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哥行走江湖,靠的是才华

作品:《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先生的意思是要抓大放小。”

    “朝廷只要顾及到这两处重点,一处要害,剩下的再徐徐图之,是这个意思吗”

    扶苏也不免被陈庆给带歪了,不过对方话里的意思,他倒是理解得透彻。

    “对,正是如此。”

    陈庆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

    蒙毅犹豫不决“陛下让老臣统计天下户数,如此敷衍,只怕”

    陈庆满不在乎的说“陛下心中装的是天下,我们身为臣子却不同,把手头的事务干好,那才是臣子的本分。”

    “江、河、淮三条水脉上的磨坊一旦建成,周围的郡县必定获益无穷。”

    “哪怕离得稍远一点,我相信近邻的乡县也会选择把粮食拉过去碾磨。”

    “毕竟水力磨坊省时省力,与人力畜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扶苏细细思索后,赞同的点了点头。

    记住网址

    陈庆接着说“当水力磨坊的便利传遍江河两岸,周围的支流水域自然会被带动起来,抢着修建水力磨坊。如此一来,就能辐射到大秦起码小半区域。”

    “先生,不知道您说的辐射是什么意思”

    扶苏好奇的问。

    “辐射就是”

    陈庆想了下,在地上画的黄河、长江、淮河三条线上画了很多枝枝杈杈。

    “我们都知道,冬天坐在火堆边烤火的时候后,它的热量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只要你在火堆旁,无论那个方向,都会感受到热量。”

    “这就是辐射。”

    “同理,水力磨坊一旦建成,它的便捷性很快就会在老百姓的口中一传十,十传百。”

    “乡里乡亲的口口相传,可比朝廷大费周章的去宣传造势效果好多了。”

    “我估计,早晚内陆地区的百姓也会知道,世上有这样一种东西磨面又快又省力。”

    “朝廷不必宣教,到时候百姓怕是争着抢着想要把磨坊修建到自己家门口。”

    “那时候在推广风力磨坊,既顺应人心,又能彰显陛下和朝廷的恩德。”

    一番话听完,扶苏和蒙毅连连点头。

    “听先生一席话,胜过苦读十年诗书。”

    “扶苏受教了。”

    扶苏恭敬的行礼。

    蒙毅若有所思,如此看来,按照陛下交代的那般办法非但费时费力,效果反而不如陈庆所说的抓大放小。

    明天一定上奏禀明此事。

    他看向陈庆的目光中已然有了几分赞赏之意。

    真不愧是所谓穿越者,确有不凡之处。

    “你们还不谢过先生的教化之恩”

    扶苏见弟妹们无动于衷,顿时严厉地呵斥道。

    将闾和博简、婴哲或真心,或假意,磨磨蹭蹭的行了一礼。

    赢诗曼如黄鹂莺啼的嗓音响起。

    “先生之策,诗曼受益良多。”

    “只是心中还有一事不明。”

    陈庆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公主请讲。”

    小丫头片子,还想考教我呢。

    他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慌。

    赢诗曼缓缓说道“据我所知,德水黄河、大江绵延万里,淮河虽短,也有千里之遥。光是在这三条水系兴建磨坊,恐怕就不是易事。”

    “先生又打算如何施为呢”

    蒙毅嘶了一声,想不到这位深居后宫的公主见识倒也不差。

    始皇帝偏好于大干快上,吃苦受累的却是他们这些官员和百姓。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话,最后监管磨坊营建的活计最后还得交到他手上。

    光是统计造册就费了这么多周章,要真付诸实施的时候还了得

    “此事易矣。”

    陈庆爽快的说“记得我方才所说吗要抓大放小。”

    他的目光不由在赢诗曼身上流连片刻。

    真不愧是皇家的公主,营养确实不缺。

    年纪不大,该长的地方却一点都不小。

    幸好,在赢诗曼察觉之前,陈庆及时的挪开了目光。

    “若按我的想法,连统计户册都不必做那无用功。”

    “咸阳城中有沿河贩货的行商,或者熟知地理,见闻广博之辈,将其招来询问一二。”

    “凡河水、大江两岸重要郡县,设置试点,兴建磨坊。”

    “所需物料,一部分就地筹集,如齿轮等精密部件,则由船只沿河运抵下游。”

    “江河虽长,我们只需要设计好节点,便能惠及到沿岸大部分百姓。”

    陈庆在地图上的河道两边戳出一个个点,代表水力磨坊的位置。

    “如此,最多只需要一两月,工程就能顺利启动。”

    “再过个月,想必沿江沿河的郡县中水力磨坊的名声已经传播开来。”

    “朝廷只需要下一道旨意,让各地上书。凡是条件允许,有水力之便的,皆可奏请申建。”

    “蒙上卿可派人去各地考察,若情况属实,便登记在册,并派人协助即可。”

    “估摸着半年左右,各地的水力磨坊必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年之后,条件成熟,便可依次推广全国。”

    “先郡,后县。然后是乡、亭、里。”

    “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最多年,大秦千家万户,定可全都享受到水利之便。”

    话音刚落,扶苏就兴奋地连连鼓掌。

    “先生治国之道,鲜有人能及。”

    “扶苏果然没看走眼。”

    蒙毅听到准太子夸赞别人,心里有点不舒服。

    一朝天子一朝臣。

    自从得知扶苏要被立为储君后,他就盯上了李斯的宰相之位。

    可怎么听着苗头有点不对劲呀

    陈庆孤家寡人一个,还是谋反要犯出身,他怎么能当宰相呢

    赢诗曼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心服口服的盈盈行了一礼“诗曼受教了。”

    陈庆笑得格外灿烂“公主不必客气,微末之能而已。”

    扶苏摇了摇头“先生如此才华,却谦逊若斯。”

    “你们几个都要好好学着点,听到了没有”

    将闾和博简、婴哲闷闷不乐的回答“知道了。”

    扶苏转念一想,皇宫中的塾师不知道比陈庆差了多少。

    要是能把他留在宫中,时时请教该有多好。

    不过此事还得征得嬴政的同意,他不敢擅作主张。

    扶苏见天色不早,便主动提出告辞。

    “陈先生。”

    赢诗曼走在最后,犹豫良久后突然转回头来。

    “上次惊扰先生,多有得罪。”

    “小小礼物,聊表歉意。”

    她脸色微红,把那方精美的锦帕拿了出来。

    陈庆先是愣了下,随之狂喜。

    “多谢公主殿下美意。”

    “其实陈某并未受到惊扰,公主切勿挂记在心上。”

    嘴上这般说着,他轻手轻脚的从赢诗曼的手中把锦帕抽了出来。

    小丫头抓的还挺用力,看来内心应该是十分挣扎。

    “有此才干,请陈中侯多思虑些为国为民的大事,少动些歪脑筋。”

    赢诗曼羞恼的嗔了一句,转身如轻灵的小鹿,飞奔而去。

    “嘿嘿。”

    “哈哈哈”

    陈庆盯着手里散发着幽幽暗香的锦帕,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去了。

    哥虽然没有金手指,但咱照样不怕

    行走江湖靠的是什么,是才华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