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隔空挨骂,老朱肺气炸了!

作品:《大明:求求你骂死朕吧!

    “这每天都得吃掉多少猪啊”

    看着这满锅满锅的肉,老朱流下了泪水尼玛这些可全是我的钱啊

    本来还想着周琛这家伙赈济灾民花不掉多少钱,剩下的钱都能收归国库呢,结果特么的就是这么败家的

    虽说咱也是同意对百姓好,可这肉这也太好了吧

    “倒也不是每天吃,按照周主任的吩咐两天一个肉,每次都会从各地拉来五六百只猪嘞,我媳妇儿在厨房帮忙清楚的很,一只猪可是值一两银子,这吃猪肉真要算起来一个月得花上不少钱”

    李二牛说道。

    老朱心口又是一痛

    可不是吗

    两天五六百两,一个月可就是千两啊

    周琛啊周琛,你丫可真特么的阔绰,不是自己的钱花起来不心疼是吧

    在李二牛的招呼下,老朱手里捧着白米饭,饭盒的其他几个小格子放着几个菜式,就这么坐在工地上和李二牛聊了起来

    老朱旁敲侧击开始试探性地询问与水泥相关的问题。

    而后,当从李二牛口中得知这水泥建造成本极低,速度极快后,老朱再度被惊呆

    系统里面只是简单标注了一下水泥的特性,生产成本,生产时间之类的可是半点也没有提及,还有水泥的来历也没有提到。

    原本老朱是认为有遇水即硬的特点哪怕是有些小缺陷,比如生产成本稍稍高一些,只要不是高的特别离谱,那都可以接受。

    可现在一看

    这特么的完全就没有缺陷啊

    随后,随着二人逐渐熟悉,李二牛也放开了。

    “不瞒你们说啊,我李二牛也就是遇上了好时候,赶上了这招工,你是不知道当初招工的场面啊,人山人海的,排在后面的人听说都没招上,周主任只招了五万人,还是流民优先,还好咱有赵伯帮忙,插了个队才抢到的这活计”

    “对了,你孙儿不是想进来搬砖吗咱劝老爷子你啊,尽快一定要让您孙子尽快排队,虽然这次周主任要招十万人,可我估摸着应该很快就会被招满,我上工的时候还都听大伙儿说呢,说是要让家里的亲戚都来,有的都已经从北直隶出发朝这儿赶了,专门来做工的”

    老朱“”

    “真有这么夸张”

    一旁的蒋瓛有些震惊。

    “那咋地,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李二牛眼睛一瞪。

    “不说多的,一家人里只要有一口在这工地上打工,那他以后全家的生活就差不了就说我家,我家以前过的生活,那叫一个苦啊老爹断了腿。家里四个娃,还有我娘,我媳妇儿,算上我自己总共八张嘴要吃饭啊”

    “一个人种地最多养活五个人,一年的收成除掉上缴给朝廷的税钱之外就剩下十来石的粮食,根本不够八个人吃。这还是这几年风调雨顺收成好的情况下,但即便这样家里也是没有半点余粮,以往的积蓄更是全都花了个干净,还借了不少外债”

    顿了顿,李二牛叹了口气“老丈你是不知道啊,我来打工之前还不知道这辈子咋过呢,老爹都准备上山自己了断了,媳妇儿让我卖女儿,大儿子让我卖掉他给弟弟妹妹换口粮,你说咱也算是七尺男儿,怎么就连家都养不活呢”

    “朝廷总说,日子变好了日子变好了,可咱是真没看到啊我李二牛应该算是努力了,早上一睁眼,天还没亮就起床种地去了,一直到晚上天黑了才回家,这一天天死命的干可却连家里人的养不活”

    “都说换了皇帝日子就会好,可老爹说啊,换不换皇帝那是上头的事,和咱没有啥关系,日子还是那样的日子,该交的口粮还是要上缴,该饿死的还是饿死。这些年不少卖地的,都是活不下去没办法给闹的,我也想卖地被老爹打了一巴掌。我明白,他是不想我步他们的后尘,地一卖以后就没有地种了,想种地就只能去当佃户。自己种地都养不活家了,要是在算上几成租田的钱,那这日子真就是没法过啊”

    李二牛似乎是触发了开关,找到了个宣泄口,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过往的苦难,眼泪掺着米饭,咸咸的

    “唉”

    一旁,听着李二牛的诉说,老朱整个人如遭雷击。

    良久之后唯有变成一声叹息

    本以为自己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三十年,这大明朝应该也算是国泰民安了,可没想到底层百姓过的日子居然还是如此艰难

    虽然李二牛家有自己的问题,一个人种地想要让八口人吃饱穿暖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无论如何至少应该可以果腹吧总归不能让人饿死吧。

    可结果,老爹被逼要自杀,妻子被逼的要卖女儿,儿子要自己卖掉换口粮给弟弟妹妹这还是大明吗

    老朱忽然发现,或许是自己脱离群众太久了,竟是有些忘了当年年轻时饿肚子的日子了

    听着李二牛的经历,老朱想到了自己。

    咱不就是因为家里兄弟太多吃不饱饭才到寺庙的吗

    “都是皇上的错,是天子不够圣明啊。”

    老朱叹了口气。

    “嘿老丈这你可就说错了啊”

    李二牛听到有人骂天子顿时就是眼睛一瞪“那咱这吃不饱饭能是皇上的错吗错那也是那些当官的错,皇上他老人家圣明啊,你看这不是反应过来之后就派周主任来救我们了吗”

    “周主任说了,皇上那过的日子就和猪一样,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光吃还不长肉几乎白吃,吃的饭菜也是猪食,比咱过的还惨呢这可是我那同村的大舅的朋友告诉我的,他亲耳听到周主任说的,三个王爷还点头了呢”

    老朱“”

    日你挖

    老朱刚被李二牛的经历给说共情了一下,结果一听到这话,瞬间就破防了。

    特么的什么叫做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和猪没两样

    什么叫做光吃不长肉等于白吃

    咱吃的还是猪食

    还有那三个兔崽子居然还点头

    他娘的看来是咱妹子去世太久,咱对这几个崽子疏于管教啊

    へ╬

    “这周主任还说了啥他说的还真是新鲜事儿啊”

    老朱咬牙切齿地问道。

    “那是,周主任是谁那可是深受皇上信赖的菩萨他说的话指定是不会错的。周主任还说了,我们的日子过得不好,吃不饱饭,饿肚子不能怪皇上,其实皇上也是有苦衷的。”

    “哦”

    听到这话,老朱眉头一挑。心中稍感安慰。

    这周琛,平日里说话无所顾忌,这关键时刻还说有些分寸的,至少知道维护咱最后的形象

    “那周主任可曾说这得怪谁怪百官吗是不是他们贪污受贿办事儿不牢靠”

    老朱好奇。

    李二牛笑着摇了摇头“这倒不是。”

    “周主任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之所以百姓吃不饱饭过不好,皇上自己很内疚,但咱却也不能过于苛责,毕竟人力有穷时”

    听到这话,老朱心中暗自点头。

    确实。

    人力有穷时。自己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也是没有办法改变底层百姓的生活现状

    听到上半句话老朱就已经陷入了思索。

    紧接着,李二牛说出了下半句

    “人力有穷时皇上他能力不足可以理解,他已经尽力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像咱一样优秀的。”

    “嗯周主任的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当时还有个王爷在一边点头呢,哦对,我朋友的大舅的朋友说是晋王晋王也这么觉得”

    老朱“”

    这会儿老朱脸上笑嘻嘻,但心里却已经是怒火中烧。

    日你瓦,日你瓦,咱日你大爷

    娘匹西的,居然敢编排咱

    能力不足,不能苛责

    他奶奶的

    老朱肺都快气炸了。

    这评价还不如直接说自己昏聩呢,合着咱兢兢业业是因为能力不足才干不好事的昏聩那至少是有能力但不干活,咱这是等于没能力,瞎干活

    还有晋王是吧

    棢儿啊棢儿,没想到你这平时老老实实浓眉大眼的,有人骂你老爹居然还点头啊

    没看出来啊,你小子他丫的居然还有两幅面孔

    老朱默默地把事情记到了心里的小本本上enxuei

    吃完饭后,又到了上工的时间。

    伙食待遇是真的好,但大家干活的时候确实也是真拼命,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开发区到应天府的大部分水泥路。

    这工程,哪怕是放到后世有诸多器械的情况下没有个把月也是下不来的,但在大明,大家肯拼命的情况下就是硬靠着人力和人数给生生弥补了

    自然,老朱和蒋瓛不可能参与搬砖,临别前二牛还很诚恳地让老朱如果有好几个孙子的话都喊来搬砖,血赚

    看着人群聚集着井然有序地开始分配任务,开始做工,老朱愣愣的站在人群后面,看着人群逐渐远去

    “蒋瓛啊,你说咱是不是真的能力不足啊。”

    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听说周琛说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老朱是愤怒的。

    但随着和李二牛的交流,亲眼看着工人们脸上满足幸福的笑容,还有听说要干活时候巴不得抢着上的冲劲,这让老朱震撼

    他也曾参与过劳役。

    亲眼见过参与劳役的人是怎么样的。

    两个字麻木

    监工麻木地抽打百姓,百姓麻木地干活,说不上拼命更说不上幸福

    怎么回事

    难道自己这几十年治国白干了

    怎的周琛才短短一个月不到的功夫就能让如此多的百姓都赞不绝口,都满意咱怎么就不行呢

    一时间,老朱的思维有些走进了死胡同。

    一旁,蒋瓛察言观色。

    这会儿自然是不能说老朱不好的,蒋瓛开口道“老爷,你怎么能这么对比呢”

    “周大人他可是有三千万两白银啊您忘了”

    “可这三千万两也是他凭着本事拿来的啊,更何况咱国库里钱也不少啊”

    “老爷你太苛责自己了,您国库里的钱是拿来治国的,整个大明都指着盼着呢,周大人他的三千万两只是用于开发区建设,哪怕是再招十万人也不过十五万人,三千万两养活十五万人,这肯定可以啊,您要是有这么多的钱,您也可以”

    老朱想了想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可却一时间说不上来

    事实上蒋瓛偷换了个概念。

    准确的说,周琛手上的三千万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商人的,想要用这三千万两供养十五万的工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需要让商人得利,不管是金钱上还是其他方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所有一切资源的整合归结到底终归是利益二字罢了

    “走,去看看咱的几个兔崽子都在做什么对了。水泥厂是老四在吧”

    “对,燕王殿下最近应该都在水泥厂抓生产。听说都忙疯了”

    “走走走,带咱去看看”

    老朱有些迫不及待。

    水泥这玩意儿可是系统里面价值一万多明君点的宝贝啊也不晓得周琛这厮是怎么弄出来的,等见到了这小子一定要好好问问

    开发区东边。

    一处空地上。

    这里是最先使用水泥的地方,水泥厂的建造时间要比员工宿舍还要更早一些

    用水泥和砖块堆砌的高高的围墙,以及那偌大的门户,无一不说明了这水泥厂的规模。

    规模很大

    至少占的地盘很大

    一辆辆牛车从水泥厂里拉着一筐筐的水泥从门口走出,走上水泥路。

    为了方便运输,虽然这里不是开发区到应天府的主干道,但却是给单独修建了道路分支。

    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一条宽敞便捷的道路,这一点,周琛心中深知。

    这可是无数先辈总结出来的经验

    水泥厂外。

    两道风尘仆仆的身影逐渐靠近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