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8. 第 128 章 吃饱了撑的

作品:《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赵村儿大队还不够好。

    人永远少不了弯弯绕绕, 赵柯一个大队干部,专注点慢慢变化,从家长里短、分斤掰两那些事儿更多地转移到建设上。

    而大队选举结束, 直接进入春耕, 因为天气没法儿预估,晚了影响庄稼出苗, 要抢时间尽快种出来,所以全村出战, 一个不落。

    赵柯是赵村儿大队目前最熟练的四轮拖拉机手,也从办公室出去, 每天开着拖拉机在地里来回跑, 翻地、打垄、下籽儿

    翻地那两天,想要选拔驾驶员的社员们还能开上拖拉机跑一跑, 后面需要跑直线儿控制速度的时候, 只能赵柯全程自己上。

    顺利的话,突突跑就行。

    不顺利的话, 比如地里有石头或者树根儿,他们大队自己做的木制工具没那么结实,绊上就断,得停下来换新的, 损耗率相当高,提前准备的还是不够用。

    余家人不得不回去加班加点做新的, 免得影响地里的活儿。

    还有些低洼地,没完全干, 拖拉机陷进去出不来,就得扯开嗓子喊人来推一把。

    这都不算是大麻烦,拖拉机有一次坏在地里。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他们提前买了容易坏的零件儿备用,可即便有准备,傅杭和林海洋两个生手修理工检查了半天,才找到毛病,修好,拖拉机还是误了一天的工。

    不过今年大队多了两辆拖拉机,加上两头老牛,一起在地里干,效率比之前快了一倍。

    往年春耕,最快也要中旬才能顺利结束,不顺利的情况下,常常要拖到月底,影响成苗率。

    今年大队预计一周就能结束旱地春耕。

    比较麻烦的是稻田地。

    试验田一批下来,种子就运回赵村儿。

    北方四季分明,种水稻需要提前育苗。

    赵村儿大队只有理论,没有实际经验,全靠摸索。

    村外的大库是现成的暖房,余三舅带着全家做了一堆高十厘米的育苗盘,为了提升空间利用率,又做了高架子,将苗盘一个一个摞在架子上。

    也为了这些金贵的玩意儿,天气都暖和起来了,也没断了大库的火。

    白天人进大库待十分八分的,就热得冒汗,待不住,扫盲课暂停,木工活儿也都转到了室外。

    赵新山紧张稻苗,每天都要拿个尺子,去量一下苗,时刻关注长势。

    差不多的时间,傅杭带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在稻田地架起一个个龙骨水车。

    全村都忙得很,暂时没时间搞七搞八。

    其他社员回家还能休息,有些人力气活儿忙完,还要忙文活儿。

    有一些社员保持学习的习惯,有一些社员要准备月中的培训选拔,有一些就是纯干活儿,比如队委会,比如个别知青。

    赵柯每天傍晚收工,灰头土脸地回家,洗干净换身衣服吃完饭,就在家加班,几乎天天有人来找她。

    刘兴学和邓海信挤出空闲的时间,终于画出酸菜厂的第一版设计图纸。

    他们在这方面都是初学者,画出来的图纸比较稚嫩,不过标注清晰,起码赵柯能看懂。

    她提出了问题“我看图纸上有一些区分,加工厂房、仓库、食堂这个划分是不是有些笼统酸菜厂进行酸菜加工,服务对象是酸菜,你们这个设计的结构,确定符合腌酸菜的每一个环节吗”

    赵柯真正要问的是“腌酸菜的具体流程,你们清楚吗”

    刘兴学和邓海信尴尬地对视。

    他们只知道大概,白菜压进酸菜缸里,等发酵,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吃了。

    赵柯没有批评,平静地说“我不专业,但单说酸菜的加工厂房,大概应该有洗菜区、腌制区、包装区这些区分吧”

    “每个区域要配备什么设施,而且有个最重要的,酸菜缸的尺寸和厂房的面积,是不是应该也考虑在内”

    公社条件不够,要盖的酸菜厂规模比较小,一开始只打算建个一百来平方的作坊,但正式签协议的时候,两方一交流,一百来平方太小了,根本放不了几口酸菜缸。

    于是公社勉强扩大成两百平方。

    两百平方的厂房,那也只是个小厂,怎么使空间利用最大化,使布局合理,以及最大限度地省钱都要考虑在内。

    “你们得考虑周全,甚至于我和公社领导们考虑不到的地方你们也得考虑,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是咱们赵村儿建筑队的第一次亮相,凑合和合格都不是标准,必须得用尽善尽美要求自己。”

    赵柯说这些,不涉及多少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她也没钻研过,只是以一个领导的身份在提出她的意见。

    可刘兴学和邓海信满脸羞愧,悄悄摸回了他们的图纸。

    他们根本没有深入调研,一拍脑袋就画了。

    赵柯神情温和地给出截止时间“没事儿,还来得及,一十号之前再重新出一份图纸。”

    刘兴学两人离开。

    也有像赵一奶那样来打听培训的,还有人单纯来找赵柯“告状”的。

    培训,赵柯没什么好说的,想报名就直接支到庄兰和苏丽梅那儿,想请假领结婚证和签保证协议,赵柯给支到赵新山那儿,等他统一安排。

    至于“告状”的内容,有社员们之间的小矛盾,也有针对许诚的。

    许诚刚当上副大队长,可能是“大权”在握,有些爱摆官威,偶尔颐指气使,引得不少社员反感,只是看在许正义的面子上,好多社员都忍了,忍不了的,就找到赵新山和赵柯面前。

    “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许诚他一个小辈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不给我留脸。”

    东婶儿愤怒极了,“老牛还能歇一会儿呢,我喝个水他过来对我吆五喝六的,他是个啥东西许正义当副队长的时候,都不敢对我这样儿”

    田桂枝也是吐沫横飞,满口不满,“今天他嫌我盖籽儿盖得慢,刺棱我好几句,当个副队长鼻孔不知道朝哪儿了”

    她们俩一人儿一个板凳,靠个门边儿坐,你一句我一句,逮着许诚一通输出抱怨。

    饭点儿,余秀兰碗端在手里,因为跟俩人说话,一口饭好半天送不进嘴里去。

    赵柯光听俩人说来着,不耽误吃饭,等俩人说话开始有停顿了,才放下碗,对余秀兰轻声细语道“妈,你赶紧吃饭,一会儿凉了。”

    余秀兰眼神怪异地瞥她一眼,缓慢动筷。

    赵柯这才转向两人,好脾气地问“东婶儿,田嫂子,那你们给我个实话,是不是真的在偷懒”

    俩人异口同声“谁偷懒没有”

    回答的太快了。

    赵柯又问了一遍“真没有”

    东婶儿不承认,倒打一耙,“你这丫头咋回事儿刨根问底儿的,不相信我们是咋滴”

    田桂枝理直气壮,“那咋以前没人说俺们偷懒,他许诚一上去,我们就偷懒了我看他就是针对我”

    赵柯实话实说,“以前那是我们看见没吱声,你们还以为自个儿藏挺好啊”

    俩人一滞。

    东婶儿讪讪,“你看你说啥呢,谁藏了”

    田桂枝眼神飘来飘去。

    余秀兰吃着饭,没忍住又开口“你看你俩心虚那出儿”

    集体劳动,勤快不勤快都是一天,拿的工分差不多少,有不少人磨蹭偷懒儿。

    他都不勤快,我可劲儿干,我就是缺心眼儿,吃亏的一个。

    不少人有这种心态,一个比着一个,传染更广,劳动效率就会降低。

    这种情况,逼迫也没有多大效果,谁也不能成天盯着某个人干活儿。

    赵村儿大队去年一年,活儿安排得密,整体状态是上扬的,社员们稍微有点儿偷懒,大队权当他们是放风,并不太计较。

    真要说起来,大队没借着上厕所、喝水的功夫偷偷懒的社员,少。

    反正都被发现了,东婶儿心虚完,气儿又足起来,“那别人都不说啥,就他爱呛呛,好歹我们也是长辈,就不知道客气点儿。”

    赵柯道“东婶儿,你们可是赚工分的,劳动中讲长幼,有点儿不讲道理了,行为上确实是怠工,许副队长顶多就是跟你们说得时候没掌握好方式方法。”

    东婶儿不爽快,“你也想劈头盖脸教训我们几句呗教训教训啊。”

    赵柯累一天,还保持着稳定的情绪,没有任何不耐烦,“东婶儿,咱得就事论事,不能带着情绪啊。每个干部的风格不同,许副队长态度上不够好,你们跟我说,我可以跟大队长反应,大队长会了解清楚情况决定是否作出批评,但你们有不对的地方,也不能理所当然,是不是”

    东婶儿鼻子“哼”出一声。

    赵柯耐着性子叫她“东婶儿”

    田桂枝插话,“大队长能教训他总这样不客气,我们没脸了,上不了工。”

    赵柯委婉道“不是教训,是帮助基层干部提升工作能力。”

    “屁的工作能力,光耍嘴皮子,一点儿真把式没有。”东婶儿口气贼冲,“我就不信我们都不干了,许诚他一个人能把春耕的活儿整明白了”

    余秀兰不由地住筷,紧张地看向赵柯,不会骂人吧

    赵柯没骂人,她只是顿了两秒,依旧春风一般和煦地说“东婶儿,话收回去,别闹。”

    余秀兰“”

    笑得好脏。

    话说出去了,哪能收回去

    可东婶儿看着赵柯那表情,浑身毛楞,咋都说不出气话了,干巴巴地解释“我太急了”

    赵柯露出“这就对了”的眼神,“春耕多重要的事儿,关系大家伙儿秋收分红呢,犯不着为了一点儿小矛盾,得罪大队其他社员,得不偿失。”

    “况且意见箱也不是摆设,咱们大队有问题几乎都及时处理,这个事情,我已经给你们承诺了,不会不理会,你们劳动的时候,也注意点儿,这件事儿就先心平气和地放下,别影响正事儿,行吧”

    东婶儿和田桂枝气不顺,大队会管,其实撒撒气儿就好了,也不敢真的撂挑子。

    而且俩人看着赵柯这死德性,不知道为啥,心里头怪怪的,一副给赵柯面子的模样,“行吧,暂时就翻篇儿了,但许诚要是还那样儿,我们指定不干。”

    “大队长有数。”

    俩人说完话,不坐了,起身要走。

    赵柯送她们出去,再回到厨房,脸上依旧带着点儿笑意。

    她那笑好像焊在脸上似的,余秀兰咋看咋假,表情像是吃了啥脏东西一样一言难尽,“你这段时间咋回事儿,怎么这么奇怪”

    “我哪里奇怪”

    明明看着随时要火山爆发,偏偏还笑那个死出儿,还不奇怪

    余秀兰嫌弃,“你又整什么景呢”

    赵柯卸下笑,懒散地靠在桌上,坐得歪七扭八,“我这不寻思着,磨一磨我的性子吗”

    她前段时间是有点儿膨胀的苗头,还没做出什么了不起的成绩呢,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那可不行。

    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一个赛一个的高,既然意识到了,当然得及时扼制。

    赵柯最近在尝试让自己沉淀下来,尽量不被情绪左右,有什么事情,别突突突地开炮,憋一憋,理智客观地分析分析,再作出应对,这样不至于头脑发热。

    但是吧,泼猴头上戴紧箍咒,好歹有外力控制,她是自己控制自己,而且也没有人要求,没人督促,这个初始阶段,有点儿类似于戒断反应。

    什么都不忌的时候,没啥特殊感觉,也没那么在意;特意克制了,逆反劲儿直接从生理上涌上来,整个人都焦躁了。

    赵柯平时情绪算稳定,现在一憋,人都要憋变态了。

    不过她自认为外在表现几近完美,“没事儿,不用管我,等我养成习惯,就不难受了。”

    余秀兰都替她憋得慌,“你就是吃饱了撑的。”

    赵柯耸耸肩,“我回屋忙去了,还得准备考核题呢。”

    余秀兰瞥她一眼,又瞥一眼,没好气“没憋好屁,看你能憋到啥时候”

    第一天一早,干活之前,赵柯在大队部见到赵新山,便提了一句有社员来找她提意见。

    赵新山无奈地抽起烟,“也有男社员来找我”

    他现在越发深刻地认识到,赵柯天生就是当干部的材料,虽然她一开始当上妇女主任的时候得过且过的,可该她的责任都干得好好的,说话也不得罪人,等她上心想要好好干的时候,那是一点儿不含糊。

    许诚呢,大赵柯将近十岁

    赵新山吐出一口烟,“我说说他,要给年轻的同志改正进步的机会。”

    赵柯点头。

    赵新山有吐出一口烟,看向赵柯,道“昨天,方知青来找我了。”

    赵柯眉头一动,问“有什么事儿吗”

    赵新山道“她说养猪培训的竞争不公平,你这样是排外,歧视知青。”

    赵柯心里默默数了三个数,才语气平缓地说“什么叫公平规则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约束。只有咱们大队设置条件吗工农兵大学要求一十五岁以下,学员未婚,赵枫他们入伍选拔更严格,难道也是歧视条件之外的人吗”

    赵新山当然不反对赵柯那天说的条件,只是知青找到他那儿,不能不处理,“这事儿,你跟她说说吧,看看怎么妥善地处理。”

    赵柯心里默数了五个数,缓缓答应“好。”

    “忙去吧。”

    赵柯出去,正好碰见许诚,礼貌地打招呼“许哥。”

    许诚极细微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了。

    赵柯“”

    啧。

    办公室里,赵新山两根手指夹着烟头,点了点对面的凳子,叫许诚坐下。

    许诚在他面前,还有点儿谦逊,老实地坐下,“大队长,有什么工作上的指示吗”

    赵新山抽了最后一大口,按灭烟头,道“许诚啊,我跟你爹一块儿工作了十来年,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和你爹对你都有很大的期望,你是知道的吧”

    他明明对赵柯更重视,什么事情都交给赵柯

    许诚心里这么想,面上懂事地说;“是,我知道您和我爹还有整个大队都对我寄予厚望,所以我自从当上副队长,一刻也不敢放松,十分严格地对待工作和责任。”

    赵新山赞许地点头,“认真对待工作,是非常正确的。”

    许诚控制不住得意,“谢谢您的认同”

    “先别谢”赵新山摆摆手,“工作态度高度认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几天,有不少社员告到大队来,对你不满,你也得稍微检讨一下,你跟社员们沟通的时候,是不是言语上不够委婉”

    许诚脸色微变,眼皮垂下,遮住眼中的不满。

    什么“社员告到大队”,是赵柯怕他威胁到她,跟赵新山告状了吧

    他们是亲戚,肯定是一个鼻孔出气。

    赵新山还在指点他“队委会的工作,要接触整个大队的社员,更得讲究一些方法,否则如果太多社员们有意见,你这个试用期不好过”

    许诚眼一暗,愤愤威胁他凭什么

    “许诚,你明白了吗”

    许诚抬头,勉强地扯了扯嘴角,“大队长,我会注意的。”

    赵新山露出欣慰之色,“明白就好,去干活吧。”

    许诚转身的一瞬间,脸上结冰,上工的时候,也一直冷着脸。

    他没有再随便对社员们大小声,只是看谁都是一副欠他钱的样子。

    之前被他说过的社员们见状,全都认为他挨训了,先前那点儿情绪便散了不少,没散的那部分,是因为许诚掉脸子,大家伙儿不爱受他那个气。

    赵新山原以为他听进去了,得知许诚是这么反省的,忍不住摇头。

    他顾念跟许正义这么多年的交情,到底没放任不管,私底下找到许正义,让他再好好跟许诚掰扯掰扯,别白瞎大队对他这份儿看重。

    许正义压火,“我知道了,晚上回家,我点点他。”

    中午,赵柯抽空去知青点找方静。

    “方知青,大队长说,你对养猪培训的选拔条件有意见,是吗”

    方静的声音很低“是,我觉得不公平。”

    赵柯把她跟赵新山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大队选拖拉机手,也有条件,养猪培训的选拔条件不是针对知青或者方知青你个人,条件存在,也不代表不公平,是为了优化,尽量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希望方知青你能理解。”

    她不能理解,不想理解,她只想达成目的。

    方静低下头,“你歧视知青。”

    赵柯讲道理“以前赵村儿大队的知青在大队是什么处境,方知青不会不知道,这一年,知青们在赵村儿的生活改善了很多,大家一起进步,应该没什么值得诟病的吧”

    方静站在原地,“你不让我参加培训选拔,你针对我。”

    赵柯在磨性子,不该笑的,但她实在觉得好笑又无语,“你觉得我有什么必要针对你”

    方静执拗道“你不让我参加培训选拔。”

    “方知青不符合条件。”

    方静杵在她面前,低着头,一声不吭,摆明了不认同。

    “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方知青,我明确告诉你,大队的决定符合集体的利益,问心无愧,规则就是规则,不会因为你个人的需求进行更改。”

    方静激动地反驳“规则是你一个人定的吧凭什么不能改,凭什么我不能参加,不公平。”

    赵柯反问“方知青觉得怎么样是公平必须得打破条件,让你参加培训,是公平还是说直接把名额给你,才算是公平”

    方静固执己见,“就是不公平。”

    赵柯“”

    车轱辘话翻来覆去,魔怔了吗

    忍她十个数。

    赵柯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件事儿。

    她要求结婚证和保证协议,不公平在哪儿呢

    一方面,就像她先前说的,条条框框无处不在,别人都能设置各种条件来进行筛选,赵村儿大队为什么不可以它确实符合集体利益。

    另一方面,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是不是真的有隐含的、她不自知的歧视存在

    赵柯仔细分析,没理清里面的逻辑。

    反倒越来越混乱。

    “”

    想太多,适得其反,更暴躁了。

    于是赵柯换了个分析法儿,她问自己如果再重新做一次选择,她还会提出这么个条件吗

    会。

    赵柯一下子通了。

    这么分析,多容易。

    差点儿在前进的道路上给自己增加难度,真是吃饱了撑的

    赵柯干脆道“少跟我扯有的没的,不服憋着。”

    方静瞪大眼睛,“你”了半天,只能望着赵柯远去的轻松背影,气恨又毫无办法。

    事实上,那些废话,赵柯想听,她才有机会说。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