定主意不愿意, 就放弃这段关系。

    赵建发夫妻舍不得女儿嫁出去, 但并不认可赵萍萍想要留在大队的的选择, 一直劝她不要任性错过马盛这样好的对象。

    只有赵柯,把找对象、结婚这件事儿摊开来说。

    其实是个各取所需的关系, 无论男女, 都在彼此衡量。

    没什么好羞于启齿, 遮遮掩掩的。

    谁不图点儿啥

    男人希望妻子美丽、柔顺、任劳任怨, 妻子娘家实力雄厚助他少奋斗二十年

    女人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希望丈夫英俊健壮、勤劳肯干, 甚至是富有

    影响一辈子的事儿, 凭什么不能挑

    就该挑, 大家都挑, 可劲儿挑。

    不成没事儿, 还有下一个。

    赵柯给了赵萍萍底气。

    而直到马家人松口,赵萍萍始终平静的脸才有了些许变化。

    马盛欢喜地看向赵萍萍。

    赵萍萍跟他对视,回了他一个笑。

    马盛一下子心里踏实很多, 也回了她一个高兴傻了的笑。

    两家婚事的具体细节,赵柯没再参与,中途离开了六叔赵建发家。

    大队办公室

    赵新山问“咋样两家谈成了吗”

    赵柯点头。

    “定下日子,就快了。”牛会计端着搪瓷缸子,笑着调侃,“咱村儿的姑娘招婿进来,小子们也娶媳妇儿进门儿,有咱们小赵主任在,便宜是一点儿不给别人占。”

    一句话,连比较严肃的赵新山都笑起来。

    人丁兴旺,意味着他们的村子欣欣向荣。

    不过,也有些小烦恼。

    赵新山和许副队长面对面坐着,正在讨论九十五个青年的安置问题。

    全都是陌生人,而且年轻气盛,防人之心不可无,得考虑村子的安全,尽量避免冲突。

    “最好是集中在一块儿,地方大,有年轻媳妇儿、姑娘的人家排除”

    陈老爹家里就他一个人;

    孙大娘家只有他们老两口;

    村里还有个独居的老人,老木头儿;

    知青点对面的石头是个孤儿;

    朱建义家就他一个儿子,朱建强去当兵,空个屋子;

    傅知青家也可以空出个屋子

    数下来,不够九十五个人住。

    干部得起到点儿表率作用,牛会计道“我家也可以住几个。”

    其实赵柯家也有空屋子,她也可以搬去跟余秀兰同志一起住,但是她们母女俩单独在家,不方便安排男青年。

    赵新山捏着烟卷,转了转,对赵柯道“让你嫂子和芸芸上你家住去,我家也能空出两个屋。”

    他这么说,提醒了赵柯,“萍姐和小草也可以到我家住,萍姐对象说他是六河子大队的人选之一,正好住六叔家。”

    这样,能安置下一大半儿的人。

    赵柯又道“我姥姥家的屋子也空着呢,回头让我舅舅他们去收拾下东西,烧火烘烘屋子,能挤十来个人。”

    牛会计大致算了算,“这就差不多了。”

    口粮先由各家出,等到秋收后年底结算,大队补还。

    四个人又商量了一下怎么安排人干活。

    牛会计笑道“一个月结束,今年的活儿全能干完,就到农闲了。”

    北方的冬天漫长,农闲时间也格外漫长。

    赵柯见不得人闲着,已经开始盘算着给社员们找点儿事儿干。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接待客人们。

    考察的前一天,大队又召集社员们开会,简单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项收好比较贵重的东西,不要发生矛盾,发现啥事儿都报给大队

    社员们全都记住了。

    一个格外安静似乎又带着点儿不同寻常的夜晚过去。

    第一天一早,赵柯打着哈欠出门儿,就看见余秀兰同志穿上了战袍她以前去公社开会才会穿的衬衫和长裤。

    余秀兰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挽成发髻,明显沾水仔细抹过头发,头上一根碎发丝都没有。

    她还描了眉毛,抹了红嘴唇

    赵柯“”

    亲爹呦这千年难得一遇的画面,你错过了

    余秀兰咳了一声,不自然地问“你看我这样行吗”

    赵柯实话实说“有点儿过于红了,像吃了死孩子。”

    吃死孩子是本地形容,老人们常用来说嘴唇涂得太红或者太黑。

    余秀兰听后,瞬间面无表情,还不死心地回屋照了照镜子,越照越别扭,越看越奇怪,最终去打水洗掉了。

    她再出现在赵柯面前的时候,脸上干干净净的。

    虽然这样看着比较顺眼,但赵柯还是笑着说“妈你要是想化妆,一会儿我帮你吧。”

    余秀兰瞥她一眼,刚开始不吭声,快吃完饭才别别扭扭地说“我这是为了咱们大队的形象。”

    赵柯忍笑,“好。”

    现在没有那么多化妆品,家里也只有雪花膏、眉笔和口红,只能眉笔和口红一物多用。

    “好了。”

    余秀兰拿起圆镜,照了照。

    不像她自己化得那么生硬奇怪,瞧着好像更精神点儿。

    余秀兰放下镜子,问她“你不拾掇拾掇”

    赵柯摇头。

    余秀兰不乐意,“你要在公社领导和别的大队面前露脸,咋能这么随意”

    “重要的是精气神儿,再说还要去地里走半天,肯定灰头土脸的,没必要。”

    余秀兰就没再劝。

    段书记他们肯定不会来太晚,赵新山让大家伙忙完了全都去村头等。

    母女俩吃完饭,锁门出去。

    傅杭他们三个人跟母女俩一起走,又碰到了知青点的五个知青。

    老槐树下已经站满了人。

    村民们听到声儿,正脸齐刷刷地转过来。

    好家伙

    赵柯吓了一跳。

    妇女们不管老的少的全都一张血盆大口

    有个别脸蛋还抹得猴屁股一样。

    至于脑袋上扎个大头花,穿着结婚做的新衣服,都算是低调的了。

    妇女们这样也就算了,大老爷们儿也都把头发抹的溜光。

    他们连孩子都不放过

    大到何百灵、赵小草,小到唐小婉,脑门儿正中全都顶着个红点儿。

    男孩子们以牛小强为代表,一脸羞辱气愤,“赵主任,你管管他们这些大人太过分了”

    苏丽梅捂嘴偷笑,庄兰也是忍俊不禁。

    方静不屑、嫌弃地撇开眼。

    男知青们则是神情有些呆滞,像是理解不了这画面。

    就连傅杭,惊讶之后,都忍不住拳头抵唇,掩住笑意。

    赵柯嘴角抽搐。

    她是不是耳提面命得问话说太多,所以大家伙儿紧张过头了

    可明明是有点儿滑稽可笑的场面,赵柯心里竟然涌起一股感动来。

    他们真的在重视她的话,在很认真地执行

    赵柯顺手拍了离她近的苏丽梅和傅杭一人一下,示意他们收敛收敛。

    她动作太随意太自然。

    傅杭感受着手臂残余的触感,心里像是放起一支烟花,“嗖”地冲上天,噼里啪啦。

    而赵柯对牛小强他们笑着说“去洗了吧。”

    一群孩子立马欢呼一声,不管自家大人咋喊,迅速跑开。

    赵柯转又对其他人笑道“你们太隆重了,朴实点儿、自然点儿地展现精神面貌,让人以为咱们平时就是这样,不然太假了,谁天天这模样啊。”

    众人瞧了瞧彼此的模样,忽地哄笑起来。

    “瞧你那猴屁股,哈哈哈哈”

    “你还说我,你那眉毛跟俩树钗子似的。”

    “快快,把这吃死孩子的嘴洗干净。”

    “诶呦,头发一抹,手脚都不知道咋动了。”

    “走走走,洗了去”

    一众社员散去,却又留下没对象的姑娘们。

    大家伙还记着这次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她们物色好对象,姑娘们当然得漂漂亮亮。

    赵柯叫苏丽梅帮着姑娘们重新收拾一下,“自然点儿,提提气色就行。”

    苏丽梅本身就爱漂亮,一口答应,拽着庄兰帮村里姑娘们重新打扮。

    女孩子们好起来,很容易,只要随便一个共同话题就行。

    苏丽梅和庄兰很快就跟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聊起来。

    方静可看不上村子里这些泥里滚的庄稼汉。

    要不是搭不上明显有门路的傅杭

    方静不屑与她们为伍似的,始终站在男知青们身边儿。

    赵柯看了方知青一眼,收回视线的时候扫见陈三儿扭着头好像不在意又一直用余光瞥向某个人。

    赵芸芸今天也打扮了,头发半扎在脑后,绑了个发带,脸上擦了粉,白了不少,站姿、表情的关系,看起来文文静静的。

    赵柯走向她,好笑地问她“能板住吗小淑女。”

    赵芸芸哼了一声,又赶紧端起来,“别跟我说话。”

    赵柯搭着她的肩,走远点儿,才问她“你这是闹哪出儿也打算寻摸个对象”

    “你大伯母,我亲妈,说我看不看得上别人,都得收拾起来,不能让别人瞧不上我,我觉得有道理。”

    赵柯对这个说法不评价,只拍了拍她的肩,鼓励“希望你能端住起码两天。”

    赵芸芸给了她一个“走着瞧”的眼神,笑容矜持。

    陈三儿看赵柯跟赵芸芸站在一块儿,才手插兜儿走过来,嘲讽一句“赵芸芸,出息呢”

    赵芸芸一秒破功,举起手就去打他。

    陈三儿有预感一样提前跳远,故意气她“装不住了吧”

    赵芸芸生气地追打他,“陈三儿,你烦不烦”

    赵柯无奈望天。

    她连半个小时都端不住。

    将近九点半,轰隆隆的油门儿声儿由远及近。

    一辆大卡车停在赵村儿村口。

    大队长赵新山、赵柯带着赵村儿大队的老少社员们迎上去。

    段书记、吴主任和程干事从卡车驾驶室下来,随后,后面的车箱源源不断地跳下一个又一个年轻小伙子。

    赵村儿的社员们又想多看公社领导两眼,又控制不住地想知道这些小伙子都长啥模样儿。

    跳下车的男青年则是略显拘谨地看着赵村儿大队的人。

    平常没有对比,不觉得本村儿的这些青年有啥特别的,可跟别的大队的同龄人放在一块儿,赵村儿众人渐渐就发现好像有点儿不一样。

    大家都穿得灰扑扑的,他们赵村儿大队的男女青年就是更有精气神儿。

    各大队的队长看着泾渭分明的两拨人,神色各异。

    这时,公社吴主任对赵新山感叹了一句“赵队长,你们村的青年,很意气风发啊。”

    赵新山昂首挺胸地谦虚“吴主任夸太过了。”

    实际内心多夸几句,爱听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