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再次扩招!疯了!

作品:《大明:求求你骂死朕吧!

    湖广。

    武昌府中。

    老朱和方孝孺正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周琛

    “咕咚”

    老朱看着周琛,不由咽了口唾沫,眼中满是震撼

    “周卿。你这扩招之事,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啊这湖广已经有一百万工人了啊”

    没错,就在刚刚,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周琛提出了一个想法扩招,全面招工

    “操之过急这肯定没有操之过急啊微臣认为,此次扩招,非常有必要,相当有必要”

    周琛语气坚定。

    开玩笑

    他丫的我不扩招工人怎么赶进度

    湖广建设不完成,我怎么拿名臣点

    不抓紧时间建设湖广,自己拿什么来还债哪里来的功勋值

    更何况这扩招也没有什么坏处,无非就是步子迈大一些罢了,这要是换成一般人那说不定还真的把握不住,可咱是谁咱可以把握啊

    倒不是说自己的实力有多强,纯粹就是手下有人么

    且不说朱棣朱棢都是管理的一把好手,老朱和方孝孺也可以说是可堪一用

    实在不行缺人的话,这不是还有赵云么赵云顶上也可以。

    赵云和周仓不同,还是有一定的文臣能力的,为帅可能差一些,但要是管理一个地方或者吩咐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

    再不济的话,兑换一些低等级的管理人才也无不可么,毕竟还有功勋值剩余

    “陛下如今大明可谓是百废待兴啊,钱这东西是花不完的,只要我们成功构造出大明经济内循环,那钱就能源源不断运转起来,于国于民都是极为有利的啊”

    “大明经济内循环何意”

    老朱忽然听到这么个新鲜的词汇,不由勾起了好奇心。

    “很简单,陛下接触了应天府开发区和这湖广开发之后,您应该已经知道了钱的本质”

    “嗯,老四和咱说过,钱的本质是价值。它是一种用来衡量价值尺度的工具。”

    “没错钱就是衡量价值的一个符号罢了,核心本质就是价值陛下你可以把大明所有的财产都换算成钱,土地,房屋,物品,资源大明境内,将这些所有的东西归纳为一体,假设他为1。”

    “那么,我们大明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变得更富裕,更加有钱,该当如何”

    “该如何”

    老朱有点懵。一旁的方孝孺已经开始在脑海里奋笔疾书,疯狂记忆。

    这就是周公的治国理念啊

    我方某人必定要牢牢记住,日后好好拜读

    周琛顿了顿继续道“该创造价值啊”

    “大明的价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土地也好,资源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本固定的,而想要让大明变得更有价值,那就要创造新的价值而创造这些价值的,就是我的大明百姓”

    “举个例子。假设陛下您是百姓,您今年耕种获得了十石米,您一家五口人一年要吃掉十石米,那就等于您今年没有创造任何的价值。”

    “而假设陛下您今年耕种获得了二十石米,那扣掉损耗就能省下十石米,那您就给大明创造了十石米的价值,大明的总价值就升高了变成了1十石米。这十石米给一半朝廷那朝廷就有了钱,剩下的米留在家里,那家里就有了钱,自然,百姓富裕了,朝廷富裕了。”

    “陛下身居高位,您本身并没有创造任何的实际价值,但您的管理,您的领导却有价值您要做的就是如何分配百姓所创造的价值,以及如何让百姓创造更多的价值”

    “同样是种地,您可以决定让百姓种什么,有的作物一年亩产甚多,有的亩产甚少,种植前者,那相同时间同样的人手就能给大明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陛下,微臣所言或许有些深奥,您可以回去慢慢体会,目前臣得召集商贾进行扩招计划了,您请自便吧。”

    说着,周琛就开始兀自埋头规划了起来

    而此时的老朱已经听懵逼了“”

    好像听着挺有道理的,可这听完之后就忘了啊,还没等细琢磨呢,直接忘了一半

    “好”

    而就在老朱纠结着要不要再问的时候。身边的方孝孺豁然拍手,大声叫好

    方孝孺一脸激动地看向老朱。

    “陛下周布政使所言,发人深省,发人深省啊”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可谓是振聋发聩微臣听闻之后可谓是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啊”

    “哦”

    刚想开口的老朱看向方孝孺,想了想没再开口多说什么。

    既然周琛都如此有信心了,那老朱也就决定不多说了。

    他带着激动的方孝孺走出了府衙

    刚出府衙老朱就看向了方孝孺

    “刚刚周卿所言,你有何感悟”

    老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没听懂,但又想听懂,于是就想到了个旁敲侧击的法子。

    原本是准备直接开口问的,但见方孝孺已经领悟,于是及时收口。这一出府衙就忍不住了。

    “不瞒陛下,周大人所言太过深奥,微臣暂时还没有听懂。”

    方孝孺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惭愧。

    周公学识渊博,我特么听不懂不是应该的吗

    而此时的老朱已经无语了

    神特么的没有听懂

    你丫的刚刚不还说发人深省,振聋发聩,茅塞顿开的吗

    “那你怎么不早说妈的,咱也不懂啊”

    “额微臣这不是不想露怯么,陛下莫慌,臣有对策”

    “对策他娘的你还有什么对策”

    老朱正在气头上。

    “陛下,臣虽不解,但周大人所言一字一句皆已被臣所记下,微臣寻个地方将周大人之言写下,之后慢慢揣摩,想必是会有所收获的。”

    老朱“”

    日

    你丫不早说

    “陛下您以为如何”

    方孝孺看向老朱

    “瞅瞅瞅,你瞅啥”

    “还不给咱快滚去写”

    老朱怒了

    是夜。

    周琛召开商贾大会,与商贾们进行了一番彻夜长谈。

    翌日。

    一则公告发出招工启事。

    现因湖广建设需求,另行招工一百万,月工钱每月三两,有意者可到湖广各地府衙报名。若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可带着路引前来,遇到困难可寻求湖广官府解决。

    招工启事一出。

    整个湖广都轰动了

    不仅仅是湖广,临近湖广的几个承宣布政使司也都轰动了

    原本湖广暴乱,各地都在观望,可以说,一夕之间湖广就成为了整个大明的焦点,百万暴民更是让各地百姓震惊不已

    大家都看着,等着朝廷的处理呢。

    原本以为这一次是要打仗了,甚至不少家里都已经做好了勒紧裤腰带的准备,战事一起,税赋又要加重了

    然而朝廷这一次的处理方式却大大出乎了所有百姓的预料

    新任湖广承宣布政使周琛周大人带着八千万两钱粮来到湖广,一夜之间,百万暴民变成打工人,每一个人都拿到了一个月三两的高额工钱

    一夜之间,湖广从暴民遍地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一个月三两工钱的人间天堂

    整个湖广人民都在无形中炫耀,把周围几个承宣布政使司的百姓给馋的不行。

    湖广处于大明中心位置,从地图上看,上面是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和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左边是四川、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下方是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和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右边是南直隶和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和湖广接壤的地区总共有八块

    大明两京十三省总共十五块区域,除掉湖广之外十四块区域,足足有一半多的地方与湖广接壤

    湖广百姓一起飞,周围接壤的地区百姓全都收到了消息

    可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大家却也都没有办法。

    这能怎么办

    难不成也和湖广一样造反不成

    显然,这不现实。

    半个多月的时间,百姓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逐渐接受了湖广起飞的事实,也自顾自地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各家各自种各家的地

    然而,就在大家刚准备接受现实认命之际

    周琛的招工启事来了

    这招工启事可谓是一时激起千重浪

    特么的足足招工一百万人啊

    整个湖广四百万左右的人,其中有老人,有小孩,有妇女,真正能干活的百万劳动力已经全都变成了工人,而这忽然又招工百万,这百万人从哪里来,显而易见

    一时间,八个地区的百姓全部都沸腾了

    南直隶一百九十一万户人口;

    江西一百五十五万户人口;

    广东六十八万户人口;

    广西二十一万户人口;

    四川二十二万户人口;

    河南三十二万户人口;

    陕西二十九万户人口;

    贵州二十二万户人口;

    八省总计人口达到了五百四十万户,按照每户五口计算,人数已逾两千七百万

    整整两千七百万人,全都沸腾了

    到湖广,包吃住,一个月,三两钱,瞬间就成了社会潮流

    可以预见,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移民即将展开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临江府,新淦县。

    李秋是新淦县的一名秀才。

    不过他和一般的秀才不同,一般的秀才都是皓首穷经希望可以继续向上爬,而李秋却是直接放弃了读书这条路。

    倒不是他不想读书,实在是家庭条件不允许。

    李家并不是什么有钱的家族,相反,李家很穷,只是李秋的爹妈见李秋颇有读书天赋所以一直强撑着,借钱给李秋读书。

    在这个时代,想读书读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直接的就是拜师,还有买纸墨笔砚等等。

    寻常农户家是很难长期供养一个人读书的。

    李秋的父母没日没夜地种地,同时身兼数职给大户人家干活,赚的钱全都拿来给李秋读书了。

    看着父母如此,李秋如何能够无动于衷他也曾说过要放弃读书,结果当时就被李老爹给扇了一巴掌,那一晚,李秋的母亲哭了一夜。

    从那天开始,李秋就没有再提不读书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读书,考取功名。

    李秋的学习能力很强再加上自身刻苦,三年前顺利成了一名秀才。

    而就当他衣锦还乡,回来的时候才从青梅竹马的小琴口中得知了父母的死讯

    那一天的场景,他至今难忘

    他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身上带着大红花。以他这般年轻的年纪便考取了秀才,日后,前途无量,谁见了都会卖他个面子。他也看到了无比光明的未来,他想着回家报答父母,想着爹妈终于不需要再那么劳累了,出走三年,拜名师,一心苦读总算是有了收获。

    然而,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却发现,家中的房子已经易主。自家的田地旁多了一个茅草屋,茅草屋上挂满了白布条

    小琴头上系着白布

    李秋当场如遭雷击

    此后他才知道,父母因为要供养自己读书早已积劳成疾卧病在床,小琴知道后就开始照顾二老,一边照顾一边去大户人家做工,当丫鬟,做刺绣卖钱继续给自己寄钱

    而此时他才想通,为什么最后半年父母给自己寄来的钱变少了,原以为是家中困难,不曾想

    李秋于屋前坟冢旁枯坐三日。

    三日后,他与小琴成亲了。

    同年,诞下一儿一女。

    此后,他凭着灵活的头脑以及秀才的身份赚了不少家财。不要小看一个秀才的特权

    一年之间,他还清了父母的欠款。

    次年,李秋把原先的家给买了回来。

    李秋还是那个李秋,只是他再也没有碰过一本书,更没有提过半句的读书考功名

    这一日,李秋和往常一样忙完了事情回到家中

    来到家门口,他愣住了

    “二二叔”

    “二二牛”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